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养表现型教学,是以促使学生的成长最大化、最优化为目标,推动学生素养在表现中不断提升,使教学回归到学习的本质,实现有效教学、深度学习,有效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为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提供了遵循。“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既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最终归宿点,也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白皮书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在接受相应学习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的适合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前,分科课程设置是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方式,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就是学科课程,通过学科课程和教学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形成的主要途径。如何既关注到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又关注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就成为学科课程与学科教学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素养表现型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教育目标。
素养表现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所要达成的教学目的(教材所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预先设计一系列形式丰富的学习活动(创设一定情境)和高阶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学习情境中的问题或活动,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式,将其拥有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的素养表现出来,在表现的过程中把学习过程以语言表达、辩驳讨论、形体表演等可见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辨析对学生学习产生显著作用的因素,及时调整教学的策略;了解当下学习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给予最适切、最及时的帮助。学生也同时成为自己的老师,明确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在当下和未来的学习中做出自我调整,或者请教他人,以促使自身的成长最大化、最优化,推动自身素养在表现中不断提升。
一、这样的教学回归到了学习的本质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综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双语学校万玮校长、《好好学习》作者成甲等学者的理论,笔者将其归纳为: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习者利用知识的迁移,不断验证自己猜想、解决遇到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不断实现自我更新。
素养表现型教学,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或创设情境)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判断等思维活动,碰撞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结论,并在与同学的交流中,积极主动地呈现自己的思辨成果,在与他人辩论中不断完善丰满自己的评价和认识,让自身核心素养在活动中形象表现,在表现中有效提升,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教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学生。
二、这样的教学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深度学习
1.情境化教学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
在素养表现型教学中,依托教学核心内容确定的问题情境,即紧密联系时代发展、内容形式多样、学科关联紧密的学习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广泛而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真正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品质,有效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达成综合核心素养的形成。
2.高阶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在素养表现型教学中,一个个高阶问题的设定,给学生创设了思考的空间,引领学生通过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深度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在较高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避免刻板的、肤浅的、机械的理解,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进行探究,在思辨、讨论、争论中张开思维的翅膀,俯视或沉潜到问题中,得到真实的丰富的感悟。
三、这样的教学真正实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伴随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并与时俱进动态优化的渐进过程,为学生个体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提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上的基本保障。
素養表现型教学在教育目的的确定上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是通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科素养来实现的。而学科核心内容(概念)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在素养表现型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的关键内容(概念)所蕴涵的学科素养来确定教学所要达成的教育目的,就是真正落实了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也就是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
素养表现型教学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在素养表现型教学中,学生通过吟诵、表演等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式,表现出其拥有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的素养,不断积淀丰富了自身人文底蕴;高阶问题激发学生高阶思维,抽丝剥茧、层层深入,针对遇到的问题坚忍不拔地调整解决问题思路、探究解决办法,训练了学生学会如何学习,锻炼了学生勇于探索、实践创新的科学品质;在与同学合作交流时,共同处在平等的地位,用扬弃的眼光质疑思辨,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合作共进,涵养健康的人生观;一个个紧扣时代脉搏的学习活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知识眼界,更告知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要事事关心,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成为一个“社会的人”。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课题,素养表现型教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也亟待各位专家共同研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为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提供了遵循。“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既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最终归宿点,也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白皮书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在接受相应学习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的适合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前,分科课程设置是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方式,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就是学科课程,通过学科课程和教学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形成的主要途径。如何既关注到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又关注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就成为学科课程与学科教学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素养表现型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教育目标。
素养表现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所要达成的教学目的(教材所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预先设计一系列形式丰富的学习活动(创设一定情境)和高阶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学习情境中的问题或活动,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式,将其拥有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的素养表现出来,在表现的过程中把学习过程以语言表达、辩驳讨论、形体表演等可见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辨析对学生学习产生显著作用的因素,及时调整教学的策略;了解当下学习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给予最适切、最及时的帮助。学生也同时成为自己的老师,明确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在当下和未来的学习中做出自我调整,或者请教他人,以促使自身的成长最大化、最优化,推动自身素养在表现中不断提升。
一、这样的教学回归到了学习的本质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综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双语学校万玮校长、《好好学习》作者成甲等学者的理论,笔者将其归纳为: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习者利用知识的迁移,不断验证自己猜想、解决遇到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不断实现自我更新。
素养表现型教学,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或创设情境)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判断等思维活动,碰撞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结论,并在与同学的交流中,积极主动地呈现自己的思辨成果,在与他人辩论中不断完善丰满自己的评价和认识,让自身核心素养在活动中形象表现,在表现中有效提升,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教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学生。
二、这样的教学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深度学习
1.情境化教学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
在素养表现型教学中,依托教学核心内容确定的问题情境,即紧密联系时代发展、内容形式多样、学科关联紧密的学习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广泛而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真正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品质,有效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达成综合核心素养的形成。
2.高阶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在素养表现型教学中,一个个高阶问题的设定,给学生创设了思考的空间,引领学生通过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深度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在较高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避免刻板的、肤浅的、机械的理解,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进行探究,在思辨、讨论、争论中张开思维的翅膀,俯视或沉潜到问题中,得到真实的丰富的感悟。
三、这样的教学真正实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伴随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并与时俱进动态优化的渐进过程,为学生个体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提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上的基本保障。
素養表现型教学在教育目的的确定上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是通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科素养来实现的。而学科核心内容(概念)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在素养表现型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的关键内容(概念)所蕴涵的学科素养来确定教学所要达成的教育目的,就是真正落实了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也就是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
素养表现型教学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在素养表现型教学中,学生通过吟诵、表演等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式,表现出其拥有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的素养,不断积淀丰富了自身人文底蕴;高阶问题激发学生高阶思维,抽丝剥茧、层层深入,针对遇到的问题坚忍不拔地调整解决问题思路、探究解决办法,训练了学生学会如何学习,锻炼了学生勇于探索、实践创新的科学品质;在与同学合作交流时,共同处在平等的地位,用扬弃的眼光质疑思辨,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合作共进,涵养健康的人生观;一个个紧扣时代脉搏的学习活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知识眼界,更告知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要事事关心,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成为一个“社会的人”。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课题,素养表现型教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也亟待各位专家共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