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5313134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分析肿瘤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以及影响并发症的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10.83%(13/120),其中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率为7.5%(9/120),出现导管破损率为0.00%(0/120),出现导管堵塞率2.5%(2/120),出现血栓率为0.83%(1/120),导管脱出率为0.83%(1/120);导致肿瘤患者出现PICC置管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理方式、穿刺选择的静脉等。结论:肿瘤PICC置管患者存在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导管脱出以及机械静脉炎,导致患者出现上述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为护理方式以及穿刺时选择的静脉,因此需要选择肘正中、贵要静脉,采取科学护理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肿瘤;PICC置管并发症;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215-01
  肿瘤属于当前对人类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类疾病,PICC主要是通过导管行穿刺(外周手臂的静脉),到达患者的心脏大静脉的一种置管技术,本病特点是病程长,本病患者多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静脉输液以及化疗,为有效避免化疗药物、静脉输液药物等对患者的血管造成损伤,建议采取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方式[1]。为有效降低肿瘤PICC置管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本研究针对120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PICC置管肿瘤患者共120例,男女比例为63:57,年龄25-75岁,平均(40.12±5.11)岁,其中69例>60岁,39例40-60岁,12例<40例;肺癌者9例,胃癌者10例,肠癌者9例,乳腺癌49例,恶性淋巴癌40例,其他3例;导管停留时间1-12m,平均(165.12±4.44)d。本研究选取所有数据资料均不会对研究结果造成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式PICC导管,所有的导管均需要与可肝素帽输液接头予以连接,采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体。整理本组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患者的是否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类型、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方式以及穿刺的静脉,并对上述资料予以统计分析[2]。
  1.3观察指标
  观察本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的类型以及概率,针对并发症比例,針对导致并发症出现的原因予以分析[3]。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0.0软件包处理,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完成表示,组内比较用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用X2完成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本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10.83%(13/120),其中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率为7.5%(9/120),出现导管破损率为0.00%(0/120),出现导管堵塞率2.5%(2/120),出现血栓率为0.83%(1/120),导管脱出率为0.83%(1/120);如表1。
  2.2本组并发症相关性因素分析情况
  导致肿瘤患者出现PICC置管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理方式、穿刺选择的静脉;采用门诊护理的患者中出现25例并发症,采用住院护理的患者出现11例并发症,可见住院护理效果更佳。选择贵要静脉穿刺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25.00%,肘正中静脉的概率为23.33%,头正中静脉的概率为60.00%,可见选择贵要静脉与肘正中静脉的效果较佳;见表2。
  3.讨论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近年来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该治疗方式的原理,是通过于往患者体内置入导管的方式达到降低患者化疗药物外渗率和保护上肢静脉的目的。本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10.83%(13/120),其中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率为7.5%(9/120),出现导管破损率为0.00%(0/120),出现导管堵塞率2.5%(2/120),出现血栓率为0.83%(1/120),导管脱出率为0.83%(1/120);导致肿瘤患者出现PICC置管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理方式、穿刺选择的静脉等。本研究数据结果表明,肿瘤PICC置管患者存在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导管脱出以及机械静脉炎,导致患者出现上述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为护理方式以及穿刺时选择的静脉,因此需要选择贵要静脉、肘正中,采取科学护理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受到样本量、时间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论证。
  综上所述,肿瘤PICC置管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包括相关性感染、导管皮损、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以及血栓形成,而导致并发症的出现主要与护理方式以及穿刺静脉的选择有关。临床护理人员在予以肿瘤患者PICC置管时应当首选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予以穿刺,并选择住院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叶连琴.基层医院肿瘤患者PICC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76-77.
  [2]曹林英,何红梅,李智,等.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置入 PICC 导管相关并发症原因探讨与护理干预[J].激光杂志,2013,34(1):100-101.
  [3]李平.肿瘤患者化疗中 PICC 常见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3):58-5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检验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白血病/淋巴瘤患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患者的免疫分型进行检验,讨论流式细胞术在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入选的20例患者中ALL11例,其中B-ALL6例、T-ALL5例,AML9例;B-ALL患者HLA-DR阳性表达率最高,为100%,CD21、CD38、CD22依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围产保健服务利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 2015年12 月建册的1453 例孕产妇的围产期手册,对分娩的全部病例及保健记录不全的均予以剔除,避免信息和观察偏倚,调查结果不精确。结果文化程度以及职业对孕妇围产保健的医用程度不同,直接影响着产检次数,产检次数增加,不良分娩机会减少。结论围产保健服务得到有效利用可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病残儿出生率,保障孕产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思密达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 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10 mg/(kg· d)加入到5%的葡萄糖溶液中,配制后浓度为l .0mg/ml,1 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滴注前30min给予思密达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女性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性激素和虚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病例资料来自于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女性患者,采用氖标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1、E2、T、P以及唾液E2、T、P;采用碘标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LH、FSH。结果:育龄妇女组: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三组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缺铁性贫血的的临床检验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3月门诊及住院的贫血患者共100例,其中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非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SF、FA与VitB12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SF、FA与VitB12均明显低对照组,贫血患者SF、FA与VitB12贫血程度均呈
期刊
【摘要】健康和心理教育问题是每个人都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对人影响很大的问题。骨科患者由于发病忽然,从一个正常人忽然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现实。所以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消除其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同时取得家属及亲友的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骨科健康和心理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骨科;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组织管理  【中
期刊
【摘要】在现行的医学教育体系中,基础课阶段的教学内容往往与临床需求的知识相脱节,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基础课的知识,并不能很好地利用基础知识解释临床所遇到的问题。而基础与临床相脱节是由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材等多方面综合因素造成。本文就加强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临床教学;基础教学;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经阴道超声探查在妇产科疾病诊断中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观察。方法: 随机抽取500 个经阴道超声检测患有妇产科疾病病患的患病情进行研究分析而且总结。结果: 500 个病患中,经阴道超声诊断中有210 个患有子宫肌瘤 ,手术证实其中最小的是 1. 0 cm;其中有51个 诊断得的是卵巢单纯囊肿 ,有44个是巧克力囊肿,手术得出的结果是全部卵巢单纯囊肿,巧克力囊肿 有41 个; 畸胎瘤
期刊
【摘要】医疗中感染问题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一个难题,院内的交叉感染是引发多种感染性疾病、减慢康复速率、增加患者死亡率的主要根源。由于医院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放化疗的大力开展以及内科介入疗法的广泛应用,使得院内感染人数日益增多。临床上微生物的检验主要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方面,切断这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概率。现针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对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价值进行讨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呼吸科患者收到医院感染的具体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其对患者炎症反应的相关影响,以求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必要地依据。方法:我们对2014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60名呼吸科患者的就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我们将这16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采用随机分配的相关原则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保持每组的患者数量一致。然后,我们对感染组患者的感染病原菌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