A股业绩两重天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329060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些行业走出下行拐点进入回升通道的同时,仍有部分上市公司业绩持续恶化甚至上演“大变脸”。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贸易投资、制造业等领域活动日趋活跃,中国经济也交出了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
  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在资本市场,能直接作为佐证的指标无疑是盈利情况。时值8月过半,《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粗略统计,截至8月13日,A股已披露业绩预报的2144家上市公司,有1252家业绩较去年同期出现改善。券商测算数据显示,综合口径下,A股二季度净利润增长53.4%,剔除外延并购的254家公司后仍有40.1%的增长。国信证券分析师燕翔认为:“市场固有的一季度高点惯性思维开始被逐步打破。”
  


  近六成上市公司业绩“复苏”并不是A股的全部面貌。在一些行业走出下行拐点进入回升通道的同时,仍有部分上市公司业绩持续恶化甚至上演“大变脸”。
  行业分化
  尽管业绩预报尚未披露完毕,但今年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业绩明显大面积转好,特别是一些企业扭亏明显。1252家盈利较去年同期出现改善的上市公司中,业绩预增有712家、业绩略增有540家、業绩续盈有184家,业绩扭亏达到141家。
  而根据上述六成“报喜”上市公司分布态势,无疑可以描绘经济趋势的转型脉络轮廓。
  从宏观市场板块分布而言,二季度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增速大幅回升主要靠主板市场驱动。2017年二季度主板上市公司累计净利润增速达到了106.4%,比一季度高85.4%;同期,中小板和创业板净利润增速在持续下滑。尽管当前统计的利润增速与最终的实际增速会有所出入,但多家研究机构预测,主板上市公司二季度的净利润增速会高于一季度。
  “2008年之后经济下行周期中,2012年二、三季度是第一个盈利底部,2014年底和整个2015 年陷入第二个盈利底部。直到2017年中报,一季度是高点、二季度为盈利底部的惯性思维终于被打破。”安信证券一位分析师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纵观行业分布情况,钢铁、交通运输、机械设备等传统制造业上游、中游上市公司盈利表现突出;同期,银行和家电、休闲服务、纺织服装等大消费领域行业也出现明显向好趋势。
  上述行业中,多家传统领域上市公司都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过剩产能的化解是行业盈利全面转好的关键。
  精达股份在报告中表示,受供给侧改革以及家电行业补库存的影响,“公司产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幅度较大,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带来的效果,尤以钢铁行业最为典型,钢铁行业在2017年中报业绩期出现了行业上罕见的高增长局面。
  34家申万钢铁行业公司中,有4家公司率先披露了2017年中报,还有18家公司发布了中报业绩预告。在这22家公司中,除了两家ST公司预计续亏、金洲管道略减,其余全部预喜。
  “供给侧改革是支撑钢铁行业此轮复苏的核心因素,在供给侧改革、‘地条钢’出清的大背景下,叠加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导致钢铁市场供需进一步改善。”天风证券分析师杨诚笑表示。
  仍有落后生
  不难看出,2017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向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之下,一些上市公司顺势扭转,然而一些上市公司经营情况仍未能改善,甚至出现首亏、巨亏。
  例如,欢瑞世纪、中房地产、易成新能等同比亏损幅度较大,贝因美、通合科技、顺灏股份、希努尔、青龙管业已连续4个季度同比负增长。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发现,公布业绩中“变脸”的上市公司以小盘股为主,截至目前,26家上市公司业绩修正后由正面预告修正为负面预警。
  “有两类上市公司我们会重点关注,一类是在经济整体回暖的背景下,相较同期业绩却呈现大幅下滑。第二类公司属于先发布了业绩预告,后续又进行一次甚至多次修订,且修订的业绩与第一次发布时的情况相去甚远。”天风证券分析师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以贝因美为例,今年4月其预计中报盈利2000万-5000万元,而最终,业绩预告修正为巨亏3.5亿-3.8亿元,公司股价因此出现“闪崩”跌停,截至目前仍在停牌。而从2014年至今,贝因美针对半年业绩与年度业绩发布过修正公告6次,仅2014年年度业绩未进行修正。
  去年三季度,贝因美吸引了多家位机构投资者前往公司集体调研。2016年末,持有贝因美仓位的机构增到115家,今年1月,贝因美宣布2016年业绩“大变脸”,但截至一季度末,仍有招商基金、金鹰基金、兴全基金等基金公司旗下20只基金重仓贝因美。二季度末,部分基金进行了减持,中欧新动力大举加仓865万股,成为持有贝因美最多的基金。
  同样踩雷的基金公司不在少数,纳思达预告首次亏损下限高达11.5亿元,而2017年二季报中,纳思达位列交银成长混合A第一重仓股,加上交银蓝筹混合、交银30成长混合均重仓持股,交银系基金产品合计持股达1905万股。
  “可以预见的是,A股市场的分化,将使资金更加聚焦业绩和基本面。”受访多家投资机构均表态,未来机构间的比拼将更注重投研实力,回归基本面是主流投资机构的共同选择。
其他文献
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亿元  8月7日,銀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债转股实施机构(下称“实施机构”)应当由一家境内注册成立的商业银行作为主出资人。主出资人是拟设实施机构的最大股东,其出资比例不低于全部股本的50%。同时,实施机构的注册资本应当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最低限额为1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 
期刊
就实体经济去杠杆而言,债转股的好处显而易见,这表现在:  从微观层面来看,债转股可以帮助相关企业降低债务水平,削减债务利息支出,补充资本金,有效降低资产负债率,减轻债务负担。帮助深陷债务泥潭的企业甩开债务包袱,重新焕发活力。  从宏观层面来看,截至2017年6月,我国实体经济所获得的167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股票融资占比不到4%,90%以上為各种形式的债权型融资。通过债转股来进行债权与股权融
期刊
近期,美国国内围绕医疗保险以及税收政策的讨论如火如荼。然而实际上,美国财政前景仍然堪忧。据美国社会安全和医疗信托理事会及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推测,当下美国债务占GDP比例较历史常态已相对较高。未来,赤字和债务将继续上升,使得更多投资被拒之门外,阻碍经济增长,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推测,2017年联邦预算赤字为6930亿美元,即GDP的3.6%。至本财年末,债务国内生产总值比预计为77%。国会预算办公室
期刊
相对于集中释放各种政策包来压低成本,未来的政策重点更应放在优化企业成本结构上。    2016年8月国务院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下称《方案》)一年之后,降成本政策开始进入效果检验期。  “《方案》是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后,针对降成本出台的第一个系统性文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朝才对记者表示,《方案》提出要经过1-2年的努力取得降成本的初步成效
期刊
长期以来,我国直接融资发展不尽如人意,银行信贷的持续较快增长直接推动了杠杆率的上升。而政府信用又在一定程度上为国企债务水平攀升提供了隐性背书。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房地产市场调整和国际市场不确定性预示着经济运行仍有一定下行压力。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去杠杆,要控制好力度和节奏,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对此,有以下四點建议:  第一,应当更加关注我国的杠杆结构问题。虽然我国整体杠杆率不算太高,但非金融企
期刊
近些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迈越宽,在收获了海外市场、技术,并向世界释放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同时,无论是绿地投资还是跨国并购都面临了不少挑战。随着反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中企绿地投资不但可能会面临越来越严苛的审查,另外也将受到国际民粹主义经济政策影响。针对当前摇摆不定的国际绿地投资形势,专家建议:  第一,应有区别和选择地引导中企绿地投资,注重投资质量把控。  第二,绿地投资可与跨国并购有机结合
期刊
项目备案实行分级管理  財政部近日印发《关于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的补充通知》,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运营和配置效率。  根据《通知》,财政部负责研究制定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有关制度,建立资产评估专家库,监管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评估工作。主管部门负责监督中央文化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国有资产评估工作,督促中央文化企业建立内部国有资产评估管
期刊
“独角兽”企业为何在北京扎堆?北京成为一座“独角兽之城”意味着什么?  带着一系列问题,《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了长期关注“独角兽”现象、在中关村工作13年的中关村管委会原主任、现任中关村银行董事长的郭洪。  跟着别人走不会产生“独角兽”    《财经国家周刊》:如何看待“独角兽”在北京、在中关村扎堆的现象?  郭洪:它反映了时代的深刻变化、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性的交互,爆发式催生新经济现象,传
期刊
发展优质制造,可以使企业享受到巨大的“品质红利”,实现产品竞争力的跃升。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中国制造”也成为全球市场上认可的品牌。  但我国仍是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竞争力与制造强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工信部副部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辛国斌坦言,目前我们的很多产品在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与国外产品差距明显,质量问题比较突出,在每年带来较
期刊
既要发挥中投作为股东的积极作用,完善投后管理和公司治理,又要通过中投的参与来提升被投资方的价值。  当前,“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发展的主题词和关键词之一,不仅聚集了众多目光,也反映了广泛的利益共识和对前景发展的诉求。    关于其重大意义的阐释甚多,作为背景的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也已引发了诸多讨论,但目前仍缺乏来自跨境投资角度的深度认识。作为我国主权投资基金和全球重要机构投资人的中投公司,如何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