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是经济增长和创新的推动力量,也是国家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活力的基础。在技术变化迅速、国际竞争激烈的时代,创业精神、创业能力是增强竞争力、获得成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根基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是实施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大学生创业不仅是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大学生创业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研究方法和研究假设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问卷采用基本信息和客观性问题两大部分。其中,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入学年份和专业所属学科门类;客观性问题主要包括:创业意愿程度、创业环境扶持、创业者知识储备和创业者能力四大类的问题。
创业意愿作为因变量,反应的是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倾向和偏爱程度。在问卷中体现为:“创办一家新公司的感兴趣程度”、“通过创业方式获得更多财富的愿望”和“通过创业方式来体现自身价值的愿望”,主要通过以上三个指标测量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创业环境扶持作为自变量,反应的是创业环境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在问卷中体现为:“对学校创业扶持基金的态度”、“支持性的融资政策对创业尝试的影响”、“弹性学制对创业尝试的影响”和“扶持性的税费政策对创业尝试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上四个指标测量扶持性的创业环境和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关系。
创业能力作为自变量,反应的是创业能力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在问卷中体现为:“在校期间沟通交际能力不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不断提高”和“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决策能力的提高”,以上三个方面主要用来测量创业能力和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关系。
知识储备作为自变量,反应的是创业者的知识储备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在问卷中体现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本专业领域的熟悉程度”两个方面,测量的是在校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创业意愿的关系。
研究框架
创业行为必不可少的需要创业环境的扶持,同时创业环境又作为一种外部因素激发创业意愿的产生。学者唐靖认为:“创业行为发生在具体的环境之中,而创业者所处环境对其创业行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不同的环境要求创业者采取不同的机会认知和决策行为”。环境的变化首先影响人的观念,观念进而影响意愿,也就是说创业者在面临创业环境变化时其创业意愿也在随之变化。一般意义而言,当环境向着好的方向变化时,观念和意愿也随之优化或变得强烈。由此提出假设H1:创业环境与创业意愿正相关。
创业能力是创业活动进行的核心动力,也在很大程上决定了创业活动的成败。学者倪锋和胡晓娥认为“创业意向对于创业者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促使某些创业者更愿意寻找并利用商机来创业的因素,除了存在偶然的发展机会以外主要有:责任感、成就的需要、对模糊性的容忍和创新等”。同时学者徐春雨更明确指出:“创业意识可能因为偶然刺激而产生,也可能是逐步积累而引发的慎重决策。创业意识的培养与创业能力的提高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是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沟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是一般意义上的创业能力。由此提出假设H2:创业能力与创业意愿正相关。
高知识群体理应从事高创造性的活动,但在创业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具备有较高学识的人并不一定具备较高的创业能力和从事创业活动。2006全球创业观察(GEM)年中国报告指出:初、中等受教育者仍然是创业者的主体,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创业者超过20%。在当今创业环境和社会观念下,对于本科生而言,拥有较高知识储备可能更愿意考研继续深造或考公务员,从而获得一份较为安定的工作。由此提出假设H3:创业知识储备与创业意愿负相关。
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信度与效度检验
信度即稳定性,指调查统计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其测量方法有重复测量、复本测量和折半测量等,我们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折半测量的方法,将调查结果按照单双号分成两个部分进行测量,再根据两个部分的所得值求得相关系数。信度系数用Cronbach α来检验,看其内部一致性如何,本次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经整理后得到Cronbach α系数为0.774,各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如下:创业意愿因子的α=0.735,创业环境因子的α=0.744,创业能力因子的α=0.767,创业知识储备的α=0.621,以上各值表示调查问卷的项目较为理想可信。
效度是用度量方法测出变量的准确程度,即准确性或正确性。本调查问卷是基于现有创业研究的相关理论精心设计而成。同时在前期设计阶段,听取了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增删和修改,删除内容模糊,相关性差的问题,对某些可能引起歧义或者误解的用词进行修改。最后确定所有条目都能准确表达所要求的内容,以此保证调查问卷具有一定的表面效度及内容效度。通过对创业意愿和创业意愿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如上表3所示:
然后,选择20份问卷进行小规模试测,主要目的是改进問卷的提问方式,尽可能使被调查者提供真实的答案,并根据试测阶段得到的问卷分析结果对问卷进行个别修改,因此本研究设计的题目具有较高的效度。
相关分析:创业意愿和环境关系
注:**显著性水平为0.01(双尾)
结果讨论
1、创业意愿和创业环境正相关性显著。创业意愿因子和创业环境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494,相关系数Sig.为0.000,小于0.01。所以相关系数用“**”标记,说明创业意愿因子和创业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是高度显著的,假设成立。
由此可以得出,创业意愿的强烈程度直接受到创业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当外部环境有利于创业活动开展时,强烈的创业意愿便会萌发,从而推动创业活动的开展。从另一方面而言,优化创业环境,提供高质量的创业服务,也能很好地促进在校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 2、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正相关性显著。创业意愿因子和创业能力因子相關系数为0.249,相关系数Sig.为0.000小于0.01。相关系数用“**”标记,也表明在当前水平下,创业意愿因子和创业能力因子相关性是高度显著的,假设成立。
创业者能力的强弱是影响创业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显著相关就很好地证明了这点。提升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水平,必须要提升大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加强大学生的实践锻炼和实际动手做事的能力,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创业意愿和创业知识储备的相关性微弱。创业意愿因子和创业知识储备因子相关系数为0.010,相关系数Sig.为0.866。表明创业意愿因子和创业知识储备因子的相关性微弱或不相关,假设不成立。此点结论颇为微妙,一般认为,“高知识储备”等价“高智商”、“高能力”、和“高水平”,但是在国内创业活动的实践中,则表明“高知识储备”不等价高风险、高创新的创业活动。往往是知识水平不高的人却拥有强烈的创业意愿和较多的投入到创业实践活动之中。而对成绩较好的同学而言,或许更愿意考研从事科学研究,或者到政府机关等较为稳定的机构工作。
启示:内力外力双向合作
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主要体现在:
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我国高等教育应尽快转变就业观念,从过去的被动性就业教育转变为开拓性创业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与能力,从而有效地改变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被动局面。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一方面要开辟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金融支持。自主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往往是资金的缺乏,毕业生跨出校门进行自主创业时很多人根本没有任何资金积累,这就需要政府开辟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要求政府部门加强服务意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之门。要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进而形成全社会都来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氛围。
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我们自己首先要打破那些认为 “学而优则仕”、去大公司、政府机关等工作才是找到了一份好工作的观念,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努力去实践创业活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坚定创业意识和创业理想。大学生要想在毕业之后比较顺利的进行创业,就要在大学阶段树立创业理想,坚信创业理想能够实现,从而为这个理想的实现而不断的奋斗。在校大学生要通过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活动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正确认识社会的基础上了解社会的需要,积累创业经验,逐渐形成自主创业意识。
提升创业能力以促进创业活动良性向前。创业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过程,它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因此要培养创业所必需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创业者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等。
将创业知识储备转化创业能力
知识如果不能转化现实的生产力,是很可惜的。首先,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培养出的高知识人才不能从事高绩效、高价值的事业,则是浪费了现有昂贵的教育资源;其次,高知识群体不能发挥应有的才能,则是浪费了现有的人力资源;再者,高知识群体安于现状,不能给后来者起模范作用,那么将来的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将失去后劲,显得苍白无力。
高等教育本身要进行应有的变革,并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用知识丰富头脑,更重要的是用知识武装双手,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大学生要自强不息,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当今大学生要将先进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在理论的指导下更好的实践,在实践活动中自觉运用理论,以实践创新理论,提高实际的动手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以此共勉。
(编辑:刘娟娟)
作者简介:岳海峰(1971.08-),男,山东东营人,东营职业学院、石化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教育管理。
研究方法和研究假设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问卷采用基本信息和客观性问题两大部分。其中,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入学年份和专业所属学科门类;客观性问题主要包括:创业意愿程度、创业环境扶持、创业者知识储备和创业者能力四大类的问题。
创业意愿作为因变量,反应的是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倾向和偏爱程度。在问卷中体现为:“创办一家新公司的感兴趣程度”、“通过创业方式获得更多财富的愿望”和“通过创业方式来体现自身价值的愿望”,主要通过以上三个指标测量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创业环境扶持作为自变量,反应的是创业环境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在问卷中体现为:“对学校创业扶持基金的态度”、“支持性的融资政策对创业尝试的影响”、“弹性学制对创业尝试的影响”和“扶持性的税费政策对创业尝试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上四个指标测量扶持性的创业环境和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关系。
创业能力作为自变量,反应的是创业能力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在问卷中体现为:“在校期间沟通交际能力不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不断提高”和“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决策能力的提高”,以上三个方面主要用来测量创业能力和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关系。
知识储备作为自变量,反应的是创业者的知识储备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在问卷中体现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本专业领域的熟悉程度”两个方面,测量的是在校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创业意愿的关系。
研究框架
创业行为必不可少的需要创业环境的扶持,同时创业环境又作为一种外部因素激发创业意愿的产生。学者唐靖认为:“创业行为发生在具体的环境之中,而创业者所处环境对其创业行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不同的环境要求创业者采取不同的机会认知和决策行为”。环境的变化首先影响人的观念,观念进而影响意愿,也就是说创业者在面临创业环境变化时其创业意愿也在随之变化。一般意义而言,当环境向着好的方向变化时,观念和意愿也随之优化或变得强烈。由此提出假设H1:创业环境与创业意愿正相关。
创业能力是创业活动进行的核心动力,也在很大程上决定了创业活动的成败。学者倪锋和胡晓娥认为“创业意向对于创业者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促使某些创业者更愿意寻找并利用商机来创业的因素,除了存在偶然的发展机会以外主要有:责任感、成就的需要、对模糊性的容忍和创新等”。同时学者徐春雨更明确指出:“创业意识可能因为偶然刺激而产生,也可能是逐步积累而引发的慎重决策。创业意识的培养与创业能力的提高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是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沟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是一般意义上的创业能力。由此提出假设H2:创业能力与创业意愿正相关。
高知识群体理应从事高创造性的活动,但在创业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具备有较高学识的人并不一定具备较高的创业能力和从事创业活动。2006全球创业观察(GEM)年中国报告指出:初、中等受教育者仍然是创业者的主体,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创业者超过20%。在当今创业环境和社会观念下,对于本科生而言,拥有较高知识储备可能更愿意考研继续深造或考公务员,从而获得一份较为安定的工作。由此提出假设H3:创业知识储备与创业意愿负相关。
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信度与效度检验
信度即稳定性,指调查统计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其测量方法有重复测量、复本测量和折半测量等,我们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折半测量的方法,将调查结果按照单双号分成两个部分进行测量,再根据两个部分的所得值求得相关系数。信度系数用Cronbach α来检验,看其内部一致性如何,本次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经整理后得到Cronbach α系数为0.774,各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如下:创业意愿因子的α=0.735,创业环境因子的α=0.744,创业能力因子的α=0.767,创业知识储备的α=0.621,以上各值表示调查问卷的项目较为理想可信。
效度是用度量方法测出变量的准确程度,即准确性或正确性。本调查问卷是基于现有创业研究的相关理论精心设计而成。同时在前期设计阶段,听取了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增删和修改,删除内容模糊,相关性差的问题,对某些可能引起歧义或者误解的用词进行修改。最后确定所有条目都能准确表达所要求的内容,以此保证调查问卷具有一定的表面效度及内容效度。通过对创业意愿和创业意愿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如上表3所示:
然后,选择20份问卷进行小规模试测,主要目的是改进問卷的提问方式,尽可能使被调查者提供真实的答案,并根据试测阶段得到的问卷分析结果对问卷进行个别修改,因此本研究设计的题目具有较高的效度。
相关分析:创业意愿和环境关系
注:**显著性水平为0.01(双尾)
结果讨论
1、创业意愿和创业环境正相关性显著。创业意愿因子和创业环境因子的相关系数为0.494,相关系数Sig.为0.000,小于0.01。所以相关系数用“**”标记,说明创业意愿因子和创业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是高度显著的,假设成立。
由此可以得出,创业意愿的强烈程度直接受到创业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当外部环境有利于创业活动开展时,强烈的创业意愿便会萌发,从而推动创业活动的开展。从另一方面而言,优化创业环境,提供高质量的创业服务,也能很好地促进在校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 2、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正相关性显著。创业意愿因子和创业能力因子相關系数为0.249,相关系数Sig.为0.000小于0.01。相关系数用“**”标记,也表明在当前水平下,创业意愿因子和创业能力因子相关性是高度显著的,假设成立。
创业者能力的强弱是影响创业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显著相关就很好地证明了这点。提升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水平,必须要提升大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加强大学生的实践锻炼和实际动手做事的能力,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创业意愿和创业知识储备的相关性微弱。创业意愿因子和创业知识储备因子相关系数为0.010,相关系数Sig.为0.866。表明创业意愿因子和创业知识储备因子的相关性微弱或不相关,假设不成立。此点结论颇为微妙,一般认为,“高知识储备”等价“高智商”、“高能力”、和“高水平”,但是在国内创业活动的实践中,则表明“高知识储备”不等价高风险、高创新的创业活动。往往是知识水平不高的人却拥有强烈的创业意愿和较多的投入到创业实践活动之中。而对成绩较好的同学而言,或许更愿意考研从事科学研究,或者到政府机关等较为稳定的机构工作。
启示:内力外力双向合作
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主要体现在:
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我国高等教育应尽快转变就业观念,从过去的被动性就业教育转变为开拓性创业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与能力,从而有效地改变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被动局面。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一方面要开辟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金融支持。自主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往往是资金的缺乏,毕业生跨出校门进行自主创业时很多人根本没有任何资金积累,这就需要政府开辟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要求政府部门加强服务意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之门。要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进而形成全社会都来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氛围。
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我们自己首先要打破那些认为 “学而优则仕”、去大公司、政府机关等工作才是找到了一份好工作的观念,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努力去实践创业活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坚定创业意识和创业理想。大学生要想在毕业之后比较顺利的进行创业,就要在大学阶段树立创业理想,坚信创业理想能够实现,从而为这个理想的实现而不断的奋斗。在校大学生要通过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活动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正确认识社会的基础上了解社会的需要,积累创业经验,逐渐形成自主创业意识。
提升创业能力以促进创业活动良性向前。创业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过程,它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因此要培养创业所必需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创业者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等。
将创业知识储备转化创业能力
知识如果不能转化现实的生产力,是很可惜的。首先,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培养出的高知识人才不能从事高绩效、高价值的事业,则是浪费了现有昂贵的教育资源;其次,高知识群体不能发挥应有的才能,则是浪费了现有的人力资源;再者,高知识群体安于现状,不能给后来者起模范作用,那么将来的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将失去后劲,显得苍白无力。
高等教育本身要进行应有的变革,并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用知识丰富头脑,更重要的是用知识武装双手,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大学生要自强不息,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当今大学生要将先进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在理论的指导下更好的实践,在实践活动中自觉运用理论,以实践创新理论,提高实际的动手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以此共勉。
(编辑:刘娟娟)
作者简介:岳海峰(1971.08-),男,山东东营人,东营职业学院、石化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