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政改革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财政预算改革作为财政改革的重要环节,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随着地方财政预算改革的成效逐步显现,问题也随之而来,成为各地区财政预算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工作重点。本文从地方财政预算改革现状入手,对目前地方财政面临的预算改革问题作出调整,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政改革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财政预算改革作为财政改革的重要环节,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协调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全面建立预算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等多个工作重点,体现了政府改革直面问题和矛盾的决心。其中对预算制度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要求规范透明、标准化和约束力,这是因为目前财政预算制度中还存在行政决策与预算编制进程不匹配、预算项目支出标准有待完善、预算管理追责不具体不到位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更好的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财政预算改革出现的问题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推进完成情况最好的。在财政预算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中,财政预算从编制、执行、监督管理、绩效考核等全方面得到了提升,还完成了政府预算体系建立、跨年预算平衡规划推进、年中财政规划推进等政府重点工作,使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也同步暴露出更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问题。
(一)规范透明程度不够
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多方面得到提升,预算规范的透明程度虽然得到极大的提高,还没有达到最优程度,还存在着因政府行政方面决策与财政预算编制进程不匹配,进而影响到政府财政预算管理进程的现象,以及在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规范透明程度不统一的现象。
(二)标准化有待完善
标准化一直是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进行预算支出管理、预算审核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工具。十九大报告将标准化单独提出,直指新阶段财政预算改革的新方向。预算管理标准在近几年的改革中,逐步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用人、经费申请、支出等标准,提升了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标准的水平,但在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资金的支出标准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制定和完善。
(三)约束力有待提升
约束力是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关键节点,也是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十九大报告将约束力重点提出为未来几年内的财政改革指明了突破重点,从过去几年的财政改革进程中可以看出,政府预算从编制、执行、管理、绩效等多个方面得到提升,时间节点、责任划分等方面也愈加具体化,可以说预算对政府工作的约束力在逐步上升,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政府财政预算的决策和调整随意性仍然较大,部门对预算的二次分配破坏了预算的完整和统一,导致预算在政府财政方面的约束力发挥程度有限。
三、对财政预算改革问题的思考
(一)财政规范全面透明
因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大召开前这段政府工作中存在财政预算规范透明程度不足的问题,所以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将政府财政预算规范“全面透明”的要求。规范透明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而是我国财政管理及改革工作一直存在的话题和要求,但本次十九大报告中对政府财政预算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要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流程程序化,对预算编制时间进行限定,对财政预算的支出进行标准化执行,将财政预算管理的责任划分明确并落实,这有利于继续推进政府财政管理的全面改革,也有利于社会各界对政府财政预算、税收、使用的监督,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第一,加强对政策库的维护和更新。政府预算工作流程要想实现程序化,跳出基数递增的工作阴影,必须做好零基础预算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做好政策库的维护和更新工作,将有关财政工作的政策及时收集编制入库,替换掉过时和不适合当前工作的政策和决策;然后对政策库进行定时和不定时维护,确保库中数据连续性良好;最后,进一步掌握各单位人员、资产、业务所需、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数据,根据测算标准进行定额。政府财政预算工作要抛弃过去一年收支数据,根据当年动态制定真实预算,不可粗略估计,不可以基数递增来进行预算编制。
第二,深化改革预算编制方式。政府财政预算编制、上报、审核、下达等时间都要提前,确保在新一年度开始前做好预算工作,确保预算工作的时效性;从预算分配的环节控制资金的流向和流量,防止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出现,也防止部门旱涝不平衡,促进政府财政预算工作合理、合法、科学、有效地推进。
第三,强化执行。要想实现政府财政预算工作的全面透明,要强化对预算执行工作的控制,坚决杜绝随意执行预算政策和决策的现象。首先要明确限制预算调整的频率,维护预算及相关法律的威信;其次严格执行预算调整的审批流程,除国家紧急情况或极特殊情况外,预算调整需提前一个月进行提报审核,并得到本级政府行政最高首长签署批准后才可投入执行;最后,将政府财政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权力分属不同机构进行相互制约,可以有效提升预算执行的强化程度。
第四,监督管理。政策财政预算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的不规范行政操作,要加强政府内部、社会各界对于政府行政操作规范性的监督力度,增强政府决策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得政府预见性工作偏差度降低;加大对政府财政预算的审核和审查力度,确保政府财政预算的详实、准确、合理、科学。
(二)预算管理标准化
政府财政预算管理需要更合理、科学、完善的制度和标准体系,来进行工作支持,在用人标准、经费申请标准、项目支出标准的基础上,对于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资金的支出标准也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完善。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的结构和设置要进行优化管理,精简部门配置,使政府工作人员和部门配置更加科学合理,这是使财政预算标准化更加深入的重要途径,从长远意义上来看,是比单纯完善制度和标准更加重要的政府工作。
(三)强化预算约束力
针对目前政府财政预算约束力不足的难点,从行政角度来看,如上文所说是政府行政操作不规范导致,从政府工作流程角度来看,是二次分配对预算进行了破坏。要想提升预算对政府财政的约束力,首先要加強《预算法》的威信和执行力度,其次要加强对预算调整的审核力度,最后要逐步优化政府部门配置,终止二次分配在政府工作的存在,实现预算管理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提升预算管理对政府财政的约束力,更好的提升政府财政治理水平,发挥预算管理在财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完善绩效管理机制
十九大报告中对政府财政工作的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推进绩效目标管理的深化工作,从部门整体进行预算支出方面的绩效评价,实现绩效管理、跟踪评价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的贯穿,将绩效与预算管理工作挂钩,建立覆盖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工作全程的绩效管理评价机制,推动政府财政预算改革的发展。(作者单位为招远市国库集中支付中心)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政改革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财政预算改革作为财政改革的重要环节,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协调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全面建立预算制度、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等多个工作重点,体现了政府改革直面问题和矛盾的决心。其中对预算制度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要求规范透明、标准化和约束力,这是因为目前财政预算制度中还存在行政决策与预算编制进程不匹配、预算项目支出标准有待完善、预算管理追责不具体不到位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更好的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财政预算改革出现的问题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推进完成情况最好的。在财政预算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中,财政预算从编制、执行、监督管理、绩效考核等全方面得到了提升,还完成了政府预算体系建立、跨年预算平衡规划推进、年中财政规划推进等政府重点工作,使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也同步暴露出更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问题。
(一)规范透明程度不够
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多方面得到提升,预算规范的透明程度虽然得到极大的提高,还没有达到最优程度,还存在着因政府行政方面决策与财政预算编制进程不匹配,进而影响到政府财政预算管理进程的现象,以及在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规范透明程度不统一的现象。
(二)标准化有待完善
标准化一直是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进行预算支出管理、预算审核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工具。十九大报告将标准化单独提出,直指新阶段财政预算改革的新方向。预算管理标准在近几年的改革中,逐步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用人、经费申请、支出等标准,提升了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标准的水平,但在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资金的支出标准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制定和完善。
(三)约束力有待提升
约束力是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关键节点,也是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十九大报告将约束力重点提出为未来几年内的财政改革指明了突破重点,从过去几年的财政改革进程中可以看出,政府预算从编制、执行、管理、绩效等多个方面得到提升,时间节点、责任划分等方面也愈加具体化,可以说预算对政府工作的约束力在逐步上升,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政府财政预算的决策和调整随意性仍然较大,部门对预算的二次分配破坏了预算的完整和统一,导致预算在政府财政方面的约束力发挥程度有限。
三、对财政预算改革问题的思考
(一)财政规范全面透明
因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大召开前这段政府工作中存在财政预算规范透明程度不足的问题,所以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将政府财政预算规范“全面透明”的要求。规范透明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而是我国财政管理及改革工作一直存在的话题和要求,但本次十九大报告中对政府财政预算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要对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流程程序化,对预算编制时间进行限定,对财政预算的支出进行标准化执行,将财政预算管理的责任划分明确并落实,这有利于继续推进政府财政管理的全面改革,也有利于社会各界对政府财政预算、税收、使用的监督,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第一,加强对政策库的维护和更新。政府预算工作流程要想实现程序化,跳出基数递增的工作阴影,必须做好零基础预算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做好政策库的维护和更新工作,将有关财政工作的政策及时收集编制入库,替换掉过时和不适合当前工作的政策和决策;然后对政策库进行定时和不定时维护,确保库中数据连续性良好;最后,进一步掌握各单位人员、资产、业务所需、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数据,根据测算标准进行定额。政府财政预算工作要抛弃过去一年收支数据,根据当年动态制定真实预算,不可粗略估计,不可以基数递增来进行预算编制。
第二,深化改革预算编制方式。政府财政预算编制、上报、审核、下达等时间都要提前,确保在新一年度开始前做好预算工作,确保预算工作的时效性;从预算分配的环节控制资金的流向和流量,防止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出现,也防止部门旱涝不平衡,促进政府财政预算工作合理、合法、科学、有效地推进。
第三,强化执行。要想实现政府财政预算工作的全面透明,要强化对预算执行工作的控制,坚决杜绝随意执行预算政策和决策的现象。首先要明确限制预算调整的频率,维护预算及相关法律的威信;其次严格执行预算调整的审批流程,除国家紧急情况或极特殊情况外,预算调整需提前一个月进行提报审核,并得到本级政府行政最高首长签署批准后才可投入执行;最后,将政府财政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权力分属不同机构进行相互制约,可以有效提升预算执行的强化程度。
第四,监督管理。政策财政预算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的不规范行政操作,要加强政府内部、社会各界对于政府行政操作规范性的监督力度,增强政府决策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得政府预见性工作偏差度降低;加大对政府财政预算的审核和审查力度,确保政府财政预算的详实、准确、合理、科学。
(二)预算管理标准化
政府财政预算管理需要更合理、科学、完善的制度和标准体系,来进行工作支持,在用人标准、经费申请标准、项目支出标准的基础上,对于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资金的支出标准也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完善。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的结构和设置要进行优化管理,精简部门配置,使政府工作人员和部门配置更加科学合理,这是使财政预算标准化更加深入的重要途径,从长远意义上来看,是比单纯完善制度和标准更加重要的政府工作。
(三)强化预算约束力
针对目前政府财政预算约束力不足的难点,从行政角度来看,如上文所说是政府行政操作不规范导致,从政府工作流程角度来看,是二次分配对预算进行了破坏。要想提升预算对政府财政的约束力,首先要加強《预算法》的威信和执行力度,其次要加强对预算调整的审核力度,最后要逐步优化政府部门配置,终止二次分配在政府工作的存在,实现预算管理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提升预算管理对政府财政的约束力,更好的提升政府财政治理水平,发挥预算管理在财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完善绩效管理机制
十九大报告中对政府财政工作的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推进绩效目标管理的深化工作,从部门整体进行预算支出方面的绩效评价,实现绩效管理、跟踪评价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的贯穿,将绩效与预算管理工作挂钩,建立覆盖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工作全程的绩效管理评价机制,推动政府财政预算改革的发展。(作者单位为招远市国库集中支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