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近年来的阅读教学,太繁,太花,太“讲究”。只有回归简约,语文课改才能真正地走向成熟,语文教学方能返朴归简;只有简约的教学,才能为课堂精彩的生成提供了无限可能,也才成就了丰满、灵动、多元的课堂。
【关键词】繁琐;简约;情感特征;文本利用;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纵观近年来的阅读教学,“繁”而有余,“简”之不足。大道至简,真水无香,我认为,只有简约教学,在实惠上多做文章,才能为课堂精彩的生成提供无限可能,也才能成就丰满、灵动而又多元的课堂。
一、繁琐低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表现及其实质
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笔者任教小学语文十余年,作为一线教师,非常清楚自己及同行们的教学状况:本来一读即懂的语言却来个拐弯抹角、迂回套问;本来优美雅致的文章却偏做繁琐分析;本来充满灵性、逻辑性的课文却偏被肢解……围绕内容理解而兜圈子的现象比比皆是。老师想方设法只为逗引学生说出“谜底”(即事先设定的答案),多媒体课件天花乱坠,扰乱了学生的视线,语文课显得臃肿。
(一)矫情地生发假象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文眼、关键句等触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这个载体,领悟文本传递的“未白”情感,并由此生发若干相关情感,这就是所谓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但是,有的教师为了“生发”而“生发”,“无病呻吟”,表面上热闹的生成场面,却是空洞的、游离于文本之外的,这就是“矫情”了。
例如,执教《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为了让学生体会阮恒动作背后的内心活动,一位教师抓住几个表示“哭”的词语做文章。以下是一段教学实录:
1.教师课件出示文中四个句子,分别含有“啜泣”“呜咽”“低声哭泣”“抽泣”这四个词语。
2.师:现在请同学们读读这四句话,每句话中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说:四个句子都写到了阮恒的“哭”)
3.师:让我们先找到含有“哭”这个意思的词语。
4.画词
5.师:这四个表示“哭”的词语,意思是不同的,请你根据词语的意思连线。屏显:
啜泣 一吸一顿地哭泣
呜咽 抽抽搭搭地哭
哭泣 持续不断的
抽泣 低声哭泣
(生连线,理解四个表示“哭”的词语。)
6.师:让我们来表演一下哭的样子。
7.生表演四种“哭”(但是学生扭扭捏捏、做作,底下同学有的嬉笑,有的严肃,场面甚是热闹,单单这个表演就花费了近五分钟。)
8.师:没关系,老师这里准备了一组视频,你们来辨别一下它表示的是哪个词语的意思。
9.师:看完视频,还有谁愿意来表演一下四个“哭”?(此环节又花费近三分钟)
有什么样的心情,就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语言。反之,透过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就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从而感悟人物的可贵品质。教师抓住几个表示“哭”的不同程度的词语做文章是对的,但关键是学生对“哭”的程度的理解体验是否要通过耗时近十分钟之多的表演和最后的撒手锏—视频来救场呢?教者课前的准备视频(估计要花好几个小时),课上还要手忙脚乱,如此高耗费力的细节处理,学生对这四个表示“哭”的词义、其程度差别还是不甚了解,这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实质就是“矫情”。
(二)偏离的综合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姓“语”,还要姓“综”。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是大语文教育观。因此,教师要落实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可以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也要渗透这一理念,很多教师已经熟稔于心。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得当,让语文课堂偏离姓“语”这个本质,还是值得商榷的。
例如,我校在课题实验时,曾有一名教师展示过一个案例—四年级下册的科学小品文《蝙蝠和雷达》。首先教师简单地复习了第一课时的生字词后,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表格的梳理,了解科学家试验的过程,了解蝙蝠飞行的秘密,然后弄明白“蝙蝠”和“雷达”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最后花了将近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仿生学”。
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思路是清晰的,环节的设计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教学目标的定位、重点的把握都值得商榷,对文本特点的把握不是太准,因为教师更多的是关注了课文内容,理应着力突破的点—课文的语言形式、语用,却蜻蜓点水。这样的教学丧失了语文味,更像科学课。“找仿生学例子”这个环节,教师的本意是拓展文本,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凸显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然而,我对此提出异议:课文的学习引领,教师指向的是写什么,而不是表达(怎么写),可以说是在学生根本没学到什么的情况下,马上进行文本拓展。显然,这样的教学不姓“语”,自然学科的资源统治了语文课,这是语文核心的偏离。
总之,现在的课堂教学,指向表达的意识太弱,“花、繁、讲究”充斥课堂,浮华的背后是浅薄,热闹的背后是躁动。
二、简约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及其理念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莎士比亚)“少则多,多则惑。”(老子)这些哲人的话语如醍醐灌顶,敲醒了我们:只有简约的教学,才能为课堂精彩的生成提供无限可能。汪潮教授这样解读“简约”:简约不是随意,它是一种精湛设计;简约不是低能,它是一种高效整合;简约不是无为,它是一种教学境界。
一句话,简约就是追求教学的干净利索、不枝不蔓,把课讲得简单些,但它同样应该有丰富的内涵,有精彩的设计和生动的形式,有深刻的情感。我们的语文课应追求简约之上的丰满之美。 三、简约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特征及其实施策略
(一)简约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特征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打动学生、震撼学生的都是情,要让情充溢课堂。情感是语文学习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就栖息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感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
(二)实施策略:抓住文本触点,披文入情,追求简约之上的丰满之美
要真正学懂、学好一篇文章,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触点,通过对字、词、句的品读,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由此生发若干相关情感。
例如,前文提到的《她是我的朋友》一文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中的人物(阮恒)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教师可以抓住文章情感的触点——“哭”,通过让学生沉入语言文字,诵读语言文字,以“读读画画”“带问而读”“潜心默读”“感情诵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赋予学生反复读的时间和空间,在形式各异的读中会文义、品情感,从而披文入情,自然生发。
请看设计:
(1)“读读画画找词语”:读读这四句话,画出四个表示“哭”的词语(啜泣、呜咽、抽泣、哭泣);
(2)解近义词话差别:①用心读读,把这四个词语都换成“哭泣”,好吗?②你能大致说说四个词语的意思差别吗?读出什么了?(这四个词语表明阮恒哭的程度怎样?)
(3)做心电图看端倪:①默读这几组句子,引导学生找出每一次“哭”背后阮恒的动作变化,试着整理出如下所示“心电图”:
②透过人物动作、表情、语言走近人物的内心:请你再用心读读这段话,联系上下文想想,阮恒每次“哭”时,心里在想些什么?③教师小结:孩子就是孩子,阮恒以为自己的血会全部抽给小姑娘,就会死,很恐惧,而他又想救活朋友。因此,此时他心理极其矛盾,他的哭是表现为“啜泣、呜咽、低声哭泣、抽泣”,而不是放声大哭,泣不成声。你们看,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中往往透出其内心想法,这样写才叫真实、具体。
(4)感情诵读会心境:有了这样的体会,让我们充满感情地诵读课文,再次走进阮恒的内心吧!
阅读心理学告诉我们:文字的意蕴、创作者的思维,需要多次敲击,阅读主体的下意识表层才能显现,才能与主体意识共合。此处的教学设计,四次沉入语言文字的诵读、揣摩、体味,有力地敲击着学生,引发了一场学生与作者、文本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学生的内在体验被激发,在表示“哭”的这一组词语的外壳上烙下文本传递的“未白”情感,瞬间引起情感共鸣,并由此生发若干相关情感。这样的教学,简约而又丰满,真实而又柔和。
四、简约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利用及其实施策略
(一)简约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利用
“简约”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做“减法”,达到集中目标深入钻研的目的。同时还要做“加法”,即“开放语文”,依赖教师对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敏锐发现、合理地整合、有度地挖掘。这就是依靠文本这一“最最基本的语文资源”开拓开去,让综合性、综合能力、综合目标在一遍又一遍的文本资源挖掘中深度生成,实现简约之中的充实。
(二)实施策略:务本内拓资源,重视语用,追求简约之上的充实之美
基于以上的认识,上文提到的《蝙蝠和雷达》一文的教学,就应注意语言的积累,重难点的疏通与突破可以作如下简化处理:在教学三次试验这个环节,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对表格的完成,可让学生根据表格内容进行简要复述,讲一讲试验的过程,这样就能促进语言的内化与积累。在探究雷达的工作原理时,则可以按照教参的教学建议,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力促语言的积累和内化,比如创设情境,让学生当“小小讲解员”,下面的“观众”现场提问,这样,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与口语交际整合起来,有效地激发了孩子的参与热情,还进行语用实践。当然,对于文中一些重要的词语在教学时也不可忽略,如文中“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解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一句中的“反复”“终于”,教师应引导学生品读,让他们明白:人们从大自然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往往要付出艰辛的代价,甚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样的教学,在感悟作者遣词造句魅力的同时,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工具性”与“思想性”于一体。
王崧舟老师曾说:语文的本体“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科学小品文,我们要学习其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严谨的表达方式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这样的教学,既适度拓展了课文的内容,综合掌握了科学知识、语言知识,又以语言训练为落脚点,学生的读、说能力得到提升,做到知识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这样的教学,抓住了“运用”,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奥秘;这样的教学,以“语文”的方式挖掘说明文中的语文因素,上出浓浓的“语文味”,让学生学得简单而不纷繁,简约却又充实。
上述观点仅是简约语文的冰山一角,简约有效的语文课堂还有很多秘妙,这里不一一赘述,期待与所有同行的商榷、争鸣。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让我们简简单单教语文吧!这种“简单”不是简单无物,教学手段、方法单一,而是将多维深刻的教学内容精简浓缩,力求“简而精,单而丰”,在简约中孕育精彩,在丰满中彰显本色!
参考文献
[1]查静.打造语文课堂教学的“静”界[J].江苏教育,2007(3).
[2]杨再隋.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
刊,2006(1).
[3]郭辉雄.利用课文空白开发思维潜能[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5(4).
[4]梅林等.简简单单 平平淡淡 真真切切[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6(9).
[5]徐新铭.守望简约的语文教学.http://www.wzqjks.com/fkggz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814.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繁琐;简约;情感特征;文本利用;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纵观近年来的阅读教学,“繁”而有余,“简”之不足。大道至简,真水无香,我认为,只有简约教学,在实惠上多做文章,才能为课堂精彩的生成提供无限可能,也才能成就丰满、灵动而又多元的课堂。
一、繁琐低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表现及其实质
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笔者任教小学语文十余年,作为一线教师,非常清楚自己及同行们的教学状况:本来一读即懂的语言却来个拐弯抹角、迂回套问;本来优美雅致的文章却偏做繁琐分析;本来充满灵性、逻辑性的课文却偏被肢解……围绕内容理解而兜圈子的现象比比皆是。老师想方设法只为逗引学生说出“谜底”(即事先设定的答案),多媒体课件天花乱坠,扰乱了学生的视线,语文课显得臃肿。
(一)矫情地生发假象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文眼、关键句等触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这个载体,领悟文本传递的“未白”情感,并由此生发若干相关情感,这就是所谓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但是,有的教师为了“生发”而“生发”,“无病呻吟”,表面上热闹的生成场面,却是空洞的、游离于文本之外的,这就是“矫情”了。
例如,执教《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为了让学生体会阮恒动作背后的内心活动,一位教师抓住几个表示“哭”的词语做文章。以下是一段教学实录:
1.教师课件出示文中四个句子,分别含有“啜泣”“呜咽”“低声哭泣”“抽泣”这四个词语。
2.师:现在请同学们读读这四句话,每句话中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说:四个句子都写到了阮恒的“哭”)
3.师:让我们先找到含有“哭”这个意思的词语。
4.画词
5.师:这四个表示“哭”的词语,意思是不同的,请你根据词语的意思连线。屏显:
啜泣 一吸一顿地哭泣
呜咽 抽抽搭搭地哭
哭泣 持续不断的
抽泣 低声哭泣
(生连线,理解四个表示“哭”的词语。)
6.师:让我们来表演一下哭的样子。
7.生表演四种“哭”(但是学生扭扭捏捏、做作,底下同学有的嬉笑,有的严肃,场面甚是热闹,单单这个表演就花费了近五分钟。)
8.师:没关系,老师这里准备了一组视频,你们来辨别一下它表示的是哪个词语的意思。
9.师:看完视频,还有谁愿意来表演一下四个“哭”?(此环节又花费近三分钟)
有什么样的心情,就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语言。反之,透过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就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从而感悟人物的可贵品质。教师抓住几个表示“哭”的不同程度的词语做文章是对的,但关键是学生对“哭”的程度的理解体验是否要通过耗时近十分钟之多的表演和最后的撒手锏—视频来救场呢?教者课前的准备视频(估计要花好几个小时),课上还要手忙脚乱,如此高耗费力的细节处理,学生对这四个表示“哭”的词义、其程度差别还是不甚了解,这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实质就是“矫情”。
(二)偏离的综合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姓“语”,还要姓“综”。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是大语文教育观。因此,教师要落实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可以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也要渗透这一理念,很多教师已经熟稔于心。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得当,让语文课堂偏离姓“语”这个本质,还是值得商榷的。
例如,我校在课题实验时,曾有一名教师展示过一个案例—四年级下册的科学小品文《蝙蝠和雷达》。首先教师简单地复习了第一课时的生字词后,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表格的梳理,了解科学家试验的过程,了解蝙蝠飞行的秘密,然后弄明白“蝙蝠”和“雷达”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最后花了将近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仿生学”。
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思路是清晰的,环节的设计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教学目标的定位、重点的把握都值得商榷,对文本特点的把握不是太准,因为教师更多的是关注了课文内容,理应着力突破的点—课文的语言形式、语用,却蜻蜓点水。这样的教学丧失了语文味,更像科学课。“找仿生学例子”这个环节,教师的本意是拓展文本,丰富语文学习的资源,凸显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然而,我对此提出异议:课文的学习引领,教师指向的是写什么,而不是表达(怎么写),可以说是在学生根本没学到什么的情况下,马上进行文本拓展。显然,这样的教学不姓“语”,自然学科的资源统治了语文课,这是语文核心的偏离。
总之,现在的课堂教学,指向表达的意识太弱,“花、繁、讲究”充斥课堂,浮华的背后是浅薄,热闹的背后是躁动。
二、简约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及其理念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莎士比亚)“少则多,多则惑。”(老子)这些哲人的话语如醍醐灌顶,敲醒了我们:只有简约的教学,才能为课堂精彩的生成提供无限可能。汪潮教授这样解读“简约”:简约不是随意,它是一种精湛设计;简约不是低能,它是一种高效整合;简约不是无为,它是一种教学境界。
一句话,简约就是追求教学的干净利索、不枝不蔓,把课讲得简单些,但它同样应该有丰富的内涵,有精彩的设计和生动的形式,有深刻的情感。我们的语文课应追求简约之上的丰满之美。 三、简约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特征及其实施策略
(一)简约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感特征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打动学生、震撼学生的都是情,要让情充溢课堂。情感是语文学习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就栖息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感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
(二)实施策略:抓住文本触点,披文入情,追求简约之上的丰满之美
要真正学懂、学好一篇文章,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触点,通过对字、词、句的品读,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由此生发若干相关情感。
例如,前文提到的《她是我的朋友》一文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中的人物(阮恒)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教师可以抓住文章情感的触点——“哭”,通过让学生沉入语言文字,诵读语言文字,以“读读画画”“带问而读”“潜心默读”“感情诵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赋予学生反复读的时间和空间,在形式各异的读中会文义、品情感,从而披文入情,自然生发。
请看设计:
(1)“读读画画找词语”:读读这四句话,画出四个表示“哭”的词语(啜泣、呜咽、抽泣、哭泣);
(2)解近义词话差别:①用心读读,把这四个词语都换成“哭泣”,好吗?②你能大致说说四个词语的意思差别吗?读出什么了?(这四个词语表明阮恒哭的程度怎样?)
(3)做心电图看端倪:①默读这几组句子,引导学生找出每一次“哭”背后阮恒的动作变化,试着整理出如下所示“心电图”:
②透过人物动作、表情、语言走近人物的内心:请你再用心读读这段话,联系上下文想想,阮恒每次“哭”时,心里在想些什么?③教师小结:孩子就是孩子,阮恒以为自己的血会全部抽给小姑娘,就会死,很恐惧,而他又想救活朋友。因此,此时他心理极其矛盾,他的哭是表现为“啜泣、呜咽、低声哭泣、抽泣”,而不是放声大哭,泣不成声。你们看,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中往往透出其内心想法,这样写才叫真实、具体。
(4)感情诵读会心境:有了这样的体会,让我们充满感情地诵读课文,再次走进阮恒的内心吧!
阅读心理学告诉我们:文字的意蕴、创作者的思维,需要多次敲击,阅读主体的下意识表层才能显现,才能与主体意识共合。此处的教学设计,四次沉入语言文字的诵读、揣摩、体味,有力地敲击着学生,引发了一场学生与作者、文本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学生的内在体验被激发,在表示“哭”的这一组词语的外壳上烙下文本传递的“未白”情感,瞬间引起情感共鸣,并由此生发若干相关情感。这样的教学,简约而又丰满,真实而又柔和。
四、简约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利用及其实施策略
(一)简约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利用
“简约”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做“减法”,达到集中目标深入钻研的目的。同时还要做“加法”,即“开放语文”,依赖教师对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敏锐发现、合理地整合、有度地挖掘。这就是依靠文本这一“最最基本的语文资源”开拓开去,让综合性、综合能力、综合目标在一遍又一遍的文本资源挖掘中深度生成,实现简约之中的充实。
(二)实施策略:务本内拓资源,重视语用,追求简约之上的充实之美
基于以上的认识,上文提到的《蝙蝠和雷达》一文的教学,就应注意语言的积累,重难点的疏通与突破可以作如下简化处理:在教学三次试验这个环节,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对表格的完成,可让学生根据表格内容进行简要复述,讲一讲试验的过程,这样就能促进语言的内化与积累。在探究雷达的工作原理时,则可以按照教参的教学建议,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力促语言的积累和内化,比如创设情境,让学生当“小小讲解员”,下面的“观众”现场提问,这样,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与口语交际整合起来,有效地激发了孩子的参与热情,还进行语用实践。当然,对于文中一些重要的词语在教学时也不可忽略,如文中“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解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一句中的“反复”“终于”,教师应引导学生品读,让他们明白:人们从大自然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往往要付出艰辛的代价,甚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样的教学,在感悟作者遣词造句魅力的同时,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工具性”与“思想性”于一体。
王崧舟老师曾说:语文的本体“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科学小品文,我们要学习其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严谨的表达方式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这样的教学,既适度拓展了课文的内容,综合掌握了科学知识、语言知识,又以语言训练为落脚点,学生的读、说能力得到提升,做到知识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这样的教学,抓住了“运用”,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奥秘;这样的教学,以“语文”的方式挖掘说明文中的语文因素,上出浓浓的“语文味”,让学生学得简单而不纷繁,简约却又充实。
上述观点仅是简约语文的冰山一角,简约有效的语文课堂还有很多秘妙,这里不一一赘述,期待与所有同行的商榷、争鸣。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让我们简简单单教语文吧!这种“简单”不是简单无物,教学手段、方法单一,而是将多维深刻的教学内容精简浓缩,力求“简而精,单而丰”,在简约中孕育精彩,在丰满中彰显本色!
参考文献
[1]查静.打造语文课堂教学的“静”界[J].江苏教育,2007(3).
[2]杨再隋.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
刊,2006(1).
[3]郭辉雄.利用课文空白开发思维潜能[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5(4).
[4]梅林等.简简单单 平平淡淡 真真切切[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6(9).
[5]徐新铭.守望简约的语文教学.http://www.wzqjks.com/fkggz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814.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