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月虎》中战争对女性造成的创伤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國女作家佩内洛普·莱夫利的小说《月虎》在1978年获得布克奖。本文试图用弗洛伊德的创伤理论,通过对小说中两位女主人公命运的分析来解读战争对女性造成的创伤。
  关键词:创伤;战争;女性
  作者简介:郑妮妮(1993.4-),女,汉族,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16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英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1
  一、引言
  佩内洛普·莱夫利是一位埃及裔英国女作家。她的第七部小说《月虎》获得1978年布克奖。莱夫利的作品主要关注历史与记忆,战争与女性等问题。故事以年近70岁的克劳蒂娅·汉普顿在生病住院期间声称“我在写一部世界史”来对自己的一生经历回忆为主线,讲述了战争对女性带来的创伤。国内外学者主要从老年问题,新历史主义的角度来分析文本,很少有人关注到文本中战争对女性造成的创伤问题。我将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创伤理论为基础来分析文中两位女主人公在战争中受到的创伤。
  “创伤”本意指外力对人的身体造成的物理性损伤,随着该词义扩大,也可以指外界事物对人精神层面的损害。卡鲁思将“创伤”定义为“对于突发性难以承受的经历或者灾难性的事件做出迟发性,重复性的幻觉再现反应或其他侵入性的现象”。(Caruth 11)弗洛伊德假定“人类大脑中有应对外界刺激的防护体。”但是“当外界刺激足够强大,破坏了大脑的防护体,这将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很严重的后果”。(Freud 23)当普通的意识机制和记忆都被暂时性的破坏了,它们会以一种 “闪回”,“创伤性噩梦”以及“重复式的现象”延迟性再现。(Caruth 4)
  二、战争对女性造成的创伤
  两次世界大战,英国的经济实力严重下降,同时也葬送了年轻一代的美好前程。战争摧毁家园,大量士兵伤亡,这些士兵在家庭中也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他们可能是丈夫,儿子,父亲。他们的牺牲给远离战场的妇女和儿童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由于许多男人死于战场,青年女子婚姻没有着落,中老年妇女也随时担心着自己丈夫或儿子的安危,她们承受着战争带来的精神折磨。
  (一)战争中丧夫的母亲
  《月虎》中克劳蒂娅的父亲在一战中牺牲于索姆。从此母亲不再关注历史,只关注于自己创造的世界里的事物,例如植物花草,家庭用品,多变的天气。但是“在妈妈的梳妆台上摆着父亲穿着军装,留着新剪的发型,留着胡须年轻时的一张照片,她每天早上都会擦拭一遍照片。”(Lively 6)父亲的去世,给年轻的妈妈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创伤,母亲只能通过不再关注与日常生活之外的世界来减少自己心里的痛苦与折磨,母亲也只能通过抚摸父亲的照片来解相思之苦,抚慰失夫之痛。失去丈夫的母亲,生活从此变得艰辛和孤独。那部分战争幸存者或者身体残疾,或者心理受到创伤,他们后半生的生活需要家人的照顾和耐心安慰。
  (二)爱人牺牲战场的克劳蒂娅
  克劳蒂娅在一战时,失去了父亲。二战时,她做了战地记者,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也遇见了爱人汤姆。闲暇时光,他们渡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计划着战争结束后的生活。可是汤姆也不幸牺牲战场。克劳迪亚开篇就说“时间顺序激怒我,在我的脑海里没有时间顺序”(2)整个小说的叙述也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而是通过无数次无序的“闪回”将她的一生经历回忆并娓娓道来。这种无序的闪回正是她逃避时间顺序给她内心深处造成创伤的一种方式。“拒绝历时性可以将我们从迷茫和失败的重担下拯救出来,因为这似乎给我们展示了不同的自我,而不是同一个自我潜在颓废的一面。”(Jackson 185)
  汤姆生前曾幻想着战后和克劳蒂娅有个孩子,他去世之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可是孩子流产了。这在她心里留下了永恒的精神创伤,当她在病床上,总会反复梦见自己在生孩子,“她又认为她在生孩子,她总是在问 ‘它是个男孩还是女孩?’”(123)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表达了被压抑的欲望,这些被压抑的欲望便以另一种可接受的社会活动,出现在人们的梦中。战争让克劳蒂娅幼小丧父,青年失去爱人和孩子,让她的大脑从此不再有时间顺序,不间断的闪回战场的残酷场景,无数次的噩梦缠身。
  三、总结
  伍尔夫曾经说,对男人而言,战争是一种职业,是快乐和兴奋的源泉,也是男子汉品格的实现。父权制社会体系下,一套仪式化的象征符号,例如:勋章,绶带等鼓励着男性为名誉和财富而战,但这同时也对处于同一社会的女性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创伤。战争会给参战双方都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与损失,我们大家应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Caruth,Cathy. Trauma:Explorations in Memory.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5.
  [2]Freud, Sigmund. Beyond the Pleasure Priciple. NewYork:Norton,1989.
  [3]Jackson, Tony E."The Desires of History".Clio 28(1999):169-187.
  [4]Lively, Penelope. Moon Tiger. London: Penguin Books,1988.
其他文献
听说,昨夜  空调温度太低  差点把你扔到霜天雪地  冻坏  在安徒生的童话里  也有个女孩,在点亮  最后那根火柴后,没有  被火苗拉回  祖母身边  如果时光  可以倒转  让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和你  互换下角色  十八相送  所有的亭台都为你设计  所有的路途温柔而湿润  凤凰山 观音堂  小吊桥 甚至一口废井  都是爱的道具  微雨后 朝阳初露  有时,眼睛难得瞽蔽  十八里路走得才遥
期刊
故乡永远是流落他乡游子的魂牵梦绕的牵挂。离开家乡十余年,每每想起,总有无尽的思念。  每到年关,踏上北去的列车,从车窗向外一望,总能看到苍黄的天底下,不时闪现几个萧索的村庄,时值深冬,天气异常阴冷,疾驰的列车带着我走进家乡的画面:熟悉的村庄,远处人家升起的袅袅炊烟,门外几名孩童的嬉戏玩耍……我的心莫名地紧张起来,也许这就是近乡情怯吧!家乡较偏僻,下了火车还要搭汽车,伴着悠远的汽笛声,我的心完全释放
期刊
月是心境,月是离愁  月是醉眼里一粒亮豆  太白逐月,清照纤指描绣  长袖一拂,遣散多少怨尤  月是浑圆,月是一勾  初一至十五  在騷客心尖上游走  唐时玉盘啊今时月  唰喇喇展开一幅长轴  东坡脸上霜白流淌  沾着黄州柚汁  密州槐蜜  儋州苦丁茶垢  滴落于荆州颤动的眉头  幸得黄梅一指  岭南会得  自此满地月华  一泻无收  矜持的月  夜的东方,喧哗无声  婷婷一轮,荡漾游子的瞳仁  
期刊
他想像大雄一样,拥有一只机器猫。  他是一个普通的小孩,一个别人嘴中的笨小孩。  他叫刘本。爸妈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留住本心,有始有终。但恰恰因为这个名字,他自小便有了“刘笨”的外号。同学们这样叫他,老师这样叫他,上学后看了他成绩的父母也这样叫他。  刘本其实并不笨,他只是个慢性子,说话慢,做事慢,连学东西也很慢。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什么都要求速度的时代,他顯得格格不入。  
期刊
如果说,自信需要土壤,那么我说,中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天地,就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沃土。  如果说,自信需要阳光,那么我坚信习总书记说的那句,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铿锵有力的话语,就是中华民族自信的阳光。  我的家乡博山,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故乡,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大学士孙廷铨的故乡,是中国著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