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對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阐述,特别对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的设置进行了说明。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本科院校的专科学生在生源质量上本来是明显好于高职院校的。但是,多年来我们的专科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与本科专业比较接近,造成专科教育的培养定位与本科相近,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就使得专科学生既比不上学科理论扎实的本科生,也比不上动手实践上手快的高职生,就业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对目前的专科教育进行重新认识和重新定位。2009年初,滨州学院决定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软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科专业进行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试点。
本文结合我校在软件技术专业的职业化改革,对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1 以人才需求为驱动,确定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人才类型的问题,只有在培养目标明确之后,才能进入到具体的教育活动,包括培养方式、教育方法、规格、标准,教学资源配置、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估等。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为目标和驱动力,培养满足IT企业的工程型人才和企事业单位信息建设的技术型人才,解决人才培养和满意就业之间的矛盾问题。通过调研和分析,要准确把握当前和将来一段时期内软件行业的用人需求,以及软件人才必须具备的岗位技能。经过大量调研,确定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紧跟产业行业流行技术,熟悉软件开发流程,掌握主流编程语言、开发环境和数据库应用技术,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运用Java 或者.NET 技术,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参与到整个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熟练、规范地完成企业级B/S 系统模块的编码、调试和文档编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培养学生的就业岗位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1)软件公司程序员;(2)软件项目的实施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3)网站设计、开发和维护人员;(4)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系统的开发、管理与维护人员;(5)IT服务行业的技术销售人员。
2 研究和构建适合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的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为实施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针对软件技术专业,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做好顶层设计,即设计一个适合我校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的课程体系。
目前,软件技术专业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高职院校中软件技术相关专业目前采用的课程体系;另一类是各种软件培训机构设计开发的实训课程。两相比较,培训机构开发的课程体系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针对就业、技能实用、案例接近实战等特点见长,导致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干脆放弃自己的课程体系,采用直接嵌入培训机构课程体系的方式进行教学。然而,大多数培训机构设计的课程体系往往都带有“短、平、快“的特点,缩短了时间,但减少了内容,加强了实践,但弱化了理论。适合短期培训的课程未必适用于软件技术专业的职业化改革。因此,建立适合软件技术专业职业化改革的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目前,2009级软件技术专业正在实施新的职业化改革,所采用的课程体系针对就业需求充分吸收了培训机构课程体系的优点,同时考虑到我校生源和师资的实际增加了必要的理论,可以说其基础是比较好的,亟需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并不断完善。
专业课程的设置参考高职教育和各类软件培训机构,完全以就业技能为导向。专业课有:SQL Server数据库基础,HTML网页设计,.NET编程基础,JavaScript客户端技术,数据库设计和高级查询,.NET高级编程,JSP动态网页设计,Java EE开发基础,Java EE框架技术,ASP.NET,ASP.NET高级Web开发。专业选修课有:高级Java编程,在Linux上部署Java应用,移动开发技术,Oracle数据库管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所有专业课程的理论授课都安排同等时间的实践,让学生迅速掌握所学知识。每门专业课的最后都有项目案例,让学生在具体的项目环境下综合运用该课程所学知识。
下一步,要深入研究并把握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的规律,结合我校生源和师资的实际状况,针对就业需求,吸收和借鉴同类课程体系的优点,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思想,构建适合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的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编写适用的讲义和教材,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完善。
3 加强实验与实践课程教学
近几年来,各个院校都开展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建新机房,配置成百台高档微机等等。但设施条件的改善不完全等于教学实验环节的加强。在许多学校,承担本科第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教学任务很重,无暇做科研项目,导致没有实际软件工程和项目研发经验,更缺少教学经验。而学生也缺乏充足的、系统的、综合的训练。
课程实验是针对课程相关知识点设置的实践教学活动,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深理论理解(下转第48页)(上接第44页)起着重要作用。课程实验主要包括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课程实验是侧重于课程中某一局部内容开展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一门课程由多个实验组成,验证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而设计性实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来求解问题,设计性实验是实验课程的主体。
将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归为实践课程。课程设计是指与课程相关的实践环节,具有综合性和设计性。课程设计可以以一门课程为主,也可是多门课程的综合。专业实习能够使学生直接接触专业的生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综合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应该选择IT 企业和大型研究机构作为专业实习的单位。毕业设计能够使学生以适当的课题研究为背景,进行科学研究,接受科学研究的全过程的训练。
加强应用能力培养,在课程设计中应设置综合性、任务性训练和综合项目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因为应用能力课程与职业工作直接相关,所以应该把职业工作要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从行业向教育内部辐射,从事课程开发的人员应该由计算机企业代表和教师共同组成,这样才能保证课程的设置符合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 结束语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分析和解决,如教学过程中如何用教学环节来落实培养目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科学评定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也将是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目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该学习和应用各种有关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探索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侯守明,侯占伟,徐文鹏.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18):22-24.
[2]陈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16):55-60.
[3]马小军,王育坚.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浅析[J].计算机教育,2009(10):9-11.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本科院校的专科学生在生源质量上本来是明显好于高职院校的。但是,多年来我们的专科专业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与本科专业比较接近,造成专科教育的培养定位与本科相近,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就使得专科学生既比不上学科理论扎实的本科生,也比不上动手实践上手快的高职生,就业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对目前的专科教育进行重新认识和重新定位。2009年初,滨州学院决定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软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科专业进行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试点。
本文结合我校在软件技术专业的职业化改革,对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1 以人才需求为驱动,确定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人才类型的问题,只有在培养目标明确之后,才能进入到具体的教育活动,包括培养方式、教育方法、规格、标准,教学资源配置、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估等。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为目标和驱动力,培养满足IT企业的工程型人才和企事业单位信息建设的技术型人才,解决人才培养和满意就业之间的矛盾问题。通过调研和分析,要准确把握当前和将来一段时期内软件行业的用人需求,以及软件人才必须具备的岗位技能。经过大量调研,确定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紧跟产业行业流行技术,熟悉软件开发流程,掌握主流编程语言、开发环境和数据库应用技术,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运用Java 或者.NET 技术,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参与到整个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熟练、规范地完成企业级B/S 系统模块的编码、调试和文档编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培养学生的就业岗位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1)软件公司程序员;(2)软件项目的实施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3)网站设计、开发和维护人员;(4)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系统的开发、管理与维护人员;(5)IT服务行业的技术销售人员。
2 研究和构建适合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的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为实施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针对软件技术专业,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做好顶层设计,即设计一个适合我校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的课程体系。
目前,软件技术专业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高职院校中软件技术相关专业目前采用的课程体系;另一类是各种软件培训机构设计开发的实训课程。两相比较,培训机构开发的课程体系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针对就业、技能实用、案例接近实战等特点见长,导致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干脆放弃自己的课程体系,采用直接嵌入培训机构课程体系的方式进行教学。然而,大多数培训机构设计的课程体系往往都带有“短、平、快“的特点,缩短了时间,但减少了内容,加强了实践,但弱化了理论。适合短期培训的课程未必适用于软件技术专业的职业化改革。因此,建立适合软件技术专业职业化改革的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目前,2009级软件技术专业正在实施新的职业化改革,所采用的课程体系针对就业需求充分吸收了培训机构课程体系的优点,同时考虑到我校生源和师资的实际增加了必要的理论,可以说其基础是比较好的,亟需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并不断完善。
专业课程的设置参考高职教育和各类软件培训机构,完全以就业技能为导向。专业课有:SQL Server数据库基础,HTML网页设计,.NET编程基础,JavaScript客户端技术,数据库设计和高级查询,.NET高级编程,JSP动态网页设计,Java EE开发基础,Java EE框架技术,ASP.NET,ASP.NET高级Web开发。专业选修课有:高级Java编程,在Linux上部署Java应用,移动开发技术,Oracle数据库管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所有专业课程的理论授课都安排同等时间的实践,让学生迅速掌握所学知识。每门专业课的最后都有项目案例,让学生在具体的项目环境下综合运用该课程所学知识。
下一步,要深入研究并把握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的规律,结合我校生源和师资的实际状况,针对就业需求,吸收和借鉴同类课程体系的优点,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思想,构建适合专科教育职业化改革的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编写适用的讲义和教材,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完善。
3 加强实验与实践课程教学
近几年来,各个院校都开展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建新机房,配置成百台高档微机等等。但设施条件的改善不完全等于教学实验环节的加强。在许多学校,承担本科第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教学任务很重,无暇做科研项目,导致没有实际软件工程和项目研发经验,更缺少教学经验。而学生也缺乏充足的、系统的、综合的训练。
课程实验是针对课程相关知识点设置的实践教学活动,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深理论理解(下转第48页)(上接第44页)起着重要作用。课程实验主要包括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课程实验是侧重于课程中某一局部内容开展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一门课程由多个实验组成,验证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而设计性实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来求解问题,设计性实验是实验课程的主体。
将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归为实践课程。课程设计是指与课程相关的实践环节,具有综合性和设计性。课程设计可以以一门课程为主,也可是多门课程的综合。专业实习能够使学生直接接触专业的生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综合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应该选择IT 企业和大型研究机构作为专业实习的单位。毕业设计能够使学生以适当的课题研究为背景,进行科学研究,接受科学研究的全过程的训练。
加强应用能力培养,在课程设计中应设置综合性、任务性训练和综合项目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因为应用能力课程与职业工作直接相关,所以应该把职业工作要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从行业向教育内部辐射,从事课程开发的人员应该由计算机企业代表和教师共同组成,这样才能保证课程的设置符合需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 结束语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分析和解决,如教学过程中如何用教学环节来落实培养目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科学评定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也将是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目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该学习和应用各种有关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探索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侯守明,侯占伟,徐文鹏.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18):22-24.
[2]陈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16):55-60.
[3]马小军,王育坚.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浅析[J].计算机教育,2009(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