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50例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x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神经麻痹即指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炎,又称Bell麻痹,是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尚不明确,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部分病人病情较重,病程长。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我院采用中西医多种治疗方法配合功能锻炼及精神心理发面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汇总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8月~2008年10月住院治疗,经临床确诊的面神经麻痹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岁,发病时间1~10天。对照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岁,发病时间3~15天。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西医、中医、功能锻炼及心理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20%甘露醇250ml静滴,1次/日,连续7日;地塞米松5~10mg入壶,1次/日,连续7日;维生素B10.1g肌注,1次/日,维生素B12500μg肌注,1次/日;阿昔洛韦注射液静滴每次0.5g,2次/日,7~10天。
  中医治疗:①普通针刺:主穴取牵正、承浆、颊车、地仓、太阳、阳白、迎香、攒竹、风池、合谷、足三里等。每次取6~8穴,局部皮肤消毒后,取0.5~1寸的毫针,在穴位上进针,面部穴位不提插、不捻转、不透穴,其他穴位可运用提、插、捻、转、弹等手法,留针30分钟。②电针:选用C6805型针灸治疗仪,时间30分钟,1次/日,7~10次。
  功能锻炼。面部按摩:指压上述各穴位及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肌肉,2次/日。主动面肌运动:①额部:尽力抬眉,如无主动运动,可在眉部轻向对侧用力协助运动。②对眼轮匝肌、口轮肌等作画圆按揉。③鼓腮运动:同时鼓腮时两腮尽量收紧嘴唇。④对额肌作十字按摩。训练时间早期开始2次/日,20分钟/次,10日1个疗程。
  心理治疗:因患者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地、对家庭关心的满意度等不同,患病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且上述因素与抑郁症状有显著关系。患者起病时间在1个月内的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起病初期的失衡反应,对生活的忧虑、紧张害怕的情绪,对自身容貌的关注度较高等有关。抑郁是面神经炎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抑郁会导致患者躯体疾病症状的扩大化,严重则引起器质性病变。①支持与鼓励性心理治疗对面神经炎患者尤其是起病初期的作用是:明显的安慰及疏导,家属的协助与关心,也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②短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如5-羟色氨再摄取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此类药物镇静作用小,故患者依从性较好,若伴有明显的焦虑、恐惧等情绪可适当加用安定类药物。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House-Braek-mam面肌功能评价标准。①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面部各部位运动正常。②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静止时面部左右对称,张力均等,额纹基本对称,用力时眼睛可以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③有效:静止时面部对称,张力均等,抬眉时额纹对称,用力闭眼可闭合,口角明显不对称。④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静止时面部不对称,闭眼不能完全闭合,口明显无力,可见轻微运动。
  统计处理:采用X2检验。
  
  结果
  
  对照组痊愈6例(28.5%),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7%。治疗组痊愈18例(62%),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
  
  讨论
  
  面神经麻痹为茎乳孔内炎性水肿导致的系列临床症状,病因不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其病理改变为面神经周围缺血、水肿,导致面神经受压。故治疗以采取解除茎乳孔内水肿为突破点,维护面神经正常功能,解除因神经鞘受压、嵌顿、循环障碍造成面神经不正常运动的瘫痪现象。
  治疗上除传统的抗病毒、激素,还应早期脱水,营养神经以消除水肿,恢复神经纤维功能。同时配合中医针灸、手法按摩、肌肉锻炼。更重要的是强调了重视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变化,存在有或多或少的抑郁问题,对此的有效干预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患者的预后。
  总体来说面神经麻痹治疗应该越早越好,神经功能恢复越完全。在上述的治疗方法中,大部分都是早期应用,但中医针灸治疗的时机一直是一个争议的问题。有些人认为面瘫针灸治疗最佳时机为急性期,但绝大多数人认为急性期不宜使用针刺治疗,因可加重神经组织水肿从而影响预后,故主张在发病1周内不能针刺治疗。
  我们认为急性期过后及时给予针灸治疗在总体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不能忽视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总之综合治疗,选择时机是我们工作中应该把握的关键。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获得性肺炎(HAP)的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7例老年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诊断与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获得性肺炎高龄老年人中。伴有慢性基础病59例。占88%,有痰培养结果的50例。55例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的占82%,有12例死亡,死亡率为18%。结论:在治疗老年获得性肺炎中,要重视药物的选择及临床治疗方法,以便提高老年获得性肺炎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关键词 老年肺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液(丹参、川芎)联合黄芪注液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将选择的96例AECO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滴冠心宁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照组46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为15天。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症状、体征对比观察。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67.4%。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
期刊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重症肺炎的患儿。自2007年12月~2008年5月,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这些重症肺炎的患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62例患儿均为住院患儿,符合肺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1个月~3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0天~3岁;治疗组先天性心脏病
期刊
摘要 通过多种方法保守治疗肠梗阻一直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探索的课题,通过大量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探讨出了利用气囊导尿管中药灌肠治疗肠梗阻的经验,笔者认为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效果明显,值得推广,现总结出来,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研究。  关键词 肠梗阻 气囊导尿管 大承气汤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2年7月~2006年12月收治256例急性非机械性肠梗阻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急诊手术者除外。其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给药治疗仪对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88例小儿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88例(有先天性心脏病和严重并发症者不作为观察对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经皮给药治疗仪,对照组仅给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天数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上,均较对照组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意义。结论:经皮给药治疗仪佐治小儿腹泻疗效显著,无痛苦,值得在儿科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经皮给药
期刊
肾与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属原祖国医学的“石淋”、“砂淋”范畴,笔者自1986年以来采用自拟排石汤地道药材“小金雀草”治疗肾与输尿管结石9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96例病人中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65例,女31例,年龄19~72岁,以青壮年居多。  其中肾结石48例,输尿管结石38例,膀胱结石10例,合并肾积水56例,肾绞痛48例。结石最大1.3cm×0.8
期刊
嵌顿痔是由于痔体脱出肛外,肛门括约肌收缩后致痔体缺血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肛门疼痛痔体水肿。疼痛难忍,坐卧不安。给工作,生活,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痛苦。若不及时治疗,易出现血栓,坏死,破溃出血等严重后果。现就我院近20年来,对608例嵌顿痔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急诊手术治疗247例,其中男170例,女77例,年龄17-52岁。  手法复位加中药治疗361例,其中男2
期刊
二聚体(D-Dimer,D-Dj)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后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近年来,D-二体聚作为一种理想的纤维蛋白标记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D-二聚体的产生  D-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的终末产物。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在水解纤维蛋白原后,即相继释放出纤维蛋白肽A(FPA)和肽B(FPB),剩余部分为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SFM),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霉菌性食管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了52倒霉菌性食管-炎患者血清中白介素IL-2、IL-10水平。结果:患者血清IL-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IL-1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结论:霉菌性食管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障碍。  关键词 霉菌性食管炎 白介素-2 白介素-10    霉菌性食管炎又称白色念珠菌性食管炎,随
期刊
关键词 恶性卵黄囊瘤 病理特点  近20年来我院共收治恶性卵黄囊瘤患者13例,均做病理检查,组织结构复杂,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3例恶性卵黄囊瘤患者,年龄9-38岁,其中卵巢8例,睾丸3例,腹联后2例,发病年龄30岁以下者11例,占84.6%。肉眼观察:常为单侧性,多见于右侧卵巢,9例发生于右侧卵巢,4例发生于左侧,肿瘤较大,直径在6~15cm,包膜完整,其中4例肿瘤穿破包膜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