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旺卡巧克力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dam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德-方特恩剧院(Lunt-Fontanne Theater)大门上方挂着“旺卡(Wonka)巧克力工厂”的广告牌,剧院里的小卖部,却找不到旺卡巧克力了。
  尽管此次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剧场版在百老汇的加演,而且很长时间以来,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的这部小说都是少儿图书中的畅销之作,但由于推广失误、战略变换和公司的漠视,在小说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旺卡巧克力已经淡出人们视线很久。
  达尔的孙子、其文学作品的管理人卢克·凯利(Luke Kelly)说:“有《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地方却没有旺卡巧克力,这是几十年来的第一次。”
  达尔想象中不会变小的巧克力豆以及中间是全麦饼干的牛奶巧克力棒也都消失不见了。曾几何时,它们都是“旺卡”品牌旗下的产品。Dylan’s Candy Bar的老板、拉爾夫·劳伦(Ralph Lauren)的女儿迪伦·劳伦(Dylan Lauren)在销售各种糖果,但没有一种是旺卡牌的。美国和英国已经没有旺卡牌糖果了。
  “这真是个悲剧,”杰森·李比希(Jason Liebig)说。他一直在收集糖果纪念品,自称是个糖果历史学家。“我想要威利·旺卡(Willy Wonka)牌的糖果—它给人带来很多欢乐,而且还和流行文化有很深的渊源。有多少糖果品牌能有这么丰富的文化背景啊?”
  旺卡巧克力纯粹来自达尔的想象,其灵感源自他小时候在一家英国寄宿学校上学时,被请去试吃吉百利巧克力的一次经历。
  他对巧克力工厂的想象后来促使他写出了这本小说,讲述了心灵手巧却性格古怪的糖果匠人威利·旺卡和充满想象力、生在穷苦之家的小男孩查理·巴克特(Charlie Bucket)的故事。
  这本小说1964年在美国出版,1971年改编成了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主演是吉恩·怀尔德(Gene Wilder)。也正是那时,想象中的旺卡巧克力变成了现实。在企业家制片人大卫·沃尔帕(David L. Wolper)的推动下,这部电影由桂格燕麦公司(Quaker Oats)赞助拍摄,投资额为300万美元。沃尔帕建议桂格燕麦公司利用这部电影,推广后者正在规划中的糖果产品。
  那次推广并不是特别成功。电影一开始反响平平,而桂格燕麦巧克力的研发也磕磕绊绊。当第一批旺卡巧克力发往全美国时,许多都化成了巧克力浆—它们的溶点太低了。
  大卫·沃尔帕的儿子、仍然在制作剧集和电影的沃尔帕集团(Wolper Organization)总裁马克·沃尔帕(Mark Wolper)表示:“巧克力没成,但电影最后还是成功了。”
  在20世纪末公司收购的大潮中,旺卡品牌在不同公司之间传来传去。1993年,瑞士公司雀巢从英国糖果制造商Rowntree Mackintosh Confectionery手里收购了旺卡,并扶植了一阵子,出品了SweeTARTS等一系列糖果,但随后,整个旺卡产品线就停产了。
  雀巢公司发言人表示,公司一直希望“重新把旺卡的魔力注入产品中,奉献给全世界的顾客”。但除了要费心处理旺卡品牌,雀巢自己也面临着重组的压力。今年6月,公司称为了应对美国人吃糖果越来越少的趋势,将尝试卖掉自己在美国的糖果生意。又过了几天,一位激进的对冲基金经理呼吁公司应该重组业务。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音乐剧在伦敦上演了近4年,对于它的制作人来说,旺卡巧克力的消失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而自从4月在百老汇上演以来,每场都会爆满,也没有任何负面评价。
  制作人明白大家都想尝一下旺卡牌的糖果,所以2013年在伦敦首演时,他们想办法在小卖部里卖过旺卡巧克力,因为当时雀巢在欧洲的一家工厂还在生产旺卡牌的糖果。但在剧场外面,人们对于旺卡糖果的兴趣并不是太高。


>> 剧场版《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上演的剧院。

  这部音乐剧最大的制作方、华纳兄弟影业执行副总裁凯文·麦考密克(Kevin McCormick)说:“旺卡品牌一下子就陨落了,它向成年人推出了一种像法式燉蛋的口味,很棒,但旺卡巧克力再也没有了—它没有让人们记住自己。”
  雀巢很快停止了旺卡糖果的生产。麦考密克表示:“他们不想做糖果生意了,他们想做饮用水和配方奶粉,搭着音乐剧把存货卖完以后,就再也没有了。”
  他回忆说:“伦敦最后一次演出时,我坐在那儿,看着孩子们走向卖冰淇淋的人问:‘我能买一块旺卡巧克力吗?’于是我说,‘我们不能让孩子们买不到旺卡巧克力。’”
  当《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剧场版来到百老汇时,人们已经找不到旺卡的产品了。宣传人员一度给记者们发了假装成旺卡巧克力的好时巧克力棒,金色箔纸包着的巧克力外面是一层紫色的包装纸。
  Dylan’s Candy Bar公司首席运营官图莎·阿德亚(Tushar Adya)说:“过去雀巢生产旺卡巧克力时,它曾是我们门店里卖得最好的产品之一。”她说,就算在今天,顾客还是会时不时问起旺卡巧克力。
  喜欢糖果的人们还是想看到旺卡巧克力的回归。澳大利亚的学生艾丽·玛丽(Elly Marie)说:“它的口味很独特,吃着很开心,它的包装也很吸引人,我非常想念 它!”
其他文献
商业世界从来没有“轻松”二字,尤其当市场面临剧烈变革的时 候。  2015年8月1日,何国伟来到了飞利浦大中华区总部位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的园区,成为皇家飞利浦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同年11月,他按计划接任大中华区CEO。而这时的飞利浦正经历着百年发展史上最大胆的一次变革。  何国伟面对的是一个极具挑战的局面。  彼时,飞利浦正在将原有的三块核心业务重新拆分并整合。飞利浦的起家业务照明被独立出来,准备
期刊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可能是最被滥用的一句话,但却是形容当下快消品行业最准确的字句。  贝恩近期发布的《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的双速增长—2017年中国购物者报告》展现了快消品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是《第一财经周刊》“报告”栏目连续第三年分析快消品行业,前两年的关键词分别是“放缓”和“分化”,而在今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快消品企业适应了颓势,并从中挖掘出了不少机会。  从大的行业环
期刊
有位学生朋友说,她经常问自己,为什么非要读个文凭,而她也明白,即使在以后的职业生涯里用不上,社会还是要求每个人都有个文凭,因为它会让找工作更容易。在她的丈夫和几个朋友的鼓励下,她在3年前注册了一个公司,但由于学业繁忙,她从未认真对待过自己的公司。尽管它的业务和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相关,但她现在想认真做好这家公司。她问我,自己該如何在一个受限的环境里发挥好个性、热情和目标的价值。  这位朋友,听到你对
期刊
C=CBNweekly  K=Anthony Kaufman  由于中国节假日安排所限,中国游客往往只能利用短期假日出游,这直接导致邮轮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中出现航线同质化的问题。公主邮轮国际运营执行副总裁安东尼·考夫曼(Anthony Kaufman)认为,想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建立差异化,除了积极开发新的航线,邮轮本身的体验和服务更为重要。  C: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邮轮公司希望强调邮轮本身也是目的
期刊
茶饮料市场真的蕴藏着下一个星巴克?星巴克看起来已经放弃这个想法了。  7月28日,星巴克对外宣布:到2018年将关闭旗下所有379家茶瓦纳(Teavana)门店,其中大部分将于明年春天关闭。  Teavana创立于1997年,主要的业务是销售各种散装茶(品种超过100种)。2012年11月,星巴克以6.2亿美元收购了Teavana,定位是星巴克旗下的高端茶品牌。当时Teavana有300多家分店,
期刊
刚刚加入美国普衡律师事务所的第一周,管荣就被老板带去拜访一位外资私募基金客户。双方的合作项目很快就要启动,这次拜访的目的主要是相互熟悉—沟通语言是英语。  在上一家中资律师事务所工作时,管荣也曾用英语写律师建议和报告,但是他的强项仅限于书面表达。真到了需要用英语口头交流的时候,他只觉得自己磕磕绊绊。  熬到拜访结束,管荣就找两个直属老板“谈话”了。“他们都是会说中文的ABC,但我跟他们说,希望他们
期刊
特斯拉CEO马斯克也盯上了脑机交互。今年4月,他宣布自己成立了一家新公司NeuraLink,要开发一种名为“神经织网”(Neural Lace)的微型设备。这种柔性的网状设备能直接注射入大脑,收集和模拟大脑的电极信号。人的听觉、视觉、嗅觉甚至记忆都能“复制”。马斯克将其称为:感知读心术(consensual telepathy)。  其实,早在1990年代,科学家就在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等设备,
期刊
周末串了一趟门,葛珍是受了点气的。这种气不大不小,属于暗流涌动。知晓心意的人几乎没有,外人难以察觉出端倪。  友人家的生活品质是一个原因,不过这并非主因。条件不如人,一早大家都心知肚明。朋友家无忧无虑,已经初步踱入富裕阶层。房产市值已经过5000万元,基本没有负担,而自家还是有好几百万元房贷的小中产。双方长辈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一边本地土著,多套房在手,一边五线小城市,全靠退休金度日,葛珍婆婆还没
期刊
挺久以前,我附庸风雅地看了大卫·奥格威最有名的一本书—《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这本书里提出一个观点:广告不用拍得太复杂、太好看,相反,比较简单才好。最好的广告,难点不在于美,而在于找到目标客户—找到广告所推销的东西的目标客户到底最关注什么,然后据此做出简单且能打动他们的广告,接下来就是不断地重复。  说实话,当时我并不认为奥格威是对的,我还是更喜欢那些复杂而且有趣的广告。直到最近我才明白了奥格威的意
期刊
在中国市场拥有超过3000家门店,自营门店28%以上的平均利润率,未来还要以平均15个小时开一家新店的速度扩张……这一串数字究竟说明了星巴克的品牌影响力和它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还是意味着一种简单重复过去经验,盲目发展的乐观冒进?  以往,星巴克的品牌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会选择用各种理由去试图解释前者,包括各种各样的伙伴福利计划、云南的咖啡豆种植项目、“臻选咖啡”产品线的引进,以及用13亿美元现金收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