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遇到如意盆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_liuyun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收藏的人大都比较专一,更准确地说,就是对某种类别或某几个类别的藏品有所偏好,比如,专研书画的可能对鉴赏陶瓷并不擅长,喜欢竹木的可能对玉石一知半解。但是,也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就是几乎所有收藏者的藏品中,除了情有独钟的几个类别外,总会有那么几件看似不应属于他的“菜”。
  正如笔者对古代陶瓷多有所悟,一直倾心且专注地收藏,家里早就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瓷器,别无他类。但去年夏天的一次偶然,让笔者放下了曾经的执着,一件别样材质的水仙盆出现在了家中案头。而这也正符合现在流行的一句话——“不是我的菜,但我爱。”
  先说说这件东西的来历吧。周四闲来无事,索性到收藏市场去转转。随后经过了靠边的一些摊位,这里的摊主都是卖一些石玩杂件的,因为不太对笔者的路数,过去也没怎么仔细看过。时间充裕,随意逛逛也无妨。
  “哟,您来了,随便看看,有喜欢的您说话。”一口豁亮的老北京话让笔者停下了脚步,四五十岁的大叔,圆脸矮胖,透着直爽劲。偶遇相请,那就看看吧。摊上的东西杂七杂八,都是些细碎的小物件。笔者也不太懂,但还是看得出来大部分都是有些年纪的老物件。
  拿起一件包浆熟旧的长方形的类似笔洗的物件,由于它的颜色类于瓷器中的茶叶末釉,所以很招眼。托在手上,一巴掌大小,但分量可不轻,猜想可能是石头的。见器身四周刻有诗文,底下还有名款,觉得不是俗物,便随意问了问价钱。老北京一报价,便宜得很,而笔者也就知道他不是行里人了。仔细看看这个“石头”,应该不是笔洗,更可能是个小花盆,觉得放在家里养点小盆景也不错,遂有心购买。
  而这时,老北京却生怕我误会,连忙解释说:“这个应该不是石头的,我也不太懂,但有人说是澄泥的。”澄泥,笔者也是只听过没见过实物,随即用手敲了敲小盆,听声音确实不像是石头,还是先买回去再说吧。价格本来就很低,笔者没好意思还价,包起来客套几句就走了。自己不懂的东西不要瞎买,这个道理都懂,但当时笔者却不知不觉被一种“尝鲜”的感觉所刺激,而一见钟情究竟会是什么结果尚难断定。
  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此物的材质。经过查找资料对比,并向几位藏友求证,最终确定这个小盆确实不是石头的,而是澄泥制成的。说起澄泥工艺,在中国也是由来已久,特别是以其制作的砚台名列“四大名砚”之一,前人已多有赞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以澄泥工艺制器,需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再加工烧制而成,这是其得名的特质,也是其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的原因。难能可贵的是,这件小盆的颜色正是澄泥中的上品“鳝鱼黄”。
  细看此盆,造型简洁大方,包浆色泽温润古雅,工艺上虽然显得有些朴拙,但别具意韵。两长面侧壁有题诗,一面是:“盆景花开四时香,如意富贵又吉祥。东西南北能兴旺,何方座落不平常。甲子冬。”另一面是:“椒花颂后庆升平,蒲节竞舟喧笑声。只见今人效恒景,客□来冬永安宁。甲子年,季冬。”从诗文中可以看出,此物正是为盆栽小景而制。文字没有“阳春白雪”那种清高,更贴近世俗情趣,处处呈现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短边两侧壁分别刻“如”、“意”二字,围绕周围的卷云纹飘逸灵动。底款则是“雅量涵高远,石文”。想必“石文”是这件澄泥小盆制作者的名号,限于资料,其人已不可考。
  从此盆的形制、尺寸、题刻、功用来判断,很可能是一件文房器具。在笔者查阅和澄泥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时发现,在古代最为普遍的是以澄泥制砚,而很少制作像花盆这样的器物。相对来说,价格暂且不论,要求得一方澄泥古砚还算比较容易,而要想得到一件澄泥制作的其他类别的文房器物还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呢。
  根据“甲子”年款再结合工艺特征、包浆程度来判断,很可能是清代晚期之物。历史上清代晚期的甲子年是1864年(同治三年),也可能是之后的1924年(民国十三年),而再往前1804年(嘉庆九年)则不太可能。
  就在笔者为到底是哪一年而费心求证时,却偶然查到了北京某拍卖公司在2010年拍卖的一件拍品。这件拍品的名称是“清澄泥如意诗文盆”,其样式、色泽以及上面的文字、图案、题款与笔者手中这件澄泥小盆一模一样,而相同的尺寸规格更是证明,这两件原本就是一对。更重要的是,这件拍品出现在了“张一元旧藏”专场拍卖会上,看来,笔者这件小盆的身世也并不那么简单。
  在北京,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张一元茶庄,这可是一家百年以上的老字号了,以茉莉花茶闻名于世。在来北京之前,笔者就喜欢喝花茶,特别是四川峨眉山的“碧潭飘雪”,而到了北京,张一元茉莉花茶的入口芳香、回味无穷也很快让笔者折服。不过,要不是因为这件澄泥小盆,笔者对张一元还真没有太多的了解。
  与原来料想不同,“张一元”并不是以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其创始人虽姓张,但名昌翼,字文卿,他于1900年创办了“张玉元”茶庄,到1906年开第二家店的时候就改名“张一元”了,取“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然而,到1931年62岁的张昌翼离世后,张一元茶庄便委托给了外姓人经营,没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族产业。或许,就是在那个时候起,“张一元”旧藏的一些物件便逐渐散落了。可猜想,这件澄泥小盆本是一对,制作于“甲子”年(1924年),正是茶庄最红火的时候。
  如今,笔者有幸收藏到这样一件有身世背景的藏品,且知道还有另一件仍完好保存,真是十分欣慰。
  旅行笔记
  对四川收藏者胡狄来说,这个原本不是她的“菜”已经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它不仅让她认识了另一种类别的器物,抛开了曾经执着的偏见,也让她有机会去了解一个百年老字号的尘封岁月。知物识人,还有什么能比这件藏品更能说明收藏的意义的呢?
其他文献
原本是一通通简单的书信、便条,一转身就成了价值不菲的文物、艺术品,信札收藏市场虽然不像书画市场那样天价频频,但却一直有着自身的小规律、小情绪。很多阅历丰富的人痴迷信札,大半生都是信札的忠实粉丝;很多年纪轻轻的人也来触摸信札,好像以此接近历史上的某个片段。小小一纸书信,究竟有什么魅力呢?收藏信札收藏的究竟是什么呢?  一封信可以改变历史  日前,梁启超的146件信札拍卖在国内藏界再起风云,这批藏品的
期刊
前几日去西安,采访老朋友王勇超先生,他现任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  同行的还有古玉、古瓷、古砚的几位玩家。  参观完馆藏的十几个古民居和8000多个明清时期的拴马桩,几位藏友惊叹不已,连连说不虚此行。  平心而论,王院长的藏品从数量上看,无人能比,我们想了几个口号,比如“关中回来不看院”,“关中回来不看桩”,甚至“关中回来不看槽”(王院长收藏了上千个马槽)。但作为挚友,我们又忍不住直言相告,王院
期刊
《文徵明和陶渊明一九日闲居诗一及其父子信札合册》一以下简称合册一,纸本,书和画一共十四开,其中书法尺幅每开大约纵21.5cm,横12cm,绘画尺幅略大,原为台湾华氏家族旧藏,后归无锡博物院。从书册整体装裱情况来看,绘画与书法之间的关联并无十分严谨的逻辑顺序,应为后人重新装裱而成。  该书册的第一、二开是清代顾子长为文徵明的《九日闲居诗》补作的一幅设色小景山水画,一座院落里几株古树高耸,太湖石林立,
期刊
2012年,我们踏上寻藏的旅途,经历了一次美妙的文化发现。沿途中,有相逢的喜悦,也有智慧的荣光。收藏的故事,就是探求的故事,求的是搜寻藏品的种种趣味,是赏玩藏品的脉脉情衷。而收藏的真谛不仅仅是保存,而是在探索中发现藏品背后的故事。收藏者,应该是文化的探寻者。
期刊
贵刊“一九四二”的特别策划,是一期非常成功的策划,既紧贴热门话题,又具有历史深度。还原70年前的历史真相,离不开历史的物证,所谓物证,就是我们天天念叨的“收藏”。倘若没有了这些收藏品,我们几乎无法回到历史的现场。一张饥民啃树皮的照片,比之千百万空洞的文字更有说服力。  1942年,中国大地灾难深重,不只是饥饿一项,艺术界的劫难也是空前的惨烈。一幅表现灾民流离失所、四方逃难的名画恰巧诞生于1942年
期刊
如果您是二十年前认识的方继孝,那么二十年后您拨打他的手机,话筒那端依旧还是那个方继孝。二十年来,他始终没有换号。“换了,老朋友可能就找不着我了。”  而在不久前,正是因为“不变”的手机号,让方继孝捡了个漏。一位年届九十的信札经营者,想兜售一批信札,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方继孝,可俩人至少已十年没有联系。老人告诉他,如果这个电话无法拨通,那么下一个电话会打给拍卖公司。为啥第一个想到了方继孝?老人说:“我
期刊
印香让我国历史悠久的熏香仪式多了一层人文的精神境界。明末清初大文豪李渔生面别开的“笠翁香印”可证一例。而晚于李渔百十年后出生的丁月湖,则无疑是继承、发展、完善了印香这一人文戏法的杰出代表。  月湖名,南通石港人,生于道光九年(1829年),卒于光绪五年(1879年),一生不求仕进,曾在外游幕多年,倦归之后,隐于石港卖渔湾。偶然的触机,成就了他勒改旧观的《印香图谱》。并付诸实施,遂成雅制。  丁月湖
期刊
与两通手札成就一段缘分,是我万没想到的。近10年来,我以一个藏家而非专业学者的角度,关注着手札的作者李鸿谟,期许能发现些什么。2012年末,似有所感,草成千字短文,斗胆寄给贵刊。之后,贵刊编辑在电话中的一番明示和指教,让我换了一个视角,重新释读出手札的原文,并就李鸿谟的书法艺术成就有了浅显的拙见。同时,我也弥补了没有李鸿谟故居建筑外景图片的遗憾。想起这些,就觉得自己离所要发现的“李鸿谟”还有很大一
期刊
沈栗仲绢本山水册,纵40厘米、横40厘米,纸板绫裱,对折散页,锦盒匣装,内有沈氏山水画八帧,还有方浚颐、赵佑宸、管乐、顾文彬、黎培敬、吴云、李经畲、罗振玉、谢稚柳等十一位名人题跋,是一件经沈氏祖孙三代精心收藏的传世珍宝,历史悠久,弥足珍贵。  沈栗仲(1772年至1853年),名道宽,字栗仲,祖籍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市)。明清时期,沈氏为甬上望族,官宦世家,明代宰辅沈一贯和诗人沈明臣就是其先祖。清
期刊
在不久前落槌的中国嘉德2012年秋拍中,著名导演冯小刚3年前以285.6万元购入的杨飞云作品《女人与猫》,拍出了690万元的高价,净增值404.4万元。如果中国实施“追续权”,按照国际通行的3%的比例来计算,画家杨飞云将从净增值的404.4万元中分得12万余元。  什么是“追续权”?对于不少人而言,这个词语还很陌生。正在国家版权局网站上公示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将这三个字纳入法律条文,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