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三届“圣丹斯-CNEX纪录片工作坊暨论坛”上,讨论纪录片的影响力与创新时,主持人蒋显斌(Ben Tsiang)忽然问在座到场的导演,有多少导演是自己在推广自己的纪录片。
结果,超过半数的导演举手。
如果2013年你在做一部电影,还是依靠原始作坊一样的方式进行影片的推广,并身兼从导演、摄影、美术、演员甚至制片人的身份,似乎确实感觉不到新媒体时代对于你的影响和变化。但这一情况在中国的独立电影市场,尤其是独立纪录片市场却是不可争议的现状。
众所周知,导演和制片人原本就是两个工种,导演负责的是影片质量和内涵的保障,而制片人则要保障影片的资金获取和影响力。
要想让一部影片的导演获得国际资金、公共资源,并让导演和这两项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定需要背后有位专业的国际制片人。作为一个专注于纪录片领域的制片人,在本文中,我仅就我所在的独立纪录片领域给大家提供一些分享。
国际制片人的价值
在新的时代中,独立纪录片的制片人,甚至独立纪录片的国际制片人身份被一再提出来,成为一个专业化的职业。事实上这个工作一直存在,只是因为人数少而不被人特别关注。
作为创作主体,导演在大部分时候更愿意专注于创作-而身兼数职的工作状态太过于个人化,也难于发展。随着国内纪录片环境越来越专业化,更多的国际化思维被带进来,时代的要求也需要国际制片人向更专业化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国内数得过来的国际化的优秀制片人也不多。这也是很多导演不愿意找专业制片人合作的原因之一。
但如果你希望你的影片不仅仅是在国外获奖,而是在拍摄过程中就能得到融资和国际关注,那找一个国际制片人就非常必要了。目前来说,尽管中国很多纪录片导演都在国际上取得相当的知名度,但大部分导演仍然以“个体”、“私人化”来进行创作,在选题上缺乏与国际市场应有的交流,不了解整个产业的规律,更谈不上任何推广计划。导致很多影片创作出来,即使在国际上获奖也沦为“小众”作品。
而中国的电影市场又非常渴求优秀作品。骤然火爆的电影市场上,可以看出人们对影像内容需求的增强以及观众观影素质的提高。
作为和剧情电影被同一位母亲生下的另一个不同的孩子,中国观众对纪录片同样有强烈的影像需求。尽管这份需求仍在培养的襁褓中,但可以看到他在国民对纪录片的逐渐接受中慢慢成长。随着年轻一代观众对自身对国家的种种思考越来越积极,独立纪录片的真实令更多年轻人所关注。发自内心的独立纪录片的创作显然是个朝阳产业,而国际制片人则是这个产业中,将作品发扬光大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热爱电影的制片人
现在,我们公司同时在做几个项目,非常需要能做制片人工作的伙伴,但事实上我现在很难找到合适的国际制片人。那么什么样的人是合适人选呢?
首先,我认为喜欢电影、热爱电影,是做这行的关键。因为,在做一项工作之前,热爱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它决定你能否为这件事不惜代价地付出一切。具备工作中的热情比任何素质都重要,因为只要有热情,后面的素质即使差一点,你一定会千方百计地加强。我想,这也是做任何工作的前提。
制片人的鉴赏力
其次,是要懂得纪录片,这涉及对纪录片鉴赏的能力。制片人是一个“商人”的角色,而纪录片就是这项商业活动中的商品。在收购和销售商品的过程中,商人的眼光关系到买卖的成交与否。这就需要考验制片人的功力和个人素质了。倘若没有对国际纪录片市场需求的了解,在国内寻找纪录片资源时就比较麻烦。
那么,目前国际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纪录片呢?
对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仍然会抱着比较原始的思想,甚至会想到拍摄一些挖掘社会丑恶现象题材的作品。我只能说,怀有这样想法的人可能观点过于狭隘。
今年3月份底,法国阳光纪录片节主席伊夫·让诺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门做过一次纪录片内部讲座,告诉国内纪录片导演该电影节希望收到何种样式的中国纪录片。
在那次讲座中,伊夫·让诺特别提到,在今天,中国的发展和变化确实令世界惊叹,故而世界各国观众都希望通过纪录片看到中国发展的真实现状。显然国际纪录片市场对于官方出品的具有浓烈宣传味道的影片毫无兴趣,但对于中国文化、社会变化、环境保护、中国未来发展以及和中国科学家的发现对未来发展有影响的纪录片都有浓厚兴趣。比如在欧美市场上,有关中医题材的纪录片就很受欢迎。
好的纪录片是能感动你的纪录片。
打动人的无非是能引起共鸣,从中可以让你找到生活中的影子。别人可能也会找到他的影子,但这些影子相互重合。
最理想的状态是这部影片既能打动你又能打动大多数人,这意味着在市场中你和大部分人的情趣是一样的。比如本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寻找小糖人》。在获奖之前,我很多朋友的微博都在转发这部影片,可想而知这部影片大部分人都爱看。
好的纪录片法则,在国际市场上是可以通用的。比如赵青导演的纪录片项目《我只认识你》是一部讲述患有阿茨海默症的老人家庭的纪录片。因为影片中介绍的是中国上海这个已经成为老龄化社会状态的地区,主题又是如何面对阿茨海默症这样世界性的问题。既有人物命运的故事,又有国际化的话题。
故此,纪录片《我只认识你》在今年3月份的香港电影节和4月份的亚洲纪录片大会中都力拔头筹。
外语能力:半母语
最后是外语能力。作为一位国际化的制片人,外语能力是必需的。这一条件可能会让很多愿意做这件事情的朋友放弃这件事情。
范俭导演新片《吾土》的制片人臧妮,曾经做过北斗星宇的制片。当时这位年轻且好学的姑娘刚刚大学毕业,但对纪录片有出奇的热情。因为有兴趣,所以在项目上很快便上手,并开始独立地做一些制片工作。
为了做国际制片人工作,臧妮甚至去报了新东方的英语课程,每天苦练英语。目前在新的国际项目中,臧妮已经可以很轻松地独当一面了。在与范俭导演一同参加的香港电影节HAF单元中,臧妮已经开始以制片人身份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买家了。 当然,一位真正好的国际制片人的英语程度不仅限于流利地交流,我觉得甚至需要半母语状态才比较好。这也是我们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发现那些发展很好的国际制片人的共同特点。我有很多朋友在做国际制片人的工作时仍差强人意,这就是语言沟通上的无缝尚需加强。你很难想象一个表达能力不佳的人能在这个圈子里混得如鱼得水。
目前,我在筹备一个英语制片角活动,会定期放一些国际纪录片,并请过来参与的朋友都用英语交流影片心得。但我将不主要在专业影视院校举行,而更倾向于选择外语学院与学生交流。
但也并非英语好的人就一定能做个好的国际制片人。
如果你不是一个真正热爱纪录片的人,是可能不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在中国,外语好的人面临的机会太多。我们当年的同学,大部分都去了金融、政府机构等领域,到现在他们中不乏年薪百万者。如果仅仅是出于金钱或仕途的考虑,那影像这个圈子简直太小众了。
于是,我们只能再次回到第一个素质。但我认为,一个人如果真心想做一件事情,将会克服一切困难,就像我刚举的臧妮的例子。
推广影片的国际制片人
去年《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让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广告额爆升,尝到甜头的纪录频道本能地重视市场,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变”。以前是有片子没市场,因为没钱也不可能重视。但现在市场来了,纪录频道给社会化制片公司和导演划分等级,导演们报选题要竞争,之后按不同质量的作品付费用,显然是市场开始进行开放式的竞争,进行优胜劣汰的形式开始了。
目前,除了少数大制作以外,在电视台收视率较高的是社会公司制作的纪录片。平台放开机会给社会公司,有预算来进行创作让大家都报选题,进行竞争,这种方式可能就是国际制片带来的。国际制片人以国际化的方式策划选题,带来国际市场的融资,这并非仅仅将国内纪录片带到国际市场的作用,而是用一种国际思维来进行制作。这对于中国电影电视的制作都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位有电影理想的姑娘,年轻的川妹子韩轶不仅在《归途列车》、《千锤百炼》等国际合拍纪录片的工作中取得骄人成绩,更是开始了自己的纪录片导演处女作《不完美的精彩》。
在这里我仍然以《活着》为例,这部纪录片我们已经在中央电视台、上海纪实频道、BTV纪实高清频道、北京电视台、山东卫视都播出过。除了可以收取播映费,在国内主流媒体的播放对于纪录片、导演和公司都是双赢的。
作为一位制片人,每个项目在接手时都要做各种安排。你可能需要有一笔预算在营销推广时使用。制片的工作事无巨细甚至要细致到在影片要推出来时做百度知道、建立网页,如果你要做国际制片人,可能需要在IMDB(Internet Movie Database)这样的数据库里有主创的页面。我们也曾经做过一些推广《活着》,在去年“5·12”时专门为影片做了别册,请主创人员每人写文章,并且在放映现场为影片主人公进行义卖。直到目前为止,我们仍有一笔费用是为这部影片的推广进行预算。
还有很好的交际能力
制片人是一个项目管理者。在项目中他要与各方面人打交道。用韩轶的话说,“制片人就是做除了导演之外所有事情的那个人”。首先要与导演经常性地沟通,接着还要与摄影师、剪辑师以及各方面辅助和协助的人,如财务、法务……你能想到的各种人。
好的制片人必须是个有能力在这些人中游刃有余的人,因为要时刻协调各种关系,所以这个人除了脾气好、性格好,有能与各种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和经验。
事实上,即使你想把作品卖到国际上去,“人脉”和“交情”仍然至关重要。尽管可能我们以往的经验会认为国外人十分“公事公办”,但是至少在国际制片人这个圈子里,还是非常认人的。
比如有的买家会觉得某位国际制片人非常可信,就很可能将经费付给这位制片人,而所有的选题也都听从这位制片人的。这并非我们通常意义的“潜规则”,而是出于彼此在业内的了解与信任,口碑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件做人的事。
制片人与人的合作归根结底是信任。一个人长期行事惯了,可能就会喜欢和自己气味相投的人。你身上有些品质被他看重,于是生意就成了。
做国际制片人要记住一点,在哪里都是朋友重要,工作和生活不太可能分得很开,但慢慢地很多人就会成为你的朋友。《活着》与日本NHK电视台签约的过程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时间我在世界上四个地方与 “世界纪录片”栏目编辑今村研一先生见面。
纪录片的售卖是我们见面交流的由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发现彼此做事的方式和原则都相互认可,于是生意就成了。这是人与人彼此了解的过程,但要做成生意,首先要先要从为人上认可。
编辑语:
为超老师是个努力的人,一部片子一部片子磕下来,“北斗星宇”也成为国内纪录片社会制片公司中颇具口碑的品牌,但比起在他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那些不乏年薪百万的同学中仍显寒酸。最难的,为超老师父母生病需要拿钱时,一向孝顺的他却成了家中“最不积极”的孩子。
不是隐忍的为超老师不够努力不够优秀。成功,有时候并非是个人努力与否的问题。在《舌尖上的中国》被大众普遍接受前,大部分中国人似乎已经忘了还有“纪录片”这种形式。而即使是“后舌尖时代”的2013年,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的《千锤百炼》在国内的发行依旧是制片人韩轶最大的挑战。
成为一位国际制片人,也许只要“英文流利到口语”就可以做得不错,但真正对纪录片热爱,理解它,并愿意义无反顾地克服任何困难,仅仅为把你对于纪录片这份理解分享给他人,你就可以做到最好。
结果,超过半数的导演举手。
如果2013年你在做一部电影,还是依靠原始作坊一样的方式进行影片的推广,并身兼从导演、摄影、美术、演员甚至制片人的身份,似乎确实感觉不到新媒体时代对于你的影响和变化。但这一情况在中国的独立电影市场,尤其是独立纪录片市场却是不可争议的现状。
众所周知,导演和制片人原本就是两个工种,导演负责的是影片质量和内涵的保障,而制片人则要保障影片的资金获取和影响力。
要想让一部影片的导演获得国际资金、公共资源,并让导演和这两项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定需要背后有位专业的国际制片人。作为一个专注于纪录片领域的制片人,在本文中,我仅就我所在的独立纪录片领域给大家提供一些分享。
国际制片人的价值
在新的时代中,独立纪录片的制片人,甚至独立纪录片的国际制片人身份被一再提出来,成为一个专业化的职业。事实上这个工作一直存在,只是因为人数少而不被人特别关注。
作为创作主体,导演在大部分时候更愿意专注于创作-而身兼数职的工作状态太过于个人化,也难于发展。随着国内纪录片环境越来越专业化,更多的国际化思维被带进来,时代的要求也需要国际制片人向更专业化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国内数得过来的国际化的优秀制片人也不多。这也是很多导演不愿意找专业制片人合作的原因之一。
但如果你希望你的影片不仅仅是在国外获奖,而是在拍摄过程中就能得到融资和国际关注,那找一个国际制片人就非常必要了。目前来说,尽管中国很多纪录片导演都在国际上取得相当的知名度,但大部分导演仍然以“个体”、“私人化”来进行创作,在选题上缺乏与国际市场应有的交流,不了解整个产业的规律,更谈不上任何推广计划。导致很多影片创作出来,即使在国际上获奖也沦为“小众”作品。
而中国的电影市场又非常渴求优秀作品。骤然火爆的电影市场上,可以看出人们对影像内容需求的增强以及观众观影素质的提高。
作为和剧情电影被同一位母亲生下的另一个不同的孩子,中国观众对纪录片同样有强烈的影像需求。尽管这份需求仍在培养的襁褓中,但可以看到他在国民对纪录片的逐渐接受中慢慢成长。随着年轻一代观众对自身对国家的种种思考越来越积极,独立纪录片的真实令更多年轻人所关注。发自内心的独立纪录片的创作显然是个朝阳产业,而国际制片人则是这个产业中,将作品发扬光大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热爱电影的制片人
现在,我们公司同时在做几个项目,非常需要能做制片人工作的伙伴,但事实上我现在很难找到合适的国际制片人。那么什么样的人是合适人选呢?
首先,我认为喜欢电影、热爱电影,是做这行的关键。因为,在做一项工作之前,热爱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它决定你能否为这件事不惜代价地付出一切。具备工作中的热情比任何素质都重要,因为只要有热情,后面的素质即使差一点,你一定会千方百计地加强。我想,这也是做任何工作的前提。
制片人的鉴赏力
其次,是要懂得纪录片,这涉及对纪录片鉴赏的能力。制片人是一个“商人”的角色,而纪录片就是这项商业活动中的商品。在收购和销售商品的过程中,商人的眼光关系到买卖的成交与否。这就需要考验制片人的功力和个人素质了。倘若没有对国际纪录片市场需求的了解,在国内寻找纪录片资源时就比较麻烦。
那么,目前国际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纪录片呢?
对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仍然会抱着比较原始的思想,甚至会想到拍摄一些挖掘社会丑恶现象题材的作品。我只能说,怀有这样想法的人可能观点过于狭隘。
今年3月份底,法国阳光纪录片节主席伊夫·让诺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门做过一次纪录片内部讲座,告诉国内纪录片导演该电影节希望收到何种样式的中国纪录片。
在那次讲座中,伊夫·让诺特别提到,在今天,中国的发展和变化确实令世界惊叹,故而世界各国观众都希望通过纪录片看到中国发展的真实现状。显然国际纪录片市场对于官方出品的具有浓烈宣传味道的影片毫无兴趣,但对于中国文化、社会变化、环境保护、中国未来发展以及和中国科学家的发现对未来发展有影响的纪录片都有浓厚兴趣。比如在欧美市场上,有关中医题材的纪录片就很受欢迎。
好的纪录片是能感动你的纪录片。
打动人的无非是能引起共鸣,从中可以让你找到生活中的影子。别人可能也会找到他的影子,但这些影子相互重合。
最理想的状态是这部影片既能打动你又能打动大多数人,这意味着在市场中你和大部分人的情趣是一样的。比如本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寻找小糖人》。在获奖之前,我很多朋友的微博都在转发这部影片,可想而知这部影片大部分人都爱看。
好的纪录片法则,在国际市场上是可以通用的。比如赵青导演的纪录片项目《我只认识你》是一部讲述患有阿茨海默症的老人家庭的纪录片。因为影片中介绍的是中国上海这个已经成为老龄化社会状态的地区,主题又是如何面对阿茨海默症这样世界性的问题。既有人物命运的故事,又有国际化的话题。
故此,纪录片《我只认识你》在今年3月份的香港电影节和4月份的亚洲纪录片大会中都力拔头筹。
外语能力:半母语
最后是外语能力。作为一位国际化的制片人,外语能力是必需的。这一条件可能会让很多愿意做这件事情的朋友放弃这件事情。
范俭导演新片《吾土》的制片人臧妮,曾经做过北斗星宇的制片。当时这位年轻且好学的姑娘刚刚大学毕业,但对纪录片有出奇的热情。因为有兴趣,所以在项目上很快便上手,并开始独立地做一些制片工作。
为了做国际制片人工作,臧妮甚至去报了新东方的英语课程,每天苦练英语。目前在新的国际项目中,臧妮已经可以很轻松地独当一面了。在与范俭导演一同参加的香港电影节HAF单元中,臧妮已经开始以制片人身份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买家了。 当然,一位真正好的国际制片人的英语程度不仅限于流利地交流,我觉得甚至需要半母语状态才比较好。这也是我们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发现那些发展很好的国际制片人的共同特点。我有很多朋友在做国际制片人的工作时仍差强人意,这就是语言沟通上的无缝尚需加强。你很难想象一个表达能力不佳的人能在这个圈子里混得如鱼得水。
目前,我在筹备一个英语制片角活动,会定期放一些国际纪录片,并请过来参与的朋友都用英语交流影片心得。但我将不主要在专业影视院校举行,而更倾向于选择外语学院与学生交流。
但也并非英语好的人就一定能做个好的国际制片人。
如果你不是一个真正热爱纪录片的人,是可能不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在中国,外语好的人面临的机会太多。我们当年的同学,大部分都去了金融、政府机构等领域,到现在他们中不乏年薪百万者。如果仅仅是出于金钱或仕途的考虑,那影像这个圈子简直太小众了。
于是,我们只能再次回到第一个素质。但我认为,一个人如果真心想做一件事情,将会克服一切困难,就像我刚举的臧妮的例子。
推广影片的国际制片人
去年《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让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广告额爆升,尝到甜头的纪录频道本能地重视市场,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变”。以前是有片子没市场,因为没钱也不可能重视。但现在市场来了,纪录频道给社会化制片公司和导演划分等级,导演们报选题要竞争,之后按不同质量的作品付费用,显然是市场开始进行开放式的竞争,进行优胜劣汰的形式开始了。
目前,除了少数大制作以外,在电视台收视率较高的是社会公司制作的纪录片。平台放开机会给社会公司,有预算来进行创作让大家都报选题,进行竞争,这种方式可能就是国际制片带来的。国际制片人以国际化的方式策划选题,带来国际市场的融资,这并非仅仅将国内纪录片带到国际市场的作用,而是用一种国际思维来进行制作。这对于中国电影电视的制作都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位有电影理想的姑娘,年轻的川妹子韩轶不仅在《归途列车》、《千锤百炼》等国际合拍纪录片的工作中取得骄人成绩,更是开始了自己的纪录片导演处女作《不完美的精彩》。
在这里我仍然以《活着》为例,这部纪录片我们已经在中央电视台、上海纪实频道、BTV纪实高清频道、北京电视台、山东卫视都播出过。除了可以收取播映费,在国内主流媒体的播放对于纪录片、导演和公司都是双赢的。
作为一位制片人,每个项目在接手时都要做各种安排。你可能需要有一笔预算在营销推广时使用。制片的工作事无巨细甚至要细致到在影片要推出来时做百度知道、建立网页,如果你要做国际制片人,可能需要在IMDB(Internet Movie Database)这样的数据库里有主创的页面。我们也曾经做过一些推广《活着》,在去年“5·12”时专门为影片做了别册,请主创人员每人写文章,并且在放映现场为影片主人公进行义卖。直到目前为止,我们仍有一笔费用是为这部影片的推广进行预算。
还有很好的交际能力
制片人是一个项目管理者。在项目中他要与各方面人打交道。用韩轶的话说,“制片人就是做除了导演之外所有事情的那个人”。首先要与导演经常性地沟通,接着还要与摄影师、剪辑师以及各方面辅助和协助的人,如财务、法务……你能想到的各种人。
好的制片人必须是个有能力在这些人中游刃有余的人,因为要时刻协调各种关系,所以这个人除了脾气好、性格好,有能与各种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和经验。
事实上,即使你想把作品卖到国际上去,“人脉”和“交情”仍然至关重要。尽管可能我们以往的经验会认为国外人十分“公事公办”,但是至少在国际制片人这个圈子里,还是非常认人的。
比如有的买家会觉得某位国际制片人非常可信,就很可能将经费付给这位制片人,而所有的选题也都听从这位制片人的。这并非我们通常意义的“潜规则”,而是出于彼此在业内的了解与信任,口碑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件做人的事。
制片人与人的合作归根结底是信任。一个人长期行事惯了,可能就会喜欢和自己气味相投的人。你身上有些品质被他看重,于是生意就成了。
做国际制片人要记住一点,在哪里都是朋友重要,工作和生活不太可能分得很开,但慢慢地很多人就会成为你的朋友。《活着》与日本NHK电视台签约的过程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时间我在世界上四个地方与 “世界纪录片”栏目编辑今村研一先生见面。
纪录片的售卖是我们见面交流的由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渐渐发现彼此做事的方式和原则都相互认可,于是生意就成了。这是人与人彼此了解的过程,但要做成生意,首先要先要从为人上认可。
编辑语:
为超老师是个努力的人,一部片子一部片子磕下来,“北斗星宇”也成为国内纪录片社会制片公司中颇具口碑的品牌,但比起在他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那些不乏年薪百万的同学中仍显寒酸。最难的,为超老师父母生病需要拿钱时,一向孝顺的他却成了家中“最不积极”的孩子。
不是隐忍的为超老师不够努力不够优秀。成功,有时候并非是个人努力与否的问题。在《舌尖上的中国》被大众普遍接受前,大部分中国人似乎已经忘了还有“纪录片”这种形式。而即使是“后舌尖时代”的2013年,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的《千锤百炼》在国内的发行依旧是制片人韩轶最大的挑战。
成为一位国际制片人,也许只要“英文流利到口语”就可以做得不错,但真正对纪录片热爱,理解它,并愿意义无反顾地克服任何困难,仅仅为把你对于纪录片这份理解分享给他人,你就可以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