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书在宋代得到很快的发展,其继承了唐代“院体”书法,不断创新,变得更加完善,并且宋代的行书以模仿为主。到了北宋中期,人们对书法有了新的认识,认为书法应该注重韵味和个性,进一步加快了行书的发展。北宋时,人们在书法上极力排斥当时的书法家蔡襄、米芾、黄庭坚等,但是这些书法家又影响了整个宋代的书法走向。
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朝代,因为宋词和书法的发展贯穿于整个宋代。而行书作为宋代书法的一个类别,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宋代的书法发展水平。北宋出现了苏轼、黄庭坚、蔡襄和米芾等书法家,也说明了当时文化的繁荣程度。另外,宋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的繁荣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北宋的经济繁荣使得文人经常借笔抒怀,并且书法界形成了几大流派。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密切相关,通常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才能促进文化的繁荣。对整个宋代的历史进行剖析,有利于更好地探究行书发展的背景和行书观。
一、宋代行书发展的背景
北宋初年,刚刚经历过战乱的洗礼,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而宋代的书法正是在这种基础较弱的情况发展起来的,同时,唐代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少之又少,宋代的书法要创新,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来实现。一方面,战乱导致文化层面,特别是书法出现一定的断层,导致北宋的书法在后人看来都是独树一帜。因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创新,才能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书法风格。
“汉魏以来,图书奇迹,梁元帝裒集极多,江陵之亡,尽付烈焰。陈、隋稍稍搜聚,至炀帝益富,立二台禁中,一藏古物,一藏法书名绘。江都之游,连舻自随。宇文变起,仓卒亦踵梁智(传清孙承泽《砚山斋杂记》作“梁辙”),与宝玉俱焚。唐文皇笃意翰墨,购访日盛,秘府所缄,固充牣也。武后专制,宠臣张易之奏请装治,因令善工密为摹肖,窃其真者,自藏于家。易之被诛,薛稷取去。稷败,为惠文太子隆范得之,而终焚于火。宋淳化所刻,不知经几番脱墼矣……”
这段话取自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大概意思是自从汉魏以来,留下来的书法真迹都被梁元帝带走,并且在梁元帝投江之前大部分已经用火焚烧,这就造成宋代很难继承前人的书法风格。后来随着陈桥兵变,各种战乱拔地而起,导致前人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也不翼而飞,并且很多书法作品涉及前朝的政治,如果发现有关前朝的字画等被民间收藏,则会引来杀身之祸或者将其作品全部焚毁。其实,这种历史变迁或者朝代更替导致文化断层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如焚书坑儒。
二、宋代书法家注重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并且以“院体”为主
历史的进步和朝代的变迁导致宋代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少之又少,只有在原来的基础上结合当时书法家的作品进行描摹,才能找到正确的笔法。笔法指的是学习书法的笔触,主要包括运笔和执笔两部分。古人学习书法通常要经过几个阶段,首先就是观察,即用眼睛去观察所要学习的书法作品,并且要做到手、口、心全部到位,只有全身心投入到所要学习的书法作品中,才能有所领悟。
其次是运笔,运笔指的是从拿到笔到笔尖触到纸上这个过程。我国古代对于运笔有着很深的讲究,要求必须亲人传授、亲手传授,只有通过亲人传授的方式才能掌握其中的精华,才能做到心笔合一。我国古代书法的传承一直都是亲自传授,并且注重笔法环节中的任何一个步骤。因为中国古代书法讲究韵味,其通过书法作品可以了解作者本人的心性,也可以通过书画作品来自我表达。所以,我国古代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表达,它更可以看作是一幅作品——让人耳目一新或者赞不绝口的艺术作品。
我国古代的书法一直有传承的经验,并且很多书法家注重把自己的作品和笔法流传下去,所以宋代以前,我国古代的书法一直传承得比较好。其在五代战乱时出现“断层”,这种断层不仅仅指的是书法作品的断层,还导致一系列的文化断层,所以整个宋代的书法作品在今天看来都是别具一格的。同时,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诞生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时代的烙印,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宋代文人很难学习到唐代或者前人传承的笔法,除非在朝为官的人可以从朝廷得到一些唐代书法家的真迹。比如,王著可以在朝廷学习唐代的院体,因为当时的学士可以接触到唐代士大夫或者翰林大学士等人留下来的书法作品和相关文件,这就使得朝廷官员可以学习到前人的手稿和笔法。但是,笔法和运笔只有亲自传授才能掌握要点,才能快速上手,由于是唐代院体的真迹,很多人即使得到真迹也难以学习。
三、“院体”的由来及行书的发展
北宋初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都需要重新构建,因为经历了战乱,并且在战乱动荡时代很多书法作品丢失,只有少部分遗留在民间被人收藏或者收藏在宫廷里。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唯一能够临摹的书法作品只有唐代流傳下来的院体,并且这种院体在宫廷里被收藏,这就意味着只有在朝廷为官的人才能临摹到前人流传下来的真迹。所以,当时最为流行的书法就是院体,并且院体首先在翰林院流传开来,最后一直流传到民间,院体在宫廷被取名为《集王圣教序》。
后来,有人专门研究院体指出,院体带有皇室的趣味性,其中,工稳和圆润是院体的两大特色。院体由于是唐代的主流书法,并且在翰林院开始流传开来,这就给宋代书法发展带来一些灵感,有的书法家在临摹院体的基础上创新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书法。《集王圣教序》(672)是王羲之的著名作品,被收藏于唐代的宫廷中。仔细分析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王羲之非常注重字的独特性,他把每个字都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并且字距和行距都相等,因此王羲之的笔法、行气、章法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人们进一步证明了王羲之的独特之处。
四、宋代的行书观
北宋的行书观很大程度上受到唐代院体的影响,并且北宋的书法家大部分缺乏创新精神,很多人只是一味地临摹唐代书法家的作品。一般而言,一个文化繁荣的朝代其书法家会形成不同的派别,并且相互批评、相互促进,只有形成这样的文化氛围,才能不断创新、不断发展。院体作为宋代主要临摹的书法,一直受到质疑,但很少有人站出来批评,一方面是因为临摹院体的书法家不觉得院体有任何不完美的地方,依然坚信院体是当时当之无愧的第一书法。但后人看来,每种书法都各有千秋,没有一种书法堪称完美。
对于书法等艺术作品来说,只有在一个相对稳定、相对评判的环境中,才能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才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宋代的蔡襄主张学习书法要注重精气神,即神气和精神要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学有所成,他提出了临摹书法作品不能只看字的结构,还要揣摩书法家的精气神,并且要做到“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这句话充分概括了蔡襄关于临摹书法的心得。同时,黄庭坚提出了要做到聚精会神并非易事,只有把精、气、神上升到一种忘我或者超我的状态,才能“取神”,另外,黄庭坚还强调了只有在现实生活中静心修养,心无旁骛,才能提高自我的境界,从而进入一种理想的状态。
五、结语
战乱导致文化层面,特别是书法出现一定的断层,导致北宋书法在后人看来独树一帜。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宋代文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书法。中国古代书法讲究韵味,人们通过书法作品可以了解作者的心性,也可以通过书画作品来表达自我情感。另外,北宋出现了蔡襄、苏轼、黄庭坚和米芾等书法家,也说明了当时文化的繁荣程度。
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朝代,因为宋词和书法的发展贯穿于整个宋代。而行书作为宋代书法的一个类别,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宋代的书法发展水平。北宋出现了苏轼、黄庭坚、蔡襄和米芾等书法家,也说明了当时文化的繁荣程度。另外,宋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的繁荣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北宋的经济繁荣使得文人经常借笔抒怀,并且书法界形成了几大流派。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密切相关,通常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才能促进文化的繁荣。对整个宋代的历史进行剖析,有利于更好地探究行书发展的背景和行书观。
一、宋代行书发展的背景
北宋初年,刚刚经历过战乱的洗礼,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而宋代的书法正是在这种基础较弱的情况发展起来的,同时,唐代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少之又少,宋代的书法要创新,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来实现。一方面,战乱导致文化层面,特别是书法出现一定的断层,导致北宋的书法在后人看来都是独树一帜。因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创新,才能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书法风格。
“汉魏以来,图书奇迹,梁元帝裒集极多,江陵之亡,尽付烈焰。陈、隋稍稍搜聚,至炀帝益富,立二台禁中,一藏古物,一藏法书名绘。江都之游,连舻自随。宇文变起,仓卒亦踵梁智(传清孙承泽《砚山斋杂记》作“梁辙”),与宝玉俱焚。唐文皇笃意翰墨,购访日盛,秘府所缄,固充牣也。武后专制,宠臣张易之奏请装治,因令善工密为摹肖,窃其真者,自藏于家。易之被诛,薛稷取去。稷败,为惠文太子隆范得之,而终焚于火。宋淳化所刻,不知经几番脱墼矣……”
这段话取自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大概意思是自从汉魏以来,留下来的书法真迹都被梁元帝带走,并且在梁元帝投江之前大部分已经用火焚烧,这就造成宋代很难继承前人的书法风格。后来随着陈桥兵变,各种战乱拔地而起,导致前人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也不翼而飞,并且很多书法作品涉及前朝的政治,如果发现有关前朝的字画等被民间收藏,则会引来杀身之祸或者将其作品全部焚毁。其实,这种历史变迁或者朝代更替导致文化断层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如焚书坑儒。
二、宋代书法家注重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并且以“院体”为主
历史的进步和朝代的变迁导致宋代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少之又少,只有在原来的基础上结合当时书法家的作品进行描摹,才能找到正确的笔法。笔法指的是学习书法的笔触,主要包括运笔和执笔两部分。古人学习书法通常要经过几个阶段,首先就是观察,即用眼睛去观察所要学习的书法作品,并且要做到手、口、心全部到位,只有全身心投入到所要学习的书法作品中,才能有所领悟。
其次是运笔,运笔指的是从拿到笔到笔尖触到纸上这个过程。我国古代对于运笔有着很深的讲究,要求必须亲人传授、亲手传授,只有通过亲人传授的方式才能掌握其中的精华,才能做到心笔合一。我国古代书法的传承一直都是亲自传授,并且注重笔法环节中的任何一个步骤。因为中国古代书法讲究韵味,其通过书法作品可以了解作者本人的心性,也可以通过书画作品来自我表达。所以,我国古代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表达,它更可以看作是一幅作品——让人耳目一新或者赞不绝口的艺术作品。
我国古代的书法一直有传承的经验,并且很多书法家注重把自己的作品和笔法流传下去,所以宋代以前,我国古代的书法一直传承得比较好。其在五代战乱时出现“断层”,这种断层不仅仅指的是书法作品的断层,还导致一系列的文化断层,所以整个宋代的书法作品在今天看来都是别具一格的。同时,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诞生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时代的烙印,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宋代文人很难学习到唐代或者前人传承的笔法,除非在朝为官的人可以从朝廷得到一些唐代书法家的真迹。比如,王著可以在朝廷学习唐代的院体,因为当时的学士可以接触到唐代士大夫或者翰林大学士等人留下来的书法作品和相关文件,这就使得朝廷官员可以学习到前人的手稿和笔法。但是,笔法和运笔只有亲自传授才能掌握要点,才能快速上手,由于是唐代院体的真迹,很多人即使得到真迹也难以学习。
三、“院体”的由来及行书的发展
北宋初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都需要重新构建,因为经历了战乱,并且在战乱动荡时代很多书法作品丢失,只有少部分遗留在民间被人收藏或者收藏在宫廷里。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唯一能够临摹的书法作品只有唐代流傳下来的院体,并且这种院体在宫廷里被收藏,这就意味着只有在朝廷为官的人才能临摹到前人流传下来的真迹。所以,当时最为流行的书法就是院体,并且院体首先在翰林院流传开来,最后一直流传到民间,院体在宫廷被取名为《集王圣教序》。
后来,有人专门研究院体指出,院体带有皇室的趣味性,其中,工稳和圆润是院体的两大特色。院体由于是唐代的主流书法,并且在翰林院开始流传开来,这就给宋代书法发展带来一些灵感,有的书法家在临摹院体的基础上创新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书法。《集王圣教序》(672)是王羲之的著名作品,被收藏于唐代的宫廷中。仔细分析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王羲之非常注重字的独特性,他把每个字都当作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并且字距和行距都相等,因此王羲之的笔法、行气、章法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人们进一步证明了王羲之的独特之处。
四、宋代的行书观
北宋的行书观很大程度上受到唐代院体的影响,并且北宋的书法家大部分缺乏创新精神,很多人只是一味地临摹唐代书法家的作品。一般而言,一个文化繁荣的朝代其书法家会形成不同的派别,并且相互批评、相互促进,只有形成这样的文化氛围,才能不断创新、不断发展。院体作为宋代主要临摹的书法,一直受到质疑,但很少有人站出来批评,一方面是因为临摹院体的书法家不觉得院体有任何不完美的地方,依然坚信院体是当时当之无愧的第一书法。但后人看来,每种书法都各有千秋,没有一种书法堪称完美。
对于书法等艺术作品来说,只有在一个相对稳定、相对评判的环境中,才能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才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宋代的蔡襄主张学习书法要注重精气神,即神气和精神要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学有所成,他提出了临摹书法作品不能只看字的结构,还要揣摩书法家的精气神,并且要做到“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这句话充分概括了蔡襄关于临摹书法的心得。同时,黄庭坚提出了要做到聚精会神并非易事,只有把精、气、神上升到一种忘我或者超我的状态,才能“取神”,另外,黄庭坚还强调了只有在现实生活中静心修养,心无旁骛,才能提高自我的境界,从而进入一种理想的状态。
五、结语
战乱导致文化层面,特别是书法出现一定的断层,导致北宋书法在后人看来独树一帜。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宋代文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书法。中国古代书法讲究韵味,人们通过书法作品可以了解作者的心性,也可以通过书画作品来表达自我情感。另外,北宋出现了蔡襄、苏轼、黄庭坚和米芾等书法家,也说明了当时文化的繁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