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平是传统农业大县,农耕条件相对优越,农业基础较好。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中,梁平紧紧围绕“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这条主线,努力做实特色产业、美丽村镇、服务体系、和谐村社“四篇大文章”,抓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着力将梁平打造成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走好生态涵养发展之路。
一、返乡创业促特色产业发展
2013年,梁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999元,其中农民经营性收入仅占31%。这充分说明梁平农业产业化程度和效益不够高,农业种养殖业收益还未能成为农民收入的支柱。为此,梁平以返乡创业为重要突破口,鼓励在外能人和农民工回乡发展农业,引导城市资本和资源投向农业,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发展,着力把农业产业做“特”,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一是聚焦特色优布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全县东部8个山区乡镇、中部19个平坝乡镇、西部6个丘陵乡镇的地理条件、产业基础和农民种养习惯,坚持区域联动、抱团发展的思路,把粮菜猪三大保供产业、鸭柚竹三大特色产业、牛渔蜂三大新兴产业分片分区落到乡镇,形成差异发展的摆阵布局、 “特”字当头的产业阵势,着力培育“一镇一品”、“一乡一特”。并专班推动、专策牵引,以抓工业的手段和抓项目管理的方式抓农业,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培育出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叫得响、效益好的农业特色产业品牌。
二是着眼规模抓流转。为打破农民“各自为战”的传统经营模式带来的农民增收难、特色产业规模小效益低以及耕地撂荒等问题,梁平将土地适度规模流转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配套奖励扶持办法,切实发挥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作用,积极推广股份合作流转、委托流转、季节性流转等方式,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下,促进整村整组连片有序流转。今年力争实现土地流转面积10万亩,土地规模经营率达到45%。
三是培育主体强带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梁平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切实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点石成金”的作用,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效益化迈进。今年,将重点扶持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上亿元企业达到10家以上,新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25家,发展家庭农场100家,发展农民合作社50家,其中新型股份合作社20家。
四是突出效益重科技。农业面对着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必须紧紧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梁平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狠抓改革创新,健全有利于农民转移的户籍管理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三权”抵押改革、公共服务机制;狠抓实用技术培训,今年将新增50所农民田间学校,力争培训实用技术10000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人以上;狠抓新品种培育、引进和新技术推广,实现良种覆盖率达到96%;狠抓农机推广,打造平坝、丘陵、山区三个万亩农机化示范园区,力争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6%。
二、完善配套促美丽村镇建设
绿水青山、美丽富饶、就近就业,是广大农民对乡村幸福生活的向往。梁平在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同时,以完善镇村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为重点,进行空间环境的合理化布局、人居环境的功能化改造和自然环境的生态化保护,打造特色风情集镇和美丽乡村,使镇村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之地。
一是打造特色风情集镇。坚持规划先行、生态为要、产业支撑,以满足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发展需要为前提,改造城镇风貌,结合中小企业创业园、返乡创业园、微型企业创业园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引导农民有序梯度转移。今年将突出统筹城乡示范走廊建设,推进以金带镇为中心的9个“走廊镇”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乡村旅游,建设生态水产业环道、乡村生态旅游观光道路、名柚园观光通道等基础设施,打造特色城镇,培育 “通道经济”。
二是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坚持不大拆大建,不大把花钱,结合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工程,在原有村庄形态上优化布局、完善功能,配套卫生室、便民店、图书室等设施,不断提高农民幸福指数。坚持保留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立足效益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生态特色实际,打造充满乡土特色的“美丽乡村”。今年将续建36个美丽乡村,新启动建设14个。
三是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中心,按照水利跟着产业建、道路随着产业通、设施为着产业配的思路,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兴农田水利,推动红层找水、山坪塘整治、小水渠等建设,解决好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抓好高标准农田、测土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实施,提升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抓好农村交通建设,今年将新建农村公路150公里,加强撤并村公路通达建设,构建出行方便、快捷的农村公路网络。推进农村水、电、气、通讯等生活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四是抓好生态环境治理。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载体,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年”建设,向污染宣战,改变农村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杆乱烧等脏乱差状况。今年将着力完成10个村庄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启动150家生猪规模养殖场污染整治,建成1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13个乡镇垃圾收运系统,推进9.3公里河道综合治理,实施田园绿化、庭院美化、民居靓化工程,保护好生态环境,守护好田园风光。
三、为农惠农促服务体系建设
城乡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民群众迫切需要政府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梁平积极顺应群众新期盼,坚持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织好网、保基本、兜住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搭建高效平台。结合 “固本强基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行动的开展,从方便群众办事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优化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功能,率先在有条件的村社加快建设服务大厅,切实做到一站式服务群众。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全覆盖推行群众事项“代理制”服务,全覆盖开通“全天候”服务群众热线,全覆盖开展党员志愿者队伍“公益日”服务活动,不断拓宽服务群众的领域,延伸服务触角。 二是改善民生民利。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实施好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继续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困难学生资助等教育惠民政策。巩固和发展“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水平,让老百姓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做到农村贫困户、五保户、残疾户等弱势群体应保尽保。实施就业创业工程,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千方百计为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提供机会。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不断完善文体设施,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三是加强基层组织。狠抓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切实扭转农村党员青黄不接、战斗力减弱的局面。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加大从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中选任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的力度,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巩固村社减负工作成果,严格建立村社工作事项准入制度,防止向基层随意摊派任务。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作风不正、办事不公、行为不廉的问题,切实疏通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实实在在的变化取信于民。
四、文明依法促和谐村社建设
社会治安稳定,乡风文明淳朴,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梁平坚持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推动建设和谐村社,确保农村社会安定有序。
一是大力弘扬文明乡风。坚持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先进的思想理念、健康的娱乐形式及和谐的邻里关系。加大科技知识、文化活动进农村宣传力度,推广文明镇、村、院落、家庭评选活动,弘扬积极、健康、质朴的乡风,激发农民群众发扬勤劳善良、自力更生、诚实守信、孝敬父母、邻里互助等传统美德,久行成风,众行成气,让现代文明深入农村千家万户。
二是切实推进依法办事。加强对乡镇干部和村社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强化其发展能力、群众观念和法纪意识,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为民先安民、维稳先维权”的理念,加强惠民政策宣传,加大村(居)务公开力度,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大对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的教育处置力度,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三是不断创新乡村治理。坚持完善农村院坝会,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带队到村社巡回现场办公,乡镇(街道)主要领导赶集日定点接待群众等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及时解决好农村各种矛盾问题。坚持县、镇、村 “三级联排”,加强对矛盾纠纷的研判调处,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掌握准,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一分析解决,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警惕邪教、吸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在农村的滋生蔓延势头,加强警示教育宣传,强化信息收集研判,严密布控,严厉打击。
一、返乡创业促特色产业发展
2013年,梁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999元,其中农民经营性收入仅占31%。这充分说明梁平农业产业化程度和效益不够高,农业种养殖业收益还未能成为农民收入的支柱。为此,梁平以返乡创业为重要突破口,鼓励在外能人和农民工回乡发展农业,引导城市资本和资源投向农业,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发展,着力把农业产业做“特”,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一是聚焦特色优布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全县东部8个山区乡镇、中部19个平坝乡镇、西部6个丘陵乡镇的地理条件、产业基础和农民种养习惯,坚持区域联动、抱团发展的思路,把粮菜猪三大保供产业、鸭柚竹三大特色产业、牛渔蜂三大新兴产业分片分区落到乡镇,形成差异发展的摆阵布局、 “特”字当头的产业阵势,着力培育“一镇一品”、“一乡一特”。并专班推动、专策牵引,以抓工业的手段和抓项目管理的方式抓农业,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培育出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叫得响、效益好的农业特色产业品牌。
二是着眼规模抓流转。为打破农民“各自为战”的传统经营模式带来的农民增收难、特色产业规模小效益低以及耕地撂荒等问题,梁平将土地适度规模流转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配套奖励扶持办法,切实发挥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作用,积极推广股份合作流转、委托流转、季节性流转等方式,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下,促进整村整组连片有序流转。今年力争实现土地流转面积10万亩,土地规模经营率达到45%。
三是培育主体强带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梁平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切实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点石成金”的作用,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效益化迈进。今年,将重点扶持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上亿元企业达到10家以上,新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25家,发展家庭农场100家,发展农民合作社50家,其中新型股份合作社20家。
四是突出效益重科技。农业面对着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必须紧紧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梁平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狠抓改革创新,健全有利于农民转移的户籍管理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三权”抵押改革、公共服务机制;狠抓实用技术培训,今年将新增50所农民田间学校,力争培训实用技术10000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人以上;狠抓新品种培育、引进和新技术推广,实现良种覆盖率达到96%;狠抓农机推广,打造平坝、丘陵、山区三个万亩农机化示范园区,力争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6%。
二、完善配套促美丽村镇建设
绿水青山、美丽富饶、就近就业,是广大农民对乡村幸福生活的向往。梁平在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同时,以完善镇村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为重点,进行空间环境的合理化布局、人居环境的功能化改造和自然环境的生态化保护,打造特色风情集镇和美丽乡村,使镇村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之地。
一是打造特色风情集镇。坚持规划先行、生态为要、产业支撑,以满足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发展需要为前提,改造城镇风貌,结合中小企业创业园、返乡创业园、微型企业创业园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引导农民有序梯度转移。今年将突出统筹城乡示范走廊建设,推进以金带镇为中心的9个“走廊镇”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乡村旅游,建设生态水产业环道、乡村生态旅游观光道路、名柚园观光通道等基础设施,打造特色城镇,培育 “通道经济”。
二是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坚持不大拆大建,不大把花钱,结合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工程,在原有村庄形态上优化布局、完善功能,配套卫生室、便民店、图书室等设施,不断提高农民幸福指数。坚持保留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立足效益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生态特色实际,打造充满乡土特色的“美丽乡村”。今年将续建36个美丽乡村,新启动建设14个。
三是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中心,按照水利跟着产业建、道路随着产业通、设施为着产业配的思路,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兴农田水利,推动红层找水、山坪塘整治、小水渠等建设,解决好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抓好高标准农田、测土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实施,提升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抓好农村交通建设,今年将新建农村公路150公里,加强撤并村公路通达建设,构建出行方便、快捷的农村公路网络。推进农村水、电、气、通讯等生活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四是抓好生态环境治理。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载体,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年”建设,向污染宣战,改变农村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杆乱烧等脏乱差状况。今年将着力完成10个村庄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启动150家生猪规模养殖场污染整治,建成1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13个乡镇垃圾收运系统,推进9.3公里河道综合治理,实施田园绿化、庭院美化、民居靓化工程,保护好生态环境,守护好田园风光。
三、为农惠农促服务体系建设
城乡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民群众迫切需要政府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梁平积极顺应群众新期盼,坚持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织好网、保基本、兜住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搭建高效平台。结合 “固本强基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行动的开展,从方便群众办事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优化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功能,率先在有条件的村社加快建设服务大厅,切实做到一站式服务群众。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全覆盖推行群众事项“代理制”服务,全覆盖开通“全天候”服务群众热线,全覆盖开展党员志愿者队伍“公益日”服务活动,不断拓宽服务群众的领域,延伸服务触角。 二是改善民生民利。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实施好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继续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困难学生资助等教育惠民政策。巩固和发展“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水平,让老百姓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农村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做到农村贫困户、五保户、残疾户等弱势群体应保尽保。实施就业创业工程,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千方百计为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提供机会。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不断完善文体设施,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三是加强基层组织。狠抓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切实扭转农村党员青黄不接、战斗力减弱的局面。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加大从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中选任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的力度,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巩固村社减负工作成果,严格建立村社工作事项准入制度,防止向基层随意摊派任务。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作风不正、办事不公、行为不廉的问题,切实疏通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实实在在的变化取信于民。
四、文明依法促和谐村社建设
社会治安稳定,乡风文明淳朴,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梁平坚持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推动建设和谐村社,确保农村社会安定有序。
一是大力弘扬文明乡风。坚持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先进的思想理念、健康的娱乐形式及和谐的邻里关系。加大科技知识、文化活动进农村宣传力度,推广文明镇、村、院落、家庭评选活动,弘扬积极、健康、质朴的乡风,激发农民群众发扬勤劳善良、自力更生、诚实守信、孝敬父母、邻里互助等传统美德,久行成风,众行成气,让现代文明深入农村千家万户。
二是切实推进依法办事。加强对乡镇干部和村社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强化其发展能力、群众观念和法纪意识,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为民先安民、维稳先维权”的理念,加强惠民政策宣传,加大村(居)务公开力度,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大对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的教育处置力度,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三是不断创新乡村治理。坚持完善农村院坝会,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带队到村社巡回现场办公,乡镇(街道)主要领导赶集日定点接待群众等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及时解决好农村各种矛盾问题。坚持县、镇、村 “三级联排”,加强对矛盾纠纷的研判调处,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掌握准,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一分析解决,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警惕邪教、吸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在农村的滋生蔓延势头,加强警示教育宣传,强化信息收集研判,严密布控,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