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十八大报告为我们设计新的开放战略指明了方向。
结合目前主要发达国家财政状况举步维艰、经济复苏一波三折、欧债危机此起彼伏的国际经济现状,以及我国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工作已迈出坚实步伐而且增长势头强劲、国内企业“走出去”步伐开始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环境也在发生明显变化等各种因素,我国应该抓住当前国际经济环境相对有利的机遇,同时积极适应国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及时实施人民币对外贷款战略。
美国、日本以及其他主要工业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实施过类似的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对这些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二战”以后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和20世纪80年代日本实施的“黑字还流”计划。
在新形势下,借鉴美日经验,通过人民币对外贷款,积极主动地营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创造外需,可丰富和完善我国对外开放的经济体系,发展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为制造业、金融服务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带来很大效益。具体可考虑建立人民币对外投资基金、通过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提供对外人民币贷款、通过国际组织提供一定形式的优惠贷款和援助、推进资本市场开放,鼓励境外合格机构在华发行人民币债券和股票等方式。
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也称为欧洲复兴计划,由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于1947年6月提出。事后证明,该计划不但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美国在“二战”后进一步确立世界霸主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从1948年4月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案》开始,到1952年6月支付最后一笔款项结束,持续了四个财政年度,总援助额为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其余为贷款。
在这段时期内,英、法、德、意等16个西欧国家通过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接受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援助。根据计划的要求,受援国必须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废除关税壁垒,放宽外汇限制,建立由美国控制的对等基金,接受美国对使用援助的监督,保障美国投资和开发的权利,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等。
马歇尔计划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条件是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但事实上,美国担心苏联利用该计划恢复和发展自身实力,因此故意提出许多苏联无法接受的苛刻条件,最终使苏联和东欧各国被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在美国的帮助下,西欧各国经济迅速复苏。到1952年,除西德以外的绝大多数受援国经济都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在接下来的20多年时间里,整个西欧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马歇尔计划也因为致力于消除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的关税及贸易壁垒而被认为是促成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可谓一箭多雕。首先,及时解决了美国产能过剩问题,锁定了欧洲的后续采购方向。由于欧洲人将大多来自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资金用于购买美国生产的商品,使该计划从信贷援助转化为商品输出,刺激了美国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保持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次,该计划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系中奠定了以美元结算的国际货币地位,给美国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利益。
第三,通过促进西欧经济的迅速复苏和较长时期的繁荣,美国在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上也掌握了相对的主动,客观上为苏联的最后解体和东欧转轨产生了很强的引导作用。以上这些为美国最终实现世界霸权赢得了诸多有利条件。
杜鲁门曾经这样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可见马歇尔计划并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援助,它的提出是基于美国自身战略目的考虑,是实现美国战后走向超级大国的重要基石。
日本“黑字还流”计划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为缓解国际压力,采取的一项旨在将国际贸易盈余、外汇储备和国内私人资本,通过政府发展援助和商业贷款等渠道,重新流回发展中国家,从而达到削减国际收支顺差、促进日本对外投资、改善日本对外关系等目标的金融政策。
“黑字还流”计划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日元资金大规模流出的目的。一是允许国际机构和外国政府在日本发行日元债券募集日元资金;二是日本政府向国际金融机构出资,通过多边渠道援助发展中国家;三是通过双边途径,直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商业性和开发援助性日元贷款。该计划一共向海外提供了约650亿美元的等值日元资金,实现了日元的大规模输出和在境外的有效沉淀,有效地推动了日元国际化进程。
该计划也支持了日本企业“走出去”战略。根据有关统计,“黑字还流”资金主要向受援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技术改造、出口创汇项目提供日元融资支持,因此,计划一方面发挥了催化剂作用,融洽日本与被投资国的关系,增强日本投资者对被投资地区的了解,为后续私人企业的投资和日元商业贷款提供条件和便利;另一方面也为日本走出去企业提供后续金融服务,支持日本企业在被投资地区发展和壮大。
“黑字还流”计划的实施还改善了日本的对外关系。东亚是“黑字还流”贷款的主要接受地区。例如,中国当年在“黑字还流”计划下从日本获得约1400亿日元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中国当时外汇紧缺的问题,对改善当时日中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该计划在后期恰逢美国为救助拉美债务危机而提出的“布雷迪计划”,客观上配合了美国对拉美的债务救助行动,减轻了拉美债务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的冲击,强化了美日同盟关系。此外,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也部分依靠“黑字还流”资金渡过了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第三世界债务偿还危机,避免了危机的恶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崛起,我国的外部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内忧外困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这种势头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扭转。另一方面,传统形成的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要实现主要靠内需拉动转变,需要一定的过渡。目前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在一些部门还比较严重。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发达国家需求的恢复,而是应充分利用资金和过剩的产能与那些需要资金和产能的国家合作,创造外需,并为内需调整提供时间和空间,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现实中,发展人民币对外贷款的条件已日趋成熟。经过近十年的持续发展,人民币跨境业务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正在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发展。2013年1月,全国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达3139亿元,其中实收1276亿元,实付1863亿元,净流出580多亿元。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也呈快速增长之势。此外,已有百余家境外机构获准进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另一方面,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需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等措施给经济注入增长动力。即使像英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现在十分希望国外资金加大对英国的投资,更不要说遭受危机的其他欧洲国家和原来的东欧、中欧等转轨经济国家。此外,传统的非洲国家及中国周边的东盟国家也有大量的投资需求。只要我们设计得当,完全可以利用目前的机遇,大举进入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部门和有关产业,也能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实施人民币对外贷款的积极意义在于:首先,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困难国家和地区克服目前的苦难,这一战略可以使中国在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并进入下一轮持续增长中扮演正面和积极的角色;其次,以人民币形式对外贷款可以迅速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市场,为人民币最终实现国际化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三,通过向境外提供足够的人民币,可以帮助我国经济实现有序的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的压力;第四,开展人民币海外贷款业务,将能解决境外企业缺乏人民币来源等问题,为境外企业和个人与我国企业开展双边贸易人民币结算提供条件,能有效地构建完整的人民币流出与流回循环。
具体到业务开展模式,可考虑以下几种:一是设立国家“专营境外贷款的人民币基金”,分别开展具有援助性质和商业性质的海外贷款业务。二是通过工、农、中、建等现有国家大型商业银行和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等,分别从事商业性贷款和带有各种优惠性的贷款,国家财政设专项基金为这些银行提供必要的相关贴息补助。三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亚洲、非洲、泛美等地区性开发银行,设立不同规模的人民币援助和投资基金,尽量通过和这些国际机构联合融资,既扩大国际影响,又可以减少风险。四是进一步开放对外人民币债券市场,现阶段可以鼓励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在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五是积极创造条件,推进资本市场开放,鼓励外国企业在中国上市。
与任何金融业务一样,对外提供人民币贷款会有一定的风险,或者说会有一定的成本,但是,从美日等国的实践经验看,风险是可以控制的,而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只要我们设计合理,收益会远远大于成本。
结合目前主要发达国家财政状况举步维艰、经济复苏一波三折、欧债危机此起彼伏的国际经济现状,以及我国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工作已迈出坚实步伐而且增长势头强劲、国内企业“走出去”步伐开始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环境也在发生明显变化等各种因素,我国应该抓住当前国际经济环境相对有利的机遇,同时积极适应国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及时实施人民币对外贷款战略。
美国、日本以及其他主要工业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实施过类似的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对这些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二战”以后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和20世纪80年代日本实施的“黑字还流”计划。
在新形势下,借鉴美日经验,通过人民币对外贷款,积极主动地营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创造外需,可丰富和完善我国对外开放的经济体系,发展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为制造业、金融服务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带来很大效益。具体可考虑建立人民币对外投资基金、通过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提供对外人民币贷款、通过国际组织提供一定形式的优惠贷款和援助、推进资本市场开放,鼓励境外合格机构在华发行人民币债券和股票等方式。
一、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经验
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也称为欧洲复兴计划,由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于1947年6月提出。事后证明,该计划不但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美国在“二战”后进一步确立世界霸主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从1948年4月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案》开始,到1952年6月支付最后一笔款项结束,持续了四个财政年度,总援助额为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其余为贷款。
在这段时期内,英、法、德、意等16个西欧国家通过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接受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援助。根据计划的要求,受援国必须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废除关税壁垒,放宽外汇限制,建立由美国控制的对等基金,接受美国对使用援助的监督,保障美国投资和开发的权利,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等。
马歇尔计划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条件是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但事实上,美国担心苏联利用该计划恢复和发展自身实力,因此故意提出许多苏联无法接受的苛刻条件,最终使苏联和东欧各国被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在美国的帮助下,西欧各国经济迅速复苏。到1952年,除西德以外的绝大多数受援国经济都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在接下来的20多年时间里,整个西欧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马歇尔计划也因为致力于消除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的关税及贸易壁垒而被认为是促成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可谓一箭多雕。首先,及时解决了美国产能过剩问题,锁定了欧洲的后续采购方向。由于欧洲人将大多来自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资金用于购买美国生产的商品,使该计划从信贷援助转化为商品输出,刺激了美国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保持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次,该计划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系中奠定了以美元结算的国际货币地位,给美国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利益。
第三,通过促进西欧经济的迅速复苏和较长时期的繁荣,美国在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上也掌握了相对的主动,客观上为苏联的最后解体和东欧转轨产生了很强的引导作用。以上这些为美国最终实现世界霸权赢得了诸多有利条件。
杜鲁门曾经这样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可见马歇尔计划并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援助,它的提出是基于美国自身战略目的考虑,是实现美国战后走向超级大国的重要基石。
二、 日元“黑字还流”计划的经验
日本“黑字还流”计划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为缓解国际压力,采取的一项旨在将国际贸易盈余、外汇储备和国内私人资本,通过政府发展援助和商业贷款等渠道,重新流回发展中国家,从而达到削减国际收支顺差、促进日本对外投资、改善日本对外关系等目标的金融政策。
“黑字还流”计划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日元资金大规模流出的目的。一是允许国际机构和外国政府在日本发行日元债券募集日元资金;二是日本政府向国际金融机构出资,通过多边渠道援助发展中国家;三是通过双边途径,直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商业性和开发援助性日元贷款。该计划一共向海外提供了约650亿美元的等值日元资金,实现了日元的大规模输出和在境外的有效沉淀,有效地推动了日元国际化进程。
该计划也支持了日本企业“走出去”战略。根据有关统计,“黑字还流”资金主要向受援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技术改造、出口创汇项目提供日元融资支持,因此,计划一方面发挥了催化剂作用,融洽日本与被投资国的关系,增强日本投资者对被投资地区的了解,为后续私人企业的投资和日元商业贷款提供条件和便利;另一方面也为日本走出去企业提供后续金融服务,支持日本企业在被投资地区发展和壮大。
“黑字还流”计划的实施还改善了日本的对外关系。东亚是“黑字还流”贷款的主要接受地区。例如,中国当年在“黑字还流”计划下从日本获得约1400亿日元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中国当时外汇紧缺的问题,对改善当时日中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该计划在后期恰逢美国为救助拉美债务危机而提出的“布雷迪计划”,客观上配合了美国对拉美的债务救助行动,减轻了拉美债务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的冲击,强化了美日同盟关系。此外,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也部分依靠“黑字还流”资金渡过了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第三世界债务偿还危机,避免了危机的恶化。
三、人民币对外贷款的意义与方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崛起,我国的外部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内忧外困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这种势头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扭转。另一方面,传统形成的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要实现主要靠内需拉动转变,需要一定的过渡。目前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在一些部门还比较严重。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发达国家需求的恢复,而是应充分利用资金和过剩的产能与那些需要资金和产能的国家合作,创造外需,并为内需调整提供时间和空间,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现实中,发展人民币对外贷款的条件已日趋成熟。经过近十年的持续发展,人民币跨境业务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正在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发展。2013年1月,全国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达3139亿元,其中实收1276亿元,实付1863亿元,净流出580多亿元。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也呈快速增长之势。此外,已有百余家境外机构获准进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另一方面,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需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等措施给经济注入增长动力。即使像英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现在十分希望国外资金加大对英国的投资,更不要说遭受危机的其他欧洲国家和原来的东欧、中欧等转轨经济国家。此外,传统的非洲国家及中国周边的东盟国家也有大量的投资需求。只要我们设计得当,完全可以利用目前的机遇,大举进入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部门和有关产业,也能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实施人民币对外贷款的积极意义在于:首先,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困难国家和地区克服目前的苦难,这一战略可以使中国在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并进入下一轮持续增长中扮演正面和积极的角色;其次,以人民币形式对外贷款可以迅速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市场,为人民币最终实现国际化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三,通过向境外提供足够的人民币,可以帮助我国经济实现有序的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的压力;第四,开展人民币海外贷款业务,将能解决境外企业缺乏人民币来源等问题,为境外企业和个人与我国企业开展双边贸易人民币结算提供条件,能有效地构建完整的人民币流出与流回循环。
具体到业务开展模式,可考虑以下几种:一是设立国家“专营境外贷款的人民币基金”,分别开展具有援助性质和商业性质的海外贷款业务。二是通过工、农、中、建等现有国家大型商业银行和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等,分别从事商业性贷款和带有各种优惠性的贷款,国家财政设专项基金为这些银行提供必要的相关贴息补助。三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亚洲、非洲、泛美等地区性开发银行,设立不同规模的人民币援助和投资基金,尽量通过和这些国际机构联合融资,既扩大国际影响,又可以减少风险。四是进一步开放对外人民币债券市场,现阶段可以鼓励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在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五是积极创造条件,推进资本市场开放,鼓励外国企业在中国上市。
与任何金融业务一样,对外提供人民币贷款会有一定的风险,或者说会有一定的成本,但是,从美日等国的实践经验看,风险是可以控制的,而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只要我们设计合理,收益会远远大于成本。
“黑字还流”计划的实施过程
“黑字还流”计划于1987年至1991年日本财政年度施行,总额约650亿美元,计划主要包括三期。
第一期于1986年9月提出,侧重于向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出资,计划额度约为100亿美元。计划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一是在世界银行成立日本特别基金,基金总额为3300亿日元。其中,3000亿日元由世界银行在1987年至1990年期间在日本发行日元债券募集,300亿日元由日本通过其政府发展援助(ODA)预算捐助。特别基金由世行管理,主要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调整项目提供贷款支持。二是向IMF提供贷款。日本在1986年至1990年的四年期间从其外汇储备中拿出总额为30亿欧元的SDR(合计36亿美元),向IMF提供政府贷款,以改善IMF的财务状况,强化其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金融支持的能力。三是参与国际开发金融机构的增资计划,合计39亿美元。具体参与了国际开发协会(IDA)和亚洲开发基金的资本扩充计划。为国际开发协会提供等额26亿美元的日元注资,为亚洲开发基金提供等额13亿美元的日元资本。
第二期于1987年5月提出,计划金额约为200亿美元。1987年5月29日,为缓解外部压力,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实施“紧急经济应对计划”以扩大内需,纠正国际收支不平衡格局。为此,日本决定实施第二期计划,进一步推动日本国内资金,特别是居民储蓄资金,向发展中国家流出。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鼓励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日本发行日元债券,扩充日本特别基金,合计总额为80亿美元。鼓励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在日本发行日元债券以募集私人资金,推动日本国内私人资本的流出。同时用10亿美元政府发展援助资金分别在亚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成立日本特别基金,进一步扩大世界银行的日本特别基金规模。
二是鼓励日本进出口银行、日本海外协力基金和日本国内商业银行参与世界银行等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日元银团贷款项目,通过日本海外协力基金直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双边援助性日元贷款,合计达90余亿美元。首先,日本进出口银行及日本国内的商业银行参与世界银行等国际开发性机构的银团贷款项目,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商业性日元贷款,计划额度为60亿美元。其次,日本海外协力基金积极参与由国际开发协会组织的面向最不发达国家的银团贷款项目,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性日元贷款,帮助其实施经济结构调整,额度为30亿美元。最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补充无偿援助贷款。这部分贷款由海外协力基金通过双边渠道直接向发展中国家发放。
三是扩大向发展中国家的非约束性贷款规模,总额也为30亿美元。日本进出口银行联合日本的商业银行,通过双边形式,直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总额为30亿美元的商业性非约束性日元贷款。此外,日本进出口银行还承销发展中国家在日本发行的日元债券,帮助发展中国家政府直接募集日本国内的私人资金。
第三期于1989年7月提出,计划额度为350亿美元,是日本支持布雷迪计划的实质举措。1989年3月,为应对愈演愈烈的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美国提出布雷迪计划(该计划由美国前财政部长布雷迪于1989年3月提出,将解决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的战略从发放新贷款转向减轻重债务国的债务负担,以促进债务国的结构改革和经济增长)。为配合美国的救助政策,缓解拉美国家的债务偿还压力,同时也为进一步推动日本国内资本的对外输出,日本宣布在1992财年之前实施总额为350亿美元的第三期“黑字还流”计划。该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日本进出口银行配合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通过平行贷款和联合融资的方式向主要债务国提供总额为135亿美元的日元贷款。其中,至少80亿美元定向提供给布雷迪计划涉及的债务救助国。二是日本海外协力基金提供金额为70亿美元的援助性日元贷款,其中20亿美元提供给布雷迪计划的救助国。三是继续向世界银行等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或资金捐助,金额为145亿美元。
从构成来看,“黑字还流”计划包括了政府发展援助和商业性日元贷款两类业务。其中,政府发展援助包括向国际金融机构出资和通过日本海外协力基金向海外提供具有援助性质的日元贷款两类。一般来说,通过海外协力基金发放的援助性质“黑字还流”日元贷款的年利率为3%左右,贷款期限为30年,含10年宽限期。而向国际金融机构出资涉及的金额高达325亿美元,占整个计划资金的50%,是“黑字还流”实施的主渠道。商业性日元贷款业务可分为日本进出口银行的海外日元贷款业务,和日本商业银行参与的由日本进出口银行或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组织的海外日元银团贷款业务。商业性质“黑字还流”日元贷款的年利率为5%左右,贷款期为20年,含10年宽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