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举例方式对“虚设法”的用法做了详尽的阐述,学生掌握了“虚设法”就可以迅速、准确地解决部分物理问题。
【关键词】虚设法 思维方法
在物理解题中, 我们常常用到一种虚拟的思维方法,即从给定的物理条件出发,假设与想象某种虚拟的东西,达到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目的,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虚设法”。下面笔者结合例子对“虚设法”常见的几种情形加以说明。
一、虚设条件
在分析某些物理问题时,我们可以虚设某个条件,化未知为已知,从而快速解题。
例1.如图1所示,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导线a,b,c是半径为R的半圆圈,当导线以速度V向右运动时,求导线内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解析:我们可以设想用直导线把直径连接起来构成闭合回路,这时闭合回路磁通量不发生变化,整个回路内感应电动势E=0。这表明:直导线与半圆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容易求得:E=B·2R·V,所以E=2BRV。
二、虚设过程
如果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比较复杂,我们可以虚设某个简单的变化过程等效替代原来的物理过程,达到化繁为简,便于研究的目的。
例2.用压强为40atm的氢气钢瓶给容积为1m3的气球充气,充气后,气球内的气体压强为1atm,钢瓶内氢气的压强降为20atm,若充气过程中温度不变,求钢瓶的容积。
解析:在气球充气的过程中,钢瓶内氢气质量减少,属于变质量问题,但如果假设用另一个体积为?荭V的真空钢瓶与装着氢气的钢瓶接通,并且假设接通后钢瓶内氢气的压强恰能变成20atm,则在这个过程中氢气的质量是恒定的,根据玻-马定律:
P1V1=P2(V1+?荭V)
解得:?荭V=V1
然后再假设把两个通道关闭,再把被充气的钢瓶中的氢气全部充入气球内,在这个假设的物理过程中,质量仍然恒定,由玻-马定律:P2?荭V=P球V球,解得:V1=?荭V==0.05m3。
三、虚设状态
我们在研究的物理过程中,可以虚设某一特殊状态,将之与一般状态比较,能够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3.如图2所示,要把闭合线圈向右匀速拉出,是速度大时做功少,还是速度小时做功少?若以相同速度拉线圈,线圈电阻大时做功少,还是线圈电阻小时做功少?
解析:我们可以假设拉得很慢,使线圈速度接近于0,则闭合线圈中几乎没有感应电流,也就无需克服磁场力做功。由此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小时做功少。
再假设线圈电阻接近无限大,则闭合线圈内几乎没有感应电流,也无需克服磁场力做功。由此可见,速度相同时,线圈电阻大时做功较少。
四、虚设结论
在分析某些未知的物理问题时,我们可以虚设某种结论,然后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肯定或否定所作出的结论,得出正确的判断。
例4.木块A,B叠放在一起,共同沿斜面下滑,A与B间的接触面是粗糙的,如图3所示,试判断A,B间是否存在静摩擦力的作用。(分两种情况讨论,①B与斜面间无摩擦;②B与斜面间存在滑动摩擦力。)
解析:在第一种情况下,我们可假设A,B之间不存在静摩擦力,那么可以推算A与B下滑的加速度为gsin?兹,它们之间无相对滑动趋势,因此可以断定,实际上A,B之间不存在静摩擦力。
在第二种情况下,B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f=?滋(mA+mB)gcos?兹。此时,若假设A,B间无摩擦,则A下滑的加速度为a=gsin?兹,B下滑的加速度为
aB=gsin?兹-?滋g()cos?兹,即aA>aB。
故A,B间有相对滑动的趋势,即A,B间有静摩擦力存在。A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后,B受的静摩擦力向前,此力的大小可以求出:f=?滋mAgcos?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运用“虚设法”解题可以帮助我们避开一些矛盾,突破思维方法上的局限性,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但是必须注意,运用“虚设法”决不能破坏原题中所给的物理状态,到底虚设什么,怎样虚设,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虚设法 思维方法
在物理解题中, 我们常常用到一种虚拟的思维方法,即从给定的物理条件出发,假设与想象某种虚拟的东西,达到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目的,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虚设法”。下面笔者结合例子对“虚设法”常见的几种情形加以说明。
一、虚设条件
在分析某些物理问题时,我们可以虚设某个条件,化未知为已知,从而快速解题。
例1.如图1所示,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导线a,b,c是半径为R的半圆圈,当导线以速度V向右运动时,求导线内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解析:我们可以设想用直导线把直径连接起来构成闭合回路,这时闭合回路磁通量不发生变化,整个回路内感应电动势E=0。这表明:直导线与半圆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容易求得:E=B·2R·V,所以E=2BRV。
二、虚设过程
如果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比较复杂,我们可以虚设某个简单的变化过程等效替代原来的物理过程,达到化繁为简,便于研究的目的。
例2.用压强为40atm的氢气钢瓶给容积为1m3的气球充气,充气后,气球内的气体压强为1atm,钢瓶内氢气的压强降为20atm,若充气过程中温度不变,求钢瓶的容积。
解析:在气球充气的过程中,钢瓶内氢气质量减少,属于变质量问题,但如果假设用另一个体积为?荭V的真空钢瓶与装着氢气的钢瓶接通,并且假设接通后钢瓶内氢气的压强恰能变成20atm,则在这个过程中氢气的质量是恒定的,根据玻-马定律:
P1V1=P2(V1+?荭V)
解得:?荭V=V1
然后再假设把两个通道关闭,再把被充气的钢瓶中的氢气全部充入气球内,在这个假设的物理过程中,质量仍然恒定,由玻-马定律:P2?荭V=P球V球,解得:V1=?荭V==0.05m3。
三、虚设状态
我们在研究的物理过程中,可以虚设某一特殊状态,将之与一般状态比较,能够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3.如图2所示,要把闭合线圈向右匀速拉出,是速度大时做功少,还是速度小时做功少?若以相同速度拉线圈,线圈电阻大时做功少,还是线圈电阻小时做功少?
解析:我们可以假设拉得很慢,使线圈速度接近于0,则闭合线圈中几乎没有感应电流,也就无需克服磁场力做功。由此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小时做功少。
再假设线圈电阻接近无限大,则闭合线圈内几乎没有感应电流,也无需克服磁场力做功。由此可见,速度相同时,线圈电阻大时做功较少。
四、虚设结论
在分析某些未知的物理问题时,我们可以虚设某种结论,然后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肯定或否定所作出的结论,得出正确的判断。
例4.木块A,B叠放在一起,共同沿斜面下滑,A与B间的接触面是粗糙的,如图3所示,试判断A,B间是否存在静摩擦力的作用。(分两种情况讨论,①B与斜面间无摩擦;②B与斜面间存在滑动摩擦力。)
解析:在第一种情况下,我们可假设A,B之间不存在静摩擦力,那么可以推算A与B下滑的加速度为gsin?兹,它们之间无相对滑动趋势,因此可以断定,实际上A,B之间不存在静摩擦力。
在第二种情况下,B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f=?滋(mA+mB)gcos?兹。此时,若假设A,B间无摩擦,则A下滑的加速度为a=gsin?兹,B下滑的加速度为
aB=gsin?兹-?滋g()cos?兹,即aA>aB。
故A,B间有相对滑动的趋势,即A,B间有静摩擦力存在。A受到的静摩擦力向后,B受的静摩擦力向前,此力的大小可以求出:f=?滋mAgcos?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运用“虚设法”解题可以帮助我们避开一些矛盾,突破思维方法上的局限性,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但是必须注意,运用“虚设法”决不能破坏原题中所给的物理状态,到底虚设什么,怎样虚设,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