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晓
回归单纯的状态
口述|永乐电器创始人 陈晓
这些年,我经历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曾经,我感觉幸福离我很近,也曾以为幸福将离我远去。
有人说,民营企业家在完成原始积累后会开始“立品”。我也不例外。有很多人以为现在还可以用一些话伤害我,其实,我已经不想去更多解释真相。但说到底,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尊重与认可,仍然是我获得幸福感的最重要途径。
1996年,我跟一群同样从国企走出来的伙伴共同创立了永乐电器。当时,我们40几个人都是股东,几乎每个人都投入了全部资产。那时候,大家的生活水平都不是很好,所有人都把对未来的希望寄托在永乐和我的身上。那时,我压力很大,特别怕辜负了他们的信任。直到企业越来越好,盈利足已改变大家的生活水平时,我的压力才慢慢得到缓解。我终于觉得可以对大家有个交代。大家的信任也是对我满意的最好证明,那种感觉就是一种幸福。
但随着盈利越来越高,陆续有一些人因为“小富即安”的想法,而不想再努力和付出,也不想承担更多的风险。到永乐上市时,最初的团队成员离开了三分之一。这个过程中,每当有人走,我就会很纠结,怀疑是不是我的目标不对?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后来,我常常用“只要还有人留下,就证明我可以把企业做好”的想法宽慰自己。
在国美工作期间,我也有相同的体会。当年,我一个人从上海来到北京,跟国美的团队并不熟悉。但当国美面临着可能被淘汰出市场的危机时,我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使国美渡过了难关,并重获生机。这期间,我跟团队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共同承担压力,培养出了珍贵的情感。记得团队中有人曾对我说过:“是你用人格魅力征服了我们。”当时这句真诚的褒奖与肯定让我非常感动,非常幸福。我相信在那个时间点,我得到了绝大部分人的认同、尊重。
幸福不是绝对的。相信很多人会有同样的感觉。当企业做的越大、走的越远、接触的人越多,就会发现社会并非想象中那么单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各种各样不美好甚至丑陋的一面就会呈现。
虽然,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善良的一面,但在今天这样一个信仰模糊,道德底线已经很难去界定的大环境下,一旦面对利益、价值、需求,很少会有人说真话,大部分人只会说套话、大话、虚话。但是你没有办法去改变别人,如果想活得不那么痛苦,只能学会换位思考去理解别人。
说实话,我曾经特别不理解黄光裕在出事后为什么会变成那样子?也弄得自己很焦虑、很纠结、很烦躁。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他从高高在上的黄氏企业一家之长,到突然失去自由,这种落差显然是普通人很难承受的。这种情况下,他做出什么样的事都情有可原。假如我是他,我会怎样?我会做什么样的反应?也许我面对这样的处境,可能我也会和他一样行事。这样一想,我释然很多。
所以,人生很有意思,当你可以在很单纯的环境中生活时,并不会觉得那是幸福,但等遇到很多壁垒、障碍,或者理想被无情打击时,在无意中,你会发现,回归一个单纯自然的状态,更容易找到幸福。
(采访|本刊记者 修思禹)
叶莺
不改变我的柠檬味
口述|纳尔科公司大中华区主席 叶莺
当我两个月大的时候,我的母亲就过世了。之后,父亲一直没有再娶。所以,我从小就失去了母爱,也一直没有兄弟姊妹的关爱。
家里的亲戚和父亲的朋友见到我,每次都会同情地说:这个孩子真可怜。这种话听多了我就想,我真的不幸福吗?这样问过自己之后我才发现,其实我挺幸福的。
为什么这么说?假设,母亲晚一些年过世,让我有一段时间享受母爱,那么在我失去母爱的那一天,我岂不是更痛苦。而现在这样,从来不知道母爱是什么滋味,只享受父爱——当然也包括父代母职的爱,也就不存在失去的痛苦。
不奢求什么,满足现状,我觉得这就是幸福的本质,是千古不变的金科玉律。
其实,幸福与快乐是两回事。
快乐是短暂的,就像口渴的时候,面前突然出现一个冰激凌。抑或是你平时很喜欢的东西,突然间可以唾手而得。这种刹那间的感觉是快乐。而幸福的形成并非一时半载,要细水流长,需要累积。幸福是不可以去寻求的,它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感觉,既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心态。
为了追求幸福,有人借助于一些方法,比如练瑜伽、玩极限、攀高峰……但是我觉得,这些东西充其量只是一种人生的嗜好,是生命中的点缀,无法替代幸福本身。
就像蛋糕上的奶油糖霜,再多的点缀也不能与蛋糕本身等同。糖霜不是幸福的基础,基础还是蛋糕本身。一个人的一生,可能会有无数的点缀,比如,有财产、有样貌、有修养……
我个人的这块蛋糕很简单。
有人喜欢吃。用商业的语言讲,我有被利用的价值。换个角度讲,有利用价值至少说明我还有价值。对别人、对社会有价值,对于我来说绝对是一种幸福。
投吾所好。意思是说,我是什么蛋糕就是什么味道,别人不喜欢可以不吃。我不会为了讨好别人而改变自己本身的味道。为了一些喜欢巧克力味道的人而改变我本身的柠檬味,甚至是为此改变与柠檬味配套的奶油糖霜的组合,那不是我的风格。虽然,巧克力蛋糕的身价可能更贵,但是我不会为了更高的身价,用外表装潢的改变去替代我本身的柠檬味道。
有时候,想说自己要说的,想做自己要做的,就是一种幸福。
当然,因为所处的阶层和环境不同,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要求也有所不同。
有一个小故事:有人问一个放羊娃,为什么放羊?回答是,放羊挣钱娶老婆。为什么娶老婆?回答是生娃。那生娃又为了什么?放羊娃说:“为了生娃、放羊。”
找到适合自己的女人,生个娃,养大他,继续自己的放羊事业,这就是一种幸福。对于这个放羊娃来说,达到这种幸福的可能性,远比“成为比尔·盖茨才幸福”更现实。
所以,一贫如洗的人,未必不幸福。因为他的欲望很低,所以也就少了很多苦苦求索的过程和追求不到而失望的痛苦。
(采访|本刊记者张军)
张宝全
每人内心都会藏着一个人
口述|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
有一次在一望无际的罗布泊,面对没有一棵草、一条溪,连飞禽都不敢靠近的戈壁滩,我的脑海中却想象着此地曾经的绿洲美景,突然,超脱感油然而生。当风从我耳边掠过,我问自己:这是历史吹来的风还是现在的风?那一刻,我真有一种不知道“今夕何夕”的感觉。
也许幸福就应该是这样一种超脱束缚的状态,用佛家的语言讲叫“自然自在”。这种状态不是物质上的富有,而是精神上百分之百的自由,心口合一、身心合一,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让生命变得更有质感。
但是,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一定是到处充满束缚。大家对钱的概念很清楚,对幸福的理解却很浅薄。许多人拼命工作,但过程和结果却不是幸福的,物质更成为了生存的工具。尽管有钱的人越来越多,觉得自己幸福的人却越来越少,幸福已经变成了精神的奢侈品。
现在,有几个人敢说“为了幸福,我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反正直到今天,我仍然不能完全按自己的喜好做事。充其量,我只是比普通的人稍微多一些自由而已,但说到“自然自在”的境界,却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电影学院刚毕业时,我曾想,如果能有50万元,拍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就是非常幸福的事。现在,当我可以拿出5000万拍电影时,却又发现,还要受市场、观众的制约,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拍摄。我必须要在自己与市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这样看来,尽管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很多时候也不得不委曲求全,幸福感和自由度也只是相对的。
在很多场合,别人介绍我时,会称我是今典集团老板。其实,这只是我扮演的一个社会角色,并不是全部的我。在外人所加的标签下,常有人会忘记自己是谁。正如两年前我在小说《天命》中写过的一段话:每个人内心都会藏着一个小人,这就是最初的你,在成长过程中,有一天你回头看时,会发现你心中的那个小人已经不存在,或者面貌全非了,连你自己都想不起在什么地方丢失了他……
回想海南创业之初,司机、秘书、打扫卫生、总经理都是我一个人,每天很辛苦,但对未来的憧憬让我幸福着。当公司慢慢做大,我获得的能量和资源越来越多时,却发现自己停不下来了。责任和制约随之越来越大,让曾经想象的快乐与幸福早已似是而非的模糊了。
许许多多的“不得不”织就了生活的常态,幸福还从何而言?
也许,我是个悲观者,或者我太聪明了,不能像阿甘那样,简单而幸福。王秋扬和我正相反,她是一个天生具有“佛”性的人,很容易快乐,所以她也更幸福。她去西藏,住的房间非常简陋。一桶洗脚水还没等她处理完电脑图片就结了冰。普通人会抱怨,但她的反应却是很兴奋,还说:“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结冰。”她的快乐是真快乐,很多人是装快乐。
我现在也在追求这种真实的状态。每周会跟一些没有利益关系的朋友打球,那种感觉很好,很轻松,很自然。真的希望以后可以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但希望恐怕只能是希望。
(采访|本刊记者 修思禹)
亚0瑟·爱伦
工作到不能再工作
口述|美国ASG公司CEO 亚瑟·爱伦
什么是幸福?我几乎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每天早晨醒来都要问自己这个问题,那这未免太可笑了。难道中国人总是有类似的疑惑吗?
钱是幸福吗?不可能。事实上,你拥有的物质财富越多,烦恼就越多。有人会觉得,我这么说无非是西方人现在大多已经有了很好的物质生活——站着说话不腰疼。事实并非如此,物质的确会让我感到舒适,但它并不是我幸福的源泉。比如,我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那是因为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我要在世界各地奔波,去看我的员工、客户,为了让自己舒服一点,我才买了飞机,但是它绝对只是工具。
事实上,丰富的物质财富还意味着很多麻烦。假设你只有一套房子,你要花一小时收拾、打理;如果你有两套,那么则要付出两倍的时间打理,三套就是三倍……
亲情是幸福吗?我想是的。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这个家庭由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成员组成:我自己是美国人,太太是法国人,大女儿七岁,小女儿则是领养的中国小姑娘,今年才六岁。在孩子们放假的时候,他们会跟着我一起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同他们在一起,也令我感到无比快乐。
但是,亲情和家庭并非我最大的幸福。
对我而言,幸福不是能够用金钱、物质来定义的。当一个人做了真心喜欢的事情,并且获得成功之后,钱也会随之而来。真正的幸福,应该是找到人生中最喜欢、最想做的事情,并一直为之努力付出。所以,工作是我最大的幸福。
从我有记忆的时候我就开始工作了。我出生在一个大家庭,我的父母都是企业经营者。在他们的熏陶下,我们兄弟姐妹七人从小都很独立,都有商业意识。在我5岁那年,我做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笔生意。我的哥哥教我用捕鼠夹抓麝鼠——这种小动物在我家附近有很多,然后卖掉。最终,我赚到了人生的第一笔钱——3美元。从小,我就梦想成为一个企业家,能够经营属于自己的公司。我一生都在追求这个梦想。
终于,1974年,在我30岁的时候,我创立了我的第一个公司。1978年,我就把它高价卖掉了,那时候我一度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4年以后,我认为我赚到了足够我花一辈子的钱,于是我决定退休。停止工作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是这些,功成名就、无所事事的生活不适合我,为了成功而奋斗才是我的幸福。6个月以后,我重新开始工作,创办了新的公司。
在西方,所有的企业家都是工作狂。这是企业家精神的要求,也是一个职业企业家的基本素质。清晨四点,是我跟欧洲通话的时间,下午六点,工作时间正好与亚洲同步。其余的时间,则是我处理本土事务和日常事务的时间。我大概会一直工作到不能再工作的时候,我讨厌退休。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我都想工作。
(采访|本刊记者 王雨佳)
王志东
实现梦想挺痛苦
口述|点击科技CEO 王志东
在我看来,“能站着把钱挣了”是最幸福的。
我第一次挣钱,是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当时跟着导师接项目,挣了200元。在上世纪80年代,200元不算少了。那时父母给我的生活费不过每月二三十元。拿到钱,我很兴奋地给家里写信:以后不用给我寄生活费了。自食其力的感觉真的很好,我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以后不用为钱担心了,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了,很幸福。
后来,我开始在中关村接项目,当起了“小倒爷”。最多一次挣了4000多元,很厚一沓。看着用报纸包着放在箱子里钱,我感觉特别踏实,“我居然已经是半个万元户了”。有了钱的意义在于,以后可以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
其实,财富本身并不能带来幸福。真正能带来幸福的,一是追求财富的过程,当梦想成真的那一刻最幸福;另一个是获得财富以后,对财富的支配权——你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花钱?这很重要。现在企业家们经常说:有多少钱不重要,有机会能花多少钱才重要。我觉得很对。
人总是这样,缺什么想什么。觉得自己太浮躁的人,就要去追求平静的幸福;觉得生活太平淡的人,又要去追求刺激。就像电影《甲方乙方》里的角色,吃龙虾腻了,去吃顿山野菜,觉得是很幸福的事。但这并不说明龙虾不好,对于没吃过龙虾的人来说,他们吃一顿龙虾会觉得是莫大的幸福。
对于孩子的要求,我始终坚持一条:不能要什么给什么,要自己去争取,自己争取到的东西才能带来幸福感。其实,对成年人来说也是这样,如果想要的东西太容易得到,就没有成就感和幸福感了。当然,也不能太难。因为如果一辈子只有一个梦想,那么,这个梦想肯定太难实现,你也就没有机会去体会幸福。而且,梦想一旦实现,你的人生就失去目标了,所谓“巅峰”,意味着从此以后都是下坡路,那是挺痛苦的。
所以,我的经验是:梦想要不断地有,分阶段性的;每个阶段的梦想,要超出现实多一点点,但也不要多出太多。
(采访|本刊记者 罗影)
回归单纯的状态
口述|永乐电器创始人 陈晓
这些年,我经历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曾经,我感觉幸福离我很近,也曾以为幸福将离我远去。
有人说,民营企业家在完成原始积累后会开始“立品”。我也不例外。有很多人以为现在还可以用一些话伤害我,其实,我已经不想去更多解释真相。但说到底,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尊重与认可,仍然是我获得幸福感的最重要途径。
1996年,我跟一群同样从国企走出来的伙伴共同创立了永乐电器。当时,我们40几个人都是股东,几乎每个人都投入了全部资产。那时候,大家的生活水平都不是很好,所有人都把对未来的希望寄托在永乐和我的身上。那时,我压力很大,特别怕辜负了他们的信任。直到企业越来越好,盈利足已改变大家的生活水平时,我的压力才慢慢得到缓解。我终于觉得可以对大家有个交代。大家的信任也是对我满意的最好证明,那种感觉就是一种幸福。
但随着盈利越来越高,陆续有一些人因为“小富即安”的想法,而不想再努力和付出,也不想承担更多的风险。到永乐上市时,最初的团队成员离开了三分之一。这个过程中,每当有人走,我就会很纠结,怀疑是不是我的目标不对?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后来,我常常用“只要还有人留下,就证明我可以把企业做好”的想法宽慰自己。
在国美工作期间,我也有相同的体会。当年,我一个人从上海来到北京,跟国美的团队并不熟悉。但当国美面临着可能被淘汰出市场的危机时,我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使国美渡过了难关,并重获生机。这期间,我跟团队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共同承担压力,培养出了珍贵的情感。记得团队中有人曾对我说过:“是你用人格魅力征服了我们。”当时这句真诚的褒奖与肯定让我非常感动,非常幸福。我相信在那个时间点,我得到了绝大部分人的认同、尊重。
幸福不是绝对的。相信很多人会有同样的感觉。当企业做的越大、走的越远、接触的人越多,就会发现社会并非想象中那么单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各种各样不美好甚至丑陋的一面就会呈现。
虽然,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善良的一面,但在今天这样一个信仰模糊,道德底线已经很难去界定的大环境下,一旦面对利益、价值、需求,很少会有人说真话,大部分人只会说套话、大话、虚话。但是你没有办法去改变别人,如果想活得不那么痛苦,只能学会换位思考去理解别人。
说实话,我曾经特别不理解黄光裕在出事后为什么会变成那样子?也弄得自己很焦虑、很纠结、很烦躁。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他从高高在上的黄氏企业一家之长,到突然失去自由,这种落差显然是普通人很难承受的。这种情况下,他做出什么样的事都情有可原。假如我是他,我会怎样?我会做什么样的反应?也许我面对这样的处境,可能我也会和他一样行事。这样一想,我释然很多。
所以,人生很有意思,当你可以在很单纯的环境中生活时,并不会觉得那是幸福,但等遇到很多壁垒、障碍,或者理想被无情打击时,在无意中,你会发现,回归一个单纯自然的状态,更容易找到幸福。
(采访|本刊记者 修思禹)
叶莺
不改变我的柠檬味
口述|纳尔科公司大中华区主席 叶莺
当我两个月大的时候,我的母亲就过世了。之后,父亲一直没有再娶。所以,我从小就失去了母爱,也一直没有兄弟姊妹的关爱。
家里的亲戚和父亲的朋友见到我,每次都会同情地说:这个孩子真可怜。这种话听多了我就想,我真的不幸福吗?这样问过自己之后我才发现,其实我挺幸福的。
为什么这么说?假设,母亲晚一些年过世,让我有一段时间享受母爱,那么在我失去母爱的那一天,我岂不是更痛苦。而现在这样,从来不知道母爱是什么滋味,只享受父爱——当然也包括父代母职的爱,也就不存在失去的痛苦。
不奢求什么,满足现状,我觉得这就是幸福的本质,是千古不变的金科玉律。
其实,幸福与快乐是两回事。
快乐是短暂的,就像口渴的时候,面前突然出现一个冰激凌。抑或是你平时很喜欢的东西,突然间可以唾手而得。这种刹那间的感觉是快乐。而幸福的形成并非一时半载,要细水流长,需要累积。幸福是不可以去寻求的,它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感觉,既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心态。
为了追求幸福,有人借助于一些方法,比如练瑜伽、玩极限、攀高峰……但是我觉得,这些东西充其量只是一种人生的嗜好,是生命中的点缀,无法替代幸福本身。
就像蛋糕上的奶油糖霜,再多的点缀也不能与蛋糕本身等同。糖霜不是幸福的基础,基础还是蛋糕本身。一个人的一生,可能会有无数的点缀,比如,有财产、有样貌、有修养……
我个人的这块蛋糕很简单。
有人喜欢吃。用商业的语言讲,我有被利用的价值。换个角度讲,有利用价值至少说明我还有价值。对别人、对社会有价值,对于我来说绝对是一种幸福。
投吾所好。意思是说,我是什么蛋糕就是什么味道,别人不喜欢可以不吃。我不会为了讨好别人而改变自己本身的味道。为了一些喜欢巧克力味道的人而改变我本身的柠檬味,甚至是为此改变与柠檬味配套的奶油糖霜的组合,那不是我的风格。虽然,巧克力蛋糕的身价可能更贵,但是我不会为了更高的身价,用外表装潢的改变去替代我本身的柠檬味道。
有时候,想说自己要说的,想做自己要做的,就是一种幸福。
当然,因为所处的阶层和环境不同,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要求也有所不同。
有一个小故事:有人问一个放羊娃,为什么放羊?回答是,放羊挣钱娶老婆。为什么娶老婆?回答是生娃。那生娃又为了什么?放羊娃说:“为了生娃、放羊。”
找到适合自己的女人,生个娃,养大他,继续自己的放羊事业,这就是一种幸福。对于这个放羊娃来说,达到这种幸福的可能性,远比“成为比尔·盖茨才幸福”更现实。
所以,一贫如洗的人,未必不幸福。因为他的欲望很低,所以也就少了很多苦苦求索的过程和追求不到而失望的痛苦。
(采访|本刊记者张军)
张宝全
每人内心都会藏着一个人
口述|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
有一次在一望无际的罗布泊,面对没有一棵草、一条溪,连飞禽都不敢靠近的戈壁滩,我的脑海中却想象着此地曾经的绿洲美景,突然,超脱感油然而生。当风从我耳边掠过,我问自己:这是历史吹来的风还是现在的风?那一刻,我真有一种不知道“今夕何夕”的感觉。
也许幸福就应该是这样一种超脱束缚的状态,用佛家的语言讲叫“自然自在”。这种状态不是物质上的富有,而是精神上百分之百的自由,心口合一、身心合一,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让生命变得更有质感。
但是,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一定是到处充满束缚。大家对钱的概念很清楚,对幸福的理解却很浅薄。许多人拼命工作,但过程和结果却不是幸福的,物质更成为了生存的工具。尽管有钱的人越来越多,觉得自己幸福的人却越来越少,幸福已经变成了精神的奢侈品。
现在,有几个人敢说“为了幸福,我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反正直到今天,我仍然不能完全按自己的喜好做事。充其量,我只是比普通的人稍微多一些自由而已,但说到“自然自在”的境界,却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电影学院刚毕业时,我曾想,如果能有50万元,拍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就是非常幸福的事。现在,当我可以拿出5000万拍电影时,却又发现,还要受市场、观众的制约,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拍摄。我必须要在自己与市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这样看来,尽管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很多时候也不得不委曲求全,幸福感和自由度也只是相对的。
在很多场合,别人介绍我时,会称我是今典集团老板。其实,这只是我扮演的一个社会角色,并不是全部的我。在外人所加的标签下,常有人会忘记自己是谁。正如两年前我在小说《天命》中写过的一段话:每个人内心都会藏着一个小人,这就是最初的你,在成长过程中,有一天你回头看时,会发现你心中的那个小人已经不存在,或者面貌全非了,连你自己都想不起在什么地方丢失了他……
回想海南创业之初,司机、秘书、打扫卫生、总经理都是我一个人,每天很辛苦,但对未来的憧憬让我幸福着。当公司慢慢做大,我获得的能量和资源越来越多时,却发现自己停不下来了。责任和制约随之越来越大,让曾经想象的快乐与幸福早已似是而非的模糊了。
许许多多的“不得不”织就了生活的常态,幸福还从何而言?
也许,我是个悲观者,或者我太聪明了,不能像阿甘那样,简单而幸福。王秋扬和我正相反,她是一个天生具有“佛”性的人,很容易快乐,所以她也更幸福。她去西藏,住的房间非常简陋。一桶洗脚水还没等她处理完电脑图片就结了冰。普通人会抱怨,但她的反应却是很兴奋,还说:“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结冰。”她的快乐是真快乐,很多人是装快乐。
我现在也在追求这种真实的状态。每周会跟一些没有利益关系的朋友打球,那种感觉很好,很轻松,很自然。真的希望以后可以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但希望恐怕只能是希望。
(采访|本刊记者 修思禹)
亚0瑟·爱伦
工作到不能再工作
口述|美国ASG公司CEO 亚瑟·爱伦
什么是幸福?我几乎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每天早晨醒来都要问自己这个问题,那这未免太可笑了。难道中国人总是有类似的疑惑吗?
钱是幸福吗?不可能。事实上,你拥有的物质财富越多,烦恼就越多。有人会觉得,我这么说无非是西方人现在大多已经有了很好的物质生活——站着说话不腰疼。事实并非如此,物质的确会让我感到舒适,但它并不是我幸福的源泉。比如,我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那是因为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我要在世界各地奔波,去看我的员工、客户,为了让自己舒服一点,我才买了飞机,但是它绝对只是工具。
事实上,丰富的物质财富还意味着很多麻烦。假设你只有一套房子,你要花一小时收拾、打理;如果你有两套,那么则要付出两倍的时间打理,三套就是三倍……
亲情是幸福吗?我想是的。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这个家庭由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成员组成:我自己是美国人,太太是法国人,大女儿七岁,小女儿则是领养的中国小姑娘,今年才六岁。在孩子们放假的时候,他们会跟着我一起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同他们在一起,也令我感到无比快乐。
但是,亲情和家庭并非我最大的幸福。
对我而言,幸福不是能够用金钱、物质来定义的。当一个人做了真心喜欢的事情,并且获得成功之后,钱也会随之而来。真正的幸福,应该是找到人生中最喜欢、最想做的事情,并一直为之努力付出。所以,工作是我最大的幸福。
从我有记忆的时候我就开始工作了。我出生在一个大家庭,我的父母都是企业经营者。在他们的熏陶下,我们兄弟姐妹七人从小都很独立,都有商业意识。在我5岁那年,我做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笔生意。我的哥哥教我用捕鼠夹抓麝鼠——这种小动物在我家附近有很多,然后卖掉。最终,我赚到了人生的第一笔钱——3美元。从小,我就梦想成为一个企业家,能够经营属于自己的公司。我一生都在追求这个梦想。
终于,1974年,在我30岁的时候,我创立了我的第一个公司。1978年,我就把它高价卖掉了,那时候我一度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4年以后,我认为我赚到了足够我花一辈子的钱,于是我决定退休。停止工作之后我才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是这些,功成名就、无所事事的生活不适合我,为了成功而奋斗才是我的幸福。6个月以后,我重新开始工作,创办了新的公司。
在西方,所有的企业家都是工作狂。这是企业家精神的要求,也是一个职业企业家的基本素质。清晨四点,是我跟欧洲通话的时间,下午六点,工作时间正好与亚洲同步。其余的时间,则是我处理本土事务和日常事务的时间。我大概会一直工作到不能再工作的时候,我讨厌退休。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我都想工作。
(采访|本刊记者 王雨佳)
王志东
实现梦想挺痛苦
口述|点击科技CEO 王志东
在我看来,“能站着把钱挣了”是最幸福的。
我第一次挣钱,是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当时跟着导师接项目,挣了200元。在上世纪80年代,200元不算少了。那时父母给我的生活费不过每月二三十元。拿到钱,我很兴奋地给家里写信:以后不用给我寄生活费了。自食其力的感觉真的很好,我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以后不用为钱担心了,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了,很幸福。
后来,我开始在中关村接项目,当起了“小倒爷”。最多一次挣了4000多元,很厚一沓。看着用报纸包着放在箱子里钱,我感觉特别踏实,“我居然已经是半个万元户了”。有了钱的意义在于,以后可以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
其实,财富本身并不能带来幸福。真正能带来幸福的,一是追求财富的过程,当梦想成真的那一刻最幸福;另一个是获得财富以后,对财富的支配权——你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花钱?这很重要。现在企业家们经常说:有多少钱不重要,有机会能花多少钱才重要。我觉得很对。
人总是这样,缺什么想什么。觉得自己太浮躁的人,就要去追求平静的幸福;觉得生活太平淡的人,又要去追求刺激。就像电影《甲方乙方》里的角色,吃龙虾腻了,去吃顿山野菜,觉得是很幸福的事。但这并不说明龙虾不好,对于没吃过龙虾的人来说,他们吃一顿龙虾会觉得是莫大的幸福。
对于孩子的要求,我始终坚持一条:不能要什么给什么,要自己去争取,自己争取到的东西才能带来幸福感。其实,对成年人来说也是这样,如果想要的东西太容易得到,就没有成就感和幸福感了。当然,也不能太难。因为如果一辈子只有一个梦想,那么,这个梦想肯定太难实现,你也就没有机会去体会幸福。而且,梦想一旦实现,你的人生就失去目标了,所谓“巅峰”,意味着从此以后都是下坡路,那是挺痛苦的。
所以,我的经验是:梦想要不断地有,分阶段性的;每个阶段的梦想,要超出现实多一点点,但也不要多出太多。
(采访|本刊记者 罗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