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是每个学生的基础课程,语文水平的高低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国学水平和一个人的修养。因此,学好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从生活中了解、学习语文,就要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对于语文的教学,要打破传统死板、生硬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最终目的。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兴趣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培养
前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和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然就会主动学习知识,把学习当做是一种娱乐和休闲,语文素养自然会有很大的提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发掘自己的学习潜力,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认知水平较低,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也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兴趣会让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轻松。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老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需要老师的积极思考和对学生的引导与鼓励。
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应从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开始,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传统教学对小学语文兴趣培养的影响
1、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是以老师的讲课为中心,学生只管听和记老师的话,学生处于被动的一方,被动的接受老师的观念而没有自己的思考。老师将课本中的难点用自己的理解讲给学生听,导致了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长久下去,对未来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致命伤。当代的社会,需要的是有自己的想法,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而不是传承老师的思考。时代需要进步,需要创新,就必定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事物独到的见解。老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和重心,老师负责引导学生,改正学生的不足,发现和发扬学生的优点。在课堂上老师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并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想法,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2、传统教学中学生师生的地位和关系.
传统教学中,老师是权利的拥有者,而学生是服从者,这种师生关系就会影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常常听说,学生会因为与哪个老师的关系不好而厌恶这门学科。所以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的地位是必要的,当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时,学生自然会乐于与老师交流,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学习兴趣自然会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对知识有了渴望,学好语文就会更加简单。学好语文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学生的消化和理解,而不是生搬硬套,盲目的学习。
3、传统教学课堂气氛的紧张、沉闷.
传统教学中老师经常会因为学生的一些行为破坏了规则而对学生进行呵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没错,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要适当的,因为小学生的身心还不健全。这样容易对小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学生会对老师处处提防,他们无法感觉到和谐的气氛,也没有自由可言,学生会被周围的恐惧所笼罩,没有了自由发言的权利,没有了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沉闷的教学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压力和负担。
二、新时期培养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1、良好的导入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万事开头难,一个良好的课堂开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好的课堂开端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老师可以在讲课前,为学生们设置几个学生感兴趣的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可以设置悬念,也可以以表演的形式作为课堂的开端,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会后很大的提高。
2、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处处有学问,老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菜园里》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在教室中放置一些蔬菜,这样新鲜的布置可以给学生们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有了兴趣自然会专心听讲,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学生能够真切的了解蔬菜,认识和辨别蔬菜,这样使学生更好的学以致用,如同把学生带入到真正的菜园中。老师让学生们自由观察蔬菜,然后由学生总结各个蔬菜的特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也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对知识的渴望。
3、多元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它的不足和长处,老师应该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对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在改变学生缺点的同时,发扬学生的优点,使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提高自信。同时,这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多元评价学生是对学生优缺点的综合,不放弃每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这样就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好学生与坏学生的评价指标。学生有了自信心,自然会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作为小学教师,首先应该学会保护學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们亲切感。在学习中,对于学生的进步之处,老师要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错误,老师也应该认真的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老师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并且教会学生在困难中吸取教训,克服不良情绪。
4、良好师生关系、因才施教.
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不融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放松,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更好的理解、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性格是不同的。因此,老师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因材施教。这样老师才会将每个学生的长处发挥出来,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方法中,学习会更加轻松,自然会爱上学习。
结束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前提。可见,兴趣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需要老师的认真对待,当然也需要学生的配合。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循序渐进的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创新意思,更好的融入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会不断提高,语文知识的积累也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于福海.小学语文教育: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8).
[2]乔晓燕.语文教学的创新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