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兴起了学习外语热尤其是学习英语热,“四会”能力即“会听、会说、会读、会写”的能力能为教学的总要求。迟至2001年,我国外语教学界才首次明确将文化意识纳入总目标,并把跨文化意识作为综合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语言能力分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其中文化意识是语言运用得体性的保证。
关键词:文化;四会;语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54-01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转变?
第一,这是任何学习都要经过先普及后提高的规律使然。先普及是雪中送炭;后提高是锦上添花。
第二,这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是考试,有为考试而考试的倾向,无意当中诱使学生为了手段忘记目的,即忘记应用,造成高分低能现象。
第三,这是适应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需要务实地开展商务和外交活动,语言交流过程中的文化背景凸显出来。这里既有馅饼也有陷阱,对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了如指掌、如鱼得水,则交流双方利益加分;相反,若果对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漆黑一团、盲人摸象,则交流双方险象环生,轻则成本加大,重则胎死腹中。
对于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思路,人们的说法五花八门,概而言之是两种:一是归纳法;二是演绎法。归纳法是举例证明,是从认识个别的、特殊的事物推出一般的原理和普遍的事物;其优点是得到一个是一个,很实在;其缺点是归纳的不完全性,如俗话所说:星星还没数清,天就亮了;从而容易使人产生跨文化交流之旅遥遥无期之感。演绎法是概念推导,是从抽象的一般到特殊再到个别。其优点是由定义根本规律等出发一步步递推,逻辑严密结论可靠,且能体现事物的特性。缺点是缩小了范围,使根本规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展现,容易使人产生“好箭、好箭!”,总没有射出去的感觉。因此,多数人采用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的思路解说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问题。
从“文化”这个核心概念出发,是演绎法在论证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集中体现。多种关于文化的概念,归纳起来三大类,即广义、中义和狭义。
“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从中义来说,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或社会的观念形态。
文化也是共性和个性、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统一。
语言既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又是狹义文化的载体。语言也可分为三大类,即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和书面(文字)语言。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就是针对这三种语言的。
在文化的三类定义,语言的三大类型和四会要求的大框架下,举例证明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才会纲举目张。
例如,在观念形态文化上,中国人有龙崇拜,龙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而西方人通常将龙视为和蛇一样的冷血爬虫,他们是残忍的杀人魔鬼;在圣经里,龙是邪恶势力的代表,经常给世界捣乱。
反过来,上帝在西方人眼里具有居高无上的地位,是宇宙的支撑和创造者,就连上帝的儿子耶稣也被认为是救世主。中国人在解放前大多也是有神论者,但不是定于一尊,而是地方神比较突出;解放以后,唯物论和无神论传播,对神鬼之事比较淡漠,文革时期走向极端,硬性阻止人们的宗教信仰。这样,在东西方交往中,就不能由衷敬重西方人对上帝的虔诚,甚或会嘲笑之。这显然不利于双方的互信互利。
又例如,物质文化层面上,虽然汉语的"红"与英语的"red"在表示基本颜色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它们表示的文化意义则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人喜欢用红色来表示喜庆,如浙江嘉兴一艘著名的“红船”,过年挂红灯笼,小孩满月时的红鸡蛋,收红包,本命年系红腰带穿红内衣,状元披红,表彰披红等等。英语中红色的物体则没有汉语这样喜庆壮观。当然在观念文化层面,红色在汉语中更是了不得,是古今重视红色的叠加;而在英语文化中,红色所表示的文化
意义往往含有贬义,如表示恐惧、愤怒等。
除了从大的框架分析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途径外,也要注意一些具体的途径,
第一,重视比较法。要时时处处留意比较中西文化的同异,特别要归类比较,这样举一反三,记忆和理解都比较深刻。
第二,重视实践法。各种文化尤其是狭义文化,归根结底来源于实践;其差异也往往因为实践的不同。所以要重视了解不同文化的实践背景。例如,美国人的务实精神世界出名,就是源于当年发现和开发新大陆的艰辛,形成“牛仔形象”;中国人以勤劳温顺闻名于世,源于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人几千年以农耕为主,劳动对象是植物而不是动物,食物来源也是以植物蛋白为主而不是动物蛋白为主。科学研究证明:肉食动物包括人,比较凶猛,而草食动物包括人,比较温顺。
第三,重视模拟法。学习规律证明:听和读在学习效果中占比约30%,而情景模拟则可达70%。
第四,教师转变观念和知识结构也很重要。原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往往使教师形成路径依赖,如果不采取外界强力推动的方式,如这方面的强化培训,要想改变教师老一套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
【1】薛玉屏.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 2013年 03期.
【2】张虹.高职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研究[J].改革与开放, 2013年08期.
【3】王婷.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关键词:文化;四会;语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54-01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转变?
第一,这是任何学习都要经过先普及后提高的规律使然。先普及是雪中送炭;后提高是锦上添花。
第二,这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是考试,有为考试而考试的倾向,无意当中诱使学生为了手段忘记目的,即忘记应用,造成高分低能现象。
第三,这是适应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需要务实地开展商务和外交活动,语言交流过程中的文化背景凸显出来。这里既有馅饼也有陷阱,对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了如指掌、如鱼得水,则交流双方利益加分;相反,若果对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漆黑一团、盲人摸象,则交流双方险象环生,轻则成本加大,重则胎死腹中。
对于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思路,人们的说法五花八门,概而言之是两种:一是归纳法;二是演绎法。归纳法是举例证明,是从认识个别的、特殊的事物推出一般的原理和普遍的事物;其优点是得到一个是一个,很实在;其缺点是归纳的不完全性,如俗话所说:星星还没数清,天就亮了;从而容易使人产生跨文化交流之旅遥遥无期之感。演绎法是概念推导,是从抽象的一般到特殊再到个别。其优点是由定义根本规律等出发一步步递推,逻辑严密结论可靠,且能体现事物的特性。缺点是缩小了范围,使根本规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展现,容易使人产生“好箭、好箭!”,总没有射出去的感觉。因此,多数人采用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的思路解说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问题。
从“文化”这个核心概念出发,是演绎法在论证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集中体现。多种关于文化的概念,归纳起来三大类,即广义、中义和狭义。
“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从中义来说,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或社会的观念形态。
文化也是共性和个性、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统一。
语言既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又是狹义文化的载体。语言也可分为三大类,即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和书面(文字)语言。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就是针对这三种语言的。
在文化的三类定义,语言的三大类型和四会要求的大框架下,举例证明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才会纲举目张。
例如,在观念形态文化上,中国人有龙崇拜,龙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而西方人通常将龙视为和蛇一样的冷血爬虫,他们是残忍的杀人魔鬼;在圣经里,龙是邪恶势力的代表,经常给世界捣乱。
反过来,上帝在西方人眼里具有居高无上的地位,是宇宙的支撑和创造者,就连上帝的儿子耶稣也被认为是救世主。中国人在解放前大多也是有神论者,但不是定于一尊,而是地方神比较突出;解放以后,唯物论和无神论传播,对神鬼之事比较淡漠,文革时期走向极端,硬性阻止人们的宗教信仰。这样,在东西方交往中,就不能由衷敬重西方人对上帝的虔诚,甚或会嘲笑之。这显然不利于双方的互信互利。
又例如,物质文化层面上,虽然汉语的"红"与英语的"red"在表示基本颜色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它们表示的文化意义则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人喜欢用红色来表示喜庆,如浙江嘉兴一艘著名的“红船”,过年挂红灯笼,小孩满月时的红鸡蛋,收红包,本命年系红腰带穿红内衣,状元披红,表彰披红等等。英语中红色的物体则没有汉语这样喜庆壮观。当然在观念文化层面,红色在汉语中更是了不得,是古今重视红色的叠加;而在英语文化中,红色所表示的文化
意义往往含有贬义,如表示恐惧、愤怒等。
除了从大的框架分析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途径外,也要注意一些具体的途径,
第一,重视比较法。要时时处处留意比较中西文化的同异,特别要归类比较,这样举一反三,记忆和理解都比较深刻。
第二,重视实践法。各种文化尤其是狭义文化,归根结底来源于实践;其差异也往往因为实践的不同。所以要重视了解不同文化的实践背景。例如,美国人的务实精神世界出名,就是源于当年发现和开发新大陆的艰辛,形成“牛仔形象”;中国人以勤劳温顺闻名于世,源于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人几千年以农耕为主,劳动对象是植物而不是动物,食物来源也是以植物蛋白为主而不是动物蛋白为主。科学研究证明:肉食动物包括人,比较凶猛,而草食动物包括人,比较温顺。
第三,重视模拟法。学习规律证明:听和读在学习效果中占比约30%,而情景模拟则可达70%。
第四,教师转变观念和知识结构也很重要。原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往往使教师形成路径依赖,如果不采取外界强力推动的方式,如这方面的强化培训,要想改变教师老一套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
【1】薛玉屏.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 2013年 03期.
【2】张虹.高职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研究[J].改革与开放, 2013年08期.
【3】王婷.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