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可以养成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所以小学阶段老师如果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和
培养,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习惯”。
一、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步骤的重要环节。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可以了解本课讲的内容大致是什么,哪些知识自己预习过后还不明白,这样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就容易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充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当然要小学生单独完成预习任务难度较大,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比如,老师可以把具体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其回到家里借助家长的力量来完成预习任务。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家长多联系多沟通,使家长明白老师让学生课前预习的意图,及时提醒家长应在哪些方面帮助学生完成预习的任务。比如我们班的李朵朵同学,每天晚上在完成家庭作业后,家长就带领孩子拿出数学课本看看第二天要学习的新内容了,其家长还就这些内容给孩子做些简单的讲解,或出一些简单的题目尝试让孩子做做。之后家长还告诉孩子诸如“明天上课你要仔细听讲,看看老师讲的题目你是不是也都会做了”“你这几题总是出错,明天上课的时候你可要仔细听讲,弄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你就不容易出错了”等等,通过家长的引导,朵朵的每一节课都能在知识和心理上都做好上课的充分准备。
二.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阵地,在数学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1. 认真听讲的习惯。
数学课堂我对学生的要求是要全神贯注地听讲。如何使学生做到这一点呢?我的主要做法是采取正面引导。比如看到某某同学听讲特别认真,我就适时的进行表扬。如,“王丽听讲多认真呀,小朋友都要向她学习。”小学生很单纯,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非常好。
为了适应小学生形象性思维这一年龄特点。在具体教学中,我注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例如有时利用教学挂图、教具等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分心,从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2. 积极思考的习惯。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尤其是数学的学习,更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缜密的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思考习惯,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有层次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10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0可以分成几十和十呢?”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思考学生自己得出了结论。之后,我还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分法和算法,其他同学进行验证、补充,这样,学生之间也在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并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所以我认为:多问几个“为什么”比老师单纯地讲解和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要好得多。
3. 合作学习的习惯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围着他(她)一个人转,很容易使学生养成自私和孤独的性格,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缺乏与人合作的意识。笔者认为这种性格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如果不从小学阶段进行纠正,会直接影响到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将来的工作。为了养成同学们合作学习的习惯,我有意把每个班的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让同学们选出一个组长,并命名为“小老师”,“小老师”不是终身制,可以根据平时合作学习的表现随时进行调整。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小组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合作讨论,进行探究,最后由“小老师”展示学习成果。这样同学们都争当小老师,并积极地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注意到了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和爱护。由此我认为“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贪玩是小学生的共性,为了使学生养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首先,我要求学生做家庭作业要有固定的时间,除非有特殊的情况,否则不能轻易更改,这样久了,学生一到写作业的时间自然容易进入状态,全神贯注地写作业。其次,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要求孩子认认真真做题,比如要求学生作业时不能吃零食、喝饮料或做一会儿玩一会儿等。最后,要求学生养成写完作业进行检查的习惯,力争使其养成严谨做事的态度。
小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只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我借助每一次家长会向家长渗透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时常和家长交流辅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争取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通过以上各种努力,我们班的学生大多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老师去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会继续进行探索,力争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落实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培养,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习惯”。
一、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习步骤的重要环节。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可以了解本课讲的内容大致是什么,哪些知识自己预习过后还不明白,这样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就容易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充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当然要小学生单独完成预习任务难度较大,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比如,老师可以把具体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其回到家里借助家长的力量来完成预习任务。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家长多联系多沟通,使家长明白老师让学生课前预习的意图,及时提醒家长应在哪些方面帮助学生完成预习的任务。比如我们班的李朵朵同学,每天晚上在完成家庭作业后,家长就带领孩子拿出数学课本看看第二天要学习的新内容了,其家长还就这些内容给孩子做些简单的讲解,或出一些简单的题目尝试让孩子做做。之后家长还告诉孩子诸如“明天上课你要仔细听讲,看看老师讲的题目你是不是也都会做了”“你这几题总是出错,明天上课的时候你可要仔细听讲,弄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你就不容易出错了”等等,通过家长的引导,朵朵的每一节课都能在知识和心理上都做好上课的充分准备。
二.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阵地,在数学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1. 认真听讲的习惯。
数学课堂我对学生的要求是要全神贯注地听讲。如何使学生做到这一点呢?我的主要做法是采取正面引导。比如看到某某同学听讲特别认真,我就适时的进行表扬。如,“王丽听讲多认真呀,小朋友都要向她学习。”小学生很单纯,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非常好。
为了适应小学生形象性思维这一年龄特点。在具体教学中,我注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例如有时利用教学挂图、教具等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分心,从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2. 积极思考的习惯。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尤其是数学的学习,更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缜密的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思考习惯,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有层次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10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0可以分成几十和十呢?”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思考学生自己得出了结论。之后,我还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分法和算法,其他同学进行验证、补充,这样,学生之间也在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并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所以我认为:多问几个“为什么”比老师单纯地讲解和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要好得多。
3. 合作学习的习惯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围着他(她)一个人转,很容易使学生养成自私和孤独的性格,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缺乏与人合作的意识。笔者认为这种性格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如果不从小学阶段进行纠正,会直接影响到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将来的工作。为了养成同学们合作学习的习惯,我有意把每个班的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让同学们选出一个组长,并命名为“小老师”,“小老师”不是终身制,可以根据平时合作学习的表现随时进行调整。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小组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合作讨论,进行探究,最后由“小老师”展示学习成果。这样同学们都争当小老师,并积极地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注意到了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和爱护。由此我认为“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贪玩是小学生的共性,为了使学生养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首先,我要求学生做家庭作业要有固定的时间,除非有特殊的情况,否则不能轻易更改,这样久了,学生一到写作业的时间自然容易进入状态,全神贯注地写作业。其次,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要求孩子认认真真做题,比如要求学生作业时不能吃零食、喝饮料或做一会儿玩一会儿等。最后,要求学生养成写完作业进行检查的习惯,力争使其养成严谨做事的态度。
小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只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我借助每一次家长会向家长渗透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时常和家长交流辅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争取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通过以上各种努力,我们班的学生大多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老师去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会继续进行探索,力争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落实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