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给古诗词谱新曲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11日中午12时30分,正是学生们吃完午饭,回宿舍休息的时刻,但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教室门口,叽叽喳喳地聚集了三五结群的女生,偶有几个男生匆匆而来,虽未言语,却是眼神热切地研究着教室门口易拉宝上的内容——龚琳娜古诗词音乐讲座。
  400观众被拽起来练嗓
  下午13时,教室外排起的长队突然躁动起来,身着民族风银线刺绣大衣、画着淡妆面带微笑的龚琳娜,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匆匆走进了教室旁边的休息厅。
  龚琳娜,中国民族音乐歌唱家,2012年,她演唱的《忐忑》在坊间被评为年度神曲,她成为国人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人物。随后,她相继推出了《法海你不懂爱》、《金箍棒》等歌曲。神曲《忐忑》让人看到一个率性自然、前卫个性的龚琳娜,而古典民乐《自由鸟》、《静夜思》让人看到了她古意、民族的一面。这倒是印证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西安对她的评价:“龚琳娜是一个十分有个性的歌唱家,她的音乐和演唱既前卫又典雅。”这位歌者出书、开音乐会,潜心研究戏曲、民歌等各种不同发声方法,并将多种声乐技巧融汇在丈夫老锣为其创作的歌曲之中。“她的民歌唱法,揭开民歌唱法历史上的新篇章。”著名声乐家潘乃宪感慨道。
  事实证明,龚琳娜显然不是普通的歌者。讲座现场,她讲得独出心裁、与众不同。一上台,龚琳娜笔直地站在舞台中央,直到两个多小时的讲座结束,她不曾坐下休息过。主办方特意准备的桌椅,反倒成了摆设。一反在休息室接受采访时的温柔娴静,站在舞台上的龚琳娜双目炯炯,仿佛一柄出鞘的利刃,气势冲天。让人不由得想起她在采访中的回答:“在生活中我是一个小女人,在爱人面前要温柔,但是在自己喜欢的事情面前,一定要霸气。”
  一开场,龚琳娜并没有直奔演讲主题,而是把全场将近400个观众,从座位上拽起来,开始“咿咿呀呀”地练嗓。一时间,鬼哭狼嚎般的声音在会场上空盘旋。只是,在龚琳娜的带领下,大家丝毫不在意自己唱得有多难听。她教得起劲,从黄梅戏唱到东北二人转,再跑到陕北民歌;观众学得兴致盎然,从丹田唱到头顶,顺势将声音从头顶抛到空中。观众一个个抛开矜持,率性发挥,倒也慢慢唱出了一种奇异的韵律感。
  十分钟唱下来,有同学表示仿佛在大热天里劈头盖脸地冲了一个冷水澡,说不尽的畅快舒爽。即使那些原本担心讲座无趣的观众,心神已然被场上的“霸气女王”吸引了去,跟随着龚琳娜独特的乐声,进入了一个不曾留意的世界。
  伤心假唱史
  龚琳娜觉得,每一个人,既然出现在这个世界,都一定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她一直爱唱歌,打小就觉得自己是为歌而生的。她知道自己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歌唱家。
  1992年,龚琳娜来到北京,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她满腔热情,相信自己学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好好在舞台上大干一场。1999年~2000年,龚琳娜参加了全国青年电视大奖赛,获得银奖的第二名。当时没有选秀节目,全国青年电视大奖赛是央视举办的大赛,对于学音乐专业的人来说,那是唯一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舞台、能够被大家认知。得奖之后,龚琳娜的机会明显就多了起来,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都请她去唱歌。
  可是,当龚琳娜真正走上舞台的时候,她发现身边多是假唱,甚至连一些自己很敬佩的前辈也在假唱,这令她郁郁寡欢。讲座现场,她回忆起自己曾经的一次假唱经历,声音里仍带着些许哽咽。
  那一次,江苏某城市电视台请龚琳娜去,唱该市的市歌。演出前,龚琳娜刚拿到歌谱,就直接去录音棚录音了。为什么要去录音棚录音?很简单,提前录好,上了舞台直接放音乐,她只要张张嘴,就能完成这次演出。录好音的第二天,龚琳娜就上了舞台,那是一个巨大的舞台。那天下午,上万名观众聚集在城市中心,台子搭在城市的中间,龚琳娜穿着十几公分的高跟鞋,豪华得像婚纱一样的蓬蓬裙,音乐一起,她面带微笑,徐徐地通过一个长廊走到观众的中间去。间奏一完,该唱歌的时候,龚琳娜傻眼了,她忘词了。
  不过,没有关系,反正是假唱,只要张张嘴就行。龚琳娜把麦克死死堵在嘴巴边,然后就开始唱:“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同时,她保持手舞足蹈、顾盼生姿。
  直到现在,龚琳娜都无法忘记上万民观众那热切中带着钦佩的目光。观众不知道她是假唱,他们用期盼的眼神望着龚琳娜,这首市歌,他们都会唱,大家跟着龚琳娜的歌声一起唱,歌词一句句咬得,像央视播音员的普通话一样准确。那几分钟,她在舞台上,感觉每一双观众的眼睛就像一把一把刀子,刺在自己的心里,因为,她骗了大家。
  那个瞬间,龚琳娜特别难过,她觉得自己在舞台上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那首歌长得好像永远唱不完一样。唱完以后,龚琳娜跑回宾馆,趴在床上痛哭出声。从那之后,她开始反思自己到底要什么。
  文人音乐探索
  全国青年电视大奖赛银奖第二名的荣誉,好似一顶沉甸甸的皇冠,给龚琳娜带来赞誉的同时,也因为假唱的原因使她失去了唱歌的乐趣。龚琳娜整日活在忐忑之中,直到遇到老锣。
  一次偶然的机会,龚琳娜在舞台上认识了一个外国男人,两人聊得投机,便弹唱起音乐来,他对龚琳娜变化无穷的声音赞不绝口。第二天,龚琳娜就兴奋地邀请这个老外来自己家做客,龚妈妈做了一大桌子菜请他吃。吃完以后,龚妈妈放各种各样假唱的VCD给他看,他突然对着龚琳娜说:“好恶心。”龚琳娜觉得他说得特别对,她很快做出决定:跟这个人一起走一条新音乐的路。
  这个人就是老锣。
  龚琳娜和老锣把中国音乐分为民间音乐和文人音乐两类,简单说,就是一俗一雅。他们强调两者没有好坏之分,是品质的问题。民歌之所以不再受欢迎,是因为这个时代不需要这样的歌。“过去劳动的时候唱号子,谈恋爱的时候唱情歌。现在劳动都用机器了,谈恋爱都用微信了,这些民歌没用了,所以就没有发展了,没有人喜欢了。”说到这里,龚琳娜略显无奈,“但是我们除了能把它保存下来之外,还可以把其中的声音、韵味用在今天的歌里面。这就是我和老锣正在做的事情。”
  龚琳娜在讲座现场唱《静夜思》。关掉大灯,原本敞亮的大厅,瞬间只剩下窗帘边漏出的点点日光。她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将诗仙李白的名作娓娓道来,灵动的声音像石间蜿蜒前行的溪水,总在不经意间转了弯,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听完一首《静夜思》,仿佛是将一颗糖压在舌头下面,甜味一点一点溢上嘴角,回味无穷。歌很短,可歌声却好像在屋顶扎了根,久久回荡在观众头顶。龚琳娜将音乐敲碎,一点一点融入到了身体中,举手投足之中,一颦一笑,洒落的都是音符。
  龚琳娜和老锣现在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探索如何发展文人音乐。那些文化人做的诗词,就像一个箭头,引领一个国家的文化。诗词在过去都是吟唱出来的,他们现在要做的是把古诗词的意境找到,把诗人的情感体会在自己的心里,然后用新的谱曲方式把它做出来。比如《静夜思》,比如《却上心头》。龚丽娜和老锣一直在为中国音乐努力着,从未停步。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龚丽娜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化作婉转的歌声,娓娓道来,在这歌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歌者对音乐的拳拳之心。
  责任编辑:张蕾磊
  现场互动
  Q:您唱了唐宋诗词,会考虑去开发《诗经》吗?
  A:《关雎》这首诗老锣已经写了。《诗经》我们肯定要唱,还有《山海经》。最近老锣正在创作屈原的《九歌》,他把全章写成一个为300人的合唱团、100人的乐团创作的中华安魂曲,1月底就能听到了。
  Q:我感觉您本人更漂亮,您是怎么看待别人对你的非议的?
  A:当我在唱《金箍棒》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孙悟空,我没觉得我是龚琳娜,但是观众还是觉得我是龚琳娜。所以,他们觉得女人怎么能去扮丑,扮孙悟空呢?很多时候,社会大众对女人是有要求的,他们觉得女人就应该是什么样的,当女人去不一样的时候他们会有误解,就会说是我扮丑。但是,我觉得我唱的每一首歌是有灵魂的,它需要我什么样我就是什么样,我只是这样做而已。
  Q:您觉得霸气女王和小鸟依人哪个更符合您的气质?
  A:女人应该是多面的,在爱情面前你要温柔,但是在自己喜欢做的事业面前必须要霸气。
  Q:音乐和丈夫二选一,您会怎么选?
  A:我丈夫全身充满了音乐,当然了,全部。
其他文献
本文从互联网+人文教育特征入手,简要分析“互联网+”视域下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创新模式,旨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慢性骨髓炎是骨上科临床上的常见病、疑难病,治疗的最大问题是容易复发。如何降低其复发率,提高其治愈率一直是骨科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自1984~1998年,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米哈伊尔·巴甫洛维奇·鲍比晓夫(1885—1964),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功勋艺术家、教育家,作为20世纪著名的舞台美术大师,在俄罗斯美术史上享有崇高地位。鲍比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张高举,男,陕西省扶风人,1964年3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到宝鸡市法门寺博物馆工作,主要从事博物馆宣传教育、历史文化研究和文物保管保护工作。现任
1.物质溶于水时热量变化演示实验的改进rn用温度计来测量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温度变化,这种方法缺乏直观性,不便于学生观察,在教学中,可以作如下改进,现象十分
小腿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原因是由于创伤等导致肢体筋膜间隔区压力急剧升高,血液循环障碍而继发组织缺血坏死,造成肢体功能的严重障碍,甚则危及生命。我院从1992~19
撰者张穆(一八○五一一八四九),初名瀛暹,字诵风,一字石洲,号殷斋,晚号靖阳亭长,清山西平定人。道光十一年优贡生,十九年应顺天乡试,冒犯监考见斥,遂绝举业,一意著述。鸦片战
同一班级的学生之间也存在着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体品质的差异。存在的差异综合形成了学生数学成绩的层次分化现象。新课标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分层教学
王余杞(1905—1989),笔名隅棨、曼因,四川自贡人。1924年,入读北京交通大学预科。1926年,与翟永坤等创办《荒岛》半月刊,并开始文学创作。1930年,分配到天津北宁铁路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