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体育不仅要促进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发育和体质的增强,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能力,让终生体育思想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这对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全民健身 中学体育教学 参与兴趣
一、前言
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工程,是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指出:“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为进一步加强中学体育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初中义务教育和高中提高教育六年期间,是学生自身的体育态度、能力、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机体和心理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因此,中学体育不仅要促进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发育和体质的增强,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能力,让终生体育思想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这对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有着重大意义。
二、体育教育
体育是以人体自身为对象,以运动为手段,为了造就身心并健、日臻完善的人的科学。体育是伴随人类的需要和社会文明和进步而产生,并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文化的分支。“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表明了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劳动负担的逐步减轻,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更多人开始关心身体健康。因此,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也是广大群众自身的需要,所以国民体育应以健康为主,这是大势所趋。
中国革命和建设最杰出的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体育思想独领风骚,光耀千秋。1917年,24岁的他发表的《体育之研究》提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很好的学习,“一旦身之不存,德智则从之而堕矣”。学校是体育教育与教学实施的重要场所,体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以健康的体魄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在学生毕业或升入高一级学校后,能根据主客观条件,科学地、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达到适应环境、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的目的,是全民健身运动深入持久地得到发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生参与体育运动是十分必要的。
三、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
要讓一个人坚持体育锻炼,对体育运动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首先应培养参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重要条件,你对某项运动产生兴趣,必然促使你去学习去参与。例:我校举行班级间篮球比赛,高二(1)班与高二(3)班赛后结果是42:36,高二(1)班获胜,而某同学在场上发挥突出,个人独得20分。从此,该同学在体育课上或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里与篮球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周围的篮球比赛关心起来,电视台播放比赛实况几乎场场不漏,并不时模仿某队员的运球与投篮动作。教师如发现类似情况,应首先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学生运动兴趣本身就意味着教学效果,平时教师的言传身教代表着教师在教学中被体育运动所吸引,重要的是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新颖的安排,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快乐,并产生兴趣,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意识倾向。
当前在学生中95%以上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庭与社会的影响成为“小公主、小皇帝”,这对体育教学必然产生一定的难度。在课堂教学中男生天生好动,教师便于安排,但女生大部分在集体场合下羞于出面,有胆怯心里。例:我在新授女生山羊分腿腾跃课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讲解各个环节的动作要领,并通过示范与讲解相结合,最后保持动作的完整性,博得学生的赞成和掌声后,随之找出几位平时表现较活泼、胆大的女同学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练习,教师进行悉心保护,在其他同学看来不会出现“危险问题”,并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完成时,一些胆小的同学也随之跃跃欲试,针对这种情况,本人都是及时给予评价和表扬,让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发挥。另外要允许学生个性的表现,学生的个性在课堂气氛和集体活动中能得到正常的表现,如过于制约,不利于启发学生的兴趣。只要学生有了兴趣,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很高,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保障。
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传授运动技术;由小到大的安排运动量;循序渐进的安排锻炼过程,教会学生通过自身活动和亲自体会,参考本年的体育教材,以课本为主设计,安排自己身体锻炼的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自身能力得到逐步完善。
四、中学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
作为一门学科而设置的体育课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根据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通过学校教学计划,在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上实施,中学体育作为终生体育的基础工程,就必须根据儿童、少年的年龄特征和青少年发育的敏感期,科学地选择符合健身内容、形式和相应的体育方法体系。中学体育教学肩负着双重性:一是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二是应试教育,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和高水平运动人才。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正确处理健身与竞技体育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从增强在校学生体质出发,改善学生心肺功能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并教会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从课的准备部分:提倡坚持课堂训练。教师应系统地安排有选择性的练习,如:走、跑、走跑交替,各种变速以及自然环境的定时、定距跑、徒手操和健身操等。
在基本部分中要以本年级体育课本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工作,同时要有针对性地、不失时机地发展学生一般性身体素质和特殊的运动能力,围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规定,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训练,使体能稍差的学生顺利通过达标测试。教师在每一节课都应实事求是地加以总结,采取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收效甚大。
五、结束语
开展好学校体育工作,首先需要体育教师在学校领导下协调工作,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相沟通,对学校业余运动队的辅导训练选择实用性强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好下午自习课,使学生按时到场,才能保证训练质量。体育教学不是单一的,提高全民族体质水平也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完善。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第三中学)
【关键词】全民健身 中学体育教学 参与兴趣
一、前言
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工程,是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指出:“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为进一步加强中学体育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初中义务教育和高中提高教育六年期间,是学生自身的体育态度、能力、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机体和心理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因此,中学体育不仅要促进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发育和体质的增强,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能力,让终生体育思想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这对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有着重大意义。
二、体育教育
体育是以人体自身为对象,以运动为手段,为了造就身心并健、日臻完善的人的科学。体育是伴随人类的需要和社会文明和进步而产生,并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文化的分支。“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表明了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劳动负担的逐步减轻,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更多人开始关心身体健康。因此,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客观规律的需要,也是广大群众自身的需要,所以国民体育应以健康为主,这是大势所趋。
中国革命和建设最杰出的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体育思想独领风骚,光耀千秋。1917年,24岁的他发表的《体育之研究》提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很好的学习,“一旦身之不存,德智则从之而堕矣”。学校是体育教育与教学实施的重要场所,体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以健康的体魄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在学生毕业或升入高一级学校后,能根据主客观条件,科学地、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达到适应环境、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的目的,是全民健身运动深入持久地得到发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生参与体育运动是十分必要的。
三、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
要讓一个人坚持体育锻炼,对体育运动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首先应培养参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重要条件,你对某项运动产生兴趣,必然促使你去学习去参与。例:我校举行班级间篮球比赛,高二(1)班与高二(3)班赛后结果是42:36,高二(1)班获胜,而某同学在场上发挥突出,个人独得20分。从此,该同学在体育课上或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里与篮球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周围的篮球比赛关心起来,电视台播放比赛实况几乎场场不漏,并不时模仿某队员的运球与投篮动作。教师如发现类似情况,应首先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学生运动兴趣本身就意味着教学效果,平时教师的言传身教代表着教师在教学中被体育运动所吸引,重要的是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新颖的安排,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快乐,并产生兴趣,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意识倾向。
当前在学生中95%以上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庭与社会的影响成为“小公主、小皇帝”,这对体育教学必然产生一定的难度。在课堂教学中男生天生好动,教师便于安排,但女生大部分在集体场合下羞于出面,有胆怯心里。例:我在新授女生山羊分腿腾跃课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讲解各个环节的动作要领,并通过示范与讲解相结合,最后保持动作的完整性,博得学生的赞成和掌声后,随之找出几位平时表现较活泼、胆大的女同学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练习,教师进行悉心保护,在其他同学看来不会出现“危险问题”,并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完成时,一些胆小的同学也随之跃跃欲试,针对这种情况,本人都是及时给予评价和表扬,让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发挥。另外要允许学生个性的表现,学生的个性在课堂气氛和集体活动中能得到正常的表现,如过于制约,不利于启发学生的兴趣。只要学生有了兴趣,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很高,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保障。
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传授运动技术;由小到大的安排运动量;循序渐进的安排锻炼过程,教会学生通过自身活动和亲自体会,参考本年的体育教材,以课本为主设计,安排自己身体锻炼的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自身能力得到逐步完善。
四、中学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
作为一门学科而设置的体育课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根据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通过学校教学计划,在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上实施,中学体育作为终生体育的基础工程,就必须根据儿童、少年的年龄特征和青少年发育的敏感期,科学地选择符合健身内容、形式和相应的体育方法体系。中学体育教学肩负着双重性:一是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二是应试教育,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和高水平运动人才。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正确处理健身与竞技体育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从增强在校学生体质出发,改善学生心肺功能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并教会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从课的准备部分:提倡坚持课堂训练。教师应系统地安排有选择性的练习,如:走、跑、走跑交替,各种变速以及自然环境的定时、定距跑、徒手操和健身操等。
在基本部分中要以本年级体育课本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工作,同时要有针对性地、不失时机地发展学生一般性身体素质和特殊的运动能力,围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规定,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训练,使体能稍差的学生顺利通过达标测试。教师在每一节课都应实事求是地加以总结,采取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收效甚大。
五、结束语
开展好学校体育工作,首先需要体育教师在学校领导下协调工作,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相沟通,对学校业余运动队的辅导训练选择实用性强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好下午自习课,使学生按时到场,才能保证训练质量。体育教学不是单一的,提高全民族体质水平也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完善。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