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提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但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困惑。本文主要总结小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面临的难题,并相应地提出具体的策略从而使教学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学环境
新课程提出的理念要求语文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使语文教学展现异彩纷呈的局面,为语文教学的个性化提供空间。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其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对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种理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对新课程理解的偏差,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困惑。
一、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我国传统教育压制学生个性,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弊端日益显露。新课程改变单纯注重传授知识为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构建开改的学习环境,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途径和机会,促使学生自觉端正学习动机,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开发各种潜能。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程便成为这次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学是一个认知因素与情感相互作用的复杂心理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语文学科是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不仅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还要求教师把课程内容转化为与小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知识结构,使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困惑
小学教师队伍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力量,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随着新课程的纵深发展,它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合乎小学教师的教育理想,符合现代小学教育发展方向的。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逐渐吸收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抛掉传统教学观和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优化师生关系。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上又常常不能摆脱原有的传统教学体制的束缚,出现了课堂教学内容与新课程不协调的现象。
1.教学内容的困惑
新课改后的教材内容丰富,口语、作文、锻炼思维方面的内容增加。广大教师认同新课程的理念,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发掘教材深层次的功能,创设一种开放的课程文化。如何从过去封闭、单一的学科类课程,转变为开放、多元的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的复合体,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个性,这些问题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难题。
新课程要求教学加强探究式学习,语文课中重视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但以学生探究、体验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理念与真实课堂教学的矛盾。在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仍停留在“传递知识”层面上,有的教师已关注到小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整节课都采用提问的形式或者课堂讨论。但这些问题仍是教师设计,忽略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中心。课堂仍是以教师的思路为主,学生还是被动接受学习,教学依然脱离小学生的发展规律,成为苍白无力的说教。
2.课堂管理的困惑
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课堂教学形式多样,课堂上师生、生生共同讨论。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鼓励小学生的奇思妙想,同学们积极发言,解决问题答案呈现多样化和开放性。学生积极发言来表现自己,但是教师有时控制不了课堂纪律,如何调控在开放的课堂上维持良好的纪律也亟待解决。
3.评价过程的困惑
在小学阶段,实施探究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对具体知识的获取,而是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唤回他们创造的激情。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但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明显重学科知识系统,轻语文综合能力;重智力素质,轻视情感态度。
三、新课程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
儿童的潜能能否得到开发,能否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及品德,小学教师的影响是最直接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教学内容适应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呈现给学生的知识要富于趣味性,启迪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焕发光彩。
1.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如果课堂只是封闭在书本世界中,学生必然会渐渐地对其失去兴趣。教师要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真切的、多彩的、鲜活的生活世界中学习语文,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切实增强学生接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机械接受学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再进一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在学科教学中倡导发现学习,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重视,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信心有兴趣去主动积极的进行思考和探讨。
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化为教材文本的创生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喜欢有趣味性的教材和其学习能力,将内容优化组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开发教材,充分挖掘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素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分类组合,重视学生的生活世界,整合教材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寻求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恰当平衡。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在活动中开发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设置问题情景,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形式来展开活动,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和启发学生思考,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和奇思妙想,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树立正确的评价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如何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在评价中应使用鼓励性语言,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把新课程的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以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形成开放的教学情境,建设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教学活动成为小学生个性发展的起点。
参考文献:
[1]李文砚,徐伟.新课改视野下学生评价现状及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3).
[2]刘孝华.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接受学习[J].教育探索,2007,(3).
[3]黄小平.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1).
[4]冯现冬.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J].课程 教材 教法,2005,(11).
[5]温欣荣.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J].课程 教材 教法,2005,(8).
[6]罗晓,施若谷.小学教师教学困惑与压力分析[J].课程 教材 教法,2003,(12).
[7]王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J].教育评论,2005,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学环境
新课程提出的理念要求语文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使语文教学展现异彩纷呈的局面,为语文教学的个性化提供空间。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其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对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种理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对新课程理解的偏差,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困惑。
一、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我国传统教育压制学生个性,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弊端日益显露。新课程改变单纯注重传授知识为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构建开改的学习环境,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途径和机会,促使学生自觉端正学习动机,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开发各种潜能。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程便成为这次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学是一个认知因素与情感相互作用的复杂心理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语文学科是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不仅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还要求教师把课程内容转化为与小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知识结构,使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困惑
小学教师队伍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力量,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随着新课程的纵深发展,它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合乎小学教师的教育理想,符合现代小学教育发展方向的。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逐渐吸收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抛掉传统教学观和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优化师生关系。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上又常常不能摆脱原有的传统教学体制的束缚,出现了课堂教学内容与新课程不协调的现象。
1.教学内容的困惑
新课改后的教材内容丰富,口语、作文、锻炼思维方面的内容增加。广大教师认同新课程的理念,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发掘教材深层次的功能,创设一种开放的课程文化。如何从过去封闭、单一的学科类课程,转变为开放、多元的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的复合体,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个性,这些问题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难题。
新课程要求教学加强探究式学习,语文课中重视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但以学生探究、体验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理念与真实课堂教学的矛盾。在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仍停留在“传递知识”层面上,有的教师已关注到小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整节课都采用提问的形式或者课堂讨论。但这些问题仍是教师设计,忽略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中心。课堂仍是以教师的思路为主,学生还是被动接受学习,教学依然脱离小学生的发展规律,成为苍白无力的说教。
2.课堂管理的困惑
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课堂教学形式多样,课堂上师生、生生共同讨论。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鼓励小学生的奇思妙想,同学们积极发言,解决问题答案呈现多样化和开放性。学生积极发言来表现自己,但是教师有时控制不了课堂纪律,如何调控在开放的课堂上维持良好的纪律也亟待解决。
3.评价过程的困惑
在小学阶段,实施探究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对具体知识的获取,而是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唤回他们创造的激情。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但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明显重学科知识系统,轻语文综合能力;重智力素质,轻视情感态度。
三、新课程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
儿童的潜能能否得到开发,能否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及品德,小学教师的影响是最直接的。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教学内容适应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呈现给学生的知识要富于趣味性,启迪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焕发光彩。
1.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如果课堂只是封闭在书本世界中,学生必然会渐渐地对其失去兴趣。教师要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真切的、多彩的、鲜活的生活世界中学习语文,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切实增强学生接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机械接受学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再进一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在学科教学中倡导发现学习,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重视,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信心有兴趣去主动积极的进行思考和探讨。
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化为教材文本的创生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喜欢有趣味性的教材和其学习能力,将内容优化组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开发教材,充分挖掘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素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分类组合,重视学生的生活世界,整合教材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寻求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恰当平衡。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在活动中开发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设置问题情景,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形式来展开活动,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和启发学生思考,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和奇思妙想,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树立正确的评价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如何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在评价中应使用鼓励性语言,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把新课程的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以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形成开放的教学情境,建设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教学活动成为小学生个性发展的起点。
参考文献:
[1]李文砚,徐伟.新课改视野下学生评价现状及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3).
[2]刘孝华.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接受学习[J].教育探索,2007,(3).
[3]黄小平.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1).
[4]冯现冬.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J].课程 教材 教法,2005,(11).
[5]温欣荣.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问题的反思[J].课程 教材 教法,2005,(8).
[6]罗晓,施若谷.小学教师教学困惑与压力分析[J].课程 教材 教法,2003,(12).
[7]王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J].教育评论,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