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二)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ianweixiu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文言教材中,“之”出现的频率较高,用法很多,考试题型较为丰富,师生颇为头疼。其实,我们只要善于归类、总结,“之”的用法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之”常用作虚词。
  
  1.用在修饰、限制语与中心语之间,“之”相当于“的”。这是“之”最基本、最普通的用法,是今天“的”字的源头。 例: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在宾语“力拉崩倒之声”中,“声”是中心语,“力拉崩倒”是修饰语,因此,“之”相当于“的”。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在补语“渤海之尾”中,“尾(边)”是中心语,“渤海”是限制语,因此,“之”相当于“的”。
  2.用在动词(及物动词)之后,“之”一般用作代词,代人、代物、代事等,可根据“之”所在的语言环境来判定。 例:
  跳往助之。(《愚公移山》)“之”代人:愚公。
  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之”代物:板印书籍。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之”代事: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之”代说的话:苛政猛于虎也。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活板》)第二个“之”代位置:其上。
  3.用在主谓间,或调节音节或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义。 例: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这句话的主语是“医”,谓语是“好治不病以为功”,因此,“之”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这句话的主语是“汝”,谓语是“不惠”,因此,“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4.用在形容词后,表凑足音节。 例:
  久之,目似瞑。(《狼》)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上两句中的“之”都用于形容词“久”之后,表示凑足音节。无实义。
  5.“之”还用作倒装(宾语提前或中心语提前)的标志。 例:
  何陋之有。(《陋室铭》)“之”是宾语“何陋”提前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马说》)“之”是中心语“马”提前的标志。
  另外,作虚词时,还有些“之”的用法不普遍,但同学们容易混淆,我们称之为“特殊用法”。
  1.用在动词后,表提顿,无实义。 例: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鼓”译成“击鼓”,“之”表示提顿。
  类似的用法还有: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醉翁亭记》)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2.“之”和表复数概念的“属”“类”连用,用来概括事物,“之”一般不译。 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活板》)
  以上三句中的“之”和“属”“类”连用,表“一类”。
  
  二、“之”用作实词。
  
  1、在句中作谓语动词,解释为“到”。 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二章》)“多助”是主语,“至”是“极点”的意思,作补语,“之”是谓语,解释为“到”。
  2.“之”用在表示处所、方位的名词或短语前,表示“去、往”的意思。 例: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之”用在表方位名词“垄上”之前,解释为“去”。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次所旁丛祠中”是一个方位短语,“之”解释为“去”或“往”。
  以上所谈用法,基本上已囊括了初中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用法。至于其他用法,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碰到,到时也要学会归类,肯定会受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他文献
《桃花源记》是一篇最能体现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思想高度的代表性作品。诗人在这里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这里生活是富裕、和乐而安宁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在这里人人都在参加劳动;“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在这里没有了封建的剥削。在这样一个用文字所构造的理想世界里,诗人给我们展现的是他丰富的精神世界。  然
期刊
她为什么从不同我们一起走呢?科里特纳感到奇怪,午休铃拉响时,五年级的27个同学都朝门口跑去,而她看去總是独个儿坐在那儿,穿着件可笑的长长的衣裙。  吃完午餐跑回来,拉里嘲笑道:“这个新来的女孩曼蒂可真是个地地道道的怪人。她从不同我们一起出去吃饭,也从不同我们一起去外面休息。我打赌她一定觉得她比我们都好。科里耸耸肩。坐回到他的位置上,用手托着头,瞧着一根黄油色的长辫悬在她背后。  下课时,科里已下定
期刊
《语文世界》:随着网络的普及,“网语”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了,有些“网语”已从网络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甚至成为口语交际中的时尚。形形色色的网络新词语遍布我们周围,有前所未有的新创的,有改变了词语的原来用意和感情色彩的,也有吸收了不少外来的字母词,成了新的“洋泾浜”语的。您作为语言文字专家,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于根元:网络语言是跟网络或者网络活动有关的用语。不单单是词汇,还包括语体,比如分网络文
期刊
她是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她有着火一样的热情和赤诚的心灵;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蠢,显示出自强自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大胆地爱自己所爱,然而当她发现自己所爱之人还有妻子的时候,又毅然离开她所留恋的人。她,就是简·爱。    内容梗概:    简·爱是个孤女,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父母由于染上伤寒,相继去世。幼小的简寄养在舅父母家里。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简过了20年
期刊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难点注解]    墟落:村落。  雉 :野鸡鸣叫。 ,ɡòu ,野鸡鸣叫的声音。  式微:《诗经·邶风》中的一篇:“式微,式微,胡不归?”式微,意思是天色将暮。式,发语词。微,读为mèi 。此句用来表明作者意欲归隐的心情。
期刊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探险家,好的身体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栾威同学要趁早准备啊!相信你的探险梦一定会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那一刻实现。    主持人:雨 田  在我幼小的心田中,有一个粉红色的梦——探险,它使我魂牵梦萦。对我而言,那些探险家神秘而勇敢的故事具有磁石般的魔力,总使我激动不已而又激起我感情的万丈波澜。  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迷人魅力的巨大宝库,人类以其坚强的信念和巨大的意志力,
期刊
克隆人    年前看《实话实说》,主持人让孩子们把一些幻想和发明小东西的画面自由描绘出来,其中一个小男孩在一幅画中,他设想克隆他自己,让克隆人在家里代他做作业,他妈妈斥责他时,挨训的是克隆人,真正的他却在外面操场上踢足球。这个小男孩的异想天开能否实现只有等待科学家们去解决了!但他们的心声却实实在在流露出来了:学业、课业负担太重了!  这些年给孩子们松松绑、给沉重的书包减减肥的老生常谈耳闻不少,但真
期刊
  
期刊
家长座谈会    家长座谈会开始了,班主任说道:“今天,各位家长远道而来,参加这次座谈会,我感到很高兴。大家知道,要有科学,才能振兴家乡。可是,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有些同学的成绩已经差到令人惊叹的地步。我听说,有些家长怀疑自己孩子的脑子有问题,于是利用出差的机会买一些“人参蜂王浆”来给孩子补脑,结果毫无作用。他们的孩子的脑子一点小问题都没有,而思想倒有大问题。……    家庭琐事    张
期刊
《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的一篇寓言体传记,是其早年在长安任职时的作品,它与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写的《捕蛇者说》可以说是形神兼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在格式上两者非常相似。《种树郭橐驼传》是先介绍郭橐驼其人,突出他种树的绝活;主体部分是一问一答,主要是郭橐驼的“答”;最后是问者由此而发出的感慨。《捕蛇者说》是先介绍永州郊外所产的“异蛇”,由此引出捕蛇者蒋氏;主题部分也是一问一答,主要是蒋氏的“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