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有一种未被认识的能力叫“搜商”,它是人们借助工具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即搜索能力。从问路、查地图、翻阅图书资料,到使用搜索引擎,都是人类搜商的体现。
搜索·猪也是工具
搜商强调的是你所获得的知识与所花费时间的比值,是智商和情商悬而未决的遗留问题——效率问题。
有一个孩子因为受不了父亲的打骂,离家出走。家人四处寻找,终于打听到儿子好像跑到某一个学校里玩去了。家人在学校里还是找不到儿子,只好来到校长办公室求援。校长一听,呵呵笑道:“这个容易,刚好我有事要跟学生们说。”他通知学校广播室,全校学生马上回教室。然后,他对心急如焚的父母说:“这下你们应该能找到儿子了吧!”果然,他们在空荡荡的校区内,一眼就看到了池塘边上的儿子。避免重复劳动,是提高搜索效果最为重要的一环。
有一个人被下放到某农场改造。一天晚上,农场领导让他第二天去打猪草。这个人从来没有干过这方面的活,哪里知道什么是猪草!夜已经深了,不可能去向其他人请教。晚上,他在床上辗转反侧,冥思苦想。第二天中午,领导过来检查,看见一大堆的猪草,不禁大吃一惊:“这是你打的吗?你是怎么打的?”那人回答道:“我把猪赶出去,猪吃什么,我就打什么呗!”猪成了一个不错的搜索工具,為什么有些人会利用,有些人就不会利用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搜商!
清空·爱因斯坦会怎么做?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有了搜商,我们可以把头脑里大量的无用冗余信息删去。也许爱因斯坦是第一个反对大量记忆知识的人,而他也身体力行地实践了不对无用知识进行记忆的理论观点。
据说,大发明家爱迪生想找一个助手,却总是找不着。爱因斯坦问他判定应征者合格或不合格的标准是什么,爱迪生把一张写满问题的纸条递了过来。“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爱因斯坦读完一个问题,便说:“这需要查一下铁路指南。”“不锈钢是用什么做成的?”爱因斯坦依然自问自答:“这得翻一翻金属学手册”。读完之后,爱因斯坦幽默地对爱迪生说道:“看来,我也不能做你的助手。我落选了!”
爱因斯坦对于具体知识的不热衷,还有两个特别有名的轶事。有一次,爱因斯坦出外散步,一边思考问题,不小心走迷了路。于是,他用公用电话给电话局打了一个电话:“喂,我是爱因斯坦。我迷了路,不知道怎么走回家,也不记得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您能告诉我吗?”另一次,朋友向爱因斯坦要他家的电话号码,爱因斯坦说了一声“可以”,便开始翻出电话黄页查找。朋友大吃一惊,说:“难道你连自己家的电话号码都不记得?”爱因斯坦却回答道:“我为什么要费脑筋去记这么容易就可以在黄页上找到的东西呢?”
此外,还有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言。有一天,爱因斯坦在给学生们上课时突然忘记了一个数学公式,他非常自然地对同学们说:“等我到图书馆查到这个数学公式之后,我会在下一堂课告诉你们。”然后,爱因斯坦跳过这一段,继续讲课。假如爱因斯坦在今天,他很有可能会奇怪地发问:人们为什么要面对海量知识长吁短叹,抱怨自己的脑袋不够用?那些无用的知识,人们为什么非得装在脑袋里不可?
归雁生摘自《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清华大学出版社
编辑/乃清 静眉
提起现代工具,最著名的显然是搜索引擎。它无可争议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伟大发明。搜索的时候,我们习惯输入关键词,而一些简单的运算符号在这里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哦。
1.+:用加号把两个关键词连起来,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关键词的匹配才有效,而只满足其中一项的将被排除。
2.-:用减号把两个关键词连起来,其含意为:结果要包含第一个关键词,但不包含第二个关键词。
3.():以此类推,可以键入“(电脑-计算)+(程序设计)”来搜索包含“电脑”、不包含“计算”但同时包含“程序设计”的网站。
4.*:可代替所有的数字及字母,比如键入“电*”后查询结果可以包含电脑、电影、电视等内容。
5.“”:用双引号括起来的词表示要精确匹配,不包括演变形式。
搜索·猪也是工具
搜商强调的是你所获得的知识与所花费时间的比值,是智商和情商悬而未决的遗留问题——效率问题。
有一个孩子因为受不了父亲的打骂,离家出走。家人四处寻找,终于打听到儿子好像跑到某一个学校里玩去了。家人在学校里还是找不到儿子,只好来到校长办公室求援。校长一听,呵呵笑道:“这个容易,刚好我有事要跟学生们说。”他通知学校广播室,全校学生马上回教室。然后,他对心急如焚的父母说:“这下你们应该能找到儿子了吧!”果然,他们在空荡荡的校区内,一眼就看到了池塘边上的儿子。避免重复劳动,是提高搜索效果最为重要的一环。
有一个人被下放到某农场改造。一天晚上,农场领导让他第二天去打猪草。这个人从来没有干过这方面的活,哪里知道什么是猪草!夜已经深了,不可能去向其他人请教。晚上,他在床上辗转反侧,冥思苦想。第二天中午,领导过来检查,看见一大堆的猪草,不禁大吃一惊:“这是你打的吗?你是怎么打的?”那人回答道:“我把猪赶出去,猪吃什么,我就打什么呗!”猪成了一个不错的搜索工具,為什么有些人会利用,有些人就不会利用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搜商!
清空·爱因斯坦会怎么做?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有了搜商,我们可以把头脑里大量的无用冗余信息删去。也许爱因斯坦是第一个反对大量记忆知识的人,而他也身体力行地实践了不对无用知识进行记忆的理论观点。
据说,大发明家爱迪生想找一个助手,却总是找不着。爱因斯坦问他判定应征者合格或不合格的标准是什么,爱迪生把一张写满问题的纸条递了过来。“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爱因斯坦读完一个问题,便说:“这需要查一下铁路指南。”“不锈钢是用什么做成的?”爱因斯坦依然自问自答:“这得翻一翻金属学手册”。读完之后,爱因斯坦幽默地对爱迪生说道:“看来,我也不能做你的助手。我落选了!”
爱因斯坦对于具体知识的不热衷,还有两个特别有名的轶事。有一次,爱因斯坦出外散步,一边思考问题,不小心走迷了路。于是,他用公用电话给电话局打了一个电话:“喂,我是爱因斯坦。我迷了路,不知道怎么走回家,也不记得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您能告诉我吗?”另一次,朋友向爱因斯坦要他家的电话号码,爱因斯坦说了一声“可以”,便开始翻出电话黄页查找。朋友大吃一惊,说:“难道你连自己家的电话号码都不记得?”爱因斯坦却回答道:“我为什么要费脑筋去记这么容易就可以在黄页上找到的东西呢?”
此外,还有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言。有一天,爱因斯坦在给学生们上课时突然忘记了一个数学公式,他非常自然地对同学们说:“等我到图书馆查到这个数学公式之后,我会在下一堂课告诉你们。”然后,爱因斯坦跳过这一段,继续讲课。假如爱因斯坦在今天,他很有可能会奇怪地发问:人们为什么要面对海量知识长吁短叹,抱怨自己的脑袋不够用?那些无用的知识,人们为什么非得装在脑袋里不可?
归雁生摘自《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清华大学出版社
编辑/乃清 静眉
提起现代工具,最著名的显然是搜索引擎。它无可争议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伟大发明。搜索的时候,我们习惯输入关键词,而一些简单的运算符号在这里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哦。
1.+:用加号把两个关键词连起来,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关键词的匹配才有效,而只满足其中一项的将被排除。
2.-:用减号把两个关键词连起来,其含意为:结果要包含第一个关键词,但不包含第二个关键词。
3.():以此类推,可以键入“(电脑-计算)+(程序设计)”来搜索包含“电脑”、不包含“计算”但同时包含“程序设计”的网站。
4.*:可代替所有的数字及字母,比如键入“电*”后查询结果可以包含电脑、电影、电视等内容。
5.“”:用双引号括起来的词表示要精确匹配,不包括演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