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公寓》:一本青春手册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学公寓》,这部以“留学”为主题拍摄的情景剧自7月4日上映以来,备受关注,点击量不断刷新。《留学公寓》故事情节大多以导演刘潘思懿、制片人崔予缨的留学经历改编而成,是记录留学生的真实生活、刻画当今海外学子留学期间成长心路历程的情景剧。
  想要独立的富二代兰城、诚实憨厚的大一新生付小言、冷艳优质女蔚嘉、滑头搞怪的打工仔Kevin,他们不停地奋斗,不断地折腾,与父母斗智斗勇,与老师耍小聪明,为学业烦恼,也为情感伤神;他们总是在解决麻烦的过程中不断地制造麻烦;他们总是陷入各种纠结和无奈,可仍然充满热情,乐此不疲。
  快乐并有意义的事
  第一次演绎情景剧对主演们是机遇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情景剧对缺乏经验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个需要下苦功的事儿。
  “第一次演情景剧还真有点手足无措,以前一直以为情景剧是最容易演的,开拍后才知道演情景剧是非常考验基本功的差事。”女主角曲晓婉(剧中饰蔚嘉)回忆说。演过喜剧的刘科楠(剧中饰Kevin)最头疼的是“京味儿”, 说北京话对来自杭州的他是最大的挑战,“北京口音还真是个大挑战,片子播放完后觉得任务基本完成,但这北京腔还着实是僵硬。”不过对于由歌手身份转变为演员的闫安(剧中饰付小言)来说,机遇则大于挑战,“不管是唱歌还是演戏我都一样喜欢挑战,《留学公寓》的角色不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一次宝贵的经验。”
  挑战是把双刃剑,带来的机遇就像两种文化相互碰撞产生的契机,闫安饰演的付小言正是一个被美国文化冲击的传统中国人,两种文化的碰撞自然会有消磨但更会有增长。
  主演们一致认为留学是个充满意义的人生中转站。“之前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没有什么必要去国外深造,经常听有人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仍然没有学到什么实质的东西。但是导演、制片让我改变很多。”闫安说道,“国外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一直是我欣赏的,一个课题或一个观点,只要能通过相关依据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你就是正确的,任何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都是主张开放性的思考。”刘科楠也感慨道,留学正是这样快乐并有意义的事。
  在曲晓婉看来,“参演之前觉得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困难,现在才发觉语言只是留学困难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留学在外一切都要靠自己独立解决,背井离乡的那种苦辣酸甜只有自己体会”。
  看似闹腾的故事,想传达的其实是“乐观”。《留学公寓》以喜剧形式表达生活态度,剧中人物秉着乐观的心态面对留学期间遇到的一切问题,不管能否解决,依然笑对人生。“留学是磨炼心志的特殊旅程,更是一本青春手册。”
  留学是一场“在路上”的经历
  留学生:你在国外的学习情况是怎样的?
  刘潘思懿(导演):很累。我在英国读导演课程时,理论课不像在国内被当做授课的核心,老师不会使用大段时间念教材,也不会留本生僻书压箱底,取而代之的是用独家内容逼学生记笔记。理论学习都是留了书目,学生课下自行学习,课上做的是个人观点的阐述,心得的分享,然后基于理论进行实践演练。当时我们导演班只有3个学生,但有20多个老师教,一堂大课从早九点半上到晚六点半,中间只有半小时午饭10分钟茶歇时间,想偷懒打个瞌睡都不可能,当时感觉是真累。
  留学生:《留学公寓》的剧情是自己留学时期的投射吗?
  刘潘思懿:《留学公寓》中的故事很多都是真实的,亲见亲历的占八成,剩下的是从我当年在海外留学时看见、听见朋友身上发生的事收集来的。信用卡被剪(剧中情节)是我亲眼所见,当时有个人在买电脑时,银行在支付时来电话确认,询问他事先留过的安全信息,但当时不知道为什么他竟然忘记了自己太太姓什么,然后店员就直接把卡给剪了。
  留学生:是在怎样的契机下萌发拍摄《留学公寓》的想法?
  刘潘思懿:一次偶然的机会。其实早年就想拍有关留学方面的电影,但觉得头绪太多归不到同一个主题。直到2011年底,有一次和老崔(制片人崔予缨)在酒吧聊天时谈到留学这块,突然发现我们有共同的想法,有合作的契机,所以一拍即合,决定进一步合作。
  崔予缨(制片人):我自身有留学经历,所以一直有做留学相关影视的念头,但苦于没有契机。我从1993年开始从事影视创作,拍摄纪录片,于是想延伸作品,做其他风格的影视,而且长期拍摄纪录片的经验让我对影视创作信心十足。我和刘导拍摄留学影视的想法又不谋而合,拍摄《留学公寓》的冲动就这样起来了。而且现在网络视频不断发展,观看人群也多,如果走发行电视剧肯定没网络传播那么快,所以就把《留学公寓》定位在了网络情景剧。
  我一直都在关注微电影,觉得很有市场,
  留学生:《留学公寓》想传达什么信息给观众?
  崔予缨:这部剧较原生态地反映了留学生的真实生活,把来源于生活的感受传递给观众。从清末留学高潮到当今的普遍现象,留学文化的意识形态已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留学公寓》虽不能给观众传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甚至里面很多情节都是故意设计没有结果的,但我们想要传达的是一种生活态度:面对困难,即便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依然要笑对生活,保持正能量。
  刘潘思懿:《留学公寓》承载了很多东西,包括我对生活的看法与经验,生活给我留下的伤痕和财富。这些隐藏在这部剧的不同层次,为的是有共鸣的人会心一笑,没感的人也不会有间离感。
  留学生:你怎么看待留学这个过程?
  崔予缨:留学,不单是片面化地去学习,更多地是体验这段历程,一场“在路上”的经历。这个世界那么大,走得越远,自己的半径才越大,日后才能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留学更要学会“泡留学”,泡在所处国家的文明中,体验当地文化,花时间去体验留学路上的不同,不要让自己的留学经历太苍白。
其他文献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随着中国家庭日渐富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中国家长,纷纷把子女送往海外求学。非正式统计推估洛杉矶地区有近6000名中国小留学生,教育界、法界呼吁家长须积极参与学校教育项目,最好亲自陪同子女赴美学习,避免花大钱反而耽误子女前程。
期刊
据新西兰中华新闻网报道,日前,新西兰政府官员对10月中旬政府对外发布的关于“更多的国际留学生将允许在留学期间合法打工”新政予以官方解读。对于该新政涉及的具体内容,新西兰高等教育、技术和就业部长史蒂文·乔伊斯连同移民部长迈克尔·伍德豪斯表示,在新西兰境内注册学习至少14周,且就读于较高质量学校的留学生,每周可获得最多20小时的合法打工时间;注册学习一年高等学术课程的留学生,将在每学期假期获得全职工作
期刊
据意大利欧洲侨网编译报道,意大利北方联盟党BERGAMO代表们在融入部长CECILE KYENGE视察BERGAMO之前提出,移民子女只有在会意大利语的情况下才能进入意大利学校学习。代表们认为,这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移民子女融入和保护意大利学生。
期刊
洛杉矶当地时间11月3日晚,就读于美国俄亥俄大学传媒专业的大四中国学生廖子豪编剧、导演、摄像的《再见,爱人》及导演的《暗流》分别获第九届中美电影节入围奖。廖子豪的作品《再见,爱人》还曾经入围2012年美国雅典电影节。
期刊
民以食为天,这话当然对所有人都适用,但对于巴黎的留学生来说,吃饭可能是一个更严峻的问题。不像中国或者美国的大学,除了巴黎高师等极少数高校有内部的宿舍和食堂外,法国的高校几乎是没有校园的:几栋教学楼,然后?然后就没有了。没有配套宿舍,没有配套食堂,食宿问题请君自行解决。  当然有人会说,巴黎也有CROUS,但这种学生食堂并非依高校而建,它们零零星星散落在巴黎庞大的市区,大部分你永远都不会去,也不会知
期刊
不久前回国,见到许多久违的老同学、老朋友,他们中不少人事业有成,子女也到了上中小学的年龄,颇有些打算(甚至已经)把孩子送到加拿大做小留学生的。  加拿大是中国小留学生较多的国家,包括就读普通中小学和“专上学院”的自费生,以及名目繁多的公费生、交换生等。  小留学生之所以在加拿大特别多,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加拿大有为数众多愿意接纳小留学生的学校,办理相关业务的中介机构也较多,去加拿大留学对中国
期刊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早稻田大学决定取消中国国籍留学生晏英的博士学位。2007年,晏英进入早大公共管理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9月,他以日语博士论文《从近代立宪主义的原理看现行中国宪法——基于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获得博士学位。该论文已于2010年10月出版。晏英还凭借这篇论文获得由日本侨报出版社主办的第10届“华人学术奖”。2011年8月,早稻田大学接到了该论文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的匿名
期刊
据BBC英伦网报道,一项最新预测说,来英国留学的海外学生在10年内将新增12.6万人。但随着中国加大对高校的投入,选择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可能会下降。这将对中国留学生传统的选择国家造成影响。不过,英国可能受的影响不大,因为来自印度、沙特、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亚的学生人数增加可以弥补中国留学生的减少。
期刊
吉尼斯是当今爱尔兰最富声望的老家族(也是全国首富),不仅因为它在休斯顿火车站边站了两个半世纪、每年向全世界卖出8.5亿升黑啤的巨型酒厂,还因为他家与英国新教贵族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姻亲关系,以及由此诞生的无数八卦。  薇克洛是我在爱尔兰最喜欢的一个郡。不仅因为此郡的地名多有一种激越而矜持的萌,比如“进击峡”、“糖面包山”、“羽绒床垫”,还因为它桀骜不驯的地形—荒凉的群山怀抱着黑黢黢的泥炭沼,泥炭中封存
期刊
据BBC英伦网报道,英格兰的桑德兰大学和北爱尔兰的阿尔斯特大学对留学生使用指纹扫描技术来查核他们的到课率,但是该校的英国本地学生却不需要扫描指纹,引起学生会严厉批评。英国全国大学生联合会(NUS)指责大学的做法“针对单一对象”,“不公平而且极其不受欢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