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整合课后练习,彰显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90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后练习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前面的课文阅读形成一个整体,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分析并把握它的特点,才能采取相应的策略,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还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依赖性和保守性,甚至有的教师至今还完全以传统的方法或模式来处理这些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并蕴含着创新意识的练习题。优化整合这些课后练习,对彰显语文高效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整合新教材课文后的练习题呢?笔者认为,这必须要先弄清新教材练习设计的各种从显性到隐性的意图。
  如果我们对新旧教材中相同课文的练习题作一对比和分析,就可发现新教材练习设计的显性意图:减少练习的数量,强调和突出学生在练习中的主体性,并大大增强题目的可操作性。
  老教材的问题设计多关注于内容主旨、层次结构、表达方式、人物性格、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词语使用、文体特点、语法知识等知识层面,重在让学生学到知识;而新课程语文教材注重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在让学生体验感悟、合作探究。
  老教材中(主要是教读课文)的练习设计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而新教材中(主要是教读课文)的练习设计一般分为四个层次:整体感悟——文笔精华——语言运用——联想比较。可见,新教材四个层次的练习设计,不仅更加科学有效地实现作业的一般作用,而且还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步骤、有条理的形成和发展。这样我们就会了解新教材练习设计的显性意图,又可发现新教材练习设计的隐性意图,即着重培养学生语文的整体素质、创新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学会用探究的方法来学习语文。
  鉴于新老教材课后练习的设计意图的差异,在优化处理课后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突破几十年来所形成的固定的处理方法或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新教材阅读教学规律的、有利于各种阅读能力培养的、行之有效的路子。
  1.应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因为新教材的练习。除了一部分只有一个答案外,大部分都是开放型的。同时,学生也要有开放的心态,也须意识到:很多问题的答案不再仅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他们应该敢想、敢说,有独特的见解和富于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灵性,体现其学习语文的个性,并使新教材练习设计的隐性意图得到落实,这种更新后的观念在处理“联想比赛”类题目时更显重要。
  例如,《马说》中的第三题:“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所写的练习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要加以肯定和鼓励。
  2.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完成练习的主人,教师仅仅是学生完成练习的帮助者或指导者。因为练习的一般功能和新教材题目设计的各种意图决定了学生必须是完成练习的主人,而教师仅仅是点拨或提示者。但新教材中,有的题目确有一定难度,让学生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就要辅以适当的引导。
  3.应把握好处理时机。感知——理解——运用——创造,这四个练习层次不仅体现了学习主体形成和发展阅读能力的一般过程,而且也暗合了阅读课文时互相衔接、逐步递进的四个阶段。所以,教师在优化处理新教材课后作业时,要根据其层次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准确把握处理良机。
  如《蝉》的第一题设计,就是让学生阅读课文之后完成,根据完成的情况,来探求实现快速阅读的手段和目的相统一的策略。
  4.应分清练习主次。这是指教材的课后练习也有主次之分。所谓“主”是指那些能够体现单元教学总目标、课文重难点和单篇教学目标的练习题。反之,则是“次”。毫无疑问,“主”题应投入较多的精力,“次”题则可投入较少的精力,“主”题学生必做,“次”题学生可视情况选做,而不可“主”“次”不分,或以“次”充“主”。一些课后练习中,有的题目标上“△”,表明该题是选做题,相对于其它题目,该题即是“次”题,无需投入较多的精力。
  5.应养成良好习惯。在优化处理课后练习答案时,教师要减少对教参的依赖,养成跳出教参所囿、“下水作业”的良好习惯。因为,在“下水作业”的过程中,当教师以自己深邃的思想和渊博的学识来实现恰到好处的提示时,或进行充满睿智的表达时,就会使学生有如沐春风、低首折服的感觉,不仅有利于教师个性的张扬,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中的人文性,高效低耗地实现新教材课后练习的隐性意图。
  当然,如何优化处理新教材课后练习的方法还远非这些,但有一点必须肯定的是,它们都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的、多元的、复杂的整合体。由此可见,整合语文课后练习题,正确使用,将它作为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这样既可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又可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语文教学活动,扩大了语文学习的容量与空间,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和展现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学效率。且课后练习是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的依凭,是学生巩固知识、演练技能的阶梯,也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因此,合理有效地将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教好中学语文的重要环节,值得我们每位老师的注意。
其他文献
结节性硬化症的致病基因TSC1和TSC2编码的错构瘤蛋白和结节蛋白具有肿瘤抑制作用,是细胞生长和增殖的重要调节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TSC1和TSC2调控的下游因子Rheb在结节性硬
第五届广东国际涂料、表面处理、涂装、电镀、防腐工艺展览会于2005年5月19~21日在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如期举办。
课堂对话要捕捉良机、错过良机就会影响对话的效果。课堂对话的良机和切入点的选择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讲.应针对以下几点进行适时的对话:
研究了基于嵌入式数控系统的双PID调节的问题,将运动控制器的自适应PID调节技术和交流伺服器内嵌的肿调节技术充分结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控制系统的精度,大大降低系统的跟踪误差
新课标要求学生注重情感体验,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精神层面如何在教育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审美机制、思维机制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教材、教师、学生这三个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其中
自汶川大地震以后,人们普遍生活在脱俗的境界之中。似乎少了浮躁,多了真诚;少了虚华,多了质朴;少了索取。多了付出;少了无聊,多了感动;少了平庸。多了高尚。大家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明文章的语言形式好,能充分地表现内容,就能赢得读者,广为流传。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谈谈初中学生如何在写作文时,做到言之有文,文采飞扬
建立了混凝土泵泵送系统换向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机仿真手段,以HBT80混凝土泵为实例,获得了泵送系统在不同条件下换向时液压缸活塞的速度动态变化规律,仿真结果为混凝土泵设
在充分了解国内外水体下采煤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水体下采煤的特点出发,根据N1N4综放工作面地表水体特征、上覆岩层的赋存状态及煤层埋藏条件,通过分析大平矿覆岩破坏规律及N
介绍了一种包括筛箱、主激振器、辅助激振器、橡胶弹簧和机架等组成的偏心块激振器式复频振网筛,论述了其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性。该型筛机可广泛应用于多行业粉体物料的干