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精神维度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aocao7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生命教育旨在探求生命之真谛,使他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热爱自我生命、尊重他人生命。寻求和探索生命的价值,培养生命情感。本文从生命教育的内涵、目前大学生对生命领悟的误区以及探索生命教育的可行模式等维度,实现生命价值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关键词 生命教育 人生价值 生命情感 生死观
  
   生命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自我生命的热爱,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始终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然而,这仅仅是生命教育的低层次阶段,培养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的情感,掌握生命的真谛,才是生命教育高层次目标之所在。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及内涵
   “生命教育”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所提出,他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办“阿南达村”时,率先提出了生命教育这一理念。并且设立了“生命教育”的课程,使学生关注自我的成长以及生命的价值。自此,世界各国都逐步开始关注这一主题,并且在德育教育、价值教育中不断实践。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标志着“生命教育”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其研究逐步成熟化。生命教育引入我国是在20世纪末期,台湾学者开始关注生命教育,旨在研究生命的过程和生命的价值。近年来,大陆学者也从各个角度,对生命的价值、意义,以及对待生命态度等方面展开了探索。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并且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及其定位,培养自我生命情感,提升生命的质量。“生命教育即是关于生存、生活、生命以及生死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得人们学会如何积极地应对人生过程及生死的挑战,学会尊重生命并理解生命的意义,进而培育人们对待自己、他人乃至一切生命体的责任感,从让人们从小就知晓生命的可贵,懂得如何去创造人生的价值,从而获得身心的健康,事业的成功,生活幸福”。国内目前对生命教育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然而,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更多的停留在生命的自然属性上,也就是不能随意剥夺自我和他人的生命这一较低的层次,对于较高层次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探索较少。
   生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自然属性体现为人和其它动物一样是一个活着的有机体,吃、穿、住、行是其基本的需求;社会属性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人的生命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一方面,社会价值体现在为社会做贡献上,其贡献越大,社会价值就越得到认可;另一方面,个人价值体现在社会对个体生命的认可和满足上。生命教育从层次上讲,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热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这是生命教育的最低层次。生命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力,任何人没有权力剥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目前,我国大学生命教育中主要针对部分大学生漠视他人生命,轻视自我生命的现象,更多强调不能自杀,伤害他人生命;第二,生命价值教育,主要强调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实现自我价值,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二层次。个体生命更加具有尊严,更加灿烂多姿,始终是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树立一种观念,只有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实现生命的价值;第三,生命情感教育,这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层次。生命不仅仅是活着,更主要的是活出生命的意义来。通过教育使得个体体会到生命的美妙、崇高,自发的对自我和他人的生命产生敬畏、热爱之情。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尊重个体的生命是基础,实现生命价值是保障,提升生命情感是升华。
  二、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开展生命教育,必须对一些基本理念进行澄清。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死观、生命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生命情感和生命的升华。这些重要的理念都影响和制约着生命教育的展开。
   (一)生死观。生与死即是生命的两极,也是人生之经纬。死亡是个体生命的一个必然过程,是保持生命活力、进化的重要一个环节。只有领悟死亡,才可以感受生命的意义。死亡是人生终极关怀的重要问题之一,对待生死的态度始终是生命教育关注的核心理念之一。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死亡是最本己的、不可逾越的、确知的、不确定性。”死亡是每个人都会发生的,任何人不可以替代的。每一个人死亡都是必然的、确定的,然而,什么时候死、怎么死,这都是不确定的。正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每一个人对待生死的态度也不同,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一,对死亡漠视,就像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所言:“当我活着的时候,我还没有死去;当我死去的时候,我已经毫无知觉”,死亡与活着的人无关;其二,惧怕死亡,死亡始终困扰着,对死亡战战兢兢;其三,从死亡中领会到生命的价值。死亡体现了人的生命的有限性,怎样在有限的生命内实现自我超越。“因为生与死构成了不可分离的一体两面。生命的意义必须假定死亡的意义,才会彰显出它的终极深意,反之亦然。”当人站在死亡一端的时候,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生命,在有限的生命中自己怎么度过,想成为生命样子。生死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理解和领会死亡的过程中,把握生命的意义。“不同的对待死亡的态度,影响着个体生存的价值,这是生命教育必须把握的。如果把生命教育分为肉体和精神两个层次的话,生死观教育仅仅属于肉体这一低层次阶段,而生命的价值教育、生命的情感则属于高层次阶段。
   (二)生命的价值。价值是指事物对人的有用性。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事物本身的属性;其二,人对事物的需要。事物是否有价值,必须具有一定的功能,并且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生命价值也体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体现为一种关系,换言之,“关系型”、“工具价值”,价值在他人中得到体验;其次,价值存在于自身性质之中,价值主体自身具有价值,也就是“自足型”、“内在价值”。 生命的价值的这两个方面表现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它具有自身的特性,它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的同时得到社会的尊重。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个人价值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前提,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保障。个人只有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满足,换言之,就是实现个人价值。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内,是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生活满足,还是为社会多做贡献,是生命价值教育必须澄清的核心内容。
   (三)生命情感和升华。生命之伟大不是来自于外在的要求,而是来自生命本身的崇高。生命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使受教育者感同身受,体会到生命“真、善、美”的统一。人的生命是易逝的、一次性的、不可逆转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一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充满了坎坷、苦难,不管是勇敢面对,还是逃避,都充满了沉重之真。生命之真代表理智,“理智”就意味着人不仅仅和其他动物一样拥有生命,更重要的是像帕斯卡尔所讲的一样,人是一种有思维的动物。生命之善则代表着道德,“善”指道德上合乎道德规范,善也包括使人在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各方面需要得到满足的实际价值。善不是体现为“实然”,而是体现为“应然”,对生命价值的合理性、公正性的关怀。生命教育的善,贵在培养受教育者关爱自然,关怀他人,胸怀社会,领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个人与他人和睦相处,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生命之“美”是真和善的基础上,对生命领悟的更高层次。生命不仅仅是活着,而且要活出生命的意义来。审美是生命的最高层次,生命的美不仅体现在生命自然之美上,而且体现在这种美是一种责任之美、创造之美。从自然属性上讲,人体的新陈代谢、气血运行和气机升降无不遵循着阴阳消长转换,并与大自然和谐一致。从社会属性上看,这种美是一种责任之美、创造之美。生命体现为一种责任,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他人负责。同时,这种美也是创造之美,它用人类的聪明才智不断创造着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正是这种创造性,才使得生命自我升华,体现出生命之美。对生命“真、善、美”的领悟,体现了对生命情感的认知和升华。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生死观念的认知仅仅是其最低层次,生命价值的体会是中层阶段,生命情感领悟才是生命的升华。生命教育中,不能仅仅强调生命的宝贵,更应该让受教育者自身领会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情感,使得生命更加灿烂多姿。
  三、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理念革新
   我国高等教育中生命教育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是社会普遍达成的共识。然而,理念普遍滞后严重的影响着生命教育的层次和水平。过分的强调尊重自我和他人的生命本身也无可厚非,然而,仅仅停留在这一层次上,不仅难以实现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而且生命情感也难以发挥,应用全新的理念展开生命教育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当务之急。生命教育的理念革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乐生不怕死。生命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十分宝贵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生命的价值,甚至延长生命的存续时间始终是人类思考的一个问题。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少数悲观厌世、逃避现实、漠视自我和他人生命的现象。高等院校出现的极端事件,诸如自杀、残杀他人等问题,无不是由于错误的生死观所导致。生命是短暂的、一次性的、不可逆的。客观上要求我们始终以一种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对待生命本身。无论是在人生的顺境,还是在人生的逆境,都赋予我们生命以不可剥夺的权利,大学生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应该用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人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一样是宝贵的,不可剥夺的。
   (二)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不断奉献社会。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生命内实现人的价值,是每个人的希望和追求。“生命价值教育是以生命促进人们对生命价值的体验、认知与实践的教育,是帮助人们在其过程中反思、构建生命价值观念、态度与行为方式等得教育。”生命的价值包含了两个方面,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无不在大学生中产生很大的影响。生命的价值到底是追求自我为中心的享受,满足自我身体、心灵的欲望,还是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为社会奉献自我,两种相对立的价值观始终困扰着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从社会整体性出发,强调人是社会的人,个人生命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个人生命价值的认可主体只能是社会,而不是自我。个人生命价值只有不断的为社会奉献自我,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实现生命的自我价值。大学生应该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自身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将来更好的为社会奉献自我,在实现生命的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生命的自我价值。
   (三)不断挖掘生命的潜力,展现生命的无限可能性。生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对于个体而言,是有限的、暂时的;而对于类生命而言,则是无限的、永恒的。“每个生命都在拥有自身的有限性与暂时性的同时拥有类生命的无限性与永恒性,是无限与有限的共在。”一个人怎样在有限的生命内展现自己无限的可能性呢?一个人的生命的潜力是无限的,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不断筹划着自己,才能实现自我超越。将自己的潜在的能力发掘出来,以“最大化”实现对社会的贡献。尽可能的扩大自身对社会的贡献,不仅是自己生存的时代,而且包括自身以后的若干代。大学生风华正茂,正是学习本领、创造未来、为社会做贡献的年龄,要不断超越自我,要在有限的生命内为社会做出无限的贡献。
   生命教育不是单纯的告诫学生不能自杀或者伤害他人,它的终结目标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对生命本身产生热爱和敬畏之情,帮助大学生修身养性,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的人生境界。生命教育的精神维度旨在提高大学生得社会责任意识,价值意识,弘扬社会正气,使每个大学生真正体会到生命的个体和社会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生校外实习是中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教学的延伸。校外实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分析顶岗实习的意义入手,指出现在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试图找出有效的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办法。   关键词 中职教育 顶岗实习 学生管理     校外实习的过程是职高生进行社会化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提高
期刊
摘 要 针对我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所谓校企合作是指职业学校与企业、行业组织为了各自的组织目标,共同投入、资源互补、利益共享的互
期刊
摘 要 江苏省对口单招机电专业09新考纲中,简单直流电路部分增加了“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这一知识点,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巧划分水岭、巧用戴维宁定理及画等效电路图等不同的方法,总结了此类问题的求解方法。   关键词 电源给定负载可变 分水岭 戴维宁定理 等效电路图 变换阻抗     江苏省对口单招机电专业的新考纲中,对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作了新的补充。而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问
期刊
摘 要 单招《机械基础》教学的关键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变“学会”为“会学”,从而将该课程的复习化难为易。本文结合专业实际和本人多年在教学一线的经验,对此做一探讨。   关键词 机械基础 对口单招 课堂教学     近几年来,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考试中,机电、机械类专业综合理论中机械基础部分占分比例较大,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广、考查的知识点多,内容
期刊
摘 要 学校品牌对于义务教育学校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学校品牌的构建。现今,在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在品牌的构建过程中,应该积极处理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品牌构建的关系,采取有效的品牌构建策略,更好地促进学校品牌的构建与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学校品牌构建     2010年7月,我国正式发
期刊
摘 要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搞好开放型体育课,就要保护学生的创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要注重目标设置的合理性,注重组织形式的灵活性,注重评价的多样性。   关键词 体育 教学 开放型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主线,以技术教学为重点,以量化考核为主要依据来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过于统一的教学管理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忽视了学生的训练.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体
期刊
摘 要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现代教育和管理中重要的指导思想,也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素质的必然要求。本文围绕 “以人为本”为核心,就高校学生工作的“以人为本”的内涵,以及如何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高校 学生工作     在精英教育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当下,加强高校学生工作是推进素质教育和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已
期刊
摘 要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国家政策向中西部的倾斜,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文章分析了目前陕西职业教育发展和就业形势,对如何发展和就业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陕西 职业教育 发展与就业     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恢复、西方经济发展处于低潮、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为今后五年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重大
期刊
摘 要 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区角活动环境,我们首先要从幼儿园区角的“大环境”开始,这里的“大环境”是一个浓缩版的社会框架,是孩子眼中的社会再现。一个良好的区角活动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幼儿园区角 物质环境 “大环境”     “大环境”是一个满足幼儿游戏愿望的物质环境,伯宁认为物质环境的刺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西藏大学藏族大学生使用普通话情况入手,分析了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事件等因素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双语交流的影响,提出民族地区高校语言教育在加强普及民族共同语的同时也要加强少数民族语的教育,切实做到“推普”和“双语”工作稳步推进。   关键词 西藏大学 藏族大学生 普通话     西藏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随着西藏与内地交流的不断增加,生活和工作在西藏的各民族干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