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源之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如何改变枯燥的说教氛围,构建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是每一位思品教师都应该思索的课题。因为只有在鲜活的生活之中,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有较高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堂;生活化教学;构建;意义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9-005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9.028
一、构建生活化思品课堂的意义
陶行知认为,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養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意义重大。
(一)改善传统课堂的弊端
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将思品课上成枯燥的理论课,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照本宣科,学生在底下“窃窃私语”,心不在焉。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禁锢在“课堂知识学习”的枷锁里,这样的教学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呢?
要想提高思品课的教学效率,教师就要从传统课堂里走出来,弄清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从学生熟悉的题材入手,将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思品教学不再古板、枯燥。有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案例,思品课的生活气息才会更加浓厚,学生学习的目标才会更加明确,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轻松。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力四射、蓬勃向上的人生阶段,比起长篇大论的说教式理论,他们更愿意接受贴近自己生活的“真情告白”,入情入境的生活化内容更能激起他们的情感体验,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枯燥的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实现思品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不论哪个学科、哪个阶段的教育,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更好地生活。课堂是一个小社会,而社会是一个大课堂,书本中的知识最后都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利。就像要学游泳,必须在水里才能学会,同样,要掌握以后能在生活中运用的知识,就要在生活化的课堂里学习,更能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生活化思品课堂的途径
了解了构建生活化思品课堂的意义,接下来就该探讨一下具体的实施途径,对此,我有几点感想,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师树立生活化理念
要想使思品课堂生活化,就要从实施教学的主导——教师入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掌控整个课堂的发展方向。生活的外延有多大,那么思品教学的外延就应该有多大。教师自身应该先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着眼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知识深入浅出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体现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育理念。
1.课前设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前应充分做好准备,研究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道德义务”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好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哪天吗?有没有给自己的父母洗过脚呀?”还可以准备《常回家看看》《父亲》等歌曲,在课前进行播放。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还会使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增进亲人之间的感情。
2.课后反思。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做好设计,课后也要对整堂课进行反思,反思教学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综合考量课堂教学效果,以便进一步改善自己的教学,使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开发课程资源
虽然现行思品教材一般也由故事引入,但有些故事与学生可接触的生活范围距离太远,一些人物形象是学生难以企及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开发,将教材知识、本地实际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学习“受教育权”时,教师可以联系农村实际,引导学生思索:“大家周围有没有辍学的现象?他们的做法对吗?我们要怎样进行劝说呢?” 以第一人称“我”“我们”的口吻向学生叙述,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使他们真正进入对知识的探讨中,有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时事,收集、开发最鲜活的教育资源,使之“为我所用”。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也为思品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着眼校园、社会和家庭,有时看似平常的生活例子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信息。
例如,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大爆炸使全国人民揪心不已,教师可以展示“逆行的英雄”这幅图片,让学生讨论:(1)这体现了消防员什么品质?(2)有人说,“逆行”的英雄这么做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现,你觉得他的说法对吗?
(三)创设生活情境
为了使教学贴近生活,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辩论、角色表演和模拟法庭等形式,寓教于乐,联系生活,融入生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如,教学“财产权”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定情景:甲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2000元钱,他擅自将钱捐给了希望小学,这时失主找到甲,要求甲归还钱财,甲认为自己没有私吞钱财,拒绝返还,你们认为他做得对吗?他有权利支配捡到的钱吗?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适时予以引导,解决大家的疑问。
综上所述,初中思品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健康积极地生活,所以使课堂回归生活是教学的要求,也是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思品教师要整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通过多种途径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提高初中思品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叶建华. 初中思想品德课呼唤生活化教学[J]. 教学与管理, 2005(13):63-65.
[2] 颛孙伟伟. 教学回归本真 生活引领成长——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初探[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2014(8):27.
[3] 朱丽波. 思想品德教学点滴谈[J]. 山东教育, 2011(7):57.
[4] 朱笑儿. 以生活为本 体现思品魅力——浅谈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8(8):80-81.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堂;生活化教学;构建;意义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9-005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9.028
一、构建生活化思品课堂的意义
陶行知认为,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養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意义重大。
(一)改善传统课堂的弊端
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将思品课上成枯燥的理论课,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照本宣科,学生在底下“窃窃私语”,心不在焉。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禁锢在“课堂知识学习”的枷锁里,这样的教学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呢?
要想提高思品课的教学效率,教师就要从传统课堂里走出来,弄清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从学生熟悉的题材入手,将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思品教学不再古板、枯燥。有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案例,思品课的生活气息才会更加浓厚,学生学习的目标才会更加明确,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轻松。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力四射、蓬勃向上的人生阶段,比起长篇大论的说教式理论,他们更愿意接受贴近自己生活的“真情告白”,入情入境的生活化内容更能激起他们的情感体验,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枯燥的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实现思品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不论哪个学科、哪个阶段的教育,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更好地生活。课堂是一个小社会,而社会是一个大课堂,书本中的知识最后都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利。就像要学游泳,必须在水里才能学会,同样,要掌握以后能在生活中运用的知识,就要在生活化的课堂里学习,更能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生活化思品课堂的途径
了解了构建生活化思品课堂的意义,接下来就该探讨一下具体的实施途径,对此,我有几点感想,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师树立生活化理念
要想使思品课堂生活化,就要从实施教学的主导——教师入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掌控整个课堂的发展方向。生活的外延有多大,那么思品教学的外延就应该有多大。教师自身应该先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着眼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知识深入浅出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体现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育理念。
1.课前设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前应充分做好准备,研究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道德义务”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好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哪天吗?有没有给自己的父母洗过脚呀?”还可以准备《常回家看看》《父亲》等歌曲,在课前进行播放。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还会使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增进亲人之间的感情。
2.课后反思。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做好设计,课后也要对整堂课进行反思,反思教学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综合考量课堂教学效果,以便进一步改善自己的教学,使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开发课程资源
虽然现行思品教材一般也由故事引入,但有些故事与学生可接触的生活范围距离太远,一些人物形象是学生难以企及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开发,将教材知识、本地实际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学习“受教育权”时,教师可以联系农村实际,引导学生思索:“大家周围有没有辍学的现象?他们的做法对吗?我们要怎样进行劝说呢?” 以第一人称“我”“我们”的口吻向学生叙述,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使他们真正进入对知识的探讨中,有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时事,收集、开发最鲜活的教育资源,使之“为我所用”。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也为思品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着眼校园、社会和家庭,有时看似平常的生活例子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信息。
例如,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大爆炸使全国人民揪心不已,教师可以展示“逆行的英雄”这幅图片,让学生讨论:(1)这体现了消防员什么品质?(2)有人说,“逆行”的英雄这么做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现,你觉得他的说法对吗?
(三)创设生活情境
为了使教学贴近生活,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辩论、角色表演和模拟法庭等形式,寓教于乐,联系生活,融入生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如,教学“财产权”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定情景:甲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2000元钱,他擅自将钱捐给了希望小学,这时失主找到甲,要求甲归还钱财,甲认为自己没有私吞钱财,拒绝返还,你们认为他做得对吗?他有权利支配捡到的钱吗?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适时予以引导,解决大家的疑问。
综上所述,初中思品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健康积极地生活,所以使课堂回归生活是教学的要求,也是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思品教师要整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通过多种途径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提高初中思品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叶建华. 初中思想品德课呼唤生活化教学[J]. 教学与管理, 2005(13):63-65.
[2] 颛孙伟伟. 教学回归本真 生活引领成长——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初探[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2014(8):27.
[3] 朱丽波. 思想品德教学点滴谈[J]. 山东教育, 2011(7):57.
[4] 朱笑儿. 以生活为本 体现思品魅力——浅谈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8(8):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