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心声:在网络中我们是弱势群体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担忧
  
  在网络里,党政官员是“弱势群体”
  在当前的网络中,官员很有可能成为“弱势群体”。
  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说话可以不负责任,这很可怕。我们不是怕老百姓的监督,我们希望倾听民声,但现在网络上有一种不良现象,党政干部尤其是县委书记只要有一点不妥,哪怕这只是谣传的,就可能被网民群起攻之,无限放大,让人受不了。
  应该说我们政府工作的公开化透明化也在推进,我们有正常的体制机制的渠道,有信访办,有书记的公开信箱,有“一把手”接待日。这都是渠道,有些信息确实是通过那些不正规的渠道散播的。我们必须承认当前在网络上,理性还是很缺乏。
  ——河南某县县委书记
  
  “媒治”让官员恐惧网络
  网络信息往往鱼龙混杂、真伪难辨,既浪费了社会资源,又干扰了被举报官员的正常生活。官员也是公民,也有隐私权。尤其是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还会借助网络,散布虚假信息,诽谤政府官员,这更影响了一个官员的清白,也会影响到工作 。
  目前有一种说法:中国社会不是人治,也不是法治,而是“媒治”。许多悬而未决、“查无实据”的事件,在网络上曝光后,其处理力度之大、速度之快、态度之坚决,与曝光之前形成天壤之别。
  网络作为媒体的一种,其快捷性、公开性以及草根性,使它具备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网络存在这样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越强势的群体,在网络上往往处于弱势。因此,官员患上“网络恐惧症”也是顺理成章。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某办公室副主任
  
  “不干净”使官员变得“懦弱”
  当官员面对不实言论、诽谤之词时,完全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此种言论的制造者绳之以法。可惜,绝大多数官员明明知道是假,却采取找关系、托人情、花钱摆平的方式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岂不知这是对网络犯罪的怂恿,鼓励“刁民”的存在。一些网络“刁民”就认为所述情况是事实,反而变本加厉、肆无忌惮。 难道执法者不懂法吗?不是!而是担心诉诸法律引来其它方面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自己不干净!正是这种“不干净”使处于网络舆论风口浪尖的官员变得“懦弱”,更甚者是“妥协”。久而久之,就成了标准的“网络恐惧症”。
  ——山东新闻网济宁新闻中心主任 华中领
  
  怕的不是个人监督,
  怕的是损害当地形象
  说实在话,从本人接触到的网络事件来看,也存在这种情况,大家往往只注意到一两次网络揭黑的事件,其实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有不少人通过网络散播谣言,达到报复等目的。而这些事件大都捕风捉影,缺乏证据,网友往往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给当事人造成的负面影响倒是小事,更重要的是对当地的形象造成损害。
  ——江苏某县宣传部长
  
  网络有时也会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所利用
  在看到和承认网络监督有着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虚拟世界的不负责任,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有时也会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所利用,一些恶意诬告、诽谤官员的虚假信息,不时在网络上传播,严重扰乱公众的视听,从而使得网络这一反腐渠道的作用大打折扣。目前,不少官员遇到网上的负面信息,往往手足无措,更多选择回避或失语。
  ——江苏省泰州市委组织部
  研究室主任陆彩鸣
  
  ●人民论坛网网友“一刀”点评:官员害怕网络,根本问题还是官员们没把自己当成人民公仆,特权太多,所以难免引起人民的关注和公愤。他们之所以选择在网络上表达意见,是因为民对官的监督机制尚不完善,所以他们只能诉诸网络。网络爆料和监督,从总体看,准的比错的多,漏的比抓得多。总的来说,这个事情对大家都是个好事,小网民们有个宣泄的出口,避免极端事件发生,促进社会和谐。
  
  有些官员应该“开窍”了
  坦然
  
  有人给你造谣,肯定也有人给你辟谣
  网络是个好东西,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我在基层工作几十年了,当县领导也有十几年了,老实说,接触网络也是最近几年的事。听到通过网络监督而落马的官员的事更是最近一两年。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个新课题,网络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果是明显的,这是有目共睹的。总的来说,我还是认为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我的工作是每天要面对基层,只要你跟群众生活在一起,你的一言一行让大家看得到听得到,有人给你造谣,肯定也有人给你辟谣。那些网络的事情不就不攻自破了吗?
  ——浙江某县县委书记
  
  多一点主动,争取网络“麦克风”
  网络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这谁也否认不了。网络正处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但是极不稳定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很多人,不仅仅是官员,都有可能被网络伤害。有些同志在以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加上又看到一些官员因为网络曝光落马,就是没有问题,也害怕一时说漏了嘴。
  可是官员必须有面对这种挑战的勇气,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牢骚,多一点主动,争取网络“麦克风”,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其实,有些恐惧的状况和心理也是很正常的,要不是搞宣传工作,我对网络也有些发怵。可是,网络是挑战,怎么能逃避呢,必须接受,敢于应战。这是工作的要求。要逐渐开始由躲避媒体变为主动与媒体接触,重视网络。
  ——河南某市委宣传部长
  
  有些党政官员应该“开窍”了
  其实,网络并不可怕。但是,却总有一些党政官员害怕网络、反感网络,对网络恐惧不已、抵触不尽。究其原因,不外有四:一是心中确实有鬼;二是信息公开意识不强;三是执政为民意识不强;四是很少上网。
  网络不是洪水猛兽,民意的畅通传递也不是洪水猛兽!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政高官们经常上网,主动亲近网民,也应该使有些党政官员“开窍”了。
  ——江苏省洪泽县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倪洋军
  
  对网络“恐惧”未必是坏事
  官员对网络“恐惧”未必是坏事,反而有助于监督官员更加谦虚谨慎、廉洁自律,心中时刻牢记勤政为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情上。作为一名现代官员,一定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网络监督,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它。面对网民的责难也好,意见也好,你得从他们的意见中找到反思,目前是否还有工作没做到的地方、没达到的地方,想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可能一切都做到。
  ——甘肃省委办公厅调研处副处长张滨
  (采访整理:周晓燕 刘新圣 杜美丽 高源 马静 杜凤娇)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交通厅长落马事件屡见不鲜,“交通腐败”问题日趋严重。2005年,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石发亮东窗事发,值得注意的是,他是河南省连续第三任因经济问题落马的交通厅厅长。2009年12月28日,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交通局原局长雷建民因犯贪污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渭南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在审判庭上,雷建民追悔莫及,“我最终栽倒在自己铺设的‘腐败路’上”!  上述案例
期刊
近年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典型人群因不断出事而见诸报端。一类是煤矿工人、矿井工人;另一类为落马贪官、问题官员,这两类不同的群体原本没有多少可比性,但人们却冠之以一个同样的词汇——“高危”。  当官也高危,是不是个伪命题呢? 据人民论坛杂志调查结果显示,44%的受调查者认同“做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并认为官场十大高风险岗位分别为国土局长、交通厅长、县委书记、公安局长、组织部长、建委主任、安监局长、市
期刊
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父亲是作家,母亲是画家,我很幸运地接触到很多文艺界名人。因为人和人确实不太一样,有的人一生庸庸碌碌,而有的人却能在时时处处都大放光彩。他们在读书方面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导,但是接触到他们,那益处就太大了。比如看齐白石老人画画,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我觉得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水和空气一样,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觉得读书是一个不需要谈论的问
期刊
近年来不少地方国土官员纷纷落马。据人民论坛杂志调查结果显示,62%受调查者认为“国土局长”风险最高,排位第一 。    潜规则面前国土局长纷纷倒下    “为什么大家都叫‘拿地’,而不用‘拍地’,这说明里面有门道,‘拿地’条件政府可以设置,规划政府可以改变,一切主管部门说了算。”温州某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说到。他甚至直言,土地市场操作基本上潜规则先行。  权力大,监管不到位,潜规
期刊
在很多人眼里,组织部长是“管官的官”,是“官中之官”,上可以直接担任党的书记或者行政主官,下可以“号令百官,莫敢不从”。组织部掌握着最为重要的选人用人的权力,处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据人民论坛杂志社调查结果显示,47%的受调查者认同组织部长的岗位风险高,位排第五。    组织人事权的强大吸引力    权力越大,关注的人就越多,需要处理的关系就越复杂,工作的难度就越大,面临的各种诱惑也更多。對
期刊
什么是官场高危岗位?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是指责任重大或事故高发,最容易被问责的领导岗位;有人认为,是指情况复杂、人事关系盘根错节,最容易 “中暗箭”、 跌跤子的领导岗位。但人民论坛杂志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人心中的“高风险岗位”,还是那些最容易在廉洁问题上“出事”的领导岗位。而国土局长、交通厅长、公安局长、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建委主任、 市委书记、安监局长、国企老总、房管局长被列为“高危
期刊
近几年来,不断曝出的黑幕让一些公安局长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湖南耒阳公安局原局长肖强,河南南召公安局原局长李平,山西大同市公安局原副局长郭亮,……一个个公安局长相继落马。据人民论坛杂志社调查结果显示,51%的受调查者认同公安局长岗位风险高,位排第三。  这些落马的公安局长,如果把他们的履历翻到十年以前,很多都是“根正苗红”的“优秀干警”、“明星警察”,有的甚至是“明星局长”,著名“打黑局长”。
期刊
●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应当有这样的气魄和胸怀,不仅办好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党校,也要办好只有中国才有的参政党的联合党校  ●現在,全党学习,全民学习,全社会都在学习。党外代表人士到哪里学习?请到社会主义学院来    这不是一般的学院,而是有着政治殊荣的高等“政治学院”    人民论坛记者:不少公众甚至一些中共党员干部都不太了解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您怎样给大家介绍这所学院呢?  叶小文:
期刊
上海人爱读书,由来已久。爱读书的上海人,对上海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也是情有独钟。这项历经30年的群众性读书活动,影响全国,蜚声海外,已经成为我国建国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群众性的读书活动,先后被党中央赞誉为“上海工人阶级的创举”,被市委领导肯定为新时期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四大发明”之一,被市民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2009年,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它“全民阅读活动优秀
期刊
调研背景  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长效措施,也是防止用人不正之风的治本之策。初始提名是干部选任工作的基础环节,是决定干部选任质量的关键因素。对此,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  作为中组部“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单位,永康市近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规范、创新干部初始提名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