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9年秋起,统编版高中历史新教材开始正式使用。据学者专家的建议、试教同仁的反馈及自身的体会,笔者想运用镜头语言来优化新教材施教。所谓镜头语言,就是用镜头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意思,常见于影视制作。它包括镜头拍摄角度、移动方式、后期镜头加工、剪接手法等等。目前镜头语言的运用已跳出影视艺术的范畴,在语文的诗词鉴赏,英语记叙文写作等教学中也频频出现。笔者以统编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课为例讨论运用镜头语言施教的问题。
一、运用镜头语言的可行性
首先是基于历史学科的课程性质。历史学科不仅是文本学科,更是体验学科。关注听者体验是施教者中不可回避的环节,这一趋同性决定了运用镜头语言的可行性。其次是基于历史教材的编写特点。新教材重回通史体例编写,内容极其精简,但内涵却甚为丰富,需将“课程内容结构化、情境化、主题化”,这与运用镜头语言对剧作整合优化处理的做法十分接近,因此,运用镜头语音可破解新教材言简义丰的问题。最后是基于历史知识的传播载体。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兴起,师生对各类图文影像资料运用自如,施教过程加入镜头语言不会引起师生的不适感。
因此,运用镜头语言是新课标、新教材、新时代历史教学的需求,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运用镜头语言的教学策略
1.景别切换式的时空透视,呈现层次性
新教材古代史部分,常是长时段、大空间,需要增加时空层次来满足施教要求。镜头语言中的景别切换能解决这一需求,如远中近景、推拉运动切换等,与新课标“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史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主张无本质差别。
①从头至尾式的时空平移
课堂导入环节展示了教科书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4张政权图片,要求学生按时序列举相关人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一个个王朝兴衰的历史场景在学生脑海里逐一开闭。这一环节既活跃课堂气氛,又生动形象地将该时段历史特征——政权更迭交代清楚,帮助学生将史实置于特定时空条件下理解。
②由近及远式的时空拉伸
讲述孝文帝改革背景时,借鉴了布罗代尔的多时段理论。借助景别由近及远的拉伸(见材料1—3),帮助学生理解这场改革看似孝文帝个人的偶然之举,实是应对北魏政权长期动荡的必然之举,更是北方胡族汉化背景下的时代之举。它把“胡人的汉化进程纳入政治体制,使之法制化、常规化”[1] ,是“西晋末年以来将近200年间北方民族关系大变动的一个历史总结”[2]。
材料1:(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魏书·高祖纪》
材料2:自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100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義多达80余次。
——《中华史纲》
材料3:北方部分胡族政权汉化改革一览表
③由小及大式的时空扩展
课堂结尾环节,笔者运用“亚欧大陆民族大迁徙图”、“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北方民族南迁图”等时空扩展来完成本课升华。学生明白中国的五胡内迁是4-6世纪世界民族迁徙的组成部分。中国历经3个世纪分裂后重归一统,而西方却自此陷入长期分裂。结合本课所学,学生认识到这与民族交融密不可分。通过扩展透视,展示东西方相同的境遇与不同的结果,不仅深化本课主题“民族交融”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还培养了学生国际视野与世界意识。
2.图画组合解释生成,感受渲染力
历史教学讲究论从史出,而新教材中最常见的史实素材就是图片和文字,将二者完美组合,既赏心悦目又流畅导论。借鉴镜头语言中的声画组合技巧,与课标“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提出自己解释”的建议非常相似。常用的组合技巧有以下两种:
①图文同步中的描述性解释
解释民族交融的影响时,借助一组同一主题的图片和文字(材料4—6),图文互证。依据材料,学生对民族交融的影响做一个有史有论的描述性解释,即隋唐时继承了前阶段胡汉民族、南北地域、儒道佛三教的融合趋势,并有所发展,如太宗不分胡汉、炀帝连通南北,三教并行合一,最终开创了盛世局面。
材料4:继承北周政权的隋唐是一个保障民族融合和自由的公共性国家。
——(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
材料5: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6: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②图文对立中的因果性解释
在讲授民族隔阂的直接原因—五胡内迁时,展示了一组对立主题的图片(教科书“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与图1)和文字(材料7)。学生根据图片信息可知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由于气候寒冷引发生存危机等原因,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内迁,这“必然是人们追求高水平生存欲望推力下完成的”[3]。但从文字材料中,学生却发现统治集团内部不少人士仍然主张将他们遣返故土。他们遵从传统儒家内华夏外夷狄的理论,排斥胡汉间的生产、生活差异;顾虑胡人能征善战为祸社稷。这种图文对立的组合正好反映了此时胡汉间貌合神离的状况,解释了民族偏见与隔阂出现的原因。
图1
材料7:《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而居封域之内,无障塞之隔,故能为祸滋甚,暴害不测。……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
——(西晋)江统《徙戎论》
3.蒙太奇手法的情境设计,体验代入感
新教材编写言简意赅,省略了历史细节,学生对教材所述的历史现象难以理解,影响了学生历史认知的建构。课标建议教师“通过历史情境设计,让学生体验当时人们所处的历史背景”,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好的情境设计离不开蒙太奇手法,如:
①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的叙事情境 本课整体建构采用连续蒙太奇,以民族关系中“阂”、“合”、“和”三种状态为主题,设计国家分裂时的民族隔阂、政权更迭中的民族融合、隋唐统一时的民族和睦这三大情境。按照历史发展顺序,逐一完成情境下的教学任务。
重点内容——民族融合采用平行蒙太奇,即将同时段汉化改革、江南开发、儒道佛之争的史实自然组接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小情境,相互衬托补充,共同构建丰富的民族融合画面。
②融情于物、寓理于事的表现情境
学生对于本课中的人事了解甚少,笔者采用抒情、对比、隐喻等诸多表现蒙太奇手法,补充历史细节、展示人物特色、还原事件始末。
如“北方人民流亡”(材料8),教师借助流尸、白骨等物体塑造流亡场景,抒发凄惨的情感,学生感受流亡生活的艰辛,珍惜当下安定生活。再如“江南经济发展成就”(材料9—10)词语过于抽象,通过汉代与刘宋时期情境的对比,学生便可很好地理解江南社会发展之快,变化之大,以此感受北农南迁的巨大作用。
材料8:310年,整个黄河流域遭受大蝗灾,接着发生大瘟疫。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晋书·食货志》
材料9:(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材料10: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4.视角转变下的价值研判,体悟哲理味
新教材在编写时融入了重大人事的价值研判,作总结扩展之用,增添了教材哲学思辨的意味。可用镜头语言呈现“情理交错”、“事以愿违”、“当局者迷”等视角,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价值研判。
①情感与理智的协调
在价值研判中,情感与理智是两把绕不开的尺子。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历史素养,既怀悲天悯人之情、又备洞若观火之智。如因一己之私而兵戈相向,造成生灵涂炭的战争,自然应受到道义的谴责。但从理智的角度看来,正是在彼此攻伐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破,各民族了解增加,战争是一种民族融合的手段(见材料11)。
②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在研判历史事件时,会遇到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不一致的问题,如孝文帝改革:学生会认为这场成功改革必然巩固政权,但材料所示,北魏在孝文帝死后的36年就灭亡了(材料12)。那如何评价这场改革的动机和效果呢?应该看到孝文帝改革的动机是想通过汉化缩小民族差异,维护政权统治乃至统一南北。这一点应该给予肯定。而速亡的结果确与汉化引入的腐朽门阀制度有关,也还存在其他因素,不能简单归咎于改革。我们对于前人行为中的动机和效果要抱有了解之同情。
③局部与整体的统筹
教师引导学生俯瞰森林全景时,应关注单木独景。如在大篇幅讲解胡族汉化之后,出示胡化素材(材料13),学生从而明白民族融合应该是双向性非单向,因汉族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所以汉化才成主流,但绝不能忽视胡化这一支流给中华文明发展带来的贡献,正如陈寅恪所言:“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4]
材料11:夔安(羯族)等进围石城……破之,斩首(汉人)五千余级。遂掠汉东七千余家(汉人)迁于幽、冀。
——《晋书·成帝纪》
材料12:北魏帝王世袭图
1.道武帝(386年改国号为“魏”)起,后历经6帝
7.孝文帝(471-499) 8.宣武帝(499-515)
9.孝明帝(515-528) 10.孝莊帝(528-530)
11.长广王(530-531,在位半年被杀)
12.节闵帝(431-533,在位一年被废)
13.后废帝(531-532,在位半年被杀)
14.出帝(532-534,在位3年被杀
535年北魏灭亡
材料13:隋之胡乐多传自北齐,而北齐胡乐之盛实由承袭北魏洛阳之胡化所致。……北周所造车服多参胡制。……世之称扬隋唐都邑新制归功与胡族。
——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渊源略论稿》
三、历史教学运用镜头语言应注意
1.要结合教学实际,避免模板化。影视剧是镜头语言诞生与成长的母体,它与课堂教学毕竟有所差别。所以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教师、学生、教材、课标等教学实际。切记按部就班,拘泥成法,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要注重教学实效,防止形式化。实效好坏的终极评价者是学生。所以教师运用镜头语言切记炫技卖弄,华而不实的镜头语言只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对于学习任务的完成百害无一利。
3.要遵循教学规律,拒绝盲目化。叶圣陶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运用镜头语言时,要遵循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不要让镜头语言成为教师独角戏的隐形帮凶,也要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相同步,不要让镜头语言成为填鸭知识的新式手段。
总之,在教学理念和方法推陈出新的今天,作为影视艺术常用的镜头语言可以适当、巧妙地借用到历史课堂,以优化施教过程,提升教学效果。当然,如何运用它仍需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反思。
【注释】
[1]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修订版),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9页。
[2][3]朱大渭:《朱大渭说魏晋南北朝》,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17、11页。
[4]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93页。
一、运用镜头语言的可行性
首先是基于历史学科的课程性质。历史学科不仅是文本学科,更是体验学科。关注听者体验是施教者中不可回避的环节,这一趋同性决定了运用镜头语言的可行性。其次是基于历史教材的编写特点。新教材重回通史体例编写,内容极其精简,但内涵却甚为丰富,需将“课程内容结构化、情境化、主题化”,这与运用镜头语言对剧作整合优化处理的做法十分接近,因此,运用镜头语音可破解新教材言简义丰的问题。最后是基于历史知识的传播载体。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兴起,师生对各类图文影像资料运用自如,施教过程加入镜头语言不会引起师生的不适感。
因此,运用镜头语言是新课标、新教材、新时代历史教学的需求,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运用镜头语言的教学策略
1.景别切换式的时空透视,呈现层次性
新教材古代史部分,常是长时段、大空间,需要增加时空层次来满足施教要求。镜头语言中的景别切换能解决这一需求,如远中近景、推拉运动切换等,与新课标“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史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主张无本质差别。
①从头至尾式的时空平移
课堂导入环节展示了教科书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4张政权图片,要求学生按时序列举相关人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一个个王朝兴衰的历史场景在学生脑海里逐一开闭。这一环节既活跃课堂气氛,又生动形象地将该时段历史特征——政权更迭交代清楚,帮助学生将史实置于特定时空条件下理解。
②由近及远式的时空拉伸
讲述孝文帝改革背景时,借鉴了布罗代尔的多时段理论。借助景别由近及远的拉伸(见材料1—3),帮助学生理解这场改革看似孝文帝个人的偶然之举,实是应对北魏政权长期动荡的必然之举,更是北方胡族汉化背景下的时代之举。它把“胡人的汉化进程纳入政治体制,使之法制化、常规化”[1] ,是“西晋末年以来将近200年间北方民族关系大变动的一个历史总结”[2]。
材料1:(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魏书·高祖纪》
材料2:自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100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義多达80余次。
——《中华史纲》
材料3:北方部分胡族政权汉化改革一览表
③由小及大式的时空扩展
课堂结尾环节,笔者运用“亚欧大陆民族大迁徙图”、“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北方民族南迁图”等时空扩展来完成本课升华。学生明白中国的五胡内迁是4-6世纪世界民族迁徙的组成部分。中国历经3个世纪分裂后重归一统,而西方却自此陷入长期分裂。结合本课所学,学生认识到这与民族交融密不可分。通过扩展透视,展示东西方相同的境遇与不同的结果,不仅深化本课主题“民族交融”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还培养了学生国际视野与世界意识。
2.图画组合解释生成,感受渲染力
历史教学讲究论从史出,而新教材中最常见的史实素材就是图片和文字,将二者完美组合,既赏心悦目又流畅导论。借鉴镜头语言中的声画组合技巧,与课标“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提出自己解释”的建议非常相似。常用的组合技巧有以下两种:
①图文同步中的描述性解释
解释民族交融的影响时,借助一组同一主题的图片和文字(材料4—6),图文互证。依据材料,学生对民族交融的影响做一个有史有论的描述性解释,即隋唐时继承了前阶段胡汉民族、南北地域、儒道佛三教的融合趋势,并有所发展,如太宗不分胡汉、炀帝连通南北,三教并行合一,最终开创了盛世局面。
材料4:继承北周政权的隋唐是一个保障民族融合和自由的公共性国家。
——(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
材料5: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6: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②图文对立中的因果性解释
在讲授民族隔阂的直接原因—五胡内迁时,展示了一组对立主题的图片(教科书“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与图1)和文字(材料7)。学生根据图片信息可知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由于气候寒冷引发生存危机等原因,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内迁,这“必然是人们追求高水平生存欲望推力下完成的”[3]。但从文字材料中,学生却发现统治集团内部不少人士仍然主张将他们遣返故土。他们遵从传统儒家内华夏外夷狄的理论,排斥胡汉间的生产、生活差异;顾虑胡人能征善战为祸社稷。这种图文对立的组合正好反映了此时胡汉间貌合神离的状况,解释了民族偏见与隔阂出现的原因。
图1
材料7:《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而居封域之内,无障塞之隔,故能为祸滋甚,暴害不测。……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
——(西晋)江统《徙戎论》
3.蒙太奇手法的情境设计,体验代入感
新教材编写言简意赅,省略了历史细节,学生对教材所述的历史现象难以理解,影响了学生历史认知的建构。课标建议教师“通过历史情境设计,让学生体验当时人们所处的历史背景”,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好的情境设计离不开蒙太奇手法,如:
①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的叙事情境 本课整体建构采用连续蒙太奇,以民族关系中“阂”、“合”、“和”三种状态为主题,设计国家分裂时的民族隔阂、政权更迭中的民族融合、隋唐统一时的民族和睦这三大情境。按照历史发展顺序,逐一完成情境下的教学任务。
重点内容——民族融合采用平行蒙太奇,即将同时段汉化改革、江南开发、儒道佛之争的史实自然组接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小情境,相互衬托补充,共同构建丰富的民族融合画面。
②融情于物、寓理于事的表现情境
学生对于本课中的人事了解甚少,笔者采用抒情、对比、隐喻等诸多表现蒙太奇手法,补充历史细节、展示人物特色、还原事件始末。
如“北方人民流亡”(材料8),教师借助流尸、白骨等物体塑造流亡场景,抒发凄惨的情感,学生感受流亡生活的艰辛,珍惜当下安定生活。再如“江南经济发展成就”(材料9—10)词语过于抽象,通过汉代与刘宋时期情境的对比,学生便可很好地理解江南社会发展之快,变化之大,以此感受北农南迁的巨大作用。
材料8:310年,整个黄河流域遭受大蝗灾,接着发生大瘟疫。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晋书·食货志》
材料9:(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材料10: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4.视角转变下的价值研判,体悟哲理味
新教材在编写时融入了重大人事的价值研判,作总结扩展之用,增添了教材哲学思辨的意味。可用镜头语言呈现“情理交错”、“事以愿违”、“当局者迷”等视角,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价值研判。
①情感与理智的协调
在价值研判中,情感与理智是两把绕不开的尺子。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历史素养,既怀悲天悯人之情、又备洞若观火之智。如因一己之私而兵戈相向,造成生灵涂炭的战争,自然应受到道义的谴责。但从理智的角度看来,正是在彼此攻伐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破,各民族了解增加,战争是一种民族融合的手段(见材料11)。
②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在研判历史事件时,会遇到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不一致的问题,如孝文帝改革:学生会认为这场成功改革必然巩固政权,但材料所示,北魏在孝文帝死后的36年就灭亡了(材料12)。那如何评价这场改革的动机和效果呢?应该看到孝文帝改革的动机是想通过汉化缩小民族差异,维护政权统治乃至统一南北。这一点应该给予肯定。而速亡的结果确与汉化引入的腐朽门阀制度有关,也还存在其他因素,不能简单归咎于改革。我们对于前人行为中的动机和效果要抱有了解之同情。
③局部与整体的统筹
教师引导学生俯瞰森林全景时,应关注单木独景。如在大篇幅讲解胡族汉化之后,出示胡化素材(材料13),学生从而明白民族融合应该是双向性非单向,因汉族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所以汉化才成主流,但绝不能忽视胡化这一支流给中华文明发展带来的贡献,正如陈寅恪所言:“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4]
材料11:夔安(羯族)等进围石城……破之,斩首(汉人)五千余级。遂掠汉东七千余家(汉人)迁于幽、冀。
——《晋书·成帝纪》
材料12:北魏帝王世袭图
1.道武帝(386年改国号为“魏”)起,后历经6帝
7.孝文帝(471-499) 8.宣武帝(499-515)
9.孝明帝(515-528) 10.孝莊帝(528-530)
11.长广王(530-531,在位半年被杀)
12.节闵帝(431-533,在位一年被废)
13.后废帝(531-532,在位半年被杀)
14.出帝(532-534,在位3年被杀
535年北魏灭亡
材料13:隋之胡乐多传自北齐,而北齐胡乐之盛实由承袭北魏洛阳之胡化所致。……北周所造车服多参胡制。……世之称扬隋唐都邑新制归功与胡族。
——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渊源略论稿》
三、历史教学运用镜头语言应注意
1.要结合教学实际,避免模板化。影视剧是镜头语言诞生与成长的母体,它与课堂教学毕竟有所差别。所以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教师、学生、教材、课标等教学实际。切记按部就班,拘泥成法,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要注重教学实效,防止形式化。实效好坏的终极评价者是学生。所以教师运用镜头语言切记炫技卖弄,华而不实的镜头语言只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对于学习任务的完成百害无一利。
3.要遵循教学规律,拒绝盲目化。叶圣陶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运用镜头语言时,要遵循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不要让镜头语言成为教师独角戏的隐形帮凶,也要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相同步,不要让镜头语言成为填鸭知识的新式手段。
总之,在教学理念和方法推陈出新的今天,作为影视艺术常用的镜头语言可以适当、巧妙地借用到历史课堂,以优化施教过程,提升教学效果。当然,如何运用它仍需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反思。
【注释】
[1]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修订版),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9页。
[2][3]朱大渭:《朱大渭说魏晋南北朝》,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17、11页。
[4]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