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认同及文化认同的理论发展脉络、国内的郑晓云、国外的乔木森·弗里德曼等代表性人物的观点、并选取了典型的汉语国家教育的案例加以分析。文化认同是增强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关键,保持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发挥文化的重要功能,对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播;认同;文化认同
一、缘起:认同与文化认同
(一)“认同”的内涵
认同(identity)一词源于晚期拉丁语identitas和古法语identite,受晚期拉丁语essentitas的影响,由表示“同一”(same)的词根idem构成,因此,这一术语用于表述“同一”(sameness)“相似”(likeness)和“整一”(oneness)的概念,identity的基本含义是指“在物质、成分、特质和属性上存有同一的性质或者状态”。从精神分析层面而言,认同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说的“与他人一种情感联系的最原始(早)表达”,文化认同不是一种文化归属的描述,而是一种共同体的集合型财富;在自然主义层面,文化認同建立在承认与其他个体(群体)的共同起源(common origin)、共享特征(shared characteristics)和共同理想的基础上,并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建立团结和忠诚。在话语路径层面,文化认同是一种持续性和尚未完成的话语建构过程,是有条件的偶然性的存在,蕴含着一种融合或者合作(incorporation)的幻想和建构。
认同是一种意义来源,也是一种相互关系。卡斯特尔在《认同的力量》一书中谈到,“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而吉登斯从建构的角度出发,认为“认同是行动者自身的意义来源,也是自身通过个体化过程建构起来的”。我国学者则认为,认同指的是对相似性的事物进行确认。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普遍性的联系,但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相互确认彼此之间的共同属性。这代表着认同存在与相互关系之中,也可以说认同就是一种相互的关系,他普遍上昭示了人、社群以及民族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二)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指的是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是属于一个群体的身份或感觉。它是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文化认同是各种条件的结果,这些条件包括:地域、性别、种族、国籍,语言,宗教信仰,美学甚至食物。文化认同既是个体的特征,也是具有相同文化特征或成长经历的文化相通的成员群体的特征
文化认同研究占据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在传播学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文化认同既指社会学或人口统计学分类,也指个人对特定群体的心理认同。文化认同被视为:个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源于他对社会团体(或团体)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与该成员身份相关的价值和情感意义。文化认同提供了“共同的起源,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或共同的价值观”,并作为“自我定义的群体内部”的基础。
二、历史:文化认同研究的代表性人物
(一)国外代表性人物
在国际学界,20世纪60年代后期,文化认同问题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内逐渐开始凸显。国外对于文化认同的理论研究比较早,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于文化认同的内涵与认同危机以及认同的构建等问题的研究。具体如下:
克莱德·M.伍兹(Clyde M.Wads)的《文化的变迁》,克利福德·格尔兹的《文化的解释》等,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强调了现阶段文化认同的危机。他说道“每个社会都设法建立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这些意义体现在宗教、文化和工作中,丧失意义就造成一种茫然困惑的局面,这种局面令人无法忍受,因而也就迫使人们尽快地去寻求新的意义,以免剩下的一切都变成一种虚无主义或空虚感。”
马丁·怀特从文化构建的角度对文化认同进行了探讨,认为“成员之间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共同体,国际体系特别是国际社会就不会形成”。
另一方面是关于文化认同的作用问题的研究,这一研究主要涉及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文化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强调了文化认同对国家对未来社会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等。代表作如下: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所著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加]D.保罗·谢弗(D.Paul Schafer)所著的《文化引导未来》(2008年),塞廖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Lawrence Harrison)主编的《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社会进步》,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的《认同的力量》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塞廖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他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政治因素,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文化要素也成为国家软实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国外学者分别强调了文化认同对国家对未来社会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
(二)国内代表性人物
国内关于文化认同的理论研究最早的是郑晓云的《文化认同论》,郑晓云认为文化认同是文化的核心。中华文化作为中国的主体文化,一方面是可以被选择的,但中华文化的形成,也同样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的,所以中国各民族选择中华文化作为主题文化认同既是历史选择的必然,也是符合国家民族构成的逻辑,中华文化成为中华各民族认同的构成要素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华各民族的认同不仅建立在国家之上,也建立在中华各民族发展的历史与形成的共同的中华文化之上。
国内学者大都倾向于认为文化认同是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重要的价值观。何燕楠和张景书认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就是指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平常生活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支配自己行为的思想准则和价值观,对于我们共同的国家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徐学书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促进国家与民族昌盛》中认为中华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以儒释道思想相互交融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的共有生活价值观及其生活方式,爱国、 和谐、 创新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三、案例:汉语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认同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汉语教学界开始关注跨文化交际问题,并把研究的视角逐渐放在跨文化交流上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海外孔子学院的发展,汉语教学界提出了汉语国际教育传播的理念,并且强调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汉语国际传播与中国文化认同》一文结合跨文化对汉语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认同作了详细阐述:
跨文化交际或者说跨文化交流就是文化认同的问题,是对第二语言文化的认同。只有语言传播的过程中实现母语文化与第二语言文化双重认同才可以无障碍交流。由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汉语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常常引起他们的误解与排斥。实现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就是传播对象运用已有母语知识和母语文化对不同于自己母语文化的中国文化的包容、理解、接纳与认可。
在语言传播过程中,培养传播对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实现对异己文化的认同,只有对不同于自己母语文化的异文化尊重、理解、珍惜的态度才可能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知识越丰富,跨文化交际意识越强。从汉语国际传播的角度来看,传播对象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能促进汉语本身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4.
[2]卡尔斯特:《认同的力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23.
[4] [美]塞廖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M].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
[5]徐学书:《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促进国家与民族昌盛》. [ 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
作者简介:
张越,兰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专业。
关键词:传播;认同;文化认同
一、缘起:认同与文化认同
(一)“认同”的内涵
认同(identity)一词源于晚期拉丁语identitas和古法语identite,受晚期拉丁语essentitas的影响,由表示“同一”(same)的词根idem构成,因此,这一术语用于表述“同一”(sameness)“相似”(likeness)和“整一”(oneness)的概念,identity的基本含义是指“在物质、成分、特质和属性上存有同一的性质或者状态”。从精神分析层面而言,认同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说的“与他人一种情感联系的最原始(早)表达”,文化认同不是一种文化归属的描述,而是一种共同体的集合型财富;在自然主义层面,文化認同建立在承认与其他个体(群体)的共同起源(common origin)、共享特征(shared characteristics)和共同理想的基础上,并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建立团结和忠诚。在话语路径层面,文化认同是一种持续性和尚未完成的话语建构过程,是有条件的偶然性的存在,蕴含着一种融合或者合作(incorporation)的幻想和建构。
认同是一种意义来源,也是一种相互关系。卡斯特尔在《认同的力量》一书中谈到,“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而吉登斯从建构的角度出发,认为“认同是行动者自身的意义来源,也是自身通过个体化过程建构起来的”。我国学者则认为,认同指的是对相似性的事物进行确认。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普遍性的联系,但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相互确认彼此之间的共同属性。这代表着认同存在与相互关系之中,也可以说认同就是一种相互的关系,他普遍上昭示了人、社群以及民族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二)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指的是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是属于一个群体的身份或感觉。它是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文化认同是各种条件的结果,这些条件包括:地域、性别、种族、国籍,语言,宗教信仰,美学甚至食物。文化认同既是个体的特征,也是具有相同文化特征或成长经历的文化相通的成员群体的特征
文化认同研究占据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在传播学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文化认同既指社会学或人口统计学分类,也指个人对特定群体的心理认同。文化认同被视为:个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源于他对社会团体(或团体)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与该成员身份相关的价值和情感意义。文化认同提供了“共同的起源,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或共同的价值观”,并作为“自我定义的群体内部”的基础。
二、历史:文化认同研究的代表性人物
(一)国外代表性人物
在国际学界,20世纪60年代后期,文化认同问题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内逐渐开始凸显。国外对于文化认同的理论研究比较早,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于文化认同的内涵与认同危机以及认同的构建等问题的研究。具体如下:
克莱德·M.伍兹(Clyde M.Wads)的《文化的变迁》,克利福德·格尔兹的《文化的解释》等,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强调了现阶段文化认同的危机。他说道“每个社会都设法建立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这些意义体现在宗教、文化和工作中,丧失意义就造成一种茫然困惑的局面,这种局面令人无法忍受,因而也就迫使人们尽快地去寻求新的意义,以免剩下的一切都变成一种虚无主义或空虚感。”
马丁·怀特从文化构建的角度对文化认同进行了探讨,认为“成员之间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共同体,国际体系特别是国际社会就不会形成”。
另一方面是关于文化认同的作用问题的研究,这一研究主要涉及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文化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强调了文化认同对国家对未来社会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等。代表作如下: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所著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加]D.保罗·谢弗(D.Paul Schafer)所著的《文化引导未来》(2008年),塞廖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Lawrence Harrison)主编的《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社会进步》,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的《认同的力量》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塞廖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他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政治因素,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文化要素也成为国家软实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国外学者分别强调了文化认同对国家对未来社会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
(二)国内代表性人物
国内关于文化认同的理论研究最早的是郑晓云的《文化认同论》,郑晓云认为文化认同是文化的核心。中华文化作为中国的主体文化,一方面是可以被选择的,但中华文化的形成,也同样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的,所以中国各民族选择中华文化作为主题文化认同既是历史选择的必然,也是符合国家民族构成的逻辑,中华文化成为中华各民族认同的构成要素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华各民族的认同不仅建立在国家之上,也建立在中华各民族发展的历史与形成的共同的中华文化之上。
国内学者大都倾向于认为文化认同是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重要的价值观。何燕楠和张景书认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就是指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平常生活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支配自己行为的思想准则和价值观,对于我们共同的国家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徐学书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促进国家与民族昌盛》中认为中华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以儒释道思想相互交融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的共有生活价值观及其生活方式,爱国、 和谐、 创新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三、案例:汉语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认同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汉语教学界开始关注跨文化交际问题,并把研究的视角逐渐放在跨文化交流上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海外孔子学院的发展,汉语教学界提出了汉语国际教育传播的理念,并且强调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汉语国际传播与中国文化认同》一文结合跨文化对汉语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认同作了详细阐述:
跨文化交际或者说跨文化交流就是文化认同的问题,是对第二语言文化的认同。只有语言传播的过程中实现母语文化与第二语言文化双重认同才可以无障碍交流。由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汉语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常常引起他们的误解与排斥。实现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就是传播对象运用已有母语知识和母语文化对不同于自己母语文化的中国文化的包容、理解、接纳与认可。
在语言传播过程中,培养传播对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实现对异己文化的认同,只有对不同于自己母语文化的异文化尊重、理解、珍惜的态度才可能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知识越丰富,跨文化交际意识越强。从汉语国际传播的角度来看,传播对象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能促进汉语本身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4.
[2]卡尔斯特:《认同的力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23.
[4] [美]塞廖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M].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
[5]徐学书:《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促进国家与民族昌盛》. [ 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
作者简介:
张越,兰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