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东西可以从你的身体中提取出来,还可以重新放置回去,你会说,是血液;它有颜色,黑、白、灰是它的常见颜色,也有黄色和其他颜色的,它有重量,形状不一,有的像岩石,有的像一朵小小的海绵,而有的又像鹰嘴豆,你会猜,是结石吗?它可以暂时存储起来,也可以借用,当然可以终生不换,还有经营、贩卖、走私它的黑社会团伙……你是不是有点迷茫?嗯?到底是什么呢?是灵魂!你相信吗?《冷冻灵魂》讲的就是这样一个和灵魂有关的故事。
最近两年的事,从网上可以看到耶鲁大学的公开课,我被其中一个关于“死亡”的哲学课程吸引,那个穿格子衬衫、坐在前台不断手舞足蹈地讲“巴听导”(body——身体)和“兽”(soul——灵魂)的教授,使我能从电影的英语会话中把“兽”给挑出来。所以,在碟店里,《ColdSouls》(《冷冻灵魂》)一下就吸住了我眼球,我很少能对英语词汇作出本能反应啊。
关于灵魂、死亡瞬间、穿越濒死刹那等内容的影片很多,前几年的《21克》、今年的《源代码》,更早些年的被大家念念不忘的《爱情故事》等等。那些都没有《冷冻灵魂》对灵魂解释的彻底,也没有《冷冻灵魂》把“灵魂”的科幻想象与故事结合得那么紧密。
保罗·吉亚马提饰演保罗·吉亚马提,即演员演自己,保罗是美国演员,在美国比在我国有名,角色基本情况和演员的也大致相符。说起保罗·吉亚马提大家可能不大感冒,但他演过很多电影,有的还相当有名,像《杯酒人生》是他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男主角奖的影片,他还演过《魔术师》、《保姆日记》、《怪医杜立德》、《楚门的世界》、《拯救大兵瑞恩》等等,演过很多主角,但在他演员生涯开始时大多数都是五名开外的配角,不大引人注意,像《拯救大兵瑞恩》我就怎么都没找到哪个是他。他是那种力图把角色的灵魂表达出来的演员,因为外形不帅,尤其是那个啤酒肚使他看上去更加平庸,可此君并不是庸常之辈,人家是把耶鲁大学念完才从小配角演起的。如果真的去注意他,他的表演在角色圈定的范围内演绎得十分到位。
保罗正在排练契科夫的话剧《万尼亚舅舅》(又是契科夫,在上一篇《亨利的罪行》中,我说过契科夫在西方电影里具有象征意义)。他深陷万尼亚的角色不能自拔,但又无法摆脱角色对生活中的自己的影响。作为演员总是会遭遇到这样的困扰,而一个好的演员遇到好的角色更是如此,心理学上说这是角色转换障碍,像张国荣演的程蝶衣得的就是典型的“人戏不分”角色转换障碍症。他偶然在《纽约客》杂志上看到了一家公司可以“冷冻灵魂”的公司,保罗前去寻求灵魂解脱的办法。看到这里我想,胆子够大哈,如果真的有这样一家公司,我敢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他们吗?除非我的“兽”想要了我“巴嘚”的命。总之,保罗去了,把自己的灵魂从身体里抽离出去,他发现那是一枚淡黄色的,像鹰嘴豆一样的颗粒。在冷冻灵魂公司陈列着许多灵魂。其中有一个灵魂像一块黑色的煤块,据说是世界上某著名人物的灵魂,被这样一块寸草不生的灵魂统治着身体,一定痛苦吧?所以不要也罢。但保罗是热爱着自己的灵魂的,他只是暂时受不了它的折磨,想找一个地方把它安顿,然后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把它放回自己的身体。
然后,故事就不受控了。你把一件事情开了头,但事情却不按照你的预想发展,这就成全了电影、小说、戏剧等等一切以故事为表现形式的艺术。保罗发现自己没有灵魂不行,他变得冷酷、没有同情心、也不会和妻子亲亲了……但保罗暂时不想要回自己的灵魂。发明抽取灵魂技术的医生弗莱因斯坦(这个名字是“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和爱因斯坦的名字的混合体)不仅是医生,同时也是一个赚钱的生意人,他建议保罗可以放入一个他能够接受的美好灵魂,弗莱因斯坦就是通过抽取和放入灵魂赚钱的。这样,保罗的身体里被放入了一个来自俄罗斯捐赠者——一个女诗人的灵魂。而这个女诗人的灵魂是由俄罗斯的一个倒卖灵魂团伙里的女“魂骡”克莱尔给带过来的。所谓的“魂骡”就是把自己的灵魂抽离,把别人的灵魂放人体内,然后到别国贩卖的灵魂携带者。说到演女魂骡克莱尔的艾米丽·沃森我已经认不出她了,我对她在《她比烟花寂寞》中演的女小提琴家印象深刻。
然后克莱尔又偷窃并携带保罗的灵魂回到俄罗斯,保罗的灵魂被植入到团伙老大的美女媳妇的身上。而克莱尔在携带保罗的灵魂时爱上了他的灵魂。当保罗发现自己灵魂被“弄丢”了以后开始了疯狂地寻找。这样,故事把保罗和克莱尔、俄罗斯倒卖灵魂的黑社会都联系到了一起。保罗跟着“魂骡”克莱尔前往俄罗斯寻找自己的灵魂,看到了那个装着自己灵魂的女演员是怎么使用自己灵魂的。也找到了自己身体里的那个美好灵魂的原作者,但那个女诗人已经死去……
片中一些细节不大可信,比如,灵魂被抽离不影响人的智力,但后来漂亮女演员却希望通过植入保罗的灵魂而获得才华。而另一些细节则比较可爱。“残留灵魂”,灵魂是不能百分百被抽离出身体的,会在身体里有些残留,有的人多点,有的人少点,像保罗就残留了5%的灵魂,而克莱尔由于是魂骡,所以她的身体残留了众多别人的灵魂,以至于她自己的灵魂都放不回去了,并且深受那些灵魂的困扰。还有,保罗的灵魂被女演员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变得干瘪,并且排斥保罗,不想回到保罗的身体里。
我喜欢此类故事由来已久。一个科学想象,怎么才能把它变成现实?电影啊,最直观的了。这个故事的导演兼编剧苏菲·巴瑟斯的处女作,真是出手不凡啊!灵魂,始终是人类的终极追问问题。首先是有没有?如果有,它的形式、内容、对人的影响……苏菲·巴瑟斯给灵魂一个设想,然后通过电影故事给出答案。那就是你不能把灵魂交给别人,哪怕是暂时冷冻、保存,丢了魂可不是好玩的。
看完影片我以手加额,问自己,这个“body”里装的真的是我自己的“兽”吗?看看身边人,问他,你的灵魂是你自己的吗?那人胡噜一下我的脑袋,这孩子,掉魂了!
最近两年的事,从网上可以看到耶鲁大学的公开课,我被其中一个关于“死亡”的哲学课程吸引,那个穿格子衬衫、坐在前台不断手舞足蹈地讲“巴听导”(body——身体)和“兽”(soul——灵魂)的教授,使我能从电影的英语会话中把“兽”给挑出来。所以,在碟店里,《ColdSouls》(《冷冻灵魂》)一下就吸住了我眼球,我很少能对英语词汇作出本能反应啊。
关于灵魂、死亡瞬间、穿越濒死刹那等内容的影片很多,前几年的《21克》、今年的《源代码》,更早些年的被大家念念不忘的《爱情故事》等等。那些都没有《冷冻灵魂》对灵魂解释的彻底,也没有《冷冻灵魂》把“灵魂”的科幻想象与故事结合得那么紧密。
保罗·吉亚马提饰演保罗·吉亚马提,即演员演自己,保罗是美国演员,在美国比在我国有名,角色基本情况和演员的也大致相符。说起保罗·吉亚马提大家可能不大感冒,但他演过很多电影,有的还相当有名,像《杯酒人生》是他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男主角奖的影片,他还演过《魔术师》、《保姆日记》、《怪医杜立德》、《楚门的世界》、《拯救大兵瑞恩》等等,演过很多主角,但在他演员生涯开始时大多数都是五名开外的配角,不大引人注意,像《拯救大兵瑞恩》我就怎么都没找到哪个是他。他是那种力图把角色的灵魂表达出来的演员,因为外形不帅,尤其是那个啤酒肚使他看上去更加平庸,可此君并不是庸常之辈,人家是把耶鲁大学念完才从小配角演起的。如果真的去注意他,他的表演在角色圈定的范围内演绎得十分到位。
保罗正在排练契科夫的话剧《万尼亚舅舅》(又是契科夫,在上一篇《亨利的罪行》中,我说过契科夫在西方电影里具有象征意义)。他深陷万尼亚的角色不能自拔,但又无法摆脱角色对生活中的自己的影响。作为演员总是会遭遇到这样的困扰,而一个好的演员遇到好的角色更是如此,心理学上说这是角色转换障碍,像张国荣演的程蝶衣得的就是典型的“人戏不分”角色转换障碍症。他偶然在《纽约客》杂志上看到了一家公司可以“冷冻灵魂”的公司,保罗前去寻求灵魂解脱的办法。看到这里我想,胆子够大哈,如果真的有这样一家公司,我敢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他们吗?除非我的“兽”想要了我“巴嘚”的命。总之,保罗去了,把自己的灵魂从身体里抽离出去,他发现那是一枚淡黄色的,像鹰嘴豆一样的颗粒。在冷冻灵魂公司陈列着许多灵魂。其中有一个灵魂像一块黑色的煤块,据说是世界上某著名人物的灵魂,被这样一块寸草不生的灵魂统治着身体,一定痛苦吧?所以不要也罢。但保罗是热爱着自己的灵魂的,他只是暂时受不了它的折磨,想找一个地方把它安顿,然后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把它放回自己的身体。
然后,故事就不受控了。你把一件事情开了头,但事情却不按照你的预想发展,这就成全了电影、小说、戏剧等等一切以故事为表现形式的艺术。保罗发现自己没有灵魂不行,他变得冷酷、没有同情心、也不会和妻子亲亲了……但保罗暂时不想要回自己的灵魂。发明抽取灵魂技术的医生弗莱因斯坦(这个名字是“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和爱因斯坦的名字的混合体)不仅是医生,同时也是一个赚钱的生意人,他建议保罗可以放入一个他能够接受的美好灵魂,弗莱因斯坦就是通过抽取和放入灵魂赚钱的。这样,保罗的身体里被放入了一个来自俄罗斯捐赠者——一个女诗人的灵魂。而这个女诗人的灵魂是由俄罗斯的一个倒卖灵魂团伙里的女“魂骡”克莱尔给带过来的。所谓的“魂骡”就是把自己的灵魂抽离,把别人的灵魂放人体内,然后到别国贩卖的灵魂携带者。说到演女魂骡克莱尔的艾米丽·沃森我已经认不出她了,我对她在《她比烟花寂寞》中演的女小提琴家印象深刻。
然后克莱尔又偷窃并携带保罗的灵魂回到俄罗斯,保罗的灵魂被植入到团伙老大的美女媳妇的身上。而克莱尔在携带保罗的灵魂时爱上了他的灵魂。当保罗发现自己灵魂被“弄丢”了以后开始了疯狂地寻找。这样,故事把保罗和克莱尔、俄罗斯倒卖灵魂的黑社会都联系到了一起。保罗跟着“魂骡”克莱尔前往俄罗斯寻找自己的灵魂,看到了那个装着自己灵魂的女演员是怎么使用自己灵魂的。也找到了自己身体里的那个美好灵魂的原作者,但那个女诗人已经死去……
片中一些细节不大可信,比如,灵魂被抽离不影响人的智力,但后来漂亮女演员却希望通过植入保罗的灵魂而获得才华。而另一些细节则比较可爱。“残留灵魂”,灵魂是不能百分百被抽离出身体的,会在身体里有些残留,有的人多点,有的人少点,像保罗就残留了5%的灵魂,而克莱尔由于是魂骡,所以她的身体残留了众多别人的灵魂,以至于她自己的灵魂都放不回去了,并且深受那些灵魂的困扰。还有,保罗的灵魂被女演员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变得干瘪,并且排斥保罗,不想回到保罗的身体里。
我喜欢此类故事由来已久。一个科学想象,怎么才能把它变成现实?电影啊,最直观的了。这个故事的导演兼编剧苏菲·巴瑟斯的处女作,真是出手不凡啊!灵魂,始终是人类的终极追问问题。首先是有没有?如果有,它的形式、内容、对人的影响……苏菲·巴瑟斯给灵魂一个设想,然后通过电影故事给出答案。那就是你不能把灵魂交给别人,哪怕是暂时冷冻、保存,丢了魂可不是好玩的。
看完影片我以手加额,问自己,这个“body”里装的真的是我自己的“兽”吗?看看身边人,问他,你的灵魂是你自己的吗?那人胡噜一下我的脑袋,这孩子,掉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