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话故事走进真实的社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feng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学生明理辨事方面还有待深入。首先,通过对Cinderellas stepmother感到同情,颠覆学生用好和坏来简单评价人的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性的两面性;其次,通过分析Cinderellas sisters 怎样看待她们的母亲,教导学生要多角度地看待一个人;最后,通过对Cinderella的分析教育学生不仅要全面认识一个人更要学会在逆境中不断奋进。
  关键词:人的两面性;联系社会现实;好和坏
  在总结Unit1 Cinderella Story time课文时,我提了几个问题:
  T:Do you love Cinderellas stepmother?Why not?
  T:Does her stepmother love her stepsisters?
  说到同情Cinderellas stepmother和Cinderellas sisters 怎样看待她们的mother时,教室里立刻就像空了一般,学生望着我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很困惑。
  学生的困惑来自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简单化,一个人要么是完完全全的好人,要么是一个彻底的大坏蛋,造成的结果是学生过于单纯,当他们走进社会时不会正确认识一个人的两面性,即怎样正确认识一个社会化的人。
  首先一个真实社会中的人是有两面性的。一个真实社会中的人是复杂的,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每个好人都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每个坏蛋也有优秀的一面,每个人在不同的时刻、阶段、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做出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因此判断一个人的好与坏是通过他一贯的言行给自己、他人和社会造成的正面、负面影响来判断的。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成人独立意识的萌芽,他们开始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周围的真实社会,重新评价周围的人。这时候童话故事里学到的简单的判断一个人的方法将会让学生在认识社会中真实的人的时候产生困惑,进而促使他们怀疑已有知识是不是无用的。
  学生对灰姑娘这个故事早已耳熟能详了,课文新授并没有新意,但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没有建立丰满的形象,另外没有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即使时代在变迁,人性的变化并没有那么大。
  学生对Cinderellas stepmother的评价只有一个词:坏;在启发之后,多了可怜又可恨。体现在她对待Cinderella所做的一切,所有好的东西都是Cinderellas stepsisters的,而且还嘲笑她Cinderella,阻止她追求幸福的生活。
  师:为什么她会对Cinderella这么坏?
  师:Cinderella的继母无论什么原因改嫁给Cinderella的父亲时,肯定没有这么恶毒,否则Cinderella的父亲怎么会和她结婚呢!是什么原因让她变了呢?一个没有丈夫的家的经济来源在哪里?家里有仆人吗?如果Cinderella的继母再懒一点那家中的家务活由谁来承担呢?是什么改变了她?
  师:从Cinderella两个继姐姐的角度来看,Cinderella的继母对她们坏吗?那为什么这个女人会做出如此不同的举动?
  师:这么看Cinderella的继母对自己的亲人是很好的,对和自己不亲的人是很坏的,这不正体现了人性的自私吗!所以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不要从一个方面入手。
  五年级的学生应该教育他们怎样多角度、综合评价一个人,同时要教育学生多记住别人的闪光点,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二个问题:联系社会现实。
  师:为什么那两位继姐姐也经常嘲笑、使唤Cinderella?因为她们受到了不正确的教育观的影响,这就是根源。在社会上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在接受了不正确的教育观念,进入社会后,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他们的行为就会给自己、他人甚至社会带来伤害。
  重点强调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心理障碍,青少年自杀、自残、校园暴力等不良行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社会、学校、家庭因素都有,受害最大的是孩子,他们的心态发生了扭曲。
  Cinderella是一位善良、美丽的女孩,在家中吃尽了苦头,但是她没有在抱怨中度过,而是一直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重点强调Cinderella在苦难面前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应该想办法战胜它。举了莫言、习主席下放当知青的日子来教育学生,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实现人生的理想。
  Cinderella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决定因素是美貌。但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幸福生活都要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才能获得,仅仅用美貌获得的幸福不会长久,人都有老去的时候,但是智慧会让一个人永远年轻。重点强调不要以貌取人,不要单纯以貌来换取成功,做一个脚踏实地的真正的人。当然,你可以通过美貌来换取一点捷径也未尝不可,但是社会更需要Cinderella的善良、可爱、坚忍不拔的精神。举了闪婚、轻信网友交友不慎等例子作佐證。
  人性是说不尽的,如果能够在教学生们文化知识的同时激起他们思想与现实之间的火花才是教育的成功,以后在读故事书时或在生活中不再简单的用好和坏来评价人物,我们的学生才真正长大了。
  参考文献:
  [1]李世跃,谢康.青年必读古文手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302.
  作者简介:
  开翠新,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民族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习作教学,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头戏,更是困擾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传统教学认为习作是三年级以上的事,这种说法并不科学,因为学生在低年级就要为中年级积累语言、观察、想象、思考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  关键词:习作教学;循序渐进;策略研究  怎样让学生在升入三年级时就能把日记写得表意清楚、文通字顺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经常对之进行思考,在自己的课堂上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摘 要:本文讲述了作者从小时候受妈妈的感染,到现在成长为一名党员、班主任、教师,对教师誓词的理解、感悟,以及身体力行的经历。  关键词:不忘;初心;铭记;誓词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庄严宣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明德至善笃行,传道授业解惑,淡泊名利,克己修身,依法执教,立人为本,启智求真,博学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现代教育技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促成高效的数学课堂。从教学方式看,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教学内容看,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把声音、文字、实物、图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课堂形式更丰富、更具吸引力。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是构建小学数学灵动课堂的催化剂。  关键词:数学课堂;现代教育技术;高效  伴随
摘 要:班主任的工作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项内容进行协调管理。要想打造一个健康向上、运行井然和不断进取的班集体,班主任应总结归纳出一套完整的方案来服务于自己的日常管理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小学生  小学生是祖国纳绿添黛的根根幼苗,他们年龄尚小,心智不成熟,应得到更多的爱和教育,班主任作为班级生活中最重要的老师,其管理工作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妥善管理班级生活
摘要: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入门课程,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知识的课程。面对一门新课程,初学者在心理和学习上会存在些困难。化学课程一般从初三开始设置,化学知识对初三学生的吸引力,会影响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也会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化学学习生涯。因此,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是初三化学这门基础入门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初三化学;干预设计;氧气的制备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摘 要: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江南地区的传统建筑青瓦白墙,古朴典雅,浓厚的人文特色和丰富的历史内涵让它吸引着人们走进它感受它。我想让孩子们也能体会到其中纹样设计之美,于是我有目的翻阅了四年级美术课本,寻到了《适合纹样》一课。我查阅了许多关于瓦当滴水的资料,将瓦当滴水的文化与课程相融合。  关键词:小学美
摘 要: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需要一种挑水工的智慧,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而“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一路花香”  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一路花香》吗?在这个故事中,两个水罐比谁的本领大。其中,本来一只裂缝的水罐在一只没有裂缝的水罐面前自感惭愧。但是,挑水工告诉它一件事,有裂缝的水罐竟然因为漏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当有裂缝的水罐听到这些,舒心地笑了。  
摘 要:利用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也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毛泽东《七律·长征》时心灵受到陶冶,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学习中教师要注重诵读、鉴赏、品悟、探究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红军精神,体验无疆大爱,发展思维能力,锻炼表达能力,从而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传承;红色经典;咏颂;无疆大爱  教
摘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紧密结合社会实践、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进程,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要进一步转变教育
摘 要:教学中有效的情境应该是以教材为背景和基础,是教材背景的扩展补充。教师可以巧设问题,调整情境,来挖掘文本信息,进行情感渗透。也可以创设情境,布置任务,巩固所学语言,拓展文本话题,发展做事能力。  关键词:情境;情感;能力  英语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用英语做事情。语言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交际工具,程晓堂教授也曾说过: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使用的。如果学生能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