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我国公路的发展现状,以及公路养管中所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探讨如何深化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从而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
公路养管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法律要求严格, 而且涉及到各方面利益的调整, 操作不当很可能适得其反。因此, 在体制改革中注重把握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提高职工收益、促进稳定等原则, 在保证职工队伍稳定的基础上, 实现改革的平稳推进。
1实施公路养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深化公路养管体制改革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解决现实矛盾的需要,是强化危机意识的需要。一是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促进公路养管体制改革。从国际上看,我国加入WTO 时,在公路交通领域开放问题上作了承诺,这就表明2006 年外资可以在中国设立公司参与中国市场竞争。有“狼”来了的危机感。从国内来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全党和战略高度,新一轮改革热潮已在神州大地涌动,并以强劲的势头向更广的领域、更深层次推进。公路行业不可能成为改革的避风港。二是全国公路行业大变革的大趋势推动公路体制改革。为适应新形势新发展要求,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层次越来越深,传统的公路养管体制必将打破,养护市场化的趋势正在初步形成。三是公路行业干部群众观念滞后逼着公路体制改革。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使不少人产生了市场惰性和体制依赖性,危机意识不强,改革意识不浓,发展意识不够,对改革的大局不认同,甚至有抵触情绪,害怕丧失眼前的“既得利益”,这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差甚远。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国际国内的养护公司参与公路养护竞争,我们很可能难以与之抗衡,有可能被淘汰的危险。特别是当前,我们的养护任务越来越重,标准越来越高,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面对上述严峻形势,深化公路养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如何加强公路养管体制改革
2. 1积极做好改革的各项配套工作, 是保证公路养管体制改革工作平稳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1)层层发动宣传, 统一思想认识。
在改革之初,公路职工中普遍存在着对体制改革缺乏信心、无所作为的畏难情绪; 存在着怀念旧体制、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保守心态; 存在着凡事用老眼光、旧思想去衡量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误区。针对这些问题, 应紧密结合公路系统的实际, 向职工深入揭示旧的公路养护体制在新形式下的种种弊端、问题及给整个公路行业所带来的沉重包袱, 使职工充分认识到, 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唯有突破这些难点和问题, 公路行业才会有新的希望和发展。另外, 组织有关人员到国内公路系统改革试点单位学习取经, 从理论和实践上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认识。宣传工作的超前、到位, 可以确保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得以平稳而又卓有成效地进行。
(2) 坚持先挖渠后放水, 妥善安置的原则, 保证职工队伍的稳定。
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 从根本上说, 符合公路事业的长远利益。但随着改革的深入, 减人增效、下岗分流不可避免摆在了广大职工的面前, 这必然会给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为帮助职工克服困难, 渡过难关, 要积极举办各种劳动技能培训班, 帮助职工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自谋职业的能力, 同时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利用各地、各单位的地域及行业优势,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探索出一条多种经营、以副养主的新路子。
2.2紧密结合行业特点, 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养护公司运作模式是保证改革后的养护单位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 实行专业化养护。
通过组建专业化养护作业队伍, 进一步明确分工, 强化责任。在小修保养和路面大中修工程管理方面: 充分发挥专业养护的优势, 做到及时处理路面病害, 高效、优质地完成各项工程任务。在工程管理中, 要不断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在桥涵、构造物管理方面: 组建、培养专职桥梁养护队伍, 通过完善桥涵建档建卡工作和加强定期巡视, 做到及时保养、维修, 有效地克服养路不养桥的弊端, 保证桥涵等设施完好、美观。在机械管理方面: 成立机械队, 对机械设备管理、维修、使用做到统一调度、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养护机械设备管理、维修和使用制度, 强化对驾驶员专业培训和安全教育。加强规划, 抓好机械配套工作,引进先进设备, 满足专业化养护需求。由于成立了专件业化养护队伍, 可大大压缩道班建制, 做到以线为单位进行专业化养护作业。通过实行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制, 按照好路率等各项指标要求, 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加大难点路段的养护力度, 实现全方位科学养路,保证路面完好和畅通无阻。
(2) 实行养护工程招投标制。
公路一般性养护普遍采用招投标制。在每年一度的招投标之前, 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招投标领导小组, 将养护部门养护范围内的各等级公路划分成若干个标段, 根据各标段的基础现状、路况质量、养护生产指标等,结合管理难易程度进行综合分析, 编制定额, 确立标底, 向全体职工发出招标通知书, 按照.. 公平、公开、公正 原则, 进行招投标。投标人员中标后, 对中标人以及被养护部门聘任为作业队队长, 实行风险抵押, 并有权对作业队的用人、用工情况进行自主安排。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养路工的竞争意识, 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而且有利于节约资金、提高工作效率。作业队长通过采取对养护工人择优上岗、奖优罚劣、聘用业务素质较高的养路工养护难点路段等办法, 将任务量分解到承包段的养路工身上, 从而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 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局面, 增强职工争先意识和责任感。
(3) 实行养护生产定额管理。
结合养护生产与施工的具体情况, 制定公路养护工程定额。对路基养护、路面养护、附属设施及机械设备实行定额管理, 并制定考核验收标准, 用.. 定额 指导生产。在实行养护工程定额的同时, 依据劳动定额完成情况, 实行定额工资制、效益工资制和奖励工资制, 彻底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旧的分配模式。为保证作业质量, 还应成立质量监理检查小组, 建立健全稽查制度, 定期检查各标段,核定工程定额的完成情况。采取上述措施, 必须在保持全体职工队伍稳定、人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不仅顺利地完成养护单位的改革工作, 而且要提升养护总体水平。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大胆探索, 勇于开拓, 只有这样, 改革才能见成效。
3实施公路体制改革将产生的效果
一是职工的思想观念不断解放。通过改革,职工思想观念将不断转变,从怕改革转变为我要改革。干部职工经过改革的洗礼,彻底甩掉了“三铁”思想。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由原来的“要我做事”变为现在的“我要做事”。
二是职工市场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一大批懂生产、懂业务、会管理、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公路市场人”在改革中不断成长。
三是公路养护操作规范意识和养护质量明显增强。公路养护实行计量制,大大激发了养路工人的竞争意识和规范意识,养护质量在竞争中也将不断提高,全面养护不断加强,路况稳定上升,好路率不断提升。
四是职工收入稳定增长。由于彻底打破档案工资,实行计量工资或岗位、效益工资。随着职工劳动量增加,职工收入随着增加,且职工收入也将拉开了差距。
4养管体制改革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个别职工观念滞后。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锅饭”思想比较浓厚,使部分职工产生了市场惰性和体制依赖性,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没有被聘上的职工有抵触情绪,害怕丧失眼前“既得利益”,成为公路改革不断深化的思想阻力。
二、公路改革政策不配套。目前最大问题是,公路段很大部分干部職工的养老保险没参保,广大职工特别担忧。
三、养护职工综合素质不高。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而市场化后的养护企业需要一支素质高的掌握现代化专业知识的职工队伍。目前养护职工队伍整体综合素质不高,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不足,人才极度缺乏。
参考文献:
[1]彭富强.公路养护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袁留东.养护改革提升公路管养水平[J]. 新闻前哨, 2009, (05) .
[3]强化公路管养提升服务质量[J].黑龙江史志,2007, (08) .
公路养管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法律要求严格, 而且涉及到各方面利益的调整, 操作不当很可能适得其反。因此, 在体制改革中注重把握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提高职工收益、促进稳定等原则, 在保证职工队伍稳定的基础上, 实现改革的平稳推进。
1实施公路养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深化公路养管体制改革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解决现实矛盾的需要,是强化危机意识的需要。一是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促进公路养管体制改革。从国际上看,我国加入WTO 时,在公路交通领域开放问题上作了承诺,这就表明2006 年外资可以在中国设立公司参与中国市场竞争。有“狼”来了的危机感。从国内来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全党和战略高度,新一轮改革热潮已在神州大地涌动,并以强劲的势头向更广的领域、更深层次推进。公路行业不可能成为改革的避风港。二是全国公路行业大变革的大趋势推动公路体制改革。为适应新形势新发展要求,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层次越来越深,传统的公路养管体制必将打破,养护市场化的趋势正在初步形成。三是公路行业干部群众观念滞后逼着公路体制改革。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使不少人产生了市场惰性和体制依赖性,危机意识不强,改革意识不浓,发展意识不够,对改革的大局不认同,甚至有抵触情绪,害怕丧失眼前的“既得利益”,这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差甚远。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国际国内的养护公司参与公路养护竞争,我们很可能难以与之抗衡,有可能被淘汰的危险。特别是当前,我们的养护任务越来越重,标准越来越高,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面对上述严峻形势,深化公路养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如何加强公路养管体制改革
2. 1积极做好改革的各项配套工作, 是保证公路养管体制改革工作平稳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1)层层发动宣传, 统一思想认识。
在改革之初,公路职工中普遍存在着对体制改革缺乏信心、无所作为的畏难情绪; 存在着怀念旧体制、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保守心态; 存在着凡事用老眼光、旧思想去衡量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误区。针对这些问题, 应紧密结合公路系统的实际, 向职工深入揭示旧的公路养护体制在新形式下的种种弊端、问题及给整个公路行业所带来的沉重包袱, 使职工充分认识到, 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唯有突破这些难点和问题, 公路行业才会有新的希望和发展。另外, 组织有关人员到国内公路系统改革试点单位学习取经, 从理论和实践上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认识。宣传工作的超前、到位, 可以确保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得以平稳而又卓有成效地进行。
(2) 坚持先挖渠后放水, 妥善安置的原则, 保证职工队伍的稳定。
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 从根本上说, 符合公路事业的长远利益。但随着改革的深入, 减人增效、下岗分流不可避免摆在了广大职工的面前, 这必然会给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为帮助职工克服困难, 渡过难关, 要积极举办各种劳动技能培训班, 帮助职工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自谋职业的能力, 同时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利用各地、各单位的地域及行业优势,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探索出一条多种经营、以副养主的新路子。
2.2紧密结合行业特点, 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养护公司运作模式是保证改革后的养护单位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 实行专业化养护。
通过组建专业化养护作业队伍, 进一步明确分工, 强化责任。在小修保养和路面大中修工程管理方面: 充分发挥专业养护的优势, 做到及时处理路面病害, 高效、优质地完成各项工程任务。在工程管理中, 要不断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在桥涵、构造物管理方面: 组建、培养专职桥梁养护队伍, 通过完善桥涵建档建卡工作和加强定期巡视, 做到及时保养、维修, 有效地克服养路不养桥的弊端, 保证桥涵等设施完好、美观。在机械管理方面: 成立机械队, 对机械设备管理、维修、使用做到统一调度、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养护机械设备管理、维修和使用制度, 强化对驾驶员专业培训和安全教育。加强规划, 抓好机械配套工作,引进先进设备, 满足专业化养护需求。由于成立了专件业化养护队伍, 可大大压缩道班建制, 做到以线为单位进行专业化养护作业。通过实行招投标和合同管理制, 按照好路率等各项指标要求, 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加大难点路段的养护力度, 实现全方位科学养路,保证路面完好和畅通无阻。
(2) 实行养护工程招投标制。
公路一般性养护普遍采用招投标制。在每年一度的招投标之前, 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招投标领导小组, 将养护部门养护范围内的各等级公路划分成若干个标段, 根据各标段的基础现状、路况质量、养护生产指标等,结合管理难易程度进行综合分析, 编制定额, 确立标底, 向全体职工发出招标通知书, 按照.. 公平、公开、公正 原则, 进行招投标。投标人员中标后, 对中标人以及被养护部门聘任为作业队队长, 实行风险抵押, 并有权对作业队的用人、用工情况进行自主安排。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养路工的竞争意识, 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而且有利于节约资金、提高工作效率。作业队长通过采取对养护工人择优上岗、奖优罚劣、聘用业务素质较高的养路工养护难点路段等办法, 将任务量分解到承包段的养路工身上, 从而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 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局面, 增强职工争先意识和责任感。
(3) 实行养护生产定额管理。
结合养护生产与施工的具体情况, 制定公路养护工程定额。对路基养护、路面养护、附属设施及机械设备实行定额管理, 并制定考核验收标准, 用.. 定额 指导生产。在实行养护工程定额的同时, 依据劳动定额完成情况, 实行定额工资制、效益工资制和奖励工资制, 彻底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旧的分配模式。为保证作业质量, 还应成立质量监理检查小组, 建立健全稽查制度, 定期检查各标段,核定工程定额的完成情况。采取上述措施, 必须在保持全体职工队伍稳定、人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不仅顺利地完成养护单位的改革工作, 而且要提升养护总体水平。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大胆探索, 勇于开拓, 只有这样, 改革才能见成效。
3实施公路体制改革将产生的效果
一是职工的思想观念不断解放。通过改革,职工思想观念将不断转变,从怕改革转变为我要改革。干部职工经过改革的洗礼,彻底甩掉了“三铁”思想。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由原来的“要我做事”变为现在的“我要做事”。
二是职工市场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一大批懂生产、懂业务、会管理、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公路市场人”在改革中不断成长。
三是公路养护操作规范意识和养护质量明显增强。公路养护实行计量制,大大激发了养路工人的竞争意识和规范意识,养护质量在竞争中也将不断提高,全面养护不断加强,路况稳定上升,好路率不断提升。
四是职工收入稳定增长。由于彻底打破档案工资,实行计量工资或岗位、效益工资。随着职工劳动量增加,职工收入随着增加,且职工收入也将拉开了差距。
4养管体制改革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个别职工观念滞后。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锅饭”思想比较浓厚,使部分职工产生了市场惰性和体制依赖性,观念的转变相对滞后。没有被聘上的职工有抵触情绪,害怕丧失眼前“既得利益”,成为公路改革不断深化的思想阻力。
二、公路改革政策不配套。目前最大问题是,公路段很大部分干部職工的养老保险没参保,广大职工特别担忧。
三、养护职工综合素质不高。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而市场化后的养护企业需要一支素质高的掌握现代化专业知识的职工队伍。目前养护职工队伍整体综合素质不高,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不足,人才极度缺乏。
参考文献:
[1]彭富强.公路养护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袁留东.养护改革提升公路管养水平[J]. 新闻前哨, 2009, (05) .
[3]强化公路管养提升服务质量[J].黑龙江史志,2007, (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