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0月28日,江南水乡绍兴迎来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东北女作家迟子建领取了她迄今为止的第三个“鲁迅文学奖”(1996年短篇小说《雾月牛栏》,2000年短篇小说《清水洗尘》,2007年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成为中国首位三夺鲁迅文学奖的小说家。
迟子建的文笔明净澄澈,晶莹剔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她的作品没有怪异的表情,也极少奇峰突起、横逸斜出的笔法,无论是行文,还是对人物的塑造及语言表达而言,都呈现出自然顺畅、健康明朗的生命底色。她1964年出生于北极村,大学就读期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逝川》、《雾月牛栏》、《清水洗尘》、《踏着月光的行板》,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的《迟子建作品精华》。本文撷取其中几部小说,向大家展示一下她对小说人物的成功塑造。
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
高尔基曾说:“在过去或现在的大量事实中,在对成千上万人的观察中,应该选取最主要的东西,并且学会用语言最充分、最鲜明地描绘人的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描写人的意会、感情和思想。”而“用语言最充分、最鲜明地描绘人的内心生活”即指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心理刻画作为一种写作技巧被大量运用于人物描写之中,甚至可以这样说,对于小说人物的塑造,离开了心理刻画是不完美的。因此,要想把小说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作者就必须深入细致地探索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思想,进而描摩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便能把内在的、隐秘的心理活动形象化,从而让读者能够真正领会人物的真情实感。阅读迟子建的作品,小说中性格迥异的人物被她刻画得入木三分,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踏着月光的行板》,讲的是王锐与林秀珊这对生活在两个城市的农民工夫妻在中秋之夜发生的一段人生辛酸甜美的故事。这对游离于城市边缘、物质生活极为拮据却相濡以沫的夫妻,因为阴错阳差的机缘,只能约定在月光下,在慢车交错的瞬间,远远地望着对方,哪怕仅仅是看那一眼……这或许是当代最为极致的一种浪漫了。而这样的感情,却通过夫妻双方丰富的内心描写在不经意间温柔地打动着读者的内心。如“他(王锐)甚至觉得他和林秀珊一直如此甜蜜,就是因为这若即若离的生活状态。他们独自生活时,那就是‘暗’,而相聚在一起时,则是‘明’,明暗相交,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她(林秀珊)抚摩着口琴的一瞬,王锐又回到她心头。她想他一定等她等急了,他中午吃东西了没有?她最担心他去吃朝鲜冷面,王锐胃不好,吃了冷面常胃痛”。迟子建正是用如此细腻的笔触关注着社会的底层,同时也表达了她对挣扎在红尘之中平凡人不平凡的爱情的敬重。
独具特色的人物个性
就现代小说理论而言,小说中的人物常常被划分为单一性格和复杂性格。尽管人们都承认这两种类型的人物在小说创作中都不可缺少,但一般也都认为前者更多地体现了小说的早期古典特征,而后者则带有近代的色彩,说明了对人本身认识的深入。
在迟子建的作品中,这两类人物可以说是同时并存,并以前者为主。如《踏着月光的行板》中的林秀珊、《疯人院的小磨盘》中的小磨盘就属于单一性格,这类人物均显现出简洁明快、线条清晰的特征,一般采用独特思维和个性化的行为来突出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在迟子建的笔下,不显山露水,人物塑造合乎人情、合乎人物的心理活动,让人读后深感厚实可信,自然可亲。
而翁史美则属于复杂性人物,小说《零作坊》(《踏着月光的行板》)以其奇特的意象和独特的创作视角,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个在世俗中摸爬滚打,却又因有着独特内心生活而不愿役于凡尘俗事中的美丽女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历程,它是迟子建由以往的地域型作家专注风俗人情的摹写,向更广泛、更深邃的现代人人性探索的一次成功尝试。在《零作坊》中,翁史美就是一个典型的矛盾型人物。在县城读完高中的翁史美“人很聪明”,“但就是学习不行,一看到书本就头疼”;“她表现随和,可内心却很孤傲”;她“天生一副好肤色,是那种白里透粉的”,“看上去生机盎然,气质非凡”,这样一个具有超脱气质的女人却被作者“安置”成一位掌管非法屠宰场的女老板,“当她置身于臭气熏天、苍蝇横飞的屠宰间的时候,却幻想着另一种生活”。这些自卑与孤傲、坚韧与怯弱、泼辣与温情游曳于翁史美的性格之中,同时也注定了她人生的悲剧色彩。
形象鲜活的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展示他性格特征的镜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的语言“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迟子建的代表作《疯人院的小磨盘》对此有着近乎完美的呈现。一个生活在疯人院的正常小男孩和几个在此做零工的成年人及一群疯子组成的一个特殊的人群,所发生的故事情节却并不因此而变得古怪阴冷。尤其是对主人公小磨盘的语言提炼,更是让人对这个尽管身世凄惨却淘气顽皮的小男孩心生喜欢;周围的那群人,不管是卑微的杂工还是患病的疯子,通过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作者笔下的人物均“鲜活”起来。如:秦师傅是疯人院的灶房主管,他表面上对小磨盘很凶,其实心里是疼他的。一天,他看到小磨盘嘴馋的样子,就说“你上学费脑子,秦大爷犒劳犒劳你,快吃吧,都蒸出一个钟头了,不是我帮你给它扣起来,凉了不说,苍蝇也会帮你吃了一半的!”又如,小磨盘在四面街上闲逛时也不老实,将石子一脚踢进杂货铺的门,店主气势汹汹地出来教训他,却遭到他的反驳:“我踢着它在路上走着的,哪想到它自己就进了铺子呢?准是它要买什么东西。”这样幽默智慧的狡辩令店主百般无奈……
读迟子建的作品,你会发现她非常注重文字的选择和提炼,力求营造纯与真的至高境界。她不仅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和独具特色的个性魅力,而且多层次多角度地捕捉着他们那微妙的心绪,从而呈现出一个个立体可感的小说人物,让我们在这跳跃着的文字中禁不住感叹和领略这位女作家无穷的文字魅力。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编校:张红玲
迟子建的文笔明净澄澈,晶莹剔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她的作品没有怪异的表情,也极少奇峰突起、横逸斜出的笔法,无论是行文,还是对人物的塑造及语言表达而言,都呈现出自然顺畅、健康明朗的生命底色。她1964年出生于北极村,大学就读期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逝川》、《雾月牛栏》、《清水洗尘》、《踏着月光的行板》,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的《迟子建作品精华》。本文撷取其中几部小说,向大家展示一下她对小说人物的成功塑造。
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
高尔基曾说:“在过去或现在的大量事实中,在对成千上万人的观察中,应该选取最主要的东西,并且学会用语言最充分、最鲜明地描绘人的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描写人的意会、感情和思想。”而“用语言最充分、最鲜明地描绘人的内心生活”即指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心理刻画作为一种写作技巧被大量运用于人物描写之中,甚至可以这样说,对于小说人物的塑造,离开了心理刻画是不完美的。因此,要想把小说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作者就必须深入细致地探索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思想,进而描摩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便能把内在的、隐秘的心理活动形象化,从而让读者能够真正领会人物的真情实感。阅读迟子建的作品,小说中性格迥异的人物被她刻画得入木三分,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踏着月光的行板》,讲的是王锐与林秀珊这对生活在两个城市的农民工夫妻在中秋之夜发生的一段人生辛酸甜美的故事。这对游离于城市边缘、物质生活极为拮据却相濡以沫的夫妻,因为阴错阳差的机缘,只能约定在月光下,在慢车交错的瞬间,远远地望着对方,哪怕仅仅是看那一眼……这或许是当代最为极致的一种浪漫了。而这样的感情,却通过夫妻双方丰富的内心描写在不经意间温柔地打动着读者的内心。如“他(王锐)甚至觉得他和林秀珊一直如此甜蜜,就是因为这若即若离的生活状态。他们独自生活时,那就是‘暗’,而相聚在一起时,则是‘明’,明暗相交,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她(林秀珊)抚摩着口琴的一瞬,王锐又回到她心头。她想他一定等她等急了,他中午吃东西了没有?她最担心他去吃朝鲜冷面,王锐胃不好,吃了冷面常胃痛”。迟子建正是用如此细腻的笔触关注着社会的底层,同时也表达了她对挣扎在红尘之中平凡人不平凡的爱情的敬重。
独具特色的人物个性
就现代小说理论而言,小说中的人物常常被划分为单一性格和复杂性格。尽管人们都承认这两种类型的人物在小说创作中都不可缺少,但一般也都认为前者更多地体现了小说的早期古典特征,而后者则带有近代的色彩,说明了对人本身认识的深入。
在迟子建的作品中,这两类人物可以说是同时并存,并以前者为主。如《踏着月光的行板》中的林秀珊、《疯人院的小磨盘》中的小磨盘就属于单一性格,这类人物均显现出简洁明快、线条清晰的特征,一般采用独特思维和个性化的行为来突出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在迟子建的笔下,不显山露水,人物塑造合乎人情、合乎人物的心理活动,让人读后深感厚实可信,自然可亲。
而翁史美则属于复杂性人物,小说《零作坊》(《踏着月光的行板》)以其奇特的意象和独特的创作视角,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个在世俗中摸爬滚打,却又因有着独特内心生活而不愿役于凡尘俗事中的美丽女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历程,它是迟子建由以往的地域型作家专注风俗人情的摹写,向更广泛、更深邃的现代人人性探索的一次成功尝试。在《零作坊》中,翁史美就是一个典型的矛盾型人物。在县城读完高中的翁史美“人很聪明”,“但就是学习不行,一看到书本就头疼”;“她表现随和,可内心却很孤傲”;她“天生一副好肤色,是那种白里透粉的”,“看上去生机盎然,气质非凡”,这样一个具有超脱气质的女人却被作者“安置”成一位掌管非法屠宰场的女老板,“当她置身于臭气熏天、苍蝇横飞的屠宰间的时候,却幻想着另一种生活”。这些自卑与孤傲、坚韧与怯弱、泼辣与温情游曳于翁史美的性格之中,同时也注定了她人生的悲剧色彩。
形象鲜活的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展示他性格特征的镜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的语言“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迟子建的代表作《疯人院的小磨盘》对此有着近乎完美的呈现。一个生活在疯人院的正常小男孩和几个在此做零工的成年人及一群疯子组成的一个特殊的人群,所发生的故事情节却并不因此而变得古怪阴冷。尤其是对主人公小磨盘的语言提炼,更是让人对这个尽管身世凄惨却淘气顽皮的小男孩心生喜欢;周围的那群人,不管是卑微的杂工还是患病的疯子,通过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作者笔下的人物均“鲜活”起来。如:秦师傅是疯人院的灶房主管,他表面上对小磨盘很凶,其实心里是疼他的。一天,他看到小磨盘嘴馋的样子,就说“你上学费脑子,秦大爷犒劳犒劳你,快吃吧,都蒸出一个钟头了,不是我帮你给它扣起来,凉了不说,苍蝇也会帮你吃了一半的!”又如,小磨盘在四面街上闲逛时也不老实,将石子一脚踢进杂货铺的门,店主气势汹汹地出来教训他,却遭到他的反驳:“我踢着它在路上走着的,哪想到它自己就进了铺子呢?准是它要买什么东西。”这样幽默智慧的狡辩令店主百般无奈……
读迟子建的作品,你会发现她非常注重文字的选择和提炼,力求营造纯与真的至高境界。她不仅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和独具特色的个性魅力,而且多层次多角度地捕捉着他们那微妙的心绪,从而呈现出一个个立体可感的小说人物,让我们在这跳跃着的文字中禁不住感叹和领略这位女作家无穷的文字魅力。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