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棉花价格持续攀升。今年2月份,棉花价格平均指数已达12051元/吨,较1月均价上涨917元/吨,涨幅为8.2%。至3月4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老商品棉(平均等级5.3,平均长度25.85mm)最高成交价更是达13151元/吨,创历史新高,比同期国际高等级棉价高出近1000元/吨。
这一数字已冲破棉纺织企业可承受的最高价格和心理底线。企业纷纷告急,棉纺业再次面临严重局面;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代表全行业紧急呼吁,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棉花市场宏观调控力度,尽快平抑棉价。纺织协会给国家计委的一份报告建议,一是限期要求使用农发行资金收购的棉花应尽快投入市场、回收资金,以利于良性运作;二是增加进口棉花配额中一般贸易的分配数量,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然而,一些棉花经营企业对纺织协会提出的上述两项措施及其所能起到的作用提出了疑义。有棉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既然棉花价格放开,涨涨落落是正常的。如果强制性要求使用农发行资金收购的棉花尽快投入市场,将阻碍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也不符合农发行放货收息的要求。而第二条措施收效也不会明显。因为如果我国棉花进口量增加,必将带动国际棉价上涨。从以往国际棉价走向来看,国际棉价出现的任何一次波动,几乎都与中国国内棉花市场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加大国家储备棉投放市场的力度和降低纺织企业的开织率,减少市场对棉花的需求量,以此来弥补供需之间的缺口,是平抑棉价过高的最佳手段。
原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委有关人士日前表示,他们对棉花价格持续居高不下的严重情况非常重视。事实上,国家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传出消息,从3月4日开始,库存棉抛售进度大大加快,每个交易日平均抛售约1万吨,包括老商品棉和储备棉。
但是,棉价仍继续呈上扬趋势。纺织行业一位资深人士预计,全国棉花价格短期内很难回落。由于造成棉价持续上涨的原因错综复杂,任何应急措施都不会很快奏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库存棉并不是无限的。自2000年开始,国家已经在利用抛售库存棉的方式调控棉花市场价格。经过三年运作,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累计抛售陈棉超过300万吨,庞大的国内棉花库存逐渐消化。到去年8月底,全国棉花库存约合计225万吨。另据农业部统计,2002—2003年度棉花总产量为490万吨,加上预期进口50万吨,2002—2003度总供应量为765万吨。而国内纺织行业连续几年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去年成为纺织行业的丰收年: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直逼1000亿元,出口创汇617亿美元,实现利润预计达到300亿元。面对纺织业在2002年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社会上大量的闲散资金加大投入到纺织业。这都促使用棉量的增加。根据国家经贸委最近发布的数据,2002年纱产量850万吨,按64%的用棉量测算,去年全年纺纱用棉量达576万吨。按国家经贸委公布的行业指导意见,2003年全国纱产量将达到900万吨。2002年9月到2003年1月全国纱产量351万吨,今年2—8月纱产量按531萬吨计算,则2003/03棉花年度国内纺纱用棉量将达到599万吨,再加上其他用棉(农民自用棉,损耗等)30万吨,全国棉花消费总量将达到630万吨。按正常情况计算,2002/03年度国内棉花期末库存约为135万吨。但如果过度抛售,期末库存将继续下降。
近两年来的国内棉花市场,可谓风云变幻。2001年上半年,国内棉价也曾连续上扬,导致纺织行业压锭调整以后最严重的效益滑坡。受2001/2002年度我国棉产量大幅度增长,棉花交易市场出库储备棉和陈棉拍卖等因素的影响,2002年初国内市场棉花处在一个较低的价位。第1—2季度国内中准级棉花销售价格一直在7500—8000元/吨之间徘徊。然而,下半年国内棉花销售价格又开始上升,8月中下旬冲到10737元/吨,9月份价格略回调,10月份价格又开始上扬,到12月份国内棉花价格已经上升到11028元/吨,比6月初上升了29.1%。此后,棉花价格上扬趋势一发而不可收拾,今年2月13日229棉花电子交易撮合价格突破13000元/吨大关,达到2001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详细变化参见46-48页相关数据)
这次棉价持续走高的形势,与2001年上半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当时国际棉价在低位徘徊,大大低于国内水平。只是由于国内棉花流通体制等原因,导致国内外棉价不能接轨。而目前国际棉价也在高位运行,国内棉花市场回旋的余地非常有限。
国内棉价之所以持续走高,固然有纺织品出口增加价格向好、2002年棉花种植面积略有减少等直接原因,但主要是市场不健全造成的。一些棉花经营者囤积居奇,哄抬棉价,从而导致市场形势更加严峻。
据了解,对于棉价的上涨趋势,棉纺企业早有预料,但大都苦于资金有限而无法在低价位时多购进棉花。为了维持生产,很多企业现在不得不以每吨高出去年3000—4000元的价格购买棉花。但由于国内棉花市场价格一路大幅上扬,棉花企业期待后市看涨惜售心理更加严重,从而导致棉花市场基本有价无市,成交量很低。中西部一些纺织企业棉花库存已不足半月。
纺织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出口创汇和贸易顺差在所有行业中始终占有数一数二的重要位置。如果棉价持续居高不下,造成纺织企业效益形势恶化,不仅会使棉花供需状况发生逆转,受市场控制的棉花价格将急剧下滑,更重要的是将使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受到影响。
这一数字已冲破棉纺织企业可承受的最高价格和心理底线。企业纷纷告急,棉纺业再次面临严重局面;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代表全行业紧急呼吁,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棉花市场宏观调控力度,尽快平抑棉价。纺织协会给国家计委的一份报告建议,一是限期要求使用农发行资金收购的棉花应尽快投入市场、回收资金,以利于良性运作;二是增加进口棉花配额中一般贸易的分配数量,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然而,一些棉花经营企业对纺织协会提出的上述两项措施及其所能起到的作用提出了疑义。有棉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既然棉花价格放开,涨涨落落是正常的。如果强制性要求使用农发行资金收购的棉花尽快投入市场,将阻碍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也不符合农发行放货收息的要求。而第二条措施收效也不会明显。因为如果我国棉花进口量增加,必将带动国际棉价上涨。从以往国际棉价走向来看,国际棉价出现的任何一次波动,几乎都与中国国内棉花市场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加大国家储备棉投放市场的力度和降低纺织企业的开织率,减少市场对棉花的需求量,以此来弥补供需之间的缺口,是平抑棉价过高的最佳手段。
原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委有关人士日前表示,他们对棉花价格持续居高不下的严重情况非常重视。事实上,国家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传出消息,从3月4日开始,库存棉抛售进度大大加快,每个交易日平均抛售约1万吨,包括老商品棉和储备棉。
但是,棉价仍继续呈上扬趋势。纺织行业一位资深人士预计,全国棉花价格短期内很难回落。由于造成棉价持续上涨的原因错综复杂,任何应急措施都不会很快奏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库存棉并不是无限的。自2000年开始,国家已经在利用抛售库存棉的方式调控棉花市场价格。经过三年运作,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累计抛售陈棉超过300万吨,庞大的国内棉花库存逐渐消化。到去年8月底,全国棉花库存约合计225万吨。另据农业部统计,2002—2003年度棉花总产量为490万吨,加上预期进口50万吨,2002—2003度总供应量为765万吨。而国内纺织行业连续几年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去年成为纺织行业的丰收年: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直逼1000亿元,出口创汇617亿美元,实现利润预计达到300亿元。面对纺织业在2002年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社会上大量的闲散资金加大投入到纺织业。这都促使用棉量的增加。根据国家经贸委最近发布的数据,2002年纱产量850万吨,按64%的用棉量测算,去年全年纺纱用棉量达576万吨。按国家经贸委公布的行业指导意见,2003年全国纱产量将达到900万吨。2002年9月到2003年1月全国纱产量351万吨,今年2—8月纱产量按531萬吨计算,则2003/03棉花年度国内纺纱用棉量将达到599万吨,再加上其他用棉(农民自用棉,损耗等)30万吨,全国棉花消费总量将达到630万吨。按正常情况计算,2002/03年度国内棉花期末库存约为135万吨。但如果过度抛售,期末库存将继续下降。
近两年来的国内棉花市场,可谓风云变幻。2001年上半年,国内棉价也曾连续上扬,导致纺织行业压锭调整以后最严重的效益滑坡。受2001/2002年度我国棉产量大幅度增长,棉花交易市场出库储备棉和陈棉拍卖等因素的影响,2002年初国内市场棉花处在一个较低的价位。第1—2季度国内中准级棉花销售价格一直在7500—8000元/吨之间徘徊。然而,下半年国内棉花销售价格又开始上升,8月中下旬冲到10737元/吨,9月份价格略回调,10月份价格又开始上扬,到12月份国内棉花价格已经上升到11028元/吨,比6月初上升了29.1%。此后,棉花价格上扬趋势一发而不可收拾,今年2月13日229棉花电子交易撮合价格突破13000元/吨大关,达到2001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详细变化参见46-48页相关数据)
这次棉价持续走高的形势,与2001年上半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当时国际棉价在低位徘徊,大大低于国内水平。只是由于国内棉花流通体制等原因,导致国内外棉价不能接轨。而目前国际棉价也在高位运行,国内棉花市场回旋的余地非常有限。
国内棉价之所以持续走高,固然有纺织品出口增加价格向好、2002年棉花种植面积略有减少等直接原因,但主要是市场不健全造成的。一些棉花经营者囤积居奇,哄抬棉价,从而导致市场形势更加严峻。
据了解,对于棉价的上涨趋势,棉纺企业早有预料,但大都苦于资金有限而无法在低价位时多购进棉花。为了维持生产,很多企业现在不得不以每吨高出去年3000—4000元的价格购买棉花。但由于国内棉花市场价格一路大幅上扬,棉花企业期待后市看涨惜售心理更加严重,从而导致棉花市场基本有价无市,成交量很低。中西部一些纺织企业棉花库存已不足半月。
纺织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出口创汇和贸易顺差在所有行业中始终占有数一数二的重要位置。如果棉价持续居高不下,造成纺织企业效益形势恶化,不仅会使棉花供需状况发生逆转,受市场控制的棉花价格将急剧下滑,更重要的是将使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