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教育者应事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确定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范围、教育者与其他教育者进行交流并分享教学方法,配合教学情境进行系统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以此连锁反应促进教学、教育者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总结教学经验及不足之处进行改进等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情境 创设策略
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是一种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在这种环境中生生不息,创造了现代文明,并以快速发展的势头持续现代文明的进程,可见客观环境的存在,为一切事情的发展奠定的基础,之后的事情发展将立足于大环境中。以此类推,教育者自然需要营造学生适应且能进行高效学习的学习环境,以便展开教学活动。就传统教学理念而言,我们很难看到教育者在课堂教学过程自主创设多变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下。而如今在新课程改革下,教育方法力求新颖与高效,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各方面的学习素质。诚然,现如今的教育方法已经自成一体,具有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可忽略教学环境的作用,因为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依附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所以,教育者在创造新式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同时,务必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
1.教育者应事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确定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范围。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事先都需要了解做事的方向及所涉及的范围,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来说同样不例外。清楚了解所教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习能力,这是最基本的教育职能所在,而这一点也直接关系到后期教育者关于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那么接下来,我为教育者提供一种解决的方案,可以直观有效地让教育者了解并确定学生自身的学习“资本”。即教育者在授课伊始,举行一次摸底考核,针对学生所学过的知识设计题目,确保题目的针对性和质量,考核之后,教育者根据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评估,然后确定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高度分布区,然后教育组合根据这些参考确定教学情境的创设范围。
2.教育者与其他教育者进行交流并分享教学方法,配合教学情境进行系统教学。
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有了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也需要好的教学方法去充实,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既然需要足够的教学方法填充具体的教学情境,那么教育者就应该与同级甚至更高级别的教育者进行学术探讨,分享并交流每个人对于教学方法的心得与体会,让好的教学方法得到更广泛应用。
举一个例子,在教授八年级下册的一元二次方程这个课题时,肯定会涉及方程的图像绘画。而对于教育者来说,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肯定烂熟于心,这就是一条抛物线,只不过是开口向上与向下的问题。但是学生在学习之前未必知道,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育者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想象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可以粉笔头为工具,为学生演示粉笔头在抛向空中后的轨迹,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认知。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以此连锁反应促进教学。
在现如今的教育形势之下,教育者已不再是记忆里传统教学中站在讲台上一个人一板一眼地讲课,而是在教育要求下,与学生进行更密切的交流。比如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互动交流,将学生与教育者进行联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在创设好的初中数学教学情境中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呢?接下来我将举例说明。
比如在九年级数学下册课本中涉及的锐角三角函数这一课题的教学中,教育者可以让学生在授课之前进行预习,了解必要的角度及相应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函数值。在正常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可以以三十度角的正弦值为起发点,让学生讲述三十度角的余弦值及正切值,并且由此引发到整体,即四十五度角、六十度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及正切值。让学生根据这些角度的值进行关联思考,然后总结其中的规律或者相似之处,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由此,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预习效率,更能在师生互动之中提高教学质量。
4.教育者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总结教学经验及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在新课程改革之下,教育者已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现如今的教育形势已发展为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者为主导的新型教学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性化,更是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话语权”,这使得整体教学模式更加平衡。教育者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讨论,一方面教育者从学生那里反映得到的情况可以改进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与教育者的交流之中获得更多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对于学业更有帮助。所以,教育者应该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此,我们着眼于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教育者主要是从学生那里得到反映情况,了解学生心中的所感所想,从学生对于情境创设的建议中获得启发,进而对于情境创设进行改进,完善教育者所创设教学情境的整体流程。另外,学生的建议与意见可以给予教育者更多的思考及对教学过程的总结,以便教育者提高教学质量。
综合而言,教育者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考核,确定情境创设的范围;接下来与其他教育者进行学术讨论,将教学方法融入教学情境中;然后教育者多与学生之间进行课堂互动,促进情景教学;最后,教育者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从而改进不足之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阙建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的有效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03).
[2]夏宗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0(07).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情境 创设策略
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是一种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在这种环境中生生不息,创造了现代文明,并以快速发展的势头持续现代文明的进程,可见客观环境的存在,为一切事情的发展奠定的基础,之后的事情发展将立足于大环境中。以此类推,教育者自然需要营造学生适应且能进行高效学习的学习环境,以便展开教学活动。就传统教学理念而言,我们很难看到教育者在课堂教学过程自主创设多变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下。而如今在新课程改革下,教育方法力求新颖与高效,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各方面的学习素质。诚然,现如今的教育方法已经自成一体,具有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可忽略教学环境的作用,因为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依附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所以,教育者在创造新式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同时,务必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
1.教育者应事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确定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范围。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事先都需要了解做事的方向及所涉及的范围,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来说同样不例外。清楚了解所教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习能力,这是最基本的教育职能所在,而这一点也直接关系到后期教育者关于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那么接下来,我为教育者提供一种解决的方案,可以直观有效地让教育者了解并确定学生自身的学习“资本”。即教育者在授课伊始,举行一次摸底考核,针对学生所学过的知识设计题目,确保题目的针对性和质量,考核之后,教育者根据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评估,然后确定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高度分布区,然后教育组合根据这些参考确定教学情境的创设范围。
2.教育者与其他教育者进行交流并分享教学方法,配合教学情境进行系统教学。
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有了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也需要好的教学方法去充实,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既然需要足够的教学方法填充具体的教学情境,那么教育者就应该与同级甚至更高级别的教育者进行学术探讨,分享并交流每个人对于教学方法的心得与体会,让好的教学方法得到更广泛应用。
举一个例子,在教授八年级下册的一元二次方程这个课题时,肯定会涉及方程的图像绘画。而对于教育者来说,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肯定烂熟于心,这就是一条抛物线,只不过是开口向上与向下的问题。但是学生在学习之前未必知道,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育者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想象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可以粉笔头为工具,为学生演示粉笔头在抛向空中后的轨迹,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认知。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以此连锁反应促进教学。
在现如今的教育形势之下,教育者已不再是记忆里传统教学中站在讲台上一个人一板一眼地讲课,而是在教育要求下,与学生进行更密切的交流。比如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互动交流,将学生与教育者进行联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在创设好的初中数学教学情境中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呢?接下来我将举例说明。
比如在九年级数学下册课本中涉及的锐角三角函数这一课题的教学中,教育者可以让学生在授课之前进行预习,了解必要的角度及相应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函数值。在正常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可以以三十度角的正弦值为起发点,让学生讲述三十度角的余弦值及正切值,并且由此引发到整体,即四十五度角、六十度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及正切值。让学生根据这些角度的值进行关联思考,然后总结其中的规律或者相似之处,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由此,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预习效率,更能在师生互动之中提高教学质量。
4.教育者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总结教学经验及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在新课程改革之下,教育者已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现如今的教育形势已发展为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者为主导的新型教学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性化,更是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话语权”,这使得整体教学模式更加平衡。教育者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讨论,一方面教育者从学生那里反映得到的情况可以改进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与教育者的交流之中获得更多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对于学业更有帮助。所以,教育者应该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此,我们着眼于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教育者主要是从学生那里得到反映情况,了解学生心中的所感所想,从学生对于情境创设的建议中获得启发,进而对于情境创设进行改进,完善教育者所创设教学情境的整体流程。另外,学生的建议与意见可以给予教育者更多的思考及对教学过程的总结,以便教育者提高教学质量。
综合而言,教育者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考核,确定情境创设的范围;接下来与其他教育者进行学术讨论,将教学方法融入教学情境中;然后教育者多与学生之间进行课堂互动,促进情景教学;最后,教育者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从而改进不足之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阙建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的有效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03).
[2]夏宗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