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育茶座”中的一个论点——《这样批改作文行吗?》,事件中讲到的是王老师的作文教学在学校有口皆碑,可偏偏在作业检查中过不了关。原因就是王老师批改作文,只是圈圈画画,那是表示学生这个词语或者这个片段写得好。作文后面是王老师写的话,多则一页,少则一句。如“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为你这样的做法而叫好……”等等。但对于学生的错别字和病句,王老师基本不改。这和学校的“作文中的错别字和病句要坚决消灭”要求显然太不相符了。王老师却认为,作文教学的精髓在于呵护儿童的习作兴趣。那么,如此批改学生的作文,能否让习作质量得以保证?王老师认为,只要他教的学生习作兴趣是浓的,习作水平是高的,领导就不应干涉。
笔者认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个理念同样可以用在批改作文上。我们无论从哪一点讲,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俗话说得好:“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改”字。在日常批改作文中,常常是学生作文交上来后,由教师亲自批改。像有的农村学校,一个班级有五六十个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写的作文较长。每次教师花了三个多小时辛辛苦苦把作文批改完,发给学生。学生总是随便看看,有的甚至连看都没看,就随手放在一旁。这样批改作文的结果就是累了老师,效果却不佳。
针对这样的问题,从98年到现在,我尝试了各种办法,终于摸索到了一种批改作文的方法。这个方法相对来说对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定的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批改负担。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师要很用心。现在我把它写下来,希望与老师们共同商榷。
1 第一步——师生同改
在一单元的习作结束后,教师选一篇比较有写作特点的写得较好的文章,然后抄在黑板上(高年级可以由学生抄),下面的学生人手一册,同时抄在笔记本上。接下来在课堂上,由全班同学和老师共同修改。老师在黑板上把学生的修改记录下来,下面的学生也同时进行修改。修改紧扣着字、词、句、标点来进行,可以逐段展开。(这其实无异于在训练修改病句)这过程大约需要两节课的时间(有条件的用多媒体更轻松)。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有三点:1.把好的作文呈现给学生,供学生学习;2.暗示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作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修改作文之前,要强调被选中的作文肯定是文章中的佼佼者,并在文章下面注上:作者——~~让文章的主人产生自豪感);3.(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学生如何修改作文。期间,教师起着引导把关的作用,同时在黑板上记一记,写一写就可以了,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学生。
2 第二步——小组修改
在第一步的基礎上以四人为一小组修改作文。分为两个步骤:1、选出十几篇相同等级的作文,分给各个小组,让学生从字、词、句、标点入手讨论、修改。教师来回巡视指导。(这大约要用一节课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修改前要提出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动笔,否则,一部分习作水平较低的学生就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冷落,成为“看客”,这不利于全班学生的共同提高。)2、把修改后的作文收起来,教师审阅。再选出几篇改得比较好的文章,表扬奖励该组成员,并把修改的结果(原文)张贴在教室里,供其他学生学习参考。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有两点:a、让修改作文的方法得以巩固;b、通过表扬机制在学生之间产生竞争意识,使学生对修改作文产生兴趣,在下一次的师生同改中更认真地投入,从而把修改作文的方法学得更扎实。这个表扬机制使用得好的话,容易产生良性循环。期间,教师起作用是巡回指导,最后把关。主要参与修改的还是学生。
3 第三步——独立修改
前面两个环节必须在课内完成,第三步可以作为家庭作业独立完成。可以修改自己的作文,也可以修改其他同学的作文。需要注意的是,独立修改的作文要求要比课堂修改的低一些。这个环节可以安排在八大单元作文之外,可以从片段人手,再逐步过渡到篇。教师在这个环节的任务也不过是把把关,并把改得比较好的文章展示出来,其他的任务都由学生去完成。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文水平的提高需要时间,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是一项持久战。我们不能期望一两次过后,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就能连升三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能一路攀升。但是,我们经常会有意外的惊喜。一年以后,学生的习作水平将会有可喜的提高。倘若坚持下去,我们根本不用费心去揣摩考试的题目,因为,会写作文的学生是考不倒的。当学生学会独立修改作文以后,对学生今后的习作道路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这样的批改作文方法其实已经把作文批改、作文教学、语基教学融会贯通于一体了,可谓是一举多得。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这个教学理念。
诚然,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批改作文,都应该如王老师说的,建立在呵护学生习作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让学生爱上写作文。
笔者认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个理念同样可以用在批改作文上。我们无论从哪一点讲,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俗话说得好:“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改”字。在日常批改作文中,常常是学生作文交上来后,由教师亲自批改。像有的农村学校,一个班级有五六十个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写的作文较长。每次教师花了三个多小时辛辛苦苦把作文批改完,发给学生。学生总是随便看看,有的甚至连看都没看,就随手放在一旁。这样批改作文的结果就是累了老师,效果却不佳。
针对这样的问题,从98年到现在,我尝试了各种办法,终于摸索到了一种批改作文的方法。这个方法相对来说对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定的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批改负担。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师要很用心。现在我把它写下来,希望与老师们共同商榷。
1 第一步——师生同改
在一单元的习作结束后,教师选一篇比较有写作特点的写得较好的文章,然后抄在黑板上(高年级可以由学生抄),下面的学生人手一册,同时抄在笔记本上。接下来在课堂上,由全班同学和老师共同修改。老师在黑板上把学生的修改记录下来,下面的学生也同时进行修改。修改紧扣着字、词、句、标点来进行,可以逐段展开。(这其实无异于在训练修改病句)这过程大约需要两节课的时间(有条件的用多媒体更轻松)。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有三点:1.把好的作文呈现给学生,供学生学习;2.暗示作文写得比较好的学生——作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修改作文之前,要强调被选中的作文肯定是文章中的佼佼者,并在文章下面注上:作者——~~让文章的主人产生自豪感);3.(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学生如何修改作文。期间,教师起着引导把关的作用,同时在黑板上记一记,写一写就可以了,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学生。
2 第二步——小组修改
在第一步的基礎上以四人为一小组修改作文。分为两个步骤:1、选出十几篇相同等级的作文,分给各个小组,让学生从字、词、句、标点入手讨论、修改。教师来回巡视指导。(这大约要用一节课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修改前要提出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动笔,否则,一部分习作水平较低的学生就会受到其他学生的冷落,成为“看客”,这不利于全班学生的共同提高。)2、把修改后的作文收起来,教师审阅。再选出几篇改得比较好的文章,表扬奖励该组成员,并把修改的结果(原文)张贴在教室里,供其他学生学习参考。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有两点:a、让修改作文的方法得以巩固;b、通过表扬机制在学生之间产生竞争意识,使学生对修改作文产生兴趣,在下一次的师生同改中更认真地投入,从而把修改作文的方法学得更扎实。这个表扬机制使用得好的话,容易产生良性循环。期间,教师起作用是巡回指导,最后把关。主要参与修改的还是学生。
3 第三步——独立修改
前面两个环节必须在课内完成,第三步可以作为家庭作业独立完成。可以修改自己的作文,也可以修改其他同学的作文。需要注意的是,独立修改的作文要求要比课堂修改的低一些。这个环节可以安排在八大单元作文之外,可以从片段人手,再逐步过渡到篇。教师在这个环节的任务也不过是把把关,并把改得比较好的文章展示出来,其他的任务都由学生去完成。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文水平的提高需要时间,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是一项持久战。我们不能期望一两次过后,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就能连升三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能一路攀升。但是,我们经常会有意外的惊喜。一年以后,学生的习作水平将会有可喜的提高。倘若坚持下去,我们根本不用费心去揣摩考试的题目,因为,会写作文的学生是考不倒的。当学生学会独立修改作文以后,对学生今后的习作道路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这样的批改作文方法其实已经把作文批改、作文教学、语基教学融会贯通于一体了,可谓是一举多得。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这个教学理念。
诚然,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批改作文,都应该如王老师说的,建立在呵护学生习作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让学生爱上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