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在各个工作领域的广泛应用,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面向各工作领域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充分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方法。本文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入手,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讨论了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有很大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一、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
1、生源情况分析。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在上初中时是被教师所冷落的对象,因而普遍学习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自信心,学习自觉性较差,自控能力较差,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们上学的目标不明确,有相当多的学生选择上职校是为了混文凭、找一份工作,因此学习缺乏动力。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笔者在职业教育教学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知识、电脑操作、技能学习方面兴趣极高,对参加课外活动、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他们渴望在计算机课中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能用电脑及时灵活地解决本专业的问题。许多学生喜欢上网,但是并没有合理地利用网上的资源进行学习与提高自己个人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们喜欢上网,喜欢在网上聊天、玩游戏、看电影。
3、师资力量薄弱。随着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许多教师的知识呈现滞后状态,一小部分既懂理论又懂实践操作的计算机教师往往又因为职业学校待遇较低而跳糟或兼职于其他计算机行业,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导致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师业务素质与水平能力普遍不高,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第一线的实际应用型人才。计算机应用技术日益广泛,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几乎每一个领域,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新世纪科技发展的主流和趋势。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熟练使用计算机成为当今人们必备的一项技能,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已成为社会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所有这些,直接对高职高专“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建设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学生在高职高专学习期间,一方面要学习适当的理论知识,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涉猎最新的知识领域,确保所学内容短期内不会过时;同时,要了解跨学科跨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心相关学科或专业的概貌及其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自学、研究和探索的本领。学校要真正使教学从知识的单向传输转变到鼓励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模式上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制造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它包括科学和技术两方面。科学侧重于研究现象、揭示规律;技术则侧重于研制计算机和研究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与技术手段。考察高职高专“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才能与本科院校在人才市场上形成错位竞争,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毕业生,应将专业方向定在“研究和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与初等技术手段”上。明确了专业主攻方向,便可提出这个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三、深化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调整培养模式
(1)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要基于高职高专教育定位,不能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与教材选取,而是应根据学院特色和相应的职业培养目标来制定其具体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练习。不同专业类别的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改革应根据其培养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来进行,从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环节的安排都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努力贯彻教育部提出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根据企业需要,调整专业基础课,增加技术基础课,安排技术含量高的实训课等。教师和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同管理学生,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过程控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相互沟通,保证学生就业的相对稳定性,缩短见习期,使学生毕业时已基本熟悉其工作环境,提前进入工作岗位。因此,在全面了解社会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不同的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定位时应选择与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相关联的用人单位,特别是与一些大型的企业集团联手,创建订单式人才培養模式,由企业制定培养标准,明确培养方向,并参与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取之于企业,用之于企业,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2)改进教学方法 目前,在教师中以自我为中心、以课程为主、采用“满堂灌”进行教学的仍然大有人在,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教师讲课要“精讲”,就是在学习内容上围绕当前和将来的使用精心选择,坚决舍弃那些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着的内容,突出“技术应用性”,不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在教学中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学。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而精地将知识点讲授清楚,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尽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在讲课当中也要经常注意学生的反应,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随时调整授课行为。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3)突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的办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为目标。所以要特别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彻底改变只重视理论学习、不注重实践教学的做法。计算机课程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无论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机操作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教师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所以,一方面在教学中要保证上机实习课与理论课有合适的比例,另一方面教师应高效利用每一节上机课。如在课前对上机实习做出明确安排,明确每次实习的目的、任务、内容与要求等;课后要求学生写出上机实验报告。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上机学习的盲目性,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计算机教学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要改善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大力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掌握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以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查有梁课堂模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孙名符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程俊静项目教学法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5)。
[4]郑俊乾技能训练方法简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5)。
[5]张立杰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学研究,2001(4)。
[6]赵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35)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一、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
1、生源情况分析。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在上初中时是被教师所冷落的对象,因而普遍学习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自信心,学习自觉性较差,自控能力较差,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们上学的目标不明确,有相当多的学生选择上职校是为了混文凭、找一份工作,因此学习缺乏动力。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笔者在职业教育教学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知识、电脑操作、技能学习方面兴趣极高,对参加课外活动、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他们渴望在计算机课中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能用电脑及时灵活地解决本专业的问题。许多学生喜欢上网,但是并没有合理地利用网上的资源进行学习与提高自己个人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们喜欢上网,喜欢在网上聊天、玩游戏、看电影。
3、师资力量薄弱。随着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许多教师的知识呈现滞后状态,一小部分既懂理论又懂实践操作的计算机教师往往又因为职业学校待遇较低而跳糟或兼职于其他计算机行业,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导致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师业务素质与水平能力普遍不高,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第一线的实际应用型人才。计算机应用技术日益广泛,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几乎每一个领域,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新世纪科技发展的主流和趋势。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熟练使用计算机成为当今人们必备的一项技能,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已成为社会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所有这些,直接对高职高专“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建设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学生在高职高专学习期间,一方面要学习适当的理论知识,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涉猎最新的知识领域,确保所学内容短期内不会过时;同时,要了解跨学科跨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心相关学科或专业的概貌及其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自学、研究和探索的本领。学校要真正使教学从知识的单向传输转变到鼓励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模式上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制造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它包括科学和技术两方面。科学侧重于研究现象、揭示规律;技术则侧重于研制计算机和研究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与技术手段。考察高职高专“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发展环境和条件,才能与本科院校在人才市场上形成错位竞争,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毕业生,应将专业方向定在“研究和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与初等技术手段”上。明确了专业主攻方向,便可提出这个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三、深化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调整培养模式
(1)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要基于高职高专教育定位,不能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与教材选取,而是应根据学院特色和相应的职业培养目标来制定其具体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练习。不同专业类别的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改革应根据其培养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来进行,从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环节的安排都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努力贯彻教育部提出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根据企业需要,调整专业基础课,增加技术基础课,安排技术含量高的实训课等。教师和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同管理学生,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过程控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相互沟通,保证学生就业的相对稳定性,缩短见习期,使学生毕业时已基本熟悉其工作环境,提前进入工作岗位。因此,在全面了解社会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不同的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定位时应选择与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相关联的用人单位,特别是与一些大型的企业集团联手,创建订单式人才培養模式,由企业制定培养标准,明确培养方向,并参与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取之于企业,用之于企业,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2)改进教学方法 目前,在教师中以自我为中心、以课程为主、采用“满堂灌”进行教学的仍然大有人在,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教师讲课要“精讲”,就是在学习内容上围绕当前和将来的使用精心选择,坚决舍弃那些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着的内容,突出“技术应用性”,不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在教学中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学。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而精地将知识点讲授清楚,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尽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在讲课当中也要经常注意学生的反应,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随时调整授课行为。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3)突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的办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为目标。所以要特别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彻底改变只重视理论学习、不注重实践教学的做法。计算机课程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无论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机操作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教师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所以,一方面在教学中要保证上机实习课与理论课有合适的比例,另一方面教师应高效利用每一节上机课。如在课前对上机实习做出明确安排,明确每次实习的目的、任务、内容与要求等;课后要求学生写出上机实验报告。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上机学习的盲目性,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计算机教学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要改善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大力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掌握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以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查有梁课堂模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孙名符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程俊静项目教学法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5)。
[4]郑俊乾技能训练方法简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5)。
[5]张立杰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学研究,2001(4)。
[6]赵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