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关键词】合作学习;地理
The cooperate learning is in the application in geography teaching
Zhou Yue-líing
【Abstract】The cooperate learning is new a course reform initiate of independence, investigate and cooperation of study way.It promoted the student is under the teacher's instruction on his/her own initiative, full of character ground study.
【Key words】Cooperate learning;Geography
随着地理新课程的全面推广应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提出“合作学习”的教学观正在被大家所认同。该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责任感将会驱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学业,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主观能动性极大地被调动起来,成为爱学习、主动学习的人。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对合作的认识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与竞争一样,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人类大部分活动都是合作性的,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合作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今天的学生毕业后将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复杂、多变的社会,他们不仅应从学校学得如何竞争、如何生活,更应当掌握如何合作。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更重要。”
2.关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把合作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是新课程实践的产物。它抓住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效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重大课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形成对科学的积极态度,发展批判思维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将其所学所能应用到合作情景之中。过去我们过重地强调分数是唯一重要的,每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人在测试中的成绩。但现实生活中的工作都是协力合作的结果,相互配合、相互交流、有效地调节和分工是大多数工作的特征。所以合作学习是顺应了社会的需求,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过去我们的教育过多地强调竞争,忽视了合作。学生视别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养成一种被扭曲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应的利已行为,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他人交往、相处时无所适从。尤其是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今天,这种教育更令人担心。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教育惯性很大,如何把合作的观念与竞争的机制统合起来发挥作用,是我们教学一线的人员长久研究的课题。正因如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更要有意识地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
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不同性别或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小组(人数可在3—6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它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进行多边互动,并由此推进教学的发展。
3.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
3.1准备阶段。合作学习兼顾教学的个体性与集体性特征,把个别化与人际互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在教学形式上,采用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讲授过程力求简要清晰,时短量大,任务明确,有较强的探究性,能为学生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因此首先要成立学习合作小组,该小组以异质小组为主,即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等方面不同的学生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要求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都应是班级的缩影或截面。同时,各小组之间又应具有同质性。因为组内的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的同质又为全班小组间展开公平的竞争创造了条件。据此,我与任教班的班主任合作,根据学生的情况,先分出四个大组,即通常意义上的班级小组。在此基础上,每小组组合成两个学习合作组,保证合作时无需调整学生的位置。这样全班共分出八组,每组六人,明确各小组责任人,并宣布组成这样的小组是为了在学习过程中更有效地交流、倾听、解释、思考,在分享、协商、碰撞中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使学生们都能接受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3.2实施阶段。合作学习倡导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更加注重学生的活动,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教师精心研究教材,设计小组活动内容,创设好合作学习的情景,制定好各组完成任务的程序,并在课堂上督促各小组完成。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以指导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出现,也可以参与某一小组的活动,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满足学生的需要。例如,我在教学《大洋与大洲》一节时,准备了十个地球仪,在上课时分发下去,每个小组一个。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地球的表面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哪个部分多,哪个部分少?2、你如何根据地球仪来验证你的判断?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但第二个问题把他们难住了,各小组讨论了几分钟也没有结果。此时,我提醒各组,能不能用概率来验证。有个小组的成员立刻叫起来,“知道了,老师,你不要说!”我因势利导,“那你说说看如何验证”,可他说:“等我们小组验证出来再告诉你”,我无可奈何地说:“那其它组就看他们来验证吧”。那位同学把他的想法与同组同学说了,并作了分工:一个同学用手把另一个同学的眼睛蒙上,还有一个同学转动地球仪,被蒙上眼睛的同学用一个手指在转动的地球仪上到处“乱”点,其它同学在认真地记录点到的地方。就在这组同学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其它组同学也悟出来了,纷纷开始活动开了。过了十分钟,我叫各组停下来,并汇报各组的点到海洋与陆地的次数,尽管各组的数字不同,但都是点到海洋多于点到陆地。接下来,我又问,“能不能算一下点到海洋的比例”各组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的比例。我又请刚才的那位同学把名组点到海洋的总数加一加,再算一下全班同学点到海洋的总比例,结果发现约是70%,大多数组的结果也接近这个数字。于是,我又问:“为什么出现这种大致相同的数据?这说明了什么?”此时学生都已领会自已刚才活动的意图,同声说:“那是地球上海陆面积所占的比例”。接下来在学习七大洲的分布时,我也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每个组用简笔画画出七大洲的轮廓图,并用剪刀剪下来,然后在一张白纸上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并把刚才剪下的七大洲轮廓图帖在上面。各组的同学自行分工后,就开始了操作。在下课前,我将各组合作学习成果一一展示,并让其它组成员来评价。学生点评得很专业,也很精彩,不仅注意到用经纬线定各大洲的位置,还说出应根据海陆间相对位置来确定各洲应分布在哪里。以至于个别完成得不够理想的学习小组表示“课后我们好好合作,重做一张更好的。”果然,没过两天,我看到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幅精美的七大洲帖图画!在这节课上,每位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习,强化了自身的责任感,并对同伴表现出极大的关心,体验到集体学习的乐趣。在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中增进了友谊,轻松地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也更喜欢这种形式的学习。地理新教材中,每一课均可以设计出两三个合作学习的活动,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再如在学习《天气》一节,可以给每个小组一幅中国城市天气图,让他们模仿央视的天气预报员去预报天气,也可以结合每天中午的空气质量日报,讨论空气质量的优劣,并研究引起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通过合作学习的设计,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丰富和发展了自己。
3.3对合作学习的反思。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对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要充分做好准备,挖掘教材、生活中的素材,精心构思每一节课。如果设计、控制不当,会造成“一团糟”现象,反而不能完成学习目标。因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准备。1、首先要考虑本课的教学任务是什么?是否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设计的合作学习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在合作学习前应使学生清楚,小组内各人的任务,以及应当取得的学习成果,在课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只有当每个成员知道自己下一步需要做什么时,才能保证合作的成功。3、应准备适当的和公平的评估方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既能反映出小组的合作成就,又能体会出小组各成员的贡献,促进大家共同努力。4、个别学生习惯于教师的传授或由于自控能力差,会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茫然不知所措,可能会产生学不到东西的感觉,老师、同学要多多关注。5、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应互相信任,多沟通,减少内部冲突,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合作学习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也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很好地贯彻了这一思想。杜威曾说过:教育哲学的理念是使教育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要使教育同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联系起来。合作学习的教育不仅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更是使学习者为今后的团队工作作好准备,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以及团队生活中更能有效地工作。
收稿日期:2008-7-19
【关键词】合作学习;地理
The cooperate learning is in the application in geography teaching
Zhou Yue-líing
【Abstract】The cooperate learning is new a course reform initiate of independence, investigate and cooperation of study way.It promoted the student is under the teacher's instruction on his/her own initiative, full of character ground study.
【Key words】Cooperate learning;Geography
随着地理新课程的全面推广应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提出“合作学习”的教学观正在被大家所认同。该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责任感将会驱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学业,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主观能动性极大地被调动起来,成为爱学习、主动学习的人。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对合作的认识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与竞争一样,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人类大部分活动都是合作性的,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合作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今天的学生毕业后将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复杂、多变的社会,他们不仅应从学校学得如何竞争、如何生活,更应当掌握如何合作。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更重要。”
2.关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把合作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是新课程实践的产物。它抓住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效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重大课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形成对科学的积极态度,发展批判思维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将其所学所能应用到合作情景之中。过去我们过重地强调分数是唯一重要的,每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人在测试中的成绩。但现实生活中的工作都是协力合作的结果,相互配合、相互交流、有效地调节和分工是大多数工作的特征。所以合作学习是顺应了社会的需求,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过去我们的教育过多地强调竞争,忽视了合作。学生视别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养成一种被扭曲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应的利已行为,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他人交往、相处时无所适从。尤其是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今天,这种教育更令人担心。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教育惯性很大,如何把合作的观念与竞争的机制统合起来发挥作用,是我们教学一线的人员长久研究的课题。正因如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更要有意识地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
合作学习是指根据学生不同性别或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小组(人数可在3—6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它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进行多边互动,并由此推进教学的发展。
3.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
3.1准备阶段。合作学习兼顾教学的个体性与集体性特征,把个别化与人际互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在教学形式上,采用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讲授过程力求简要清晰,时短量大,任务明确,有较强的探究性,能为学生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因此首先要成立学习合作小组,该小组以异质小组为主,即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等方面不同的学生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要求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都应是班级的缩影或截面。同时,各小组之间又应具有同质性。因为组内的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的同质又为全班小组间展开公平的竞争创造了条件。据此,我与任教班的班主任合作,根据学生的情况,先分出四个大组,即通常意义上的班级小组。在此基础上,每小组组合成两个学习合作组,保证合作时无需调整学生的位置。这样全班共分出八组,每组六人,明确各小组责任人,并宣布组成这样的小组是为了在学习过程中更有效地交流、倾听、解释、思考,在分享、协商、碰撞中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使学生们都能接受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3.2实施阶段。合作学习倡导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更加注重学生的活动,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教师精心研究教材,设计小组活动内容,创设好合作学习的情景,制定好各组完成任务的程序,并在课堂上督促各小组完成。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以指导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出现,也可以参与某一小组的活动,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满足学生的需要。例如,我在教学《大洋与大洲》一节时,准备了十个地球仪,在上课时分发下去,每个小组一个。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地球的表面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哪个部分多,哪个部分少?2、你如何根据地球仪来验证你的判断?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但第二个问题把他们难住了,各小组讨论了几分钟也没有结果。此时,我提醒各组,能不能用概率来验证。有个小组的成员立刻叫起来,“知道了,老师,你不要说!”我因势利导,“那你说说看如何验证”,可他说:“等我们小组验证出来再告诉你”,我无可奈何地说:“那其它组就看他们来验证吧”。那位同学把他的想法与同组同学说了,并作了分工:一个同学用手把另一个同学的眼睛蒙上,还有一个同学转动地球仪,被蒙上眼睛的同学用一个手指在转动的地球仪上到处“乱”点,其它同学在认真地记录点到的地方。就在这组同学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其它组同学也悟出来了,纷纷开始活动开了。过了十分钟,我叫各组停下来,并汇报各组的点到海洋与陆地的次数,尽管各组的数字不同,但都是点到海洋多于点到陆地。接下来,我又问,“能不能算一下点到海洋的比例”各组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的比例。我又请刚才的那位同学把名组点到海洋的总数加一加,再算一下全班同学点到海洋的总比例,结果发现约是70%,大多数组的结果也接近这个数字。于是,我又问:“为什么出现这种大致相同的数据?这说明了什么?”此时学生都已领会自已刚才活动的意图,同声说:“那是地球上海陆面积所占的比例”。接下来在学习七大洲的分布时,我也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每个组用简笔画画出七大洲的轮廓图,并用剪刀剪下来,然后在一张白纸上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并把刚才剪下的七大洲轮廓图帖在上面。各组的同学自行分工后,就开始了操作。在下课前,我将各组合作学习成果一一展示,并让其它组成员来评价。学生点评得很专业,也很精彩,不仅注意到用经纬线定各大洲的位置,还说出应根据海陆间相对位置来确定各洲应分布在哪里。以至于个别完成得不够理想的学习小组表示“课后我们好好合作,重做一张更好的。”果然,没过两天,我看到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幅精美的七大洲帖图画!在这节课上,每位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习,强化了自身的责任感,并对同伴表现出极大的关心,体验到集体学习的乐趣。在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中增进了友谊,轻松地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也更喜欢这种形式的学习。地理新教材中,每一课均可以设计出两三个合作学习的活动,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再如在学习《天气》一节,可以给每个小组一幅中国城市天气图,让他们模仿央视的天气预报员去预报天气,也可以结合每天中午的空气质量日报,讨论空气质量的优劣,并研究引起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通过合作学习的设计,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丰富和发展了自己。
3.3对合作学习的反思。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对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要充分做好准备,挖掘教材、生活中的素材,精心构思每一节课。如果设计、控制不当,会造成“一团糟”现象,反而不能完成学习目标。因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准备。1、首先要考虑本课的教学任务是什么?是否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设计的合作学习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在合作学习前应使学生清楚,小组内各人的任务,以及应当取得的学习成果,在课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只有当每个成员知道自己下一步需要做什么时,才能保证合作的成功。3、应准备适当的和公平的评估方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既能反映出小组的合作成就,又能体会出小组各成员的贡献,促进大家共同努力。4、个别学生习惯于教师的传授或由于自控能力差,会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茫然不知所措,可能会产生学不到东西的感觉,老师、同学要多多关注。5、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应互相信任,多沟通,减少内部冲突,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合作学习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也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很好地贯彻了这一思想。杜威曾说过:教育哲学的理念是使教育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要使教育同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联系起来。合作学习的教育不仅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更是使学习者为今后的团队工作作好准备,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以及团队生活中更能有效地工作。
收稿日期:2008-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