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让学生乐于写作,善于习作和勤于习作是我们语文老师十分关注的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一些体会,愿与同行商榷。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要想学生乐于写作文,首先就要培养学生把写作文当做是一种快乐,是自己的需要。我是把自己由导师、传播者转换成为课堂中的普通一员,同学生组成学习中的合作伙伴,与学生一道参与教学活动,一同成为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和解决者。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建立和谐、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减轻他们的压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写作。我教《我是一片小树叶》这一习作时,我先带着学生到野外采集树叶、观察树叶,再和学生一起把采集的树叶带回来。让学生先查找资料,调查了解自己喜欢的树叶的名称及相关知识,到了写作交流时,同学们的兴致可高了,纷纷把自己了解到的树叶知识说给同学们听。看到这场面,我即兴问他们:“假如你是这片树叶,你会怎样介绍自己呢?”结果同学们把树叶介绍得有声有色。
一潭“死水”怎能激起浪花?只能是越来越沉寂,作文教学也亦然,死板的教法,学生写得苦,老师教得累,师生都置于苦海中,激不起半点“浪花”,只能让学生越写越头疼。我们要想让学生乐于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把这潭“死水”激活,激起学生的写作浪花。
从当前学生习作现状来看,学生缺少生活体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与家、家与学校之间,他们似乎看不到今天与昨天有什么不同,所以写起来无话可说。我们要想激起这潭“死水”,就得把学生带进广阔的空间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如领着学生到市场、超市去上一节与众不同的课,让学生在这司空见惯的地方,用自己的眼睛去搜寻未曾发现过的现象:市场的布局、结构设计,人们的表情、动作、神态。在仔细找一找有哪些商品与自己有关。结果他们的探索兴趣空前高涨,他们的感受和体验也各不相同,这样,他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写作的兴趣就被激发了。
要想激起这潭“死水”,我们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多元思维得到发展,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我心、抒我情。怎样才能营造这样一个氛围呢?那就是要求我们的作文教学要“活”。
一是作文选题要活。选题完全是自由的,让学生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给学生一个思维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喜欢集邮的可以到自己的邮票中找题材,喜欢音乐的可以到乐曲中去找,喜欢零食的也可以从饮食文化和食品的包装艺术中寻求灵感……让他们充分发挥知识背景中的优势,激发他们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
二是体裁活、量活。天天吃馍,未免会腻,要不腻就要都变,我们不必拘泥于一般的文体,我们应涉及多种体裁,像童话、散文、小说、诗歌等体裁。使学生感受不到束手束脚的感觉,不受时空之限,不受真人真事之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乐于写。量也不要一味追求多,一味追求字数多,就会使得有些学生的文中繁冗拖沓,一味追求篇数多,学生就会流于形式,质上就不会下工夫,故在量上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不让学生有心理负担。
三是批改活。传统的作文批改总是精批细改,结果是老师改得累,学生看得慌,教学效果上不来。批改要活而有效,就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改。给他们自主空间,比如:自修自改、同桌互改、小组交流改、集体评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那些在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再拿到班上来集体讨论、解决。这样无形中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写作能力。
总之,要想让学生乐于写作,我们就得给学生自立空间,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享受作文的幸福与快乐。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要想学生乐于写作文,首先就要培养学生把写作文当做是一种快乐,是自己的需要。我是把自己由导师、传播者转换成为课堂中的普通一员,同学生组成学习中的合作伙伴,与学生一道参与教学活动,一同成为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和解决者。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建立和谐、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减轻他们的压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写作。我教《我是一片小树叶》这一习作时,我先带着学生到野外采集树叶、观察树叶,再和学生一起把采集的树叶带回来。让学生先查找资料,调查了解自己喜欢的树叶的名称及相关知识,到了写作交流时,同学们的兴致可高了,纷纷把自己了解到的树叶知识说给同学们听。看到这场面,我即兴问他们:“假如你是这片树叶,你会怎样介绍自己呢?”结果同学们把树叶介绍得有声有色。
一潭“死水”怎能激起浪花?只能是越来越沉寂,作文教学也亦然,死板的教法,学生写得苦,老师教得累,师生都置于苦海中,激不起半点“浪花”,只能让学生越写越头疼。我们要想让学生乐于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把这潭“死水”激活,激起学生的写作浪花。
从当前学生习作现状来看,学生缺少生活体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与家、家与学校之间,他们似乎看不到今天与昨天有什么不同,所以写起来无话可说。我们要想激起这潭“死水”,就得把学生带进广阔的空间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如领着学生到市场、超市去上一节与众不同的课,让学生在这司空见惯的地方,用自己的眼睛去搜寻未曾发现过的现象:市场的布局、结构设计,人们的表情、动作、神态。在仔细找一找有哪些商品与自己有关。结果他们的探索兴趣空前高涨,他们的感受和体验也各不相同,这样,他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写作的兴趣就被激发了。
要想激起这潭“死水”,我们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多元思维得到发展,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我心、抒我情。怎样才能营造这样一个氛围呢?那就是要求我们的作文教学要“活”。
一是作文选题要活。选题完全是自由的,让学生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给学生一个思维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喜欢集邮的可以到自己的邮票中找题材,喜欢音乐的可以到乐曲中去找,喜欢零食的也可以从饮食文化和食品的包装艺术中寻求灵感……让他们充分发挥知识背景中的优势,激发他们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
二是体裁活、量活。天天吃馍,未免会腻,要不腻就要都变,我们不必拘泥于一般的文体,我们应涉及多种体裁,像童话、散文、小说、诗歌等体裁。使学生感受不到束手束脚的感觉,不受时空之限,不受真人真事之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乐于写。量也不要一味追求多,一味追求字数多,就会使得有些学生的文中繁冗拖沓,一味追求篇数多,学生就会流于形式,质上就不会下工夫,故在量上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不让学生有心理负担。
三是批改活。传统的作文批改总是精批细改,结果是老师改得累,学生看得慌,教学效果上不来。批改要活而有效,就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改。给他们自主空间,比如:自修自改、同桌互改、小组交流改、集体评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那些在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再拿到班上来集体讨论、解决。这样无形中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写作能力。
总之,要想让学生乐于写作,我们就得给学生自立空间,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享受作文的幸福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