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模大,利润小的企业将受重创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加息目标明确:放过个人客户,矛头直指企业客户,像一位银行人士所说的“就是要增加企业融资成本”。而其中,利润空间小,倚靠规模盈利的企业将成为重灾户。
鼓励个人,打击企业
央行此次加息的目的非常明显。
同样是加息,对于企业来说,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5.85%上调至6.12%,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而对于个人客户来说,在调整房贷利率的同时,却决定将利率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扩大到0.85倍。对于资信记录良好、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购房者,在办理个人住房贷款时,可以在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获得利率下浮优惠。若执行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基准利率的0.85倍),实际上调幅度仅为0.06个百分点。
企业对个人,0.27对0.06!
由此可见个人与企业待遇差别之大。对此,一位银行人士表示,这次加息,央行其实已经充分考虑到个人客户的承受能力。与企业贷款相比,个人客户的贷款额度(主要是用于消费类)其实非常小。买一套房子,贷款不过几十万而已。如果是符合政策的商品房消费,更是会获得银行的优惠政策,因此算下来,每月多支付的贷款成本并不多。央行在提高房贷利率的同时,又一边下浮了优惠利率,左手“提”右手“降”,其实还是反映了央行鼓励个人消费的意愿。
但是,面对企业,央行却换上一张严肃的脸。央行对此已经明确表示,如果资金成本相对于投资回报率偏低,很容易助长投资和信贷的冲动。通过上调基准利率,可以加大投资行为的融资成本,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恰当衡量信贷风险,防止贷款盲目扩张。另一方面,此次加息中,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就是告诉众人,要通过加息解决经济运行中矛盾突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问题。
两类企业影响较大
打击是普遍的,但受灾程度不尽相同。这一次,谁会成为受灾大户呢?
对此,暨南大学杜金岷博士认为,有两类企业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大。一类是利润率较低,竞争过渡,但同时规模较大的企业。杜金岷表示,规模较大的企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对银行的依赖较大——因为规模大,这类企业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因此贷款利率一上调,生产成本立即大幅增加,而利润率原本就很低,以至于企业无法用降低利润空间的办法来缓解危机,只能是雪上加霜。
另一类企业就是央行明确指出的,需要宏观调控的重点企业。这类企业,自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是国家打压的重点,在这一次加息运动中,更是无所幸免。
作为贷款利率向来上浮的中小企业,受到加息的影响,会不会首当其冲呢?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负责中小企业信贷的一位人士表示,这方面的担心倒是不必。前些年,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幅比例的确很大,但最近,由于各家银行都开始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扶持,同时又推出很多新的信贷政策,因此在实际贷款中,向中小企业实施的贷款利率已经接近基准利率了。
那么企业如何能逃出这一次的加息打击呢?杜金岷表示,作为企业不要盲目地担忧害怕。如果是好企业,产品有市场,价格有竞争力,同时又不在宏观调控的范围之内,那么所受的影响其实不会太大。
中国进入加息周期
中国进入加息周期,这一观点似乎已经得到专家学者们的认同。
杜金岷说,回头看看人民币利率的走向。从1997年以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中国一直在降息,可以说是进入了降息周期。但是,从现在开始,降息已经到底,人民币转身进入加息周期。
这也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投资过热,增长过快。从实际需要出发,必须宏观调控。杜金岷说,央行刚刚调整了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想通过这个渠道来调节市场的资金。但是,存款准备金本身有缺陷,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央行不得不启动加息。在杜金岷看来,这次的加息,央行也是不情愿的。首先,人民币本身有升值的压力,加息只能加大这种压力。其次,由于经济增长过快,有些专家认为存在通胀,而有些则认为是通缩,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异议。但不能否认的是,加息已经开始,也不会马上结束。
对于加息空间的预测,杜金岷表示,很难估算。一要看国际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的走势;二要看这次调息的效果。他说,为什么央行每次都是一点点地调息,就是因为无法正确估算调整幅度,因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效果好了,加息就放缓,效果不好,继续调整。
这种“不准确”的预计,也得到了银行人士的认同。一位银行人士表示,对于加息空间的预算,是央行也无法准备估计的。重点就是看效果。现在可以说是多管齐下来控制市场中的资金流量。
5月份央行发行1000亿元定向票据,中国建设银行是280亿元,被发行额度第二名的中国农业银行是200亿元;6月份央行再次发行1000亿元定向票据,建行最多为420亿元,其次是农行300亿元;7月央行发行500亿元定向票据,被发行最多的是中国银行210亿元,其次则是建行,数额也达100亿元。
这位人士表示,央行发行定向票据具有惩罚性,发行额度与贷款增长幅度挂钩,目的就是要冻结银行的富余资金。
(摘自《民营经济报》2006.8.22)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加息目标明确:放过个人客户,矛头直指企业客户,像一位银行人士所说的“就是要增加企业融资成本”。而其中,利润空间小,倚靠规模盈利的企业将成为重灾户。
鼓励个人,打击企业
央行此次加息的目的非常明显。
同样是加息,对于企业来说,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5.85%上调至6.12%,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而对于个人客户来说,在调整房贷利率的同时,却决定将利率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扩大到0.85倍。对于资信记录良好、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购房者,在办理个人住房贷款时,可以在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获得利率下浮优惠。若执行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基准利率的0.85倍),实际上调幅度仅为0.06个百分点。
企业对个人,0.27对0.06!
由此可见个人与企业待遇差别之大。对此,一位银行人士表示,这次加息,央行其实已经充分考虑到个人客户的承受能力。与企业贷款相比,个人客户的贷款额度(主要是用于消费类)其实非常小。买一套房子,贷款不过几十万而已。如果是符合政策的商品房消费,更是会获得银行的优惠政策,因此算下来,每月多支付的贷款成本并不多。央行在提高房贷利率的同时,又一边下浮了优惠利率,左手“提”右手“降”,其实还是反映了央行鼓励个人消费的意愿。
但是,面对企业,央行却换上一张严肃的脸。央行对此已经明确表示,如果资金成本相对于投资回报率偏低,很容易助长投资和信贷的冲动。通过上调基准利率,可以加大投资行为的融资成本,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恰当衡量信贷风险,防止贷款盲目扩张。另一方面,此次加息中,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就是告诉众人,要通过加息解决经济运行中矛盾突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问题。
两类企业影响较大
打击是普遍的,但受灾程度不尽相同。这一次,谁会成为受灾大户呢?
对此,暨南大学杜金岷博士认为,有两类企业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大。一类是利润率较低,竞争过渡,但同时规模较大的企业。杜金岷表示,规模较大的企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对银行的依赖较大——因为规模大,这类企业容易获得银行的贷款。因此贷款利率一上调,生产成本立即大幅增加,而利润率原本就很低,以至于企业无法用降低利润空间的办法来缓解危机,只能是雪上加霜。
另一类企业就是央行明确指出的,需要宏观调控的重点企业。这类企业,自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是国家打压的重点,在这一次加息运动中,更是无所幸免。
作为贷款利率向来上浮的中小企业,受到加息的影响,会不会首当其冲呢?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负责中小企业信贷的一位人士表示,这方面的担心倒是不必。前些年,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幅比例的确很大,但最近,由于各家银行都开始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扶持,同时又推出很多新的信贷政策,因此在实际贷款中,向中小企业实施的贷款利率已经接近基准利率了。
那么企业如何能逃出这一次的加息打击呢?杜金岷表示,作为企业不要盲目地担忧害怕。如果是好企业,产品有市场,价格有竞争力,同时又不在宏观调控的范围之内,那么所受的影响其实不会太大。
中国进入加息周期
中国进入加息周期,这一观点似乎已经得到专家学者们的认同。
杜金岷说,回头看看人民币利率的走向。从1997年以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中国一直在降息,可以说是进入了降息周期。但是,从现在开始,降息已经到底,人民币转身进入加息周期。
这也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投资过热,增长过快。从实际需要出发,必须宏观调控。杜金岷说,央行刚刚调整了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想通过这个渠道来调节市场的资金。但是,存款准备金本身有缺陷,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央行不得不启动加息。在杜金岷看来,这次的加息,央行也是不情愿的。首先,人民币本身有升值的压力,加息只能加大这种压力。其次,由于经济增长过快,有些专家认为存在通胀,而有些则认为是通缩,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异议。但不能否认的是,加息已经开始,也不会马上结束。
对于加息空间的预测,杜金岷表示,很难估算。一要看国际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的走势;二要看这次调息的效果。他说,为什么央行每次都是一点点地调息,就是因为无法正确估算调整幅度,因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效果好了,加息就放缓,效果不好,继续调整。
这种“不准确”的预计,也得到了银行人士的认同。一位银行人士表示,对于加息空间的预算,是央行也无法准备估计的。重点就是看效果。现在可以说是多管齐下来控制市场中的资金流量。
5月份央行发行1000亿元定向票据,中国建设银行是280亿元,被发行额度第二名的中国农业银行是200亿元;6月份央行再次发行1000亿元定向票据,建行最多为420亿元,其次是农行300亿元;7月央行发行500亿元定向票据,被发行最多的是中国银行210亿元,其次则是建行,数额也达100亿元。
这位人士表示,央行发行定向票据具有惩罚性,发行额度与贷款增长幅度挂钩,目的就是要冻结银行的富余资金。
(摘自《民营经济报》200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