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地心黑暗的诗意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lcc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太久置身于都市后现代缤纷绚丽的奇幻迷宫中,猛然间读到老井的《采煤者说》组诗,似乎便会瞬间降落到扎实的地面,甚而被他诗中那地下深处黑暗的力量紧紧攫住,惊异于在我们的脚下和背后,还有如此这般的诗意和现实。读到这组诗的标题,“采煤者说”,我们会自然地想起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捕蛇者说》是知识分子或曰体制中人的一次采风事件,柳宗元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采访记叙蒋氏三代的不幸境遇,最终目的是“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然而,这不幸毕竟是柳氏的判断,就像鲁迅先生对其笔下农民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处于事件中心的蒋氏们的真实内心则可能往往被忽略了。蒋氏并非对其现实境遇不明就里之人,他回答完柳宗元的第一个问题后,“言之貌若甚戚”,然而当柳氏想要对其施行拯救行为后,蒋氏“大戚,汪然出涕”,他认为他是幸运的,虽然在知识分子看来这是更高一层的不幸,然而,我以为,现实中的当事者本人的姿态无论如何也不能被随意忽略或取代。这大概也就是知识分子写作与底层写作之间最大的不同。
  之所以多絮叨几句蒋氏,便在于看到了,从《捕蛇者说》到《采煤者说》,叙述人或抒情主体发生了重大的位移,也就是从柳宗元的转述到蒋氏的自述,从一个旁观者的立场转到了亲历者的体验。不必过多追究,读过老井的诗,你会想到,老井必定是一位矿工,讲坛上的教师或手术台上的医生大概没多少能说出“综采机”“综掘机”这样的词,并将其写入他们借以超越世俗生活的诗中。因此,组诗《采煤者说》传递的是一位煤矿从业者对其生活世界的真实体验。他不必被代表,更不必被代替。当作为读者的我们努力贴着文本试图去理解这种体验时,也许有一些恰好落进我们的期待视野之中,例如我们对于采煤行为的认知,艰辛,劳累,危机重重,其中不乏资本主义式的剥削与压迫,更有环境的破坏与生命的消亡。煤炭充当了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动力资源,但更现代的认知诸如可持续发展观念,使人们对疯狂掠夺、不计后果的采煤行为报以愤恨。在《救赎》中,诗人写到他的第一次下井体验,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如何获得救赎?只有奋力爬出井下,“淌出的一身晶亮大汗是救赎的光点”,爬出之后,“我竭力张大嘴/想一口把地心黑暗以及其中/包裹的煤层岩块、钢轨矿车一口吞下”。晶亮的汗珠与无边无际的地心黑暗是生与死的二元象征。在这组诗中,诗人反复使用了“黑暗”“乌黑”等词,这当然不仅仅是描写煤炭的乌黑,井下工作环境的黑暗,更是对其处身其中的时代和社会的一种认知。
  这当然是不够的,否则这些诗除了题材上的优势外,剩下的就只有平庸了。幸而不是。对黑暗中的丑恶报以怨恨和诅咒不过是人之常情,而能超越黑暗的坑井、黑暗的世界和人性,抵达诗意的王国才非比寻常。我以为,诗人并非是要另辟蹊径或别出心裁,因为那要付出矫揉造作的代价,这既非“出淤泥而不染”,更非“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以真切的生活换回更为真切的生命体验。内容是沉重的,然而语词的排列是丰美的,意象的选择是灵动的,诗歌的张力由此而显。《浅与深》中的“恐龙肉、棕熊骨、凝固的海浪、上冻的狼嚎、夏商的宫殿、秦汉的老墙”,这“长城”一般的煤海既是黑暗的本体,又是诗人审美的对象;“八百米深处两个中年男人/半裸的躯体上,汗水夹带着爱恨情仇/轰轰烈烈地淌下。体内的行星正一粒一粒地/透过毛孔往外挤”,这如雕塑一般凝重的画面,充满了工业时代男性的力量之美;而在《大地的补丁》中,诗人写废弃的煤矸石,“表面已经/长满杂草,野花/浅绿的毛发从青灰色的身躯中钻出/像是石块的灵魂已经萌芽/石块的爱情已经开花、春风吹过/一片姹紫嫣红,一片郁郁葱葱/石块们从梦里挤出几瓣地球的童年”,同样的,诗心是哀伤的,然而是画面是唯美的。这甚至不是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它的内核更丑恶,同时它升华出的诗意也就更璀璨。
  于是,我们在老井的诗中发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撕裂感,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可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乃至当下最重要的命题之一。这种撕裂感不是由纸上得来,而是由他真切的生活和生命体验得来,或殊途而同归。这传统在诗人笔下是大地的呈现,现代则是工业化的器械。像很多传统有机论者一样,诗人笔下的大地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肌体,她有血肉,有内脏,有骨骼,而现代化的工业开采使得大地伤痕累累,四分五裂,“大地的骨骼随随便便地被烈日冻凝/被霜花熏烤,微风吹过/还能嗅到其中残余的炸药味”(《大地的补丁》),“沉寂的小煤窑,在停产前已给怀胎亿年的大地/做了多次野蛮的剖腹产,但还没摘取干净”(《停产的小煤窑》)。与此同时,机器成为新的主体,而人则迷失自我,成为机器的附庸,“我暂时迷失方向,像是陷进钢铁纹路里的螺絲钉”(《地心的迷惘》),这毫无疑问是现代社会人之存在方式的永恒主题,诗人离现代主义只一步之遥了。这并非谴责之词,因为老井的诗不过于玩弄修辞和形式的技巧,他的文体是质朴的,正是由于其质朴,才和其内容上的厚重、意义上的多元相协相生出无穷的张力,而一首有张力的诗,才是能经得起反复阅读和品位的好诗。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李白凤是20世纪30、40年代著名诗人,自三十年代中期步入诗坛,在《星火》文艺月刊、《新诗》月刊、《小雅》诗刊、《中国文艺》月刊、《星星》诗歌月刊等十几种刊物上发表新诗。1937年2月出版第一个诗集《凤之歌》,其后陆续出版有《南行小草》《春天·花朵的春天》和《北风辞》三个新诗集。其长子李惟微在《昆山玉碎凤凰叫—追忆先君李白凤先生》一文中,把李白凤的青年时期叙述为“叛逆的15年漂泊者”。在诗人青年时
期刊
细读这三首诗,如在河边嬉戏的午后,从水中拾起远方飘落来的叶子。三片叶子的纹路各不相同,但颜色相似,都是在由绿转黄的临界处,隐去了热情,愈发转向深沉。  在《万》叶中,叶脉平缓地展开,“人到中年/我们习惯在/对方的眼神中读出悲喜”,如洛夫照镜子时看见镜子中的狼盯着镜子外的狈。虽不像洛夫的诗句具有妙趣之感,但在展现人到中年趋于平和的心境时却恰到好处。不借助花哨的意象,将生活点滴中的感受真诚道来,既让读
期刊
花语:您从小生活的标志性事件有什么?能谈谈您自认为比较难忘的经历吗?生命中的确有一种经历,你无法把它写到各种简历里。比如在库区生活并长大,比如家在河流堤坝南约500米。这和那些不在库区长大、不在一处距离河流堤坝500来米的家生活的人们比,多些什么、少些什么吗?  林雪:少些什么,我先不去罗列。多出的什么,我记得大概有两份:一是采菜拣鱼安乐窝看大水,二是防洪防涝防溃坝。童年记住的几件大事里,是深更半
期刊
我第一次看到“人生”这两个字的时候,还是在少年时期。或许是青春期必然要有的伤春悲秋,那时候写东西、说话,总爱拿“这就是人生”一类的话说事,俨然一副智者的模样,好像自己经历了多少事情一样。但不知从何时起,“人生”这两个字再不敢妄谈,当初动不动就为人生皱眉惆怅的样子只觉得可笑。“这就是人生”,再不是强说的感慨,而是经历了一些事情后的真情实感。每个人都是这样,诗人自然也不例外。  徐书遐是一个不忘故乡的
期刊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提出了著名的“陌生化”命题,力求唤醒审美主体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以重视,在审美惯性或倦怠中激活对事物的原初感受,使石头成为石头。本期的三首诗歌《万物同喜》(李之平)、《一根针丢了》(徐书遐)、《奔丧帖》(哑木),其在地性、日常性书写背后隐藏着的,并不像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审美主体中那坚硬冰冷的“磐石”,恰恰蕴集着人间性的温热和生命的感动:《万物同喜
期刊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新诗的起点应以1917年2月胡适在《新青年》2卷6号发表的8首白话诗为标志。[1]其后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年里,新诗创作如破土而出的春笋,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铺展蔓延,成为文化激变的先行者。如今百年的历史过去,回望这段波澜壮阔而充满沧桑的历程,新诗的成就有目共睹,不仅产生了一大批卓越的诗人和经典的诗作,构成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环。同时,围绕新诗的论争也是最激烈的。创作的丰富
期刊
“整个下午,我坐在水泥丛林中/每一口清茶,都有兰香回归血脉/每一次冲泡,都能看见/白马弯弓的身影”。当诗人曾章团把成年时期那阳刚的毅力与萌春年华那阴柔的微力结合在一起时,他诗歌所持有的语言“造型能力”立刻把非本质的东西——时间,给取消了。也正是在时间“被取消”的一刹那间,他诗歌的“恒定值”显露出来。  在福建诗坛,曾章团的诗一向以知性、硬朗、灵性、开阔见长。这次,我从他新近出版的《镜像悬浮》拜读了
期刊
一  穿越千年,去翻检中国古人关于海的言说。对没有见过海的中国古人来说,海就是彼岸,是有别于悲欢人间的完美世界。《诗经·小雅·沔水》中对海的描述是“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其中既包含对百川归海的认识,又包含忧乱思宗的情怀;《论语》中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把海洋视为美好的退路;《楚辞》里提到了海神,“令海若舞冯夷”、“历祝融于朱冥”,行文瑰丽,不乏奇幻;《山海经》中更是记载了大量的海外风土人情
期刊
给女儿做完褥子,  习惯性把针别在左侧的衣襟上,  这是早年母亲别针的习惯。  针不知什么时候没了,  遍寻了床上地上,  它带着自身的沉能走多远?  夜里,我梦到它,  闪闪地躺在似乎床板与地面接触的地方,  却怎么也够不到它。  一根针都能走,  我躲在哪里,朋友們同样望不到。  其实,我在不远处,  闪闪地望着你们,  带着故乡打上的针孔。
期刊
一  最初知道李白凤这个名字,是在阅读和辑录朱英诞新诗史料的时候。朱英诞在回忆文章中多次说到李白凤是他早年的诗友,1934年与他就读于北平民国学院,为同班同学。其时来兼课的是正在现代诗坛获得诗名的林庚先生。林庚先生讲授新诗创作,朱英诞、李白凤深受影响,从此走向现代诗歌创作。他们一同写诗,课余到林庚先生家中拜访、论诗,后经林庚先生结识废名,李又先朱一步结识当时文名正盛的周作人[1]。李白凤夫人刘朱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