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主义的创业阶段
企业初创阶段,组织内部往往靠“同舟共济”的精神力量维系,着眼于生存,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管理。领导可以跟下属称兄道弟,同吃一锅饭,但又不会轻易放权,凡事都要亲力亲为。
● 情景
下属抱怨:有一次采购办公用品,因为价格便宜,就多买了一些备用,可老板却怀疑我拿回家了。虽然事情很小,但让人很气愤。
领导辩解:创业难啊!一分钱总想掰两半花,有时也是习惯性地随口问问,不是不信任下属,平时跟他们挺融洽的,所以容易忽略方法。
点评:多从细节上留心下属是否忠诚,但绝不能疑神疑鬼,多疑的管理风格会逼走创业元老,也会使企业规模很难取得突破。
滋生独裁的集权阶段
到了集权阶段,在领导看来公司好不容易做到这个地步,千万不能松劲,这个阶段才是真正的危机四伏。另外,企业阶段性的成功也会令领导产生自满情绪,经常对下属的工作指手画脚,不顾情面地批评。
● 情景
下属抱怨:晚交一天销售报表,就被老板臭骂了一顿。虽说已经习惯了,但总觉得这种氛围很压抑,他骂我,我回头也骂我的下属,不然人会憋疯的。
领导辩解:每天处理那么多事情,也有不耐烦、情绪失控的时候,对我喜欢的下属经常是恨铁不成钢,骂两句让他长长记性。
点评:威信和执行力不是骂出来的,要给下属应有的尊重,这样才能积极调动下属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斗争的授权阶段
在企业发展中期,很难简单地评价集权和授权哪个方式更为有效,这与企业的原始特性大有关联。从组织的角度来说,授权是扩大企业规模的必要条件。
● 情景
下属抱怨:每天都感觉有很多双眼睛盯着我,身边都是老板的亲信,最可恶的是,我这个公共关系总监,竟然要向老板那个无能的亲信汇报工作,有时为了几万块的费用跑来跑去,不如干脆把我开了算了。
领导辩解:不放权是缺乏信任,公司的监督机制不健全时,互相的牵制是无奈之举,亲信可以帮助我扫清管理的死角。
点评:压抑下属的才能,无异于扼杀企业的活力,而亲信万万不能沦为权利斗争的工具。
矛盾激增的精细化阶段
这一阶段的最大问题在于,各个分散的组织中容易滋生官僚作风,而制度与计划的激增,有时会遭到各级组织或个人的抵制。
● 情景
下属抱怨:我才做了一年的分公司总经理,客户关系刚熟悉,业务刚上手,又要换地方了,这不是瞎折腾吗?太累了,对公司也没什么好处。
领导辩解:企业变革中,一定有人做先锋,往往是把自己最信任的人派到最需要的地方。
点评:并购和重组越来越频繁,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也就愈发关键。(摘自《经理人》)
企业初创阶段,组织内部往往靠“同舟共济”的精神力量维系,着眼于生存,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管理。领导可以跟下属称兄道弟,同吃一锅饭,但又不会轻易放权,凡事都要亲力亲为。
● 情景
下属抱怨:有一次采购办公用品,因为价格便宜,就多买了一些备用,可老板却怀疑我拿回家了。虽然事情很小,但让人很气愤。
领导辩解:创业难啊!一分钱总想掰两半花,有时也是习惯性地随口问问,不是不信任下属,平时跟他们挺融洽的,所以容易忽略方法。
点评:多从细节上留心下属是否忠诚,但绝不能疑神疑鬼,多疑的管理风格会逼走创业元老,也会使企业规模很难取得突破。
滋生独裁的集权阶段
到了集权阶段,在领导看来公司好不容易做到这个地步,千万不能松劲,这个阶段才是真正的危机四伏。另外,企业阶段性的成功也会令领导产生自满情绪,经常对下属的工作指手画脚,不顾情面地批评。
● 情景
下属抱怨:晚交一天销售报表,就被老板臭骂了一顿。虽说已经习惯了,但总觉得这种氛围很压抑,他骂我,我回头也骂我的下属,不然人会憋疯的。
领导辩解:每天处理那么多事情,也有不耐烦、情绪失控的时候,对我喜欢的下属经常是恨铁不成钢,骂两句让他长长记性。
点评:威信和执行力不是骂出来的,要给下属应有的尊重,这样才能积极调动下属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斗争的授权阶段
在企业发展中期,很难简单地评价集权和授权哪个方式更为有效,这与企业的原始特性大有关联。从组织的角度来说,授权是扩大企业规模的必要条件。
● 情景
下属抱怨:每天都感觉有很多双眼睛盯着我,身边都是老板的亲信,最可恶的是,我这个公共关系总监,竟然要向老板那个无能的亲信汇报工作,有时为了几万块的费用跑来跑去,不如干脆把我开了算了。
领导辩解:不放权是缺乏信任,公司的监督机制不健全时,互相的牵制是无奈之举,亲信可以帮助我扫清管理的死角。
点评:压抑下属的才能,无异于扼杀企业的活力,而亲信万万不能沦为权利斗争的工具。
矛盾激增的精细化阶段
这一阶段的最大问题在于,各个分散的组织中容易滋生官僚作风,而制度与计划的激增,有时会遭到各级组织或个人的抵制。
● 情景
下属抱怨:我才做了一年的分公司总经理,客户关系刚熟悉,业务刚上手,又要换地方了,这不是瞎折腾吗?太累了,对公司也没什么好处。
领导辩解:企业变革中,一定有人做先锋,往往是把自己最信任的人派到最需要的地方。
点评:并购和重组越来越频繁,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也就愈发关键。(摘自《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