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白城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探讨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白城市;蔬菜产业;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7.002
蔬菜产业作为白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对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经过多年的努力,白城市蔬菜产业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三大生产格局:一是以保护地生产精细菜和雪寒韭菜、羊角葱等特色菜为主的生产基地;二是以保护地生产大路品种以及露地生产夏、秋菜为主的生产基地;三是以生产薯类、大葱、红干椒等为主的专业化生产基地。但是按照白城市提出的“到2020年,温室、大棚面积发展到10万亩,把白城市打造成‘吉西蒙东’蔬菜生产基地”的奋斗目标,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采取更积极的措施。
1现状与问题
自吉林省蔬菜产业提升工程实施以来,白城市蔬菜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市蔬菜总种植面积达到23.55万亩,较2014年增加2.95万亩,其中保护地蔬菜面积由6.7万亩增加到8.12万亩,增加了1.42万亩,温室、大棚数量由8.51万栋增加到9.54万栋,增加了 1.03万栋;产量达到了55万吨,较2014年增加5万吨;产值达到13亿元,较2014年增加1. 21亿元;面积在50亩以上的标准化蔬菜园区达到77个,而且规模逐渐扩大,标准化程度逐年提高,蔬菜产量及菜农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2015年,全市棚膜经济实现产值5.52亿元,纯收入4.58亿元。从全市整体看,1亩温室平均纯收入4.5万元左右,1亩大棚平均纯收入1.5万元左右,而种植玉米每亩平均纯收入0.07万元左右,种植水稻每亩地平均纯收入0.12万元左右。棚膜经济作物的效益与种植其他作物相比,优势明显。当前,白城市蔬菜产业发展已经驶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总体形势向好,但在生产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个别县对蔬菜产业的重视不够。距离把白城市建设成为“吉西蒙东”重要蔬菜生产基地还有很大差距;二是有些已建成的园区以及一些合作社或协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完全发挥;三是蔬菜及食品安全问题没有真正提到正式日程上来,没有落到实处;四是品牌意识淡薄,没有拿得出手的名牌。
2建议与对策
2.1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全市蔬菜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发展规划
各县(市、区)、各乡(镇)要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蔬菜园区建设,借着省农委提出的“蔬菜产业提升工程”的契机,充分利用上级政策发展地方经济,完善白城市蔬菜园区建设,加快标准化蔬菜园区建设进程。
2.2要充分发挥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要借鉴平台镇红塔村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快速推进发展步伐。红塔村的雪寒韭菜从2004年开始引进种植,2008年开始规划建设雪寒韭菜园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该村的农民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种植技术,也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合作化经营的致富模式。合作社组织农民对生产实施“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价格和统一销售”。在2009年10月份申请了“雪寒牌”商标,从此,红塔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韭菜屯,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也不断提升,产品远销到乌兰浩特、齐齐哈尔、沈阳等外省(区)市场。雪寒韭菜不但成为洮北区棚膜蔬菜生产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全省享有盛名,并且在全省的棚膜经济工作现场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2.3要建立健全产地无公害监督体系,完善检测手段
无公害蔬菜的宣传和产地无公害监督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绝不能掉以轻心,相关部门要真正把这项工作提到正式日程上来。目前,长青批发市场已成为满足本市居民购买蔬菜的零售点,而保胜市场是市内唯一一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交通四通八达。据调查,每年市场内的物流量达50万吨,其中淡季外进蔬菜达20万吨,地产菜在市场内的交易量达30万吨(包括部分外销量和本地批发、零售量)。所以,建议在市场内建立无公害蔬菜检测站,设置监督岗,随时对进出产品进行检测,作为蔬菜进出的把关口,把监督和检测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4各乡(镇)蔬菜村要依靠各自独特的产品优势,申请注册商标,打造自己的品牌
各蔬菜村屯利用长期以来形成的种植习惯,根据自己的产品特色,打造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然后通过合作社申请注册商标,像红塔村那样,利用品牌富裕本村的百姓,带动周边村屯的农户。现在,青山镇的黎明村、生产村,平安镇的平安村、中兴村等村屯,都相继建成了面积在几十亩到上百亩的“雪寒韭菜”园区。这些园区生产的韭菜使用的都是“雪寒”牌商标,产品由红塔村统一销售,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很多时候农民缺乏的是自信和营销手段,认为自己的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豆角等都是大路菜,没有什么特别,实际上如果注册了商标,申请了品牌,再分级包装然后大力宣传,提高外销量和占领域外市场是完全可能的。据调查,白城市每年蔬菜的外销量大约占蔬菜总量的15%~18%,外销渠道基本都是客商和种菜大户直接联系的,使全市蔬菜很难形成域外竞争力,很难拓宽外部领域,可以通过对外来客商给予摊位及税收等政策上的扶持,吸收货源,扩大物流量,提高市场的知名度。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或经纪人在本地蔬菜生产的旺季也就是6~9月冲击域外市场,这样,才能使白城市的蔬菜产业再上新台阶。
作者简介:张波,中专学历,白城市洮北区国营保民农场,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关键词:白城市;蔬菜产业;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7.002
蔬菜产业作为白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对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经过多年的努力,白城市蔬菜产业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三大生产格局:一是以保护地生产精细菜和雪寒韭菜、羊角葱等特色菜为主的生产基地;二是以保护地生产大路品种以及露地生产夏、秋菜为主的生产基地;三是以生产薯类、大葱、红干椒等为主的专业化生产基地。但是按照白城市提出的“到2020年,温室、大棚面积发展到10万亩,把白城市打造成‘吉西蒙东’蔬菜生产基地”的奋斗目标,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采取更积极的措施。
1现状与问题
自吉林省蔬菜产业提升工程实施以来,白城市蔬菜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2015年底,全市蔬菜总种植面积达到23.55万亩,较2014年增加2.95万亩,其中保护地蔬菜面积由6.7万亩增加到8.12万亩,增加了1.42万亩,温室、大棚数量由8.51万栋增加到9.54万栋,增加了 1.03万栋;产量达到了55万吨,较2014年增加5万吨;产值达到13亿元,较2014年增加1. 21亿元;面积在50亩以上的标准化蔬菜园区达到77个,而且规模逐渐扩大,标准化程度逐年提高,蔬菜产量及菜农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2015年,全市棚膜经济实现产值5.52亿元,纯收入4.58亿元。从全市整体看,1亩温室平均纯收入4.5万元左右,1亩大棚平均纯收入1.5万元左右,而种植玉米每亩平均纯收入0.07万元左右,种植水稻每亩地平均纯收入0.12万元左右。棚膜经济作物的效益与种植其他作物相比,优势明显。当前,白城市蔬菜产业发展已经驶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总体形势向好,但在生产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个别县对蔬菜产业的重视不够。距离把白城市建设成为“吉西蒙东”重要蔬菜生产基地还有很大差距;二是有些已建成的园区以及一些合作社或协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完全发挥;三是蔬菜及食品安全问题没有真正提到正式日程上来,没有落到实处;四是品牌意识淡薄,没有拿得出手的名牌。
2建议与对策
2.1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全市蔬菜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发展规划
各县(市、区)、各乡(镇)要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蔬菜园区建设,借着省农委提出的“蔬菜产业提升工程”的契机,充分利用上级政策发展地方经济,完善白城市蔬菜园区建设,加快标准化蔬菜园区建设进程。
2.2要充分发挥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要借鉴平台镇红塔村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快速推进发展步伐。红塔村的雪寒韭菜从2004年开始引进种植,2008年开始规划建设雪寒韭菜园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该村的农民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种植技术,也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合作化经营的致富模式。合作社组织农民对生产实施“五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价格和统一销售”。在2009年10月份申请了“雪寒牌”商标,从此,红塔村成了远近闻名的韭菜屯,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也不断提升,产品远销到乌兰浩特、齐齐哈尔、沈阳等外省(区)市场。雪寒韭菜不但成为洮北区棚膜蔬菜生产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全省享有盛名,并且在全省的棚膜经济工作现场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2.3要建立健全产地无公害监督体系,完善检测手段
无公害蔬菜的宣传和产地无公害监督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绝不能掉以轻心,相关部门要真正把这项工作提到正式日程上来。目前,长青批发市场已成为满足本市居民购买蔬菜的零售点,而保胜市场是市内唯一一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交通四通八达。据调查,每年市场内的物流量达50万吨,其中淡季外进蔬菜达20万吨,地产菜在市场内的交易量达30万吨(包括部分外销量和本地批发、零售量)。所以,建议在市场内建立无公害蔬菜检测站,设置监督岗,随时对进出产品进行检测,作为蔬菜进出的把关口,把监督和检测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4各乡(镇)蔬菜村要依靠各自独特的产品优势,申请注册商标,打造自己的品牌
各蔬菜村屯利用长期以来形成的种植习惯,根据自己的产品特色,打造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然后通过合作社申请注册商标,像红塔村那样,利用品牌富裕本村的百姓,带动周边村屯的农户。现在,青山镇的黎明村、生产村,平安镇的平安村、中兴村等村屯,都相继建成了面积在几十亩到上百亩的“雪寒韭菜”园区。这些园区生产的韭菜使用的都是“雪寒”牌商标,产品由红塔村统一销售,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很多时候农民缺乏的是自信和营销手段,认为自己的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豆角等都是大路菜,没有什么特别,实际上如果注册了商标,申请了品牌,再分级包装然后大力宣传,提高外销量和占领域外市场是完全可能的。据调查,白城市每年蔬菜的外销量大约占蔬菜总量的15%~18%,外销渠道基本都是客商和种菜大户直接联系的,使全市蔬菜很难形成域外竞争力,很难拓宽外部领域,可以通过对外来客商给予摊位及税收等政策上的扶持,吸收货源,扩大物流量,提高市场的知名度。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或经纪人在本地蔬菜生产的旺季也就是6~9月冲击域外市场,这样,才能使白城市的蔬菜产业再上新台阶。
作者简介:张波,中专学历,白城市洮北区国营保民农场,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