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学会适应低GDP增长时代
刘积仁
东北有一句话叫做“棒打狍子瓢舀鱼”,这是形容你随便捡棒子就能打狍子,拿个瓢就能舀鱼。这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基本的模式,就是做什么赚什么。我们特别习惯于GDP必须保持在8%以上的增长,因为6%以下我们不知道怎么做。我们对于6%以下增长,或者有一天是2%和3%增长的时候,我们就十分困难了。
事实上,我们中国正在面对着一个变革,这个变革就是有一天中国一定会像美国、日本一样不增长、负增长。像日本经济十几二十几年来没有增长的时候,一批优秀的企业还能赚到10%~20%的利润,还在不断地成长。当他们的营业额下降了40%~50%的时候还能够生存下来,他们不像我们这么悲观。所以,结论是我们过去的成功是机会太多了。我们不应该以此来评价自己的能力,也不应该以此来评价我们过去的成功。
所以,当我们看到机会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傻子赚钱的事不会有了,不是很傻的,半傻不傻的也不太容易了。可能需要更聪明的人。我觉得未来的聪明,不是表现在你对一个事业的敏锐,而是扎扎实实的打造事业。这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的必然阶段,第二阶段是努力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第三阶段是要在行业里面出类拔萃。所以,我相信这一次的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家绝对是必要的,我不认为是一件坏事。如果你今天不想,以后永远没有机会想。要不然现在还是一个比较好的退出机会,你可以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信用卡沉睡凸显银行风险
郭田勇
据报道,到2008年6月,我国银行已累计发出信用卡1.3亿张,但其中七成处于“沉睡”状态,浪费了银行大量财力。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商业银行在信用卡市场纷纷“跑马圈地”,而对其中的风险却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从信用卡发卡环节来看,近年来各商业银行为了占据未来信用卡市场的高地,加大了对高校学生等低收入人群的营销力度,大学生属于无工作、无固定收入的群体,然而一些发卡银行并没有按照规定对信用卡申请人还款能力进行实质性审核。也正是由于信用卡发放环节审核不严,导致信用卡违约率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呈现出上升的迹象。与此同时,信用卡恶意套现等违法犯罪活动也日益增多。
事实上,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目前所呈现出的“虚胖”现象在其他业务领域同样令人忧虑。近期央行所披露的信息显示,2009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的信贷投放规模高达4.6万亿,这不但远远超出大部分经济主体的预期,而且几乎达到央行在去年末所设定的全年5万亿的新增贷款规模上限。即使考虑到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这样的特殊情况,高信贷投放有其必然性,但是,信贷资金中的40%以上投向了政府牵头的“铁公基”项目,再加上当前基础设施相对饱和、投资与消费严重失衡的宏观经济背景,银行信贷资金继续大量涌入这些领域的后果令人担忧,上世纪末我国银行业信贷扩张所引发坏账高企的前车之鉴仍然历历在目。
金融行业由于其特殊的运作模式决定了其在发展过程当中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处理不慎。其后果难以估量。
查处内幕交易有两大难题
叶 檀
对于内幕交易。证监会目前已形成垂直监管、稽查先行、拥有准司法权,监管力量不可谓不强。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利益掣肘与法律跟不上。
由于种种因素。某些官员摇身一变就成了市场人士。据业内人士的一份报告显示,被调查的银河证券原总裁肖时庆曾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被调查的国金证券董事长雷波,是已被“双规”的前证监会副主席王益在证监会时的秘书等;目前60家基金公司中,15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曾在证监会、上证所、深交所担任过要职:此外,还有7家基金公司的董事等也在上述监管部门工作过。
如此复杂、如此密切的转变,导致监管成本大大提高。从人情论,这些监管者即便想当铁面包公,他们的亲属是否能够允许他们不为家庭考虑呢?官商之间的通道必须切断,否则,监管部门的稽查将困难重重。
另一个重要的掣肘因素是法律跟不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依据有关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书,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均可对虚假陈述行为人提起民事赔偿诉讼。也就是说,行政处罚与刑事裁决是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的前提条件,只要证监会不进行行政处罚,上市公司就可藐视中小投资者的要求,因为法院基本不会受理。
立案难,相当于拒绝了小股东自身维权的任何努力,他们只能盼望证监会何日烛光普照为他们出力。股民不能为自己维权,法院在股东维权方面的贡献屈指可数——由受到重重羁绊的证监会独木支撑,难以建立市场信心。
人造的楼市“小阳春”
时寒冰
一些自相矛盾的现象。揭示了一个谎言,告诉了人们一个事实:所谓的房价“小阳春”行情是人造的。是少数既得利益集团勾结政府官员制造的一个骗局。
对于房价中是否存在泡沫,有一个最简单有效的判定标准——购买力。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计算民众的实际购买力?有人喜欢用平均工资计算这一点,以人均收入衡量房价是否合理。其实,用平均工资衡量房价是否合理的做法,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可行的,但在中国,我们必须考虑到一个非常特殊的国情——社会保障体系未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建立起来。这意味着,房价支出占一个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中国要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另一个指标或许更能帮助我们理解,那就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富差异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而我国目前已经达到0.48的高位。
另一方面,存量住房依然非常庞大。谢国忠指出:从供需来看,目前全国房地产总面积达26亿平方米,折算成住房为3000万套,而中国住房需求才1600万套左右。香港股神曹仁超也认为,房价调整已在全国蔓延,平均价格可再跌10%~30%。
当房价远远超过民众的购买力时,它必然要回归价值,即使弄虚作假,也难以维持虚假的繁荣。“小阳春”的消息刚刚确立几个月,二些楼盘零成交的新闻就被曝光,而退房热又紧跟着被媒体披露出来。退房热背后暴露出来的假按揭黑幕,再次印证了“小阳春”不可能持续的判断。
如果房价真如开发商所言,在大幅度回升,那么,零销售楼盘与退房潮的出现,又作何解释呢?而且,房价的真实趋势一旦形成,会与租金的趋势保持同步,至少也是大致的同步,而在中国这轮房价反弹的过程中,许多地方的租金都在房价上涨过程中下跌。
数据不支持“回暖”
王自力
一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一些企稳迹象。如近来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持续上升,汽车和房地 产市场回升,对外贸易额降幅连续三个月收窄等。据此,一些专家如获至宝,视为经济率先全球复苏的证据而大肆宣扬。对此,我的看法是:切莫捕风捉影轻言“回暖”。
中国经济一季度的表现实属不凡,但实事求是地说,这些成绩主要还是来自于政府刺激经济带来的投资性GDP增长。事实上,目前相当部分数据并不支持回暖的判断:电量3月份走出了和GDP增长背离的走势: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大降24.9%;4月份CPI和PPI连续三个月双双在负数运行;一季度新增就业人员162万人,仅仅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8%。这些严峻的数据均说明,在完全靠投入型的刺激政策下,经济下滑的态势初步得到遏制,但轻言回暖显然言过其实。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分项来看,有几个数据的变化值得重视。为何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6.1%),反而就比工业增加值的增速(5.1%)还要高?因为工业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工业增加值就是中国工业产值的基准测量指标,怎么可能会低于GDP的增速呢?
有人还提出了其他一些“疑点”,如工业生产在第一季度增加了5.1%,但是用电量或者发电量却下降了3%!
总之,根据一季度的数据,还不能说经济形势已经明朗,不仅有些数据存有“疑点”,而且呈现出明显的“投资拉动”特征,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28.8%,当前如此之高的投资增长率拉动经济增长是不足为奇的。问题是:这种增长方式可持续吗?
挑选独立董事就像搞对象
宁向东
我常常把独立董事和公司之间的相互挑选,比喻成男女之间搞对象。说得更难听一点,公司找独立董事,就像旧时候男人纳个妾。有时候,有媒婆;但更多的时候,是公司直接挑董事。
相比起公司来说,独立董事总是比较“嫩”的,像个初涉人世的少女,对于风月场里的把戏所知甚少。表面上看,独立董事都是专家,似乎对于企业经营的某一个方面是行家,但实际上他往往是对于公司最不了解的人。独立董事一般都是在接受邀请的时候才开始认识公司,而这离向监管部门报材料的时限大约只有两三个月。而相比之下,公司则起码有了十几二十年的历史,就像一个混迹情场多年的老手,以前对付过各种各样的少女。这底细怎么是两三个月可以查清的?于是,这种经验和位势上的悬殊、时间的短促,使得独立董事无论如何在进家门之前也不会清楚公司的真实能力和品行是怎么样的。
从我的经验看,独立董事在接受邀请之后。根本无法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获得足以进行理性判断的信息。这又主要体现在不知道成本将来会有多大。于是,判断应该主要基于对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了解。控制人的品行要比公司的表面现象重要。我的建议是:独立董事进门之前除了例行公事般地要看一下公司的历史、年报,走马观花地考察一圈之外。更重要的是看三件事:公司的行业、来头和老大。有一条不行,就歇着。
独立董事陆续对公司的真相有所了解,是在进入公司之后。第一年,多数情况下都有点浮皮潦草。只有在经历了第一个财务年度的外部审计,和审计师沟通得比较充分之后,才会突然看清自己所委身的公司,究竟是西门庆,还是武大郎。
别把创业板看成灵丹妙药
薛 琦
不要把创业板看成是万灵丹一样,这个东西出来就可以帮助很多的中小企业。除非你跟他讲,好!我们来学学纳斯达克。纳斯达克的情形就是,从2000年到现在挂牌的家数是在下降,你们看到每天都有很多在挂牌,可是有更多的被摘牌下来,你们怎么不看?
台湾在过去每一年,大概有5到7个百分点的厂商不见了。我为什么说创业板要非常的小心,很多人讲要拒绝纳斯达克,纳斯达克在2000年的时候他大概有2700家的挂牌的,他现在大概只剩下2300家。
你看到他一年挂一两百家,下来的比挂的还多,所以大家也觉得,去纳斯达克挂牌,平均而言你就准备哪一天就要下来。纽约交易所,我们统计了一个资料,从2000年到现在,每上五家新的挂牌,他要下四家。所以资本市场,我们说交易所是一个杀戮战场。好的、成功的企业就很快地浮现出来,他会把你的股票提得很高。你一旦表现不好,他一点人情味都没有。你们去看看花旗银行,最开始是多少钱?最后跌到1%。你看看资本市场有多么的无情。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认为今天看到你做事业好像做得还不错,资产在挂牌,可是未必能永久的好,还是建议一步一步走,走到你自己认为很稳了,你的产品大家都接受了,在那个时候大家再挂牌会好得多,不然真的是来得快、去得快。
“后收费时代”谁为我们修路
马光远
截至目前,东、中部地区除广东、山西、浙江外,12个省已全都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对于西部地区。国家将是否取消二级公路收费的自主权交给了省一级政府,让其自主决定是否取消,何时取消。
如果从更长远一点考虑,这种在改革中“照顾”落后的政策优惠,对西部是祸是福,恐怕很难说清。燃油税改革是全国一盘棋,取消政府还贷公路收费,如果在西部搞特区,很难有省份会主动砍掉自己一块收入搞政策优惠,这样,只会造成东西部更大的制度落差,降低西部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从而更加拉大区域鸿沟。
尽管“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这种模式在中国公路建设史上功不可没,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如果把改变西部交通落后现状的希望仍然寄托在“贷款修路”这种成本高昂的制度设计上,恐怕只会违背初衷,而且鼓励了很多“假贷款之名,行收费之实”的情况。
从全球来看,燃油税征收,在任何一个国家,其主要目的是为公路建设筹措资金。但就中国目前情况看,燃油税的绝大部分似乎和公路建设没有任何关系。比如,2009年财政部拨发的补贴全国只有260亿元,连燃油税的零头都不到,安置人员都捉襟见肘,遑论修路了。
未来谁给我们修路?从长期看,高速公路取消收费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这样,取消了各种收费站,燃油税又不是用于公路建设,还有哪一级政府有修路的积极性?在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里,修路是政府天经地义的职责,但在中国要使政府这种最本质的职能回归,恐怕还需要更多的制度设计。
[编辑 陈 力]
刘积仁
东北有一句话叫做“棒打狍子瓢舀鱼”,这是形容你随便捡棒子就能打狍子,拿个瓢就能舀鱼。这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基本的模式,就是做什么赚什么。我们特别习惯于GDP必须保持在8%以上的增长,因为6%以下我们不知道怎么做。我们对于6%以下增长,或者有一天是2%和3%增长的时候,我们就十分困难了。
事实上,我们中国正在面对着一个变革,这个变革就是有一天中国一定会像美国、日本一样不增长、负增长。像日本经济十几二十几年来没有增长的时候,一批优秀的企业还能赚到10%~20%的利润,还在不断地成长。当他们的营业额下降了40%~50%的时候还能够生存下来,他们不像我们这么悲观。所以,结论是我们过去的成功是机会太多了。我们不应该以此来评价自己的能力,也不应该以此来评价我们过去的成功。
所以,当我们看到机会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傻子赚钱的事不会有了,不是很傻的,半傻不傻的也不太容易了。可能需要更聪明的人。我觉得未来的聪明,不是表现在你对一个事业的敏锐,而是扎扎实实的打造事业。这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的必然阶段,第二阶段是努力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第三阶段是要在行业里面出类拔萃。所以,我相信这一次的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家绝对是必要的,我不认为是一件坏事。如果你今天不想,以后永远没有机会想。要不然现在还是一个比较好的退出机会,你可以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信用卡沉睡凸显银行风险
郭田勇
据报道,到2008年6月,我国银行已累计发出信用卡1.3亿张,但其中七成处于“沉睡”状态,浪费了银行大量财力。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商业银行在信用卡市场纷纷“跑马圈地”,而对其中的风险却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从信用卡发卡环节来看,近年来各商业银行为了占据未来信用卡市场的高地,加大了对高校学生等低收入人群的营销力度,大学生属于无工作、无固定收入的群体,然而一些发卡银行并没有按照规定对信用卡申请人还款能力进行实质性审核。也正是由于信用卡发放环节审核不严,导致信用卡违约率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呈现出上升的迹象。与此同时,信用卡恶意套现等违法犯罪活动也日益增多。
事实上,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目前所呈现出的“虚胖”现象在其他业务领域同样令人忧虑。近期央行所披露的信息显示,2009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的信贷投放规模高达4.6万亿,这不但远远超出大部分经济主体的预期,而且几乎达到央行在去年末所设定的全年5万亿的新增贷款规模上限。即使考虑到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这样的特殊情况,高信贷投放有其必然性,但是,信贷资金中的40%以上投向了政府牵头的“铁公基”项目,再加上当前基础设施相对饱和、投资与消费严重失衡的宏观经济背景,银行信贷资金继续大量涌入这些领域的后果令人担忧,上世纪末我国银行业信贷扩张所引发坏账高企的前车之鉴仍然历历在目。
金融行业由于其特殊的运作模式决定了其在发展过程当中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处理不慎。其后果难以估量。
查处内幕交易有两大难题
叶 檀
对于内幕交易。证监会目前已形成垂直监管、稽查先行、拥有准司法权,监管力量不可谓不强。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利益掣肘与法律跟不上。
由于种种因素。某些官员摇身一变就成了市场人士。据业内人士的一份报告显示,被调查的银河证券原总裁肖时庆曾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被调查的国金证券董事长雷波,是已被“双规”的前证监会副主席王益在证监会时的秘书等;目前60家基金公司中,15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曾在证监会、上证所、深交所担任过要职:此外,还有7家基金公司的董事等也在上述监管部门工作过。
如此复杂、如此密切的转变,导致监管成本大大提高。从人情论,这些监管者即便想当铁面包公,他们的亲属是否能够允许他们不为家庭考虑呢?官商之间的通道必须切断,否则,监管部门的稽查将困难重重。
另一个重要的掣肘因素是法律跟不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依据有关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书,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均可对虚假陈述行为人提起民事赔偿诉讼。也就是说,行政处罚与刑事裁决是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的前提条件,只要证监会不进行行政处罚,上市公司就可藐视中小投资者的要求,因为法院基本不会受理。
立案难,相当于拒绝了小股东自身维权的任何努力,他们只能盼望证监会何日烛光普照为他们出力。股民不能为自己维权,法院在股东维权方面的贡献屈指可数——由受到重重羁绊的证监会独木支撑,难以建立市场信心。
人造的楼市“小阳春”
时寒冰
一些自相矛盾的现象。揭示了一个谎言,告诉了人们一个事实:所谓的房价“小阳春”行情是人造的。是少数既得利益集团勾结政府官员制造的一个骗局。
对于房价中是否存在泡沫,有一个最简单有效的判定标准——购买力。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计算民众的实际购买力?有人喜欢用平均工资计算这一点,以人均收入衡量房价是否合理。其实,用平均工资衡量房价是否合理的做法,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可行的,但在中国,我们必须考虑到一个非常特殊的国情——社会保障体系未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建立起来。这意味着,房价支出占一个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中国要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另一个指标或许更能帮助我们理解,那就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贫富差异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而我国目前已经达到0.48的高位。
另一方面,存量住房依然非常庞大。谢国忠指出:从供需来看,目前全国房地产总面积达26亿平方米,折算成住房为3000万套,而中国住房需求才1600万套左右。香港股神曹仁超也认为,房价调整已在全国蔓延,平均价格可再跌10%~30%。
当房价远远超过民众的购买力时,它必然要回归价值,即使弄虚作假,也难以维持虚假的繁荣。“小阳春”的消息刚刚确立几个月,二些楼盘零成交的新闻就被曝光,而退房热又紧跟着被媒体披露出来。退房热背后暴露出来的假按揭黑幕,再次印证了“小阳春”不可能持续的判断。
如果房价真如开发商所言,在大幅度回升,那么,零销售楼盘与退房潮的出现,又作何解释呢?而且,房价的真实趋势一旦形成,会与租金的趋势保持同步,至少也是大致的同步,而在中国这轮房价反弹的过程中,许多地方的租金都在房价上涨过程中下跌。
数据不支持“回暖”
王自力
一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一些企稳迹象。如近来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持续上升,汽车和房地 产市场回升,对外贸易额降幅连续三个月收窄等。据此,一些专家如获至宝,视为经济率先全球复苏的证据而大肆宣扬。对此,我的看法是:切莫捕风捉影轻言“回暖”。
中国经济一季度的表现实属不凡,但实事求是地说,这些成绩主要还是来自于政府刺激经济带来的投资性GDP增长。事实上,目前相当部分数据并不支持回暖的判断:电量3月份走出了和GDP增长背离的走势: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大降24.9%;4月份CPI和PPI连续三个月双双在负数运行;一季度新增就业人员162万人,仅仅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8%。这些严峻的数据均说明,在完全靠投入型的刺激政策下,经济下滑的态势初步得到遏制,但轻言回暖显然言过其实。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分项来看,有几个数据的变化值得重视。为何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6.1%),反而就比工业增加值的增速(5.1%)还要高?因为工业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工业增加值就是中国工业产值的基准测量指标,怎么可能会低于GDP的增速呢?
有人还提出了其他一些“疑点”,如工业生产在第一季度增加了5.1%,但是用电量或者发电量却下降了3%!
总之,根据一季度的数据,还不能说经济形势已经明朗,不仅有些数据存有“疑点”,而且呈现出明显的“投资拉动”特征,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28.8%,当前如此之高的投资增长率拉动经济增长是不足为奇的。问题是:这种增长方式可持续吗?
挑选独立董事就像搞对象
宁向东
我常常把独立董事和公司之间的相互挑选,比喻成男女之间搞对象。说得更难听一点,公司找独立董事,就像旧时候男人纳个妾。有时候,有媒婆;但更多的时候,是公司直接挑董事。
相比起公司来说,独立董事总是比较“嫩”的,像个初涉人世的少女,对于风月场里的把戏所知甚少。表面上看,独立董事都是专家,似乎对于企业经营的某一个方面是行家,但实际上他往往是对于公司最不了解的人。独立董事一般都是在接受邀请的时候才开始认识公司,而这离向监管部门报材料的时限大约只有两三个月。而相比之下,公司则起码有了十几二十年的历史,就像一个混迹情场多年的老手,以前对付过各种各样的少女。这底细怎么是两三个月可以查清的?于是,这种经验和位势上的悬殊、时间的短促,使得独立董事无论如何在进家门之前也不会清楚公司的真实能力和品行是怎么样的。
从我的经验看,独立董事在接受邀请之后。根本无法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获得足以进行理性判断的信息。这又主要体现在不知道成本将来会有多大。于是,判断应该主要基于对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了解。控制人的品行要比公司的表面现象重要。我的建议是:独立董事进门之前除了例行公事般地要看一下公司的历史、年报,走马观花地考察一圈之外。更重要的是看三件事:公司的行业、来头和老大。有一条不行,就歇着。
独立董事陆续对公司的真相有所了解,是在进入公司之后。第一年,多数情况下都有点浮皮潦草。只有在经历了第一个财务年度的外部审计,和审计师沟通得比较充分之后,才会突然看清自己所委身的公司,究竟是西门庆,还是武大郎。
别把创业板看成灵丹妙药
薛 琦
不要把创业板看成是万灵丹一样,这个东西出来就可以帮助很多的中小企业。除非你跟他讲,好!我们来学学纳斯达克。纳斯达克的情形就是,从2000年到现在挂牌的家数是在下降,你们看到每天都有很多在挂牌,可是有更多的被摘牌下来,你们怎么不看?
台湾在过去每一年,大概有5到7个百分点的厂商不见了。我为什么说创业板要非常的小心,很多人讲要拒绝纳斯达克,纳斯达克在2000年的时候他大概有2700家的挂牌的,他现在大概只剩下2300家。
你看到他一年挂一两百家,下来的比挂的还多,所以大家也觉得,去纳斯达克挂牌,平均而言你就准备哪一天就要下来。纽约交易所,我们统计了一个资料,从2000年到现在,每上五家新的挂牌,他要下四家。所以资本市场,我们说交易所是一个杀戮战场。好的、成功的企业就很快地浮现出来,他会把你的股票提得很高。你一旦表现不好,他一点人情味都没有。你们去看看花旗银行,最开始是多少钱?最后跌到1%。你看看资本市场有多么的无情。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认为今天看到你做事业好像做得还不错,资产在挂牌,可是未必能永久的好,还是建议一步一步走,走到你自己认为很稳了,你的产品大家都接受了,在那个时候大家再挂牌会好得多,不然真的是来得快、去得快。
“后收费时代”谁为我们修路
马光远
截至目前,东、中部地区除广东、山西、浙江外,12个省已全都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对于西部地区。国家将是否取消二级公路收费的自主权交给了省一级政府,让其自主决定是否取消,何时取消。
如果从更长远一点考虑,这种在改革中“照顾”落后的政策优惠,对西部是祸是福,恐怕很难说清。燃油税改革是全国一盘棋,取消政府还贷公路收费,如果在西部搞特区,很难有省份会主动砍掉自己一块收入搞政策优惠,这样,只会造成东西部更大的制度落差,降低西部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从而更加拉大区域鸿沟。
尽管“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这种模式在中国公路建设史上功不可没,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如果把改变西部交通落后现状的希望仍然寄托在“贷款修路”这种成本高昂的制度设计上,恐怕只会违背初衷,而且鼓励了很多“假贷款之名,行收费之实”的情况。
从全球来看,燃油税征收,在任何一个国家,其主要目的是为公路建设筹措资金。但就中国目前情况看,燃油税的绝大部分似乎和公路建设没有任何关系。比如,2009年财政部拨发的补贴全国只有260亿元,连燃油税的零头都不到,安置人员都捉襟见肘,遑论修路了。
未来谁给我们修路?从长期看,高速公路取消收费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这样,取消了各种收费站,燃油税又不是用于公路建设,还有哪一级政府有修路的积极性?在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里,修路是政府天经地义的职责,但在中国要使政府这种最本质的职能回归,恐怕还需要更多的制度设计。
[编辑 陈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