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太久置身于都市后现代缤纷绚丽的奇幻迷宫中,猛然间读到老井的《采煤者说》组诗,似乎便会瞬间降落到扎实的地面,甚而被他诗中那地下深处黑暗的力量紧紧攫住,惊异于在我们的脚下和背后,还有如此这般的诗意和现实。读到这组诗的标题,“采煤者说”,我们会自然地想起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捕蛇者说》是知识分子或曰体制中人的一次采风事件,柳宗元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采访记叙蒋氏三代的不幸境遇,最终目的是“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然而,这不幸毕竟是柳氏的判断,就像鲁迅先生对其笔下农民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处于事件中心的蒋氏们的真实内心则可能往往被忽略了。蒋氏并非对其现实境遇不明就里之人,他回答完柳宗元的第一个问题后,“言之貌若甚戚”,然而当柳氏想要对其施行拯救行为后,蒋氏“大戚,汪然出涕”,他认为他是幸运的,虽然在知识分子看来这是更高一层的不幸,然而,我以为,现实中的当事者本人的姿态无论如何也不能被随意忽略或取代。这大概也就是知识分子写作与底层写作之间最大的不同。
之所以多絮叨几句蒋氏,便在于看到了,从《捕蛇者说》到《采煤者说》,叙述人或抒情主体发生了重大的位移,也就是从柳宗元的转述到蒋氏的自述,从一个旁观者的立场转到了亲历者的体验。不必过多追究,读过老井的诗,你会想到,老井必定是一位矿工,讲坛上的教师或手术台上的医生大概没多少能说出“综采机”“综掘机”这样的词,并将其写入他们借以超越世俗生活的诗中。因此,组诗《采煤者说》传递的是一位煤矿从业者对其生活世界的真实体验。他不必被代表,更不必被代替。当作为读者的我们努力贴着文本试图去理解这种体验时,也许有一些恰好落进我们的期待视野之中,例如我们对于采煤行为的认知,艰辛,劳累,危机重重,其中不乏资本主义式的剥削与压迫,更有环境的破坏与生命的消亡。煤炭充当了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动力资源,但更现代的认知诸如可持续发展观念,使人们对疯狂掠夺、不计后果的采煤行为报以愤恨。在《救赎》中,诗人写到他的第一次下井体验,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如何获得救赎?只有奋力爬出井下,“淌出的一身晶亮大汗是救赎的光点”,爬出之后,“我竭力张大嘴/想一口把地心黑暗以及其中/包裹的煤层岩块、钢轨矿车一口吞下”。晶亮的汗珠与无边无际的地心黑暗是生与死的二元象征。在这组诗中,诗人反复使用了“黑暗”“乌黑”等词,这当然不仅仅是描写煤炭的乌黑,井下工作环境的黑暗,更是对其处身其中的时代和社会的一种认知。
这当然是不够的,否则这些诗除了题材上的优势外,剩下的就只有平庸了。幸而不是。对黑暗中的丑恶报以怨恨和诅咒不过是人之常情,而能超越黑暗的坑井、黑暗的世界和人性,抵达诗意的王国才非比寻常。我以为,诗人并非是要另辟蹊径或别出心裁,因为那要付出矫揉造作的代价,这既非“出淤泥而不染”,更非“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以真切的生活换回更为真切的生命体验。内容是沉重的,然而语词的排列是丰美的,意象的选择是灵动的,诗歌的张力由此而显。《浅与深》中的“恐龙肉、棕熊骨、凝固的海浪、上冻的狼嚎、夏商的宫殿、秦汉的老墙”,这“长城”一般的煤海既是黑暗的本体,又是诗人审美的对象;“八百米深处两个中年男人/半裸的躯体上,汗水夹带着爱恨情仇/轰轰烈烈地淌下。体内的行星正一粒一粒地/透过毛孔往外挤”,这如雕塑一般凝重的画面,充满了工业时代男性的力量之美;而在《大地的补丁》中,诗人写废弃的煤矸石,“表面已经/长满杂草,野花/浅绿的毛发从青灰色的身躯中钻出/像是石块的灵魂已经萌芽/石块的爱情已经开花、春风吹过/一片姹紫嫣红,一片郁郁葱葱/石块们从梦里挤出几瓣地球的童年”,同样的,诗心是哀伤的,然而是画面是唯美的。这甚至不是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它的内核更丑恶,同时它升华出的诗意也就更璀璨。
于是,我们在老井的诗中发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撕裂感,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可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乃至当下最重要的命题之一。这种撕裂感不是由纸上得来,而是由他真切的生活和生命体验得来,或殊途而同归。这传统在诗人笔下是大地的呈现,现代则是工业化的器械。像很多传统有机论者一样,诗人笔下的大地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肌体,她有血肉,有内脏,有骨骼,而现代化的工业开采使得大地伤痕累累,四分五裂,“大地的骨骼随随便便地被烈日冻凝/被霜花熏烤,微风吹过/还能嗅到其中残余的炸药味”(《大地的补丁》),“沉寂的小煤窑,在停产前已给怀胎亿年的大地/做了多次野蛮的剖腹产,但还没摘取干净”(《停产的小煤窑》)。与此同时,机器成为新的主体,而人则迷失自我,成为机器的附庸,“我暂时迷失方向,像是陷进钢铁纹路里的螺絲钉”(《地心的迷惘》),这毫无疑问是现代社会人之存在方式的永恒主题,诗人离现代主义只一步之遥了。这并非谴责之词,因为老井的诗不过于玩弄修辞和形式的技巧,他的文体是质朴的,正是由于其质朴,才和其内容上的厚重、意义上的多元相协相生出无穷的张力,而一首有张力的诗,才是能经得起反复阅读和品位的好诗。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文学院)
之所以多絮叨几句蒋氏,便在于看到了,从《捕蛇者说》到《采煤者说》,叙述人或抒情主体发生了重大的位移,也就是从柳宗元的转述到蒋氏的自述,从一个旁观者的立场转到了亲历者的体验。不必过多追究,读过老井的诗,你会想到,老井必定是一位矿工,讲坛上的教师或手术台上的医生大概没多少能说出“综采机”“综掘机”这样的词,并将其写入他们借以超越世俗生活的诗中。因此,组诗《采煤者说》传递的是一位煤矿从业者对其生活世界的真实体验。他不必被代表,更不必被代替。当作为读者的我们努力贴着文本试图去理解这种体验时,也许有一些恰好落进我们的期待视野之中,例如我们对于采煤行为的认知,艰辛,劳累,危机重重,其中不乏资本主义式的剥削与压迫,更有环境的破坏与生命的消亡。煤炭充当了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动力资源,但更现代的认知诸如可持续发展观念,使人们对疯狂掠夺、不计后果的采煤行为报以愤恨。在《救赎》中,诗人写到他的第一次下井体验,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如何获得救赎?只有奋力爬出井下,“淌出的一身晶亮大汗是救赎的光点”,爬出之后,“我竭力张大嘴/想一口把地心黑暗以及其中/包裹的煤层岩块、钢轨矿车一口吞下”。晶亮的汗珠与无边无际的地心黑暗是生与死的二元象征。在这组诗中,诗人反复使用了“黑暗”“乌黑”等词,这当然不仅仅是描写煤炭的乌黑,井下工作环境的黑暗,更是对其处身其中的时代和社会的一种认知。
这当然是不够的,否则这些诗除了题材上的优势外,剩下的就只有平庸了。幸而不是。对黑暗中的丑恶报以怨恨和诅咒不过是人之常情,而能超越黑暗的坑井、黑暗的世界和人性,抵达诗意的王国才非比寻常。我以为,诗人并非是要另辟蹊径或别出心裁,因为那要付出矫揉造作的代价,这既非“出淤泥而不染”,更非“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以真切的生活换回更为真切的生命体验。内容是沉重的,然而语词的排列是丰美的,意象的选择是灵动的,诗歌的张力由此而显。《浅与深》中的“恐龙肉、棕熊骨、凝固的海浪、上冻的狼嚎、夏商的宫殿、秦汉的老墙”,这“长城”一般的煤海既是黑暗的本体,又是诗人审美的对象;“八百米深处两个中年男人/半裸的躯体上,汗水夹带着爱恨情仇/轰轰烈烈地淌下。体内的行星正一粒一粒地/透过毛孔往外挤”,这如雕塑一般凝重的画面,充满了工业时代男性的力量之美;而在《大地的补丁》中,诗人写废弃的煤矸石,“表面已经/长满杂草,野花/浅绿的毛发从青灰色的身躯中钻出/像是石块的灵魂已经萌芽/石块的爱情已经开花、春风吹过/一片姹紫嫣红,一片郁郁葱葱/石块们从梦里挤出几瓣地球的童年”,同样的,诗心是哀伤的,然而是画面是唯美的。这甚至不是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它的内核更丑恶,同时它升华出的诗意也就更璀璨。
于是,我们在老井的诗中发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撕裂感,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可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乃至当下最重要的命题之一。这种撕裂感不是由纸上得来,而是由他真切的生活和生命体验得来,或殊途而同归。这传统在诗人笔下是大地的呈现,现代则是工业化的器械。像很多传统有机论者一样,诗人笔下的大地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肌体,她有血肉,有内脏,有骨骼,而现代化的工业开采使得大地伤痕累累,四分五裂,“大地的骨骼随随便便地被烈日冻凝/被霜花熏烤,微风吹过/还能嗅到其中残余的炸药味”(《大地的补丁》),“沉寂的小煤窑,在停产前已给怀胎亿年的大地/做了多次野蛮的剖腹产,但还没摘取干净”(《停产的小煤窑》)。与此同时,机器成为新的主体,而人则迷失自我,成为机器的附庸,“我暂时迷失方向,像是陷进钢铁纹路里的螺絲钉”(《地心的迷惘》),这毫无疑问是现代社会人之存在方式的永恒主题,诗人离现代主义只一步之遥了。这并非谴责之词,因为老井的诗不过于玩弄修辞和形式的技巧,他的文体是质朴的,正是由于其质朴,才和其内容上的厚重、意义上的多元相协相生出无穷的张力,而一首有张力的诗,才是能经得起反复阅读和品位的好诗。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