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其所以,知其所由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对古诗阅读考试范围与要求的表述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即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
  2017年高考古诗鉴赏改为一客一主题型,纵观全国卷三套试题,三道客观题多是针对某一句或某一联的内容理解设题,多考查对诗句意思的准确把握。客观题赋分5分,多选题,五选二模式。多数学生能准确选出一个答案,得2分, 对另外一个答案则模棱两可,究其原因,和选项设置的迷惑度有关。
  大致说来,2017年高考客观题在选项设置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真假莫辨。全国卷Ⅰ第14题E项“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來完成。”这一项是对诗歌尾联的赏析,共两句话,前一句基本恰当,后一句“表示……依靠”就不够恰当了。原诗是“赖有群公鉴裁精”,“赖”选项说成是“依靠”,其实赖字并非只有依靠的意思,在这里解释为“幸亏、幸而”更恰当,选项犯了把谦辞当真的错误。由诗歌题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诗”也可以验证选项的不当,既然欧阳修已经来到贡院,已经在“阅”进士考试的全过程,他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而完全“依赖”其他考官选材。
  2. 似有还无。全国卷Ⅱ第14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尾联的赏析,就一联诗而赏析出5个选项,必然有些选项是滥竽充数的。B、D两项就是如此。B项“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D项“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原诗是“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如果单独就诗句和选项的对应来看,这两项似乎也合理,符合兄长对弟弟的拳拳之爱,也颇合苏轼本人的谦谦之风,但看标题和注释,却发现谦虚与谦恭并非诗歌的写作意图,苏轼写这首诗只是想表达对弟弟出使异国他乡,面见异族统治者时颇有几分凶险的担忧,以及谆谆叮嘱。
  3. 轻重难判。全国卷Ⅲ第14题D项“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这一项是对诗歌颈联“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的理解和分析,“应”和“合”是表达作者感情的关键字眼,选项将其表述为“坚信……必将”,是不是理解恰当呢?单从字面看,“应”是“认为是”“大概是”的意思,“合”是“应当”“才会”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合起来是说“想来我这一生大概是不会富贵了,身后的文章才会留下我的名声”,语气深婉,情感蕴藉,这里面有戏谑自嘲,也有自诩夸耀,似乎还有一点不平与惆怅、牢骚与抱怨,是含蕴着多种感情和丰富内容的一句“警策之语”,而选项的表述则显得绝对,语气偏重,语意单一,不符合原诗原意,属于理解不当。
  而主观题的设置,从2013年以来的考题看,也有如下几个特点:
  1. 情感必考。无论是2017年的命题新模式还是之前的两道主观题考查模式,诗歌情感都是必考点。有的设问很直接,如 “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015年全国卷Ⅱ第9题)。有的设问较隐蔽,表面是在考语言技巧,其实间接考查对情感的把握。如“本卷的第4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2017年全国卷Ⅰ第15题)从考查难度看,有的给定答题范围,只问某一联或某两联所表现的情感;或问某典故某手法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如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016年全国卷Ⅰ第9题);有的给明确提示,如“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017年全国卷Ⅲ第15题);还有的是考查对比阅读,如2016年全国卷Ⅲ第9题“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感情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2. 作用居次。“作用”类试题,就设问表述看,有的直接问“有什么作用”,有的问“有什么用意”。若仔细辨析,二者略有不同,“作用”多是针对客观效果而言,而“用意”则偏重作家主观意图,但在实际答题和阅卷过程中,并不需要考生辨别得泾渭分明。就考查内容看,有的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如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016年全国卷Ⅰ第8题)“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2014年全国卷Ⅰ第8题)有的考查思想感情的作用,如“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感情抒发有怎样的作用?”(2015年全国卷Ⅰ第9题)还有的考查语言技巧、表现手法的作用,如“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2013年全国卷Ⅰ第9题)
  3. 手法贯穿其中。 手法的考查类别,多数是考查感情表现的方式,即抒情方式或抒情手段,如“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2014年全国卷Ⅱ第8题)有时还与考查感情关联设问,如“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2014年全国卷Ⅰ第9题)有的是考查景物描写的方式,即写景方法或写景角度,如“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2013年全国卷Ⅱ第8题)再如“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2015年全国卷Ⅰ第8题)还有的是隐含在语言赏析、结构把握、作用辨析等考点里面,如“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2015年全国卷Ⅱ第8题) 以上这些考查形式都属于正面设问,即“是什么手法”,需要考生判断、辨别。另外一种命题方式是逆向设问,题干告诉考生是(或有)什么手法,让考生从诗句中举出例子,阐释效果。如2016年全国卷Ⅱ第9题“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4. 人物性格偶有考查。人物性格属于人物形象的一部分,对性格特征的考查属于“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这个考点,如2017年全国卷Ⅱ第15题“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了解了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特点,新一届的高三考生在备考中首先要明确方向,其次是针对训练。日常备考中,不单要知道答案是什么,还要深思慎取,多求甚解,追问答案的来历,对没有做对的题目要思考“为什么是这个?”“可不可以是那个或者别的什么?”既要 “明其所以”又要“知其所由”,也就是常说的“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具体而言,对2018届考生,有如下备考建议:
  1. 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首诗或一阙词,在今天就是千八百字的一篇文章,其内容密度之大、主题表现之深厚丝毫不逊色于现代文章,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阅读和鉴赏诗歌作品时,必须整体把握,不能断章取义,先入为主。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的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及主旨呢?一是立足诗句,有几层意思就写几层意思,不能遗漏;二是结合注释、题目、写作背景、诗人生平等相关信息来全面理解诗歌;三是抓住诗歌之魂——“言情”之句及写作意图;四是借助客观题的正确选项。
  如2015年全国卷Ⅰ第9题“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诗歌尾联是“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前一句有“勤王道远”,后一句有“梦中归”,可以看出诗人既有为朝廷出使履行臣子职责的忠诚,又含有遥想前路“行行重行行”而产生的羁旅思乡之愁;而在“梦中归”前作者著一“私”字,可见这种思乡之愁是隐含的、次要的,是附带的,而为国家尽忠效力、以国事为重则是主要的、首要的。如果我们只看到后一句,判断诗人的情感只有思乡之愁,那就是片面的、表层的理解了。其实,正是因为诗人感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才令题干第二问有了追问的空间,考生也才会想到这样回答:为国尽职之情使得诗中流露的思乡之情不流于感伤,也提升了诗人的思想境界和全诗的格调。
  2. 辨析不同术语的内涵,牢记典型示例。
  古诗阅读在回答手法类问题时,最好能用到相关术语,因为这样的回答精确,到位,况且作为古代经典文学样式,诗歌中的手法已经非常成熟、典型和定格了。那么学生最怕的也许就是这么多五花八门的术语了,光修辞手法就有八九种,至于描写手法、抒情手法、结构手法加起来就更多了,最令人抓狂的,是题目有时只笼统地问“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全诗最突出的手法是什么?”何谓“表现手法”?何谓“手法”?真是一头雾水。其实学生完全没必要在这些设问上纠结,因为你读完一首诗,最初的印象已经形成,凭借阅读积累和训练的敏感,你心中想的答案大多八九不离十,当然为保险起见,平时功夫还要做足,那就是要辨清不用术语的内涵,并记忆一些典型案例。
  比如有这样一首古诗阅读题:这首词在写作上很有特色,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原诗如下: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①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
  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②。
  【注】①作此词时,词人42岁,被罢官闲居江西上饶。②外家:出嫁女子称娘家。
  学生的回答可谓千奇百怪,白描啦,对比啦,拟人啦,等等,更有甚者一连串答出“白描、动静结合、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烘托”等七八种手法,这种现象除了审题不清(问的是“主要”“哪种”)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对这些耳熟能详的术语缺乏确切的理解,仅仅知道有这么一些名词而已。
  就错误回答中的高频术语来看,有的属于答题方向不当,答非所问,如答“白描”,白描是描写手法,而问的是“表现手法”;答“拟人”,拟人是修辞手法,当然广义上修辞手法也属于表现手法的一种,但“主要手法”就不能是拟人了。还有的属于概念不清,理解不透,如回答“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古诗中关于情与景的关系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正向关系,描写凄清之景以抒发凄凉之情,如借“枯藤老树昏鸦”之景抒发“断肠人在天涯”之情;一种是反向关系,描写喜乐之景以抒发悲凉之情,如借“小桥流水人家”之景抒发“断肠人在天涯”之情,因为这种反差太大,习惯上称为“反衬”,或具体称之为“以乐景反衬哀情”,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这种情况,诗人著笔于初春雨后清新之景,但朋友即将远行,举杯饯别之际顿生不舍,再想到如此美景却无法与友人同游共赏,于是这场送别又因此而多出了几分离愁,于此回头再看前面写景部分,其实在客观上加重了离别之愁,可谓景越美,情越悲,这就是反衬。那么辛弃疾这首词是不是借助“春入平原”“闲意态,细生涯”的乡村美好图景来表达自己与民同乐的喜悦之情呢?当然不是,由上阕后两句直抒胸臆的句子就能判断出来,作者不但不喜乐,恰恰相反,辛弃疾面对新春伊始,感到的是时间流逝,白发徒增,闲投置掷的郁闷之情,因此才在黄昏时分赊酒买醉,才借酒浇愁,才写诗书愤,才佯狂题壁,这是典型的反衬手法。学生因为平时没有仔细分辨过景物与情感之间不同的对应关系,导致考试时判断不清,模棱两可,回答错误。
  除了辨清术语内涵,还要在训练过程中记住一些经典案例。这一首就值得记住,因为只有牢记案例,才能实现知识迁移,在鉴赏实践中准确运用这些术语。
  【参考答案】 ①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或“反衬”)的表现手法。②全词尽管描绘了春日田园风光怡人,农家生活闲适,但由“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可见,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不想闲居却只能闲居,因此借酒浇愁,抒发了事业失意、岁月流逝的惆怅之情。(4分,手法2分,分析2分)
  3. 抓住诗歌“卒章显志”的章法特点把握诗歌主题。
  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卒”为完毕。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卒章显志也叫“卒章见志”,是很常见的一种立意手法。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就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运用这种手法的典范。在古诗中,诗人往往在篇末将要表露的胸怀、志向很自然地说出来,这种章法常常给读者一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覺,有时还能增添作品积极向上的力量。如果我们了解古诗的这种结构和立意方式,就可以有效廓清对诗歌内容及主题的模糊认识。   如2015年全国卷Ⅱ第9题“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原诗后两联是“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韩偓《残春旅舍》)问的是两联所表达的感情,但一定有很多学生只注意到颈联中有“禅”“魔”“归”“酒冲愁阵”等偏于寂静、消极、惆怅的字眼,再看注释有“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便回答为“这两联表达了诗人不被重用、怀才不遇、借酒浇愁的感情”。这样写只能得到一半分数,为什么呢?因为还有尾联,作者观赏自己的官帽,看到帽子上的装饰物落了灰,便仔细擦拭起来,一直擦得洁净无尘,光彩如初,由此细节和心理描写(“免被”足见珍视之心,“待”足见等待之意),可知诗人心中充满期望,对朝廷的期望,对自己的期望,而并非安心做一个“诗魔”,在这个蛮荒的“净域” 一直“禅伏”下去的。综合两联内容,全面的回答应该是“这两联表现了诗人虽然因流徙外地而内心愁苦,但仍然忠于朝廷,兢兢业业、力求尽职、决心不辜负朝冠的感情。”
  可见,“卒章显志”的写法对辨清作品的中心、主题有很大的提示作用,这里的“卒”多数情况下指文章末尾,有时也可以指 “结尾部分”,并不限于最后一句,也许包括最后两句,乃至三句四句,具体情况要视诗歌内容的完整和连贯而定。
  4. 注意诗句意思的古今之别。
  平时读诗,要试着还原古人的表达习惯理解诗句的意思,不能固守今人的习惯,加之古诗创作因为受到对仗、押韵等格律的限制,很多语句需要调整、还原,添加成分才能解通,进而读懂整首诗。
  如2015年全国卷Ⅰ“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一联诗,如果按照今天的表达习惯我们会将前一句理解为反问语气,“为王事勤勉(尽力)哪里敢说自己的出使之路遥远呢?只能偷偷地希望在梦境中返乡了。”这样一来,诗歌的主题便是表达对君王敢怒不敢言,对出使北庭既怨又怕了,诗歌的格调也不高。但按照古人习惯,“敢”不是“不敢”的意思,而是“敢于”“勇于”,“道”也并非“說”的意思,而是“取道”“出使”,因此这联诗还可以理解为“为王事尽力我敢于到远方出使,在那里我或许可以在梦中回到故乡。”再纵观全诗,前面的写景正为烘托后面的抒情,并为表现诗人以国事为重的豪迈之情做足铺垫。之所以这样理解诗句意思及诗歌主题,一是借助题干设问的导向作用,二是基于对诗人岑参知人论世的了解,所谓盛唐气象,当作此解。
  其他诗句的古今差异,表现和原因均不一而足,似难以概括出一共有多少品类,同学们可在平时训练中留心观察,揣摩体会。
  5. 积累历年高考试题中手法运用的示例。
  对一些常见但不太容易判断或容易混淆的手法我们要在训练中不断积累,加以甄别。比如衬托、渲染、烘托等描写或抒情手法,往往是分不太清楚的。在这种时候与其在概念上纠结,不如记住运用示例,并学会迁移和对号入座。
  比如衬托手法,最常考到的是“反衬”,反衬包括几组对应关系的互衬,如动静互衬、古今互衬、景情互衬、人我互衬、虚实互衬等等,在课内或课外这种手法的例子很多,可以分类记忆。再如渲染,是一种描写手法,通常是用多角度、多景物、多意象来营造一种主打气氛或环境,表达一个核心话题。典型例子是杜甫《登高》中的名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4个字中诗人用了6种景物及意象极力营造了一种秋风中长江岸边的萧瑟氛围,为下文抒发自己老病孤独、漂泊无依的愁情做好铺垫。而“烘托”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手法,指的是描写一个形象时先从侧面落笔,然后再引出主体,而主体形象已经在侧面事物的陪衬下呼之欲出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汉乐府《陌上桑》,罗敷之美在众人的衬托下湛然可见。
  类似的手法及案例在近年高考试题中也多有涉及,如2013年全国卷Ⅱ第8题,诗歌运用烘托和渲染的手法歌咏梅花,全诗没有描写正面梅花的色香,而是用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再如2014年全国卷Ⅱ第8题,诗歌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表现思乡之情等等。这些案例都是没有争议的例子,同学们可以多加积累,彻底弄懂,进而温故知新,学会判断,学会分析。
  6. 学会规范答题。
  高考试题命题严谨,设问明确,要求具体,因此考生必须学会规范答题,具体包括如下几点:一是有几问答几问;二是先问什么就先答什么;三是如果答案不只一点,要分点回答并用序号①②标出;四是先下结论再具体分析,而不是相反,分析时必须引用诗句;五是避免出现关键错别字,比如“惆怅”“寓情于景”“烘托”“铺垫”等,不要误写成“愁怅”“喻情于景”“哄托”“辅垫”等。这些细节都需要在平时训练中做好,以免在考场上丢分。
  【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题。 (11分)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4.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
  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C.“暮江千顷”句,借景抒情,营造出的朦胧凄迷之意境,烘托了词人的愁绪。
  D. 上片第六句以“万斛”之江水写愁,使用借代手法,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愁情之多。   E.“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寄寓田园之思。
  15. 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
  秋雨夜眠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甁②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①这首诗大约创作于832年(大和六年)秋,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 ②瓶:烤火用的烘瓶。
  14. 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诗歌首句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未见风雨,就已觉寒意袭人,这就给整首诗先定下了深秋的基调。
  B. 颔联的“卧迟”体现了老年人的特性,瞌睡少,宁可闲坐养神而不喜早睡,免得夜间睡不着,颈联老翁三秋之夜就要烤火正说明他怕冷、体衰。
  C. 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一个“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怕冷的特性。
  D. 诗歌对人物的描写极具层次,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写到老翁睡醒,又写到醒后起床赏景的情况,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E. 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仕途、境遇,但景与人关合,尤其“霜叶满阶红”一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从树木想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
  15.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一)14.C D ( C项应是空旷辽远的意境 D项应是比喻或夸张手法。)(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
  15. ①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诗人回首故国,“此意莫匆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效力,收复失地,以此表达出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 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愁思。诗人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答案显然:国中豪杰舍我其谁!而英雄又何处可用武? 抒发了报国无门之悲愤。 ③欲归隐田园之情。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范蠡大夫,做个钓鱼隐士。把退隱心情表现得委婉有致而又酣畅淋漓。 ④飘泊的愁绪。下片“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三句,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乡,披风戴雨,萍踪浪迹,飘泊不定,由此发出人生如寄之感叹。 (1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
  (二)14.C D(C项“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怕冷的特性”错,“寒”也写出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失望,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D项“又写了醒后起床赏景的情况”错,“霜叶满阶红”并非老翁晨起后所见。)(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
  15. ①安闲的老翁形象。颔联“卧迟”写老翁年老瞌睡少,不喜早睡;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②体衰的老翁形象。颈联燃料经夜化为灰烬,夜已过去,老翁却“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睡,体现老翁的体衰闲散。③淡泊的老翁形象。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漫不经心地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的闲散无事、孤寂淡泊。(每点2分,意对即可)
  责任编辑 廖宇红
其他文献
各类市场主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承载居民就业的主要领域。新冠肺炎疫情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正常经营活动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到较大冲击。  5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把“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和支撑,稳住经济基本盘。作为“六保”任务之一,“保市场主体”对各地政府提出了新要求。  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江苏省泰州市也经受住了考验,一方面严格落实疫情
“1917年十月革命”这一主题无论是在苏联还是在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由别尔辛与费多索夫所著,基姆院士编辑,苏联教育部通过的九年级历史教科书(1982年,第7版),在广阔的范围内研究了这一主题。[1]书中分述了1895至1917年和1917至1937年的革命,第二章的标题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的胜利”。2016年由德罗发出版社出版的俄罗斯历史教科书(沃洛布耶夫、卡尔巴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时间跨度长、结构宏大、内容复杂,囊括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等事件,要在一节课里展现重难点、贯彻核心素养、有趣有味有料,极具挑战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1]这对唯物史
根据经济学一般原理,完整的社会经济运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组成。“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1]因此,对于社会生产来说,商业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由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性,商业规模被限定在较低的水平上。中国古代的“抑商”政策“对生产过程中的交换环节影响较小,而对分配环节作用较大,即社会剩余劳动如何
雨过天会晴  ■广东一考生    妈妈抛弃我们那天,雨丝斜斜地打在我的脸上,我抬起头,看见你的脸,肃穆中间杂着一丝落寞。这雨已足足下了一个礼拜。  我问你:“爸,这雨会停吗?”你看看远处的天空,摸着我的头说:“会的。雨会停,雨过天会晴。这是常识。”  雨过天会晴是常识,我知道。只是那一刻,我们的世界大雨倾盆。妈妈真狠心,她带走了一切值钱的东西。可你说:“她还算有良心,没把你带走。”我破涕而笑。你就
唐诗宋词好比是文学史上的珠穆朗玛峰,高考则是莘莘学子的一次集体攀爬。千仞之山,登临有道,想成功登临顶峰,一要取道于完整的诗词鉴赏知识体系,二要取道于历年来的高考真题。虽然诗歌园林百花齐放,高考真题却是一枝独秀。孙子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文力图从命题特点、情感取向两方面切入,以近三年全国卷诗歌鉴赏题为依托,试图深度探析高考命题的特点,力求让考生在考场上知彼、不殆。  一、近三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比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这是记者在位于梅地亚中心的分会场采访图/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站在历史交汇点上,2021年全国两会,载满14亿人民共同期待,吸引了世界目光。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回首
史料既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但是在长期的历史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忽视史料在学生学习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普遍的事实。《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充分吸收新世纪以来史料教学的研究成果,提出“史料研习”这一重要的教学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可以说,史料研习活动是最能体现历史学科本质、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活动,缺乏史料研习的学习无异于缘木求鱼,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  (一)  Two monks(修道士)were on a journey. One day,they came to a deep river. At the edge of the river,a young woman sat weeping 16 she was afraid t
【金题体悟】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2012年广东卷)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颔联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