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收藏的人大都比较专一,更准确地说,就是对某种类别或某几个类别的藏品有所偏好,比如,专研书画的可能对鉴赏陶瓷并不擅长,喜欢竹木的可能对玉石一知半解。但是,也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就是几乎所有收藏者的藏品中,除了情有独钟的几个类别外,总会有那么几件看似不应属于他的“菜”。
正如笔者对古代陶瓷多有所悟,一直倾心且专注地收藏,家里早就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瓷器,别无他类。但去年夏天的一次偶然,让笔者放下了曾经的执着,一件别样材质的水仙盆出现在了家中案头。而这也正符合现在流行的一句话——“不是我的菜,但我爱。”
先说说这件东西的来历吧。周四闲来无事,索性到收藏市场去转转。随后经过了靠边的一些摊位,这里的摊主都是卖一些石玩杂件的,因为不太对笔者的路数,过去也没怎么仔细看过。时间充裕,随意逛逛也无妨。
“哟,您来了,随便看看,有喜欢的您说话。”一口豁亮的老北京话让笔者停下了脚步,四五十岁的大叔,圆脸矮胖,透着直爽劲。偶遇相请,那就看看吧。摊上的东西杂七杂八,都是些细碎的小物件。笔者也不太懂,但还是看得出来大部分都是有些年纪的老物件。
拿起一件包浆熟旧的长方形的类似笔洗的物件,由于它的颜色类于瓷器中的茶叶末釉,所以很招眼。托在手上,一巴掌大小,但分量可不轻,猜想可能是石头的。见器身四周刻有诗文,底下还有名款,觉得不是俗物,便随意问了问价钱。老北京一报价,便宜得很,而笔者也就知道他不是行里人了。仔细看看这个“石头”,应该不是笔洗,更可能是个小花盆,觉得放在家里养点小盆景也不错,遂有心购买。
而这时,老北京却生怕我误会,连忙解释说:“这个应该不是石头的,我也不太懂,但有人说是澄泥的。”澄泥,笔者也是只听过没见过实物,随即用手敲了敲小盆,听声音确实不像是石头,还是先买回去再说吧。价格本来就很低,笔者没好意思还价,包起来客套几句就走了。自己不懂的东西不要瞎买,这个道理都懂,但当时笔者却不知不觉被一种“尝鲜”的感觉所刺激,而一见钟情究竟会是什么结果尚难断定。
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此物的材质。经过查找资料对比,并向几位藏友求证,最终确定这个小盆确实不是石头的,而是澄泥制成的。说起澄泥工艺,在中国也是由来已久,特别是以其制作的砚台名列“四大名砚”之一,前人已多有赞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以澄泥工艺制器,需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再加工烧制而成,这是其得名的特质,也是其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的原因。难能可贵的是,这件小盆的颜色正是澄泥中的上品“鳝鱼黄”。
细看此盆,造型简洁大方,包浆色泽温润古雅,工艺上虽然显得有些朴拙,但别具意韵。两长面侧壁有题诗,一面是:“盆景花开四时香,如意富贵又吉祥。东西南北能兴旺,何方座落不平常。甲子冬。”另一面是:“椒花颂后庆升平,蒲节竞舟喧笑声。只见今人效恒景,客□来冬永安宁。甲子年,季冬。”从诗文中可以看出,此物正是为盆栽小景而制。文字没有“阳春白雪”那种清高,更贴近世俗情趣,处处呈现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短边两侧壁分别刻“如”、“意”二字,围绕周围的卷云纹飘逸灵动。底款则是“雅量涵高远,石文”。想必“石文”是这件澄泥小盆制作者的名号,限于资料,其人已不可考。
从此盆的形制、尺寸、题刻、功用来判断,很可能是一件文房器具。在笔者查阅和澄泥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时发现,在古代最为普遍的是以澄泥制砚,而很少制作像花盆这样的器物。相对来说,价格暂且不论,要求得一方澄泥古砚还算比较容易,而要想得到一件澄泥制作的其他类别的文房器物还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呢。
根据“甲子”年款再结合工艺特征、包浆程度来判断,很可能是清代晚期之物。历史上清代晚期的甲子年是1864年(同治三年),也可能是之后的1924年(民国十三年),而再往前1804年(嘉庆九年)则不太可能。
就在笔者为到底是哪一年而费心求证时,却偶然查到了北京某拍卖公司在2010年拍卖的一件拍品。这件拍品的名称是“清澄泥如意诗文盆”,其样式、色泽以及上面的文字、图案、题款与笔者手中这件澄泥小盆一模一样,而相同的尺寸规格更是证明,这两件原本就是一对。更重要的是,这件拍品出现在了“张一元旧藏”专场拍卖会上,看来,笔者这件小盆的身世也并不那么简单。
在北京,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张一元茶庄,这可是一家百年以上的老字号了,以茉莉花茶闻名于世。在来北京之前,笔者就喜欢喝花茶,特别是四川峨眉山的“碧潭飘雪”,而到了北京,张一元茉莉花茶的入口芳香、回味无穷也很快让笔者折服。不过,要不是因为这件澄泥小盆,笔者对张一元还真没有太多的了解。
与原来料想不同,“张一元”并不是以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其创始人虽姓张,但名昌翼,字文卿,他于1900年创办了“张玉元”茶庄,到1906年开第二家店的时候就改名“张一元”了,取“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然而,到1931年62岁的张昌翼离世后,张一元茶庄便委托给了外姓人经营,没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族产业。或许,就是在那个时候起,“张一元”旧藏的一些物件便逐渐散落了。可猜想,这件澄泥小盆本是一对,制作于“甲子”年(1924年),正是茶庄最红火的时候。
如今,笔者有幸收藏到这样一件有身世背景的藏品,且知道还有另一件仍完好保存,真是十分欣慰。
旅行笔记
对四川收藏者胡狄来说,这个原本不是她的“菜”已经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它不仅让她认识了另一种类别的器物,抛开了曾经执着的偏见,也让她有机会去了解一个百年老字号的尘封岁月。知物识人,还有什么能比这件藏品更能说明收藏的意义的呢?
正如笔者对古代陶瓷多有所悟,一直倾心且专注地收藏,家里早就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瓷器,别无他类。但去年夏天的一次偶然,让笔者放下了曾经的执着,一件别样材质的水仙盆出现在了家中案头。而这也正符合现在流行的一句话——“不是我的菜,但我爱。”
先说说这件东西的来历吧。周四闲来无事,索性到收藏市场去转转。随后经过了靠边的一些摊位,这里的摊主都是卖一些石玩杂件的,因为不太对笔者的路数,过去也没怎么仔细看过。时间充裕,随意逛逛也无妨。
“哟,您来了,随便看看,有喜欢的您说话。”一口豁亮的老北京话让笔者停下了脚步,四五十岁的大叔,圆脸矮胖,透着直爽劲。偶遇相请,那就看看吧。摊上的东西杂七杂八,都是些细碎的小物件。笔者也不太懂,但还是看得出来大部分都是有些年纪的老物件。
拿起一件包浆熟旧的长方形的类似笔洗的物件,由于它的颜色类于瓷器中的茶叶末釉,所以很招眼。托在手上,一巴掌大小,但分量可不轻,猜想可能是石头的。见器身四周刻有诗文,底下还有名款,觉得不是俗物,便随意问了问价钱。老北京一报价,便宜得很,而笔者也就知道他不是行里人了。仔细看看这个“石头”,应该不是笔洗,更可能是个小花盆,觉得放在家里养点小盆景也不错,遂有心购买。
而这时,老北京却生怕我误会,连忙解释说:“这个应该不是石头的,我也不太懂,但有人说是澄泥的。”澄泥,笔者也是只听过没见过实物,随即用手敲了敲小盆,听声音确实不像是石头,还是先买回去再说吧。价格本来就很低,笔者没好意思还价,包起来客套几句就走了。自己不懂的东西不要瞎买,这个道理都懂,但当时笔者却不知不觉被一种“尝鲜”的感觉所刺激,而一见钟情究竟会是什么结果尚难断定。
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此物的材质。经过查找资料对比,并向几位藏友求证,最终确定这个小盆确实不是石头的,而是澄泥制成的。说起澄泥工艺,在中国也是由来已久,特别是以其制作的砚台名列“四大名砚”之一,前人已多有赞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以澄泥工艺制器,需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再加工烧制而成,这是其得名的特质,也是其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的原因。难能可贵的是,这件小盆的颜色正是澄泥中的上品“鳝鱼黄”。
细看此盆,造型简洁大方,包浆色泽温润古雅,工艺上虽然显得有些朴拙,但别具意韵。两长面侧壁有题诗,一面是:“盆景花开四时香,如意富贵又吉祥。东西南北能兴旺,何方座落不平常。甲子冬。”另一面是:“椒花颂后庆升平,蒲节竞舟喧笑声。只见今人效恒景,客□来冬永安宁。甲子年,季冬。”从诗文中可以看出,此物正是为盆栽小景而制。文字没有“阳春白雪”那种清高,更贴近世俗情趣,处处呈现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短边两侧壁分别刻“如”、“意”二字,围绕周围的卷云纹飘逸灵动。底款则是“雅量涵高远,石文”。想必“石文”是这件澄泥小盆制作者的名号,限于资料,其人已不可考。
从此盆的形制、尺寸、题刻、功用来判断,很可能是一件文房器具。在笔者查阅和澄泥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时发现,在古代最为普遍的是以澄泥制砚,而很少制作像花盆这样的器物。相对来说,价格暂且不论,要求得一方澄泥古砚还算比较容易,而要想得到一件澄泥制作的其他类别的文房器物还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呢。
根据“甲子”年款再结合工艺特征、包浆程度来判断,很可能是清代晚期之物。历史上清代晚期的甲子年是1864年(同治三年),也可能是之后的1924年(民国十三年),而再往前1804年(嘉庆九年)则不太可能。
就在笔者为到底是哪一年而费心求证时,却偶然查到了北京某拍卖公司在2010年拍卖的一件拍品。这件拍品的名称是“清澄泥如意诗文盆”,其样式、色泽以及上面的文字、图案、题款与笔者手中这件澄泥小盆一模一样,而相同的尺寸规格更是证明,这两件原本就是一对。更重要的是,这件拍品出现在了“张一元旧藏”专场拍卖会上,看来,笔者这件小盆的身世也并不那么简单。
在北京,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张一元茶庄,这可是一家百年以上的老字号了,以茉莉花茶闻名于世。在来北京之前,笔者就喜欢喝花茶,特别是四川峨眉山的“碧潭飘雪”,而到了北京,张一元茉莉花茶的入口芳香、回味无穷也很快让笔者折服。不过,要不是因为这件澄泥小盆,笔者对张一元还真没有太多的了解。
与原来料想不同,“张一元”并不是以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其创始人虽姓张,但名昌翼,字文卿,他于1900年创办了“张玉元”茶庄,到1906年开第二家店的时候就改名“张一元”了,取“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然而,到1931年62岁的张昌翼离世后,张一元茶庄便委托给了外姓人经营,没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族产业。或许,就是在那个时候起,“张一元”旧藏的一些物件便逐渐散落了。可猜想,这件澄泥小盆本是一对,制作于“甲子”年(1924年),正是茶庄最红火的时候。
如今,笔者有幸收藏到这样一件有身世背景的藏品,且知道还有另一件仍完好保存,真是十分欣慰。
旅行笔记
对四川收藏者胡狄来说,这个原本不是她的“菜”已经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它不仅让她认识了另一种类别的器物,抛开了曾经执着的偏见,也让她有机会去了解一个百年老字号的尘封岁月。知物识人,还有什么能比这件藏品更能说明收藏的意义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