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与历史:文化认同研究的逻辑演化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认同及文化认同的理论发展脉络、国内的郑晓云、国外的乔木森·弗里德曼等代表性人物的观点、并选取了典型的汉语国家教育的案例加以分析。文化认同是增强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关键,保持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发挥文化的重要功能,对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播;认同;文化认同
  一、缘起:认同与文化认同
  (一)“认同”的内涵
  认同(identity)一词源于晚期拉丁语identitas和古法语identite,受晚期拉丁语essentitas的影响,由表示“同一”(same)的词根idem构成,因此,这一术语用于表述“同一”(sameness)“相似”(likeness)和“整一”(oneness)的概念,identity的基本含义是指“在物质、成分、特质和属性上存有同一的性质或者状态”。从精神分析层面而言,认同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说的“与他人一种情感联系的最原始(早)表达”,文化认同不是一种文化归属的描述,而是一种共同体的集合型财富;在自然主义层面,文化認同建立在承认与其他个体(群体)的共同起源(common origin)、共享特征(shared characteristics)和共同理想的基础上,并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建立团结和忠诚。在话语路径层面,文化认同是一种持续性和尚未完成的话语建构过程,是有条件的偶然性的存在,蕴含着一种融合或者合作(incorporation)的幻想和建构。
  认同是一种意义来源,也是一种相互关系。卡斯特尔在《认同的力量》一书中谈到,“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而吉登斯从建构的角度出发,认为“认同是行动者自身的意义来源,也是自身通过个体化过程建构起来的”。我国学者则认为,认同指的是对相似性的事物进行确认。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普遍性的联系,但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相互确认彼此之间的共同属性。这代表着认同存在与相互关系之中,也可以说认同就是一种相互的关系,他普遍上昭示了人、社群以及民族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二)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指的是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是属于一个群体的身份或感觉。它是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文化认同是各种条件的结果,这些条件包括:地域、性别、种族、国籍,语言,宗教信仰,美学甚至食物。文化认同既是个体的特征,也是具有相同文化特征或成长经历的文化相通的成员群体的特征
  文化认同研究占据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在传播学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文化认同既指社会学或人口统计学分类,也指个人对特定群体的心理认同。文化认同被视为:个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源于他对社会团体(或团体)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与该成员身份相关的价值和情感意义。文化认同提供了“共同的起源,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或共同的价值观”,并作为“自我定义的群体内部”的基础。
  二、历史:文化认同研究的代表性人物
  (一)国外代表性人物
  在国际学界,20世纪60年代后期,文化认同问题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内逐渐开始凸显。国外对于文化认同的理论研究比较早,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于文化认同的内涵与认同危机以及认同的构建等问题的研究。具体如下:
  克莱德·M.伍兹(Clyde M.Wads)的《文化的变迁》,克利福德·格尔兹的《文化的解释》等,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强调了现阶段文化认同的危机。他说道“每个社会都设法建立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这些意义体现在宗教、文化和工作中,丧失意义就造成一种茫然困惑的局面,这种局面令人无法忍受,因而也就迫使人们尽快地去寻求新的意义,以免剩下的一切都变成一种虚无主义或空虚感。”
  马丁·怀特从文化构建的角度对文化认同进行了探讨,认为“成员之间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共同体,国际体系特别是国际社会就不会形成”。
  另一方面是关于文化认同的作用问题的研究,这一研究主要涉及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文化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强调了文化认同对国家对未来社会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等。代表作如下: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所著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加]D.保罗·谢弗(D.Paul Schafer)所著的《文化引导未来》(2008年),塞廖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Lawrence Harrison)主编的《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社会进步》,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的《认同的力量》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塞廖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他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政治因素,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文化要素也成为国家软实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国外学者分别强调了文化认同对国家对未来社会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
  (二)国内代表性人物
  国内关于文化认同的理论研究最早的是郑晓云的《文化认同论》,郑晓云认为文化认同是文化的核心。中华文化作为中国的主体文化,一方面是可以被选择的,但中华文化的形成,也同样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的,所以中国各民族选择中华文化作为主题文化认同既是历史选择的必然,也是符合国家民族构成的逻辑,中华文化成为中华各民族认同的构成要素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华各民族的认同不仅建立在国家之上,也建立在中华各民族发展的历史与形成的共同的中华文化之上。
  国内学者大都倾向于认为文化认同是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重要的价值观。何燕楠和张景书认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就是指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平常生活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支配自己行为的思想准则和价值观,对于我们共同的国家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徐学书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促进国家与民族昌盛》中认为中华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以儒释道思想相互交融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的共有生活价值观及其生活方式,爱国、 和谐、 创新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三、案例:汉语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认同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汉语教学界开始关注跨文化交际问题,并把研究的视角逐渐放在跨文化交流上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海外孔子学院的发展,汉语教学界提出了汉语国际教育传播的理念,并且强调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汉语国际传播与中国文化认同》一文结合跨文化对汉语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认同作了详细阐述:
  跨文化交际或者说跨文化交流就是文化认同的问题,是对第二语言文化的认同。只有语言传播的过程中实现母语文化与第二语言文化双重认同才可以无障碍交流。由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汉语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常常引起他们的误解与排斥。实现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就是传播对象运用已有母语知识和母语文化对不同于自己母语文化的中国文化的包容、理解、接纳与认可。
  在语言传播过程中,培养传播对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实现对异己文化的认同,只有对不同于自己母语文化的异文化尊重、理解、珍惜的态度才可能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知识越丰富,跨文化交际意识越强。从汉语国际传播的角度来看,传播对象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能促进汉语本身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4.
  [2]卡尔斯特:《认同的力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23.
  [4] [美]塞廖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M].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
  [5]徐学书:《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促进国家与民族昌盛》. [ 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
  作者简介:
  张越,兰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鄂伦春族传统文化载体和空间的单一使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传承工作难上加难。本文从影视剧业、绘本、纹样设计、教育等方面分析鄂伦春传统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途径,探索在文化全球化语境条件下,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市场化及实用性开发,使其传播范围扩大化,传承人接收的时间自由化,并借助他人的认可与评价提高传承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形成自我文化认同意识,进而达成持久传承的目的。  关键词:鄂伦春;传统文化;传承;传播
期刊
摘要:深圳市田贝村早在1984年、2006年经历了两次由村民齐心协力“自筹、自拆、自建”的旧村改造经历。这一村民自发筹建、原地改造的旧村改造模式,在深圳独树一帜。而田贝村村民也在三十多年间经历了两次迁居,从农田瓦舍住进了有80栋整齐独立小洋楼的“田贝新村”,又从田贝新村住进了32层高层住宅,生活方式、文化习惯也在这一期间发生了变化。田贝村的改造有其独特性,但同时也是深圳市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村落变迁的
期刊
摘要:本文对建筑规划中传统文化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入手,进一步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中的运用原则,最后提出了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运用措施。  关键词:建筑規划;传统文化;重要性;运用原则;运用措施  前言  建筑行业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打造更多优质的现代化工程项目,推动行业的现代化升级转型,就必须做好建筑规划工作,赋予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化创意产品成为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的手段与渠道,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加工与创新将其与现代文化产品结合在一起,打造符合时代要求与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让非遗在创意中“活态化”。本文从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角度出发,浅析在保护与传承非遗过程中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保护与传承  一、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的必要性  在工
期刊
摘要:宇宙大爆炸的理论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如科学家发现宇宙大爆炸到现在大致经过三个时期,即暴胀期,减速膨胀期和加速膨胀期;星系是如何形成的等等。宇宙大爆炸其实应称为宇宙大反弹,在反弹的过程中一部分物质变成了能量态并产生了太一场(能量场),另一部分物质因有了太一场而开始产生引力和质量,行成了氢氦等物质、行成了天体,也将宇宙膨胀速度降了下来,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宇宙。  关键词:宇宙起源;大反弹;能量场 
期刊
摘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华夏祖先的无穷智慧。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世界舞台当中,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在这一背景下,二十四节气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翻译有很多版本。本文从纽马克语义翻译视角出发,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英文翻译对研究对象,以期找到合理的翻译办法。  关键词:二
期刊
摘要:作为罗曼语族的一门语言,葡萄牙语语法在定冠词o/a的使用方面有诸多规定。现行定冠词使用教学法结合各大高校发行的教材和工具书已经相对完备。然而,对于根据名词在句中位置和名词分类来进行定冠词的选用以表泛指的教学尚没有形成书面教学资料,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写作或口语表达时出现一些容易被葡语作为母语的教师识别出来的语法错误。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和解释。  关键词:葡萄牙语;定冠词;名词语段;泛指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博弈”,“师徒传承和继往创新的差异”,“相互包含又彼此参照的交集”这三个角度论述了中西方哲学家的异同。  关键词:博弈;差异;交集  藍色的地球在地域上横向分为两半,有着清晰严谨的界限。而与此相对应,人类精神文明很难厘清边界,思想载体上也不如这般明朗。此起彼伏的哲学家智慧,一方面各成一派自由独立,一方面又相互渗透彼此包涵。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站在一定距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阐述该县城发展的状况,以及“那达慕”的概况和它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那达慕;经济发展  一、研究概况  (一)有关“那达慕”产生历史的研究  最早在《成吉思汗碑铭》中有记载,有摔跤、赛马及射箭的描述。新中国建立后,有代表性的《传统那达慕》蒙文版,阐述了摔跤、射箭、赛马变成了人们的娱乐活动,不再只是作为生产工具。蒙古人举办欢聚的
期刊
摘要:现代民宿设计,不论是新建建筑亦或旧建筑改造,都旨在营造舒适、合适于当地文化气质的空间环境,对于历史文化古城苏州的民宿来说,青砖良好的物理特性及不卑不亢、素雅坚韧的品格所营造出的空间,如自然生长一般充满苏州地域气息。  关键词: 青砖;民宿;苏州;地域文化  一、青砖特性与地域文化体现  1.1青砖特性  砖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成型、干燥、再经高温焙烧而成的一种建筑材料。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