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沿波探源,虽幽必显。”从阅读教学讲,文章本是情铸成。情从何处来?语言不是无情物,字字珠玑皆传情。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作者把自己丰富的情感、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追求等复杂的内容都寄托在看似普通的语言中。要读透文章、读懂作者、读懂人生,就要引导学生通过吟诵,感受文字之美;通过揣摩,研究语义之别;通过咀嚼,品味情感之真;通过体验,感受生活之美。
因此,语文教学要大胆抛弃功利化的目的,引导学生进入到文本,渗透进语言,感悟出情意,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真正起到语文教学熏陶感染、春风化雨的作用,达到文道合一的境界。
一、吟诵感受文字之美
通过对文章的反复吟诵,让学生感受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真、善、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教会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去感受、欣赏、创造美,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果每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都能让学生感受、领悟,就能给他们的情感发育提供更多的精神滋养。窦桂梅也说过:“就这样吟诵着、传习着,不需要更多繁琐、低效的分析,只悄悄地在孩子心里注入信仰和幸福。”
在参加全区优质课评比的时候,笔者选择了余光中的《乡愁》一文。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充分考虑到这首诗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课堂近一半的时间放在阅读诗歌上,设计了这样的阅读流程:1.听范读,感受朗读的语调和节奏。2.自由朗读,试着标出节奏和重音。3.讨论划好的节奏重音,请两位同学试读。4.在以上两次听读的基础上,请同学个别朗读,注意把握语调,读出节奏和重音。5.学生齐读。这种阅读的铺垫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后面的“理解意象”、“升华情感”、“想象构图”这三个环节中,学生都有精彩的见解。尤其是“想象构图”环节,一个学生写出了下面这段动情的文字:“窗外是一轮明月。这让我想起独自在家的你。我仿佛能看见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奔忙于老人的病床前,能看见你为孩子的成长所洒下的辛勤的汗水……想到明天就能和你相聚,就能尽情倾诉我对你的思念,我不由握紧手中那张船票,激动之情充盈整个胸膛。”多么感人的文字!如果没有前面的反复诵读作为铺垫,那么短的时间里学生是很难将凝练的诗句理解得如此透彻的。
二、揣摩研究语义之别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汉语语义非常丰富。由于时间、空间、人物、地点以及场景的不同,语言所承载的语意、蕴涵的思想、表达的方式和展现的效果是深刻丰富而又截然不同的。也就是说每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所传达的信息都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意思有时也会有天壤之别。所以阅读中不能忽略具体语境。
1.要紧扣文本解读。要想准确理解文字背后的味道,首要的就是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认真解读文本,吃透文章精神。比如在《我的叔叔于勒》“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和《在烈日和暴雨下》“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两句中都用了“哆嗦”一词,想要准确地理解两词的意思和情感就必须充分考虑文章的内容。认真读完文章后,学生不难发现前者反映出菲利普太太见到穷于勒时的紧张、恐惧,表现了她的自私和势利;后者既写出祥子冷得发抖的样子,同时也象征了祥子饱受折磨的悲惨命运。
2.要联系人物形象。词语含义通常和人物形象紧密相连。有的是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有的是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揭示……许多的动词就需要这样来品味。例如鲁迅《故乡》中的“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学生如果抓住人物特点,很快能明白这句话中“迎”、“飞”两个动词分别刻画出母亲盼子心情的急切和侄儿的迫不及待、欢快活泼。
3.要结合具体语境。词语通常出现在一定的句子中,句子又出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它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定有它特殊的意义,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词典上的意义来理解它。准确理解词语含义,就要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还是鲁迅《故乡》中的句子“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了起来,分明地叫道:‘老爷!’。”不联系全文内容的话,我们很难品味出“终于”一词的味道。因为中年闰土的那种犹豫、矛盾、挣扎的情感变化过程一定要在语境中才能深刻地体会到。
三、咀嚼品味情感之真
课文中蕴含的情感是以精练的语言为载体表达出来的,这些语言往往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张志公先生曾强调:“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语文课的‘主’,必须完成好。”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咀嚼、品味,不仅能使学生有一定的言语积累,而且还能陶冶他们的性情,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例如《背影》一文中,“我”回忆起父亲的背影时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两句话用了反语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当时不理解父爱的悔恨之情,并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感激和爱。这种情感,如果不让学生细细咀嚼,凭他们的阅历,是很难一下子感悟那么深的。《散步》中也有很多动情的语句值得分析:“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一个“本”字写出母亲对儿子的依赖,写出母亲垂垂老矣,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怜爱;“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字写出儿子对母亲身体的忧虑、关切,以及儿子此时的喜悦。这些字词,能够那么轻易跳过吗?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语文学科需要对语言文字的多层次品读,感受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感知从心灵深处奔涌而出的情感。而情感的流动,情感的喷涌,都需要从文本咀嚼中加以理解。
四、体验感受生活之美
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语言很朴素,大多和普通人的生活体验一致。在引导学生把握某些词尤其是动词的用意时,不妨让学生体验一下,或实际体验或想象体验。有了自己的经验,分析文本的情与意时学生就会游刃有余了。
在上《背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读出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艰难,就请了一位身材微胖、个头中等的男生把讲台当作月台,模拟父亲极具表现力的“探”、“攀”、“缩”、“微倾”等动作,浓缩、提炼了父亲人生的苦难,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父亲的艰难。再用投影出示父亲的“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和儿子的“皮大衣”,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那是一位多么伟大的父亲!
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作者把丰富的情感、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追求等复杂的内容都寄托在看似普通的语言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应引导学生读透文章、读懂作者、读懂人生。吟诵、揣摩、咀嚼、体验能带领学生感受到文字之美,揣摩出语义之别,品味出情感之真,感受到生活之美。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二妹《语文教学需要返璞归真》《文学教育》2011年第4期。
[3]《人民教育》2009年第23期。
[4]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玲巧,教师,现居江苏苏州。
因此,语文教学要大胆抛弃功利化的目的,引导学生进入到文本,渗透进语言,感悟出情意,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真正起到语文教学熏陶感染、春风化雨的作用,达到文道合一的境界。
一、吟诵感受文字之美
通过对文章的反复吟诵,让学生感受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真、善、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教会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去感受、欣赏、创造美,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果每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都能让学生感受、领悟,就能给他们的情感发育提供更多的精神滋养。窦桂梅也说过:“就这样吟诵着、传习着,不需要更多繁琐、低效的分析,只悄悄地在孩子心里注入信仰和幸福。”
在参加全区优质课评比的时候,笔者选择了余光中的《乡愁》一文。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充分考虑到这首诗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课堂近一半的时间放在阅读诗歌上,设计了这样的阅读流程:1.听范读,感受朗读的语调和节奏。2.自由朗读,试着标出节奏和重音。3.讨论划好的节奏重音,请两位同学试读。4.在以上两次听读的基础上,请同学个别朗读,注意把握语调,读出节奏和重音。5.学生齐读。这种阅读的铺垫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后面的“理解意象”、“升华情感”、“想象构图”这三个环节中,学生都有精彩的见解。尤其是“想象构图”环节,一个学生写出了下面这段动情的文字:“窗外是一轮明月。这让我想起独自在家的你。我仿佛能看见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奔忙于老人的病床前,能看见你为孩子的成长所洒下的辛勤的汗水……想到明天就能和你相聚,就能尽情倾诉我对你的思念,我不由握紧手中那张船票,激动之情充盈整个胸膛。”多么感人的文字!如果没有前面的反复诵读作为铺垫,那么短的时间里学生是很难将凝练的诗句理解得如此透彻的。
二、揣摩研究语义之别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汉语语义非常丰富。由于时间、空间、人物、地点以及场景的不同,语言所承载的语意、蕴涵的思想、表达的方式和展现的效果是深刻丰富而又截然不同的。也就是说每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所传达的信息都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意思有时也会有天壤之别。所以阅读中不能忽略具体语境。
1.要紧扣文本解读。要想准确理解文字背后的味道,首要的就是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认真解读文本,吃透文章精神。比如在《我的叔叔于勒》“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和《在烈日和暴雨下》“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两句中都用了“哆嗦”一词,想要准确地理解两词的意思和情感就必须充分考虑文章的内容。认真读完文章后,学生不难发现前者反映出菲利普太太见到穷于勒时的紧张、恐惧,表现了她的自私和势利;后者既写出祥子冷得发抖的样子,同时也象征了祥子饱受折磨的悲惨命运。
2.要联系人物形象。词语含义通常和人物形象紧密相连。有的是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有的是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揭示……许多的动词就需要这样来品味。例如鲁迅《故乡》中的“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学生如果抓住人物特点,很快能明白这句话中“迎”、“飞”两个动词分别刻画出母亲盼子心情的急切和侄儿的迫不及待、欢快活泼。
3.要结合具体语境。词语通常出现在一定的句子中,句子又出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它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定有它特殊的意义,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词典上的意义来理解它。准确理解词语含义,就要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还是鲁迅《故乡》中的句子“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了起来,分明地叫道:‘老爷!’。”不联系全文内容的话,我们很难品味出“终于”一词的味道。因为中年闰土的那种犹豫、矛盾、挣扎的情感变化过程一定要在语境中才能深刻地体会到。
三、咀嚼品味情感之真
课文中蕴含的情感是以精练的语言为载体表达出来的,这些语言往往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张志公先生曾强调:“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语文课的‘主’,必须完成好。”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咀嚼、品味,不仅能使学生有一定的言语积累,而且还能陶冶他们的性情,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例如《背影》一文中,“我”回忆起父亲的背影时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两句话用了反语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当时不理解父爱的悔恨之情,并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感激和爱。这种情感,如果不让学生细细咀嚼,凭他们的阅历,是很难一下子感悟那么深的。《散步》中也有很多动情的语句值得分析:“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一个“本”字写出母亲对儿子的依赖,写出母亲垂垂老矣,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怜爱;“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字写出儿子对母亲身体的忧虑、关切,以及儿子此时的喜悦。这些字词,能够那么轻易跳过吗?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语文学科需要对语言文字的多层次品读,感受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感知从心灵深处奔涌而出的情感。而情感的流动,情感的喷涌,都需要从文本咀嚼中加以理解。
四、体验感受生活之美
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语言很朴素,大多和普通人的生活体验一致。在引导学生把握某些词尤其是动词的用意时,不妨让学生体验一下,或实际体验或想象体验。有了自己的经验,分析文本的情与意时学生就会游刃有余了。
在上《背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读出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艰难,就请了一位身材微胖、个头中等的男生把讲台当作月台,模拟父亲极具表现力的“探”、“攀”、“缩”、“微倾”等动作,浓缩、提炼了父亲人生的苦难,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父亲的艰难。再用投影出示父亲的“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和儿子的“皮大衣”,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那是一位多么伟大的父亲!
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作者把丰富的情感、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追求等复杂的内容都寄托在看似普通的语言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应引导学生读透文章、读懂作者、读懂人生。吟诵、揣摩、咀嚼、体验能带领学生感受到文字之美,揣摩出语义之别,品味出情感之真,感受到生活之美。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二妹《语文教学需要返璞归真》《文学教育》2011年第4期。
[3]《人民教育》2009年第23期。
[4]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玲巧,教师,现居江苏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