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内化作文写作素材,主体性的体验、审美和实践三者缺一不可。首先,在体验中内化,实现材料与自身体验的对接;其次,在审美中内化,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直接参与;最后,在实践中内化,使“知与行”达到统一。
关键词:材料内化 体验 审美 实践
近几年高考,考生靠拼凑、整合材料而成文的现象甚是普遍。但随着高考作文命题的改革,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异军突起,素材式作文便不攻自破。摒弃作文写作中对材料“打包”式的生吞活剥,内化素材,使材料鲜活、薄发,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主体性的体验、审美和实践缺一不可。
首先,在体验中内化。
积累固然重要,倘若占有素材过多,难免芜杂,其中必有主次、深浅、轻重、粗细之分,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应对素材进行过滤,寻找与自己心理相契合的东西,也就是与其体验对接。素材应是我们体验的升华,只有体验过的素材,才能成为你笔下最真的素材。记得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潮水退去的海滩,无数只小鱼在沙滩上挣扎,一个小男孩专注地把小鱼一条条抛向大海。有人问他:“这么多的鱼都这样了,谁在乎呢﹖”“小鱼在乎!这条,这条……”小男孩边抛边说。我将原有的认识结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渗入进去,梳出以下三点:①小男孩可爱的回答,折射出人性的善良;②在别人陷入困境时,我们应该伸出友爱的手;③一个人在做事时,应心无杂念,就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专注地把小鱼一条条抛向大海。这则材料经过我自身的体验、内化,它与我的某种成长体验、情境体验构成对接,因此一到行文,它就敏捷地从芜杂的素材里“跳”出来,原有的结构受到体验信息的策动,实现了认知的转化与升级,用时当然信手拈来。
每到复习阶段,考生总会从各种报刊杂志上摘取素材,惟恐经典素材疏漏。但一到考场作文,大多会捶胸顿足,慨叹没有东西可写。要说储备不足,实在说不过去。关键不在于考生打包多少素材,而在于如何激活自己体验下的素材储备。写作素材应该源于直接的生活体验与间接的文化积累,特别是阅读体验。可是时下的高考复习,写作素材的积累,大多是考生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难免有些素材与学生的体验对接不上,日久沉淀,势必会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感受力渐趋枯竭。积累诚可贵,体验价更高,我主张体验下的约取。
其次,在审美中内化。
语文教师常常担负起归纳分析素材的任务,总会分门别类地派发下去,这种做法审而不美,它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存在,教师以一元化价值观统治素材,学生被动地接受“注入”。素材的处理,应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进去,倚着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梳理素材,审美素材。如,学完司马迁《鸿门宴》后,在品味和体悟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当堂整理《鸿门宴》的写作素材,效果出奇的好,学生纷纷拿出纸和笔,清点与审美,发掘如下:①范增进谏,刘邦“其志不在小,有天子气,急击勿失”;项伯劝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听之,无所适从。运用角度:坚定立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鸿门宴席,刘邦的曲意逢迎,项羽的自矜功伐。运用角度:认清他者,认识自己,识时务者方为俊杰。③樊哙急闯军门,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而刘邦未有封赏来质问项羽。运用角度:有胆有识,终成大事。相机而动,适时调整。……在随后的作文周练中,上述成果不时地呈现出来,而我所印发的“经典素材”被遗忘了。当作文评讲时,我有意地联系到讲义上的某则素材,学生坦言,想不起来,尽管我们以任务的方式强化记忆过。因此,梳理作文素材,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是一种审美活动,一种情感体验的活动,一种深化情感力量和文化创造动力的活动。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素材的归纳分析,充其量只是“孤芳自赏”。
最后,在实践中内化。
素材的厚积,考生过分“形式化”了。一看到某报刊上有几则写作素材便印下来,一听说“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就摘下来,一提及考场作文的干瘪空洞就转而“向教材进军”,及时背下来,却没把重点落到实践、内化上,“知与行”便脱节了。
下面,我的学生从教材中实践、内化素材的例子。例文《握住通向成功的绳索》一文,撷取的素材源于教材:①庄宗为父报仇,立下志向,系燕王父子,函梁君臣之首,可谓壮哉!但胜利之后,庄宗沉溺于安逸的生活,逐渐磨灭了意志,为数十伶人所困,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可谓悲矣!正是因为庄宗丧失了“志”才有了如此的下场。②越王勾践被夫差打败,处境危急,为图转机,卧薪尝胆,十年积攒力量。鼓励多生育子女,增加人口;体恤百姓疾苦,重视吸引人才;减免赋税,富国民强。正是因为越王勾践“力”足,“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可见,从课文中搜集和吸取作文的养料,并有意识地在作文情境中加以实践运用,这不失为一种积累素材的好方法。
实践证明,只有以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认知结构去体验素材,审美素材,才能更好地以敏锐的感受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在写作中约取素材,内化素材。
关键词:材料内化 体验 审美 实践
近几年高考,考生靠拼凑、整合材料而成文的现象甚是普遍。但随着高考作文命题的改革,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异军突起,素材式作文便不攻自破。摒弃作文写作中对材料“打包”式的生吞活剥,内化素材,使材料鲜活、薄发,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主体性的体验、审美和实践缺一不可。
首先,在体验中内化。
积累固然重要,倘若占有素材过多,难免芜杂,其中必有主次、深浅、轻重、粗细之分,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应对素材进行过滤,寻找与自己心理相契合的东西,也就是与其体验对接。素材应是我们体验的升华,只有体验过的素材,才能成为你笔下最真的素材。记得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潮水退去的海滩,无数只小鱼在沙滩上挣扎,一个小男孩专注地把小鱼一条条抛向大海。有人问他:“这么多的鱼都这样了,谁在乎呢﹖”“小鱼在乎!这条,这条……”小男孩边抛边说。我将原有的认识结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渗入进去,梳出以下三点:①小男孩可爱的回答,折射出人性的善良;②在别人陷入困境时,我们应该伸出友爱的手;③一个人在做事时,应心无杂念,就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专注地把小鱼一条条抛向大海。这则材料经过我自身的体验、内化,它与我的某种成长体验、情境体验构成对接,因此一到行文,它就敏捷地从芜杂的素材里“跳”出来,原有的结构受到体验信息的策动,实现了认知的转化与升级,用时当然信手拈来。
每到复习阶段,考生总会从各种报刊杂志上摘取素材,惟恐经典素材疏漏。但一到考场作文,大多会捶胸顿足,慨叹没有东西可写。要说储备不足,实在说不过去。关键不在于考生打包多少素材,而在于如何激活自己体验下的素材储备。写作素材应该源于直接的生活体验与间接的文化积累,特别是阅读体验。可是时下的高考复习,写作素材的积累,大多是考生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难免有些素材与学生的体验对接不上,日久沉淀,势必会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感受力渐趋枯竭。积累诚可贵,体验价更高,我主张体验下的约取。
其次,在审美中内化。
语文教师常常担负起归纳分析素材的任务,总会分门别类地派发下去,这种做法审而不美,它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存在,教师以一元化价值观统治素材,学生被动地接受“注入”。素材的处理,应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进去,倚着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梳理素材,审美素材。如,学完司马迁《鸿门宴》后,在品味和体悟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当堂整理《鸿门宴》的写作素材,效果出奇的好,学生纷纷拿出纸和笔,清点与审美,发掘如下:①范增进谏,刘邦“其志不在小,有天子气,急击勿失”;项伯劝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听之,无所适从。运用角度:坚定立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鸿门宴席,刘邦的曲意逢迎,项羽的自矜功伐。运用角度:认清他者,认识自己,识时务者方为俊杰。③樊哙急闯军门,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而刘邦未有封赏来质问项羽。运用角度:有胆有识,终成大事。相机而动,适时调整。……在随后的作文周练中,上述成果不时地呈现出来,而我所印发的“经典素材”被遗忘了。当作文评讲时,我有意地联系到讲义上的某则素材,学生坦言,想不起来,尽管我们以任务的方式强化记忆过。因此,梳理作文素材,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是一种审美活动,一种情感体验的活动,一种深化情感力量和文化创造动力的活动。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素材的归纳分析,充其量只是“孤芳自赏”。
最后,在实践中内化。
素材的厚积,考生过分“形式化”了。一看到某报刊上有几则写作素材便印下来,一听说“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就摘下来,一提及考场作文的干瘪空洞就转而“向教材进军”,及时背下来,却没把重点落到实践、内化上,“知与行”便脱节了。
下面,我的学生从教材中实践、内化素材的例子。例文《握住通向成功的绳索》一文,撷取的素材源于教材:①庄宗为父报仇,立下志向,系燕王父子,函梁君臣之首,可谓壮哉!但胜利之后,庄宗沉溺于安逸的生活,逐渐磨灭了意志,为数十伶人所困,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可谓悲矣!正是因为庄宗丧失了“志”才有了如此的下场。②越王勾践被夫差打败,处境危急,为图转机,卧薪尝胆,十年积攒力量。鼓励多生育子女,增加人口;体恤百姓疾苦,重视吸引人才;减免赋税,富国民强。正是因为越王勾践“力”足,“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可见,从课文中搜集和吸取作文的养料,并有意识地在作文情境中加以实践运用,这不失为一种积累素材的好方法。
实践证明,只有以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认知结构去体验素材,审美素材,才能更好地以敏锐的感受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在写作中约取素材,内化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